哈尔滨工程大学818海洋科学导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海洋科学导论》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其基本内容、当前的主要成果、发展态势和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有所掌握,认识到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复杂性,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海洋的兴趣,拓展海洋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最终为培养高质量的海洋方向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三、教学组织过程(一)从海洋的重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旅游价值、气候价值、军事价值以及国家战略价值出发,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海洋科学这门课为问题导向,引发学生学习海洋科学知识的兴趣;(二)通过了解海洋学发展的历史,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了解古代中国海洋科学历史,增加民族自豪感;了解现代中国海洋科学与世界海洋科学研究水平之间的差距,树立科学使命和担当精神。

(三)抛出问题:“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表达各自的观点,提出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把这些方法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之中。

(四)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并举出两位探险家的例子:南森进行北极科学探索,第一个证实北极是海洋,存在自东向西的海流;库克历时12年,对三大洋进行详细考察,最终为科学事业献身。

以此例子激发学生们探索未知和为科学事业奉献的精神。

四、案例(一)案例简述第一部分——海洋科学发展史第二部分——中国的海洋科学第三部分——海洋科学研究方法(二)案例点评适用范围:本案例适用于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课程。

本案例介绍了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海洋科学的领先地位以及近现代海洋科学的落后,探讨了海洋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为其它海洋科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和担当精神。

2020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5 水产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340 农业综合知识二 (2)416、816 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7)417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 (11)612 生物化学A (14)835 基础生物学 (15)复试考试大纲 (17)F0501 细胞生物学 (17)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 (18)F0503 渔具渔法学 (22)F0504 渔业生物学 (24)F0505 水产专业综合考试 (25)初试考试大纲340 农业综合知识二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二》是中国海洋大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理学、遗传学、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动物生理基础、动物遗传学基础、动物营养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名词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原理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试卷结构①《动物生理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②《动物遗传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③《动物营养与饲料》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

四、考试内容(一)动物生理学1、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结构与跨膜物质转运、跨膜信号转导、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性、肌肉收缩。

海洋科学专业课表

海洋科学专业课表

海洋科学专业课表
海洋科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海洋科学专业课表:
星期一
08:00-09:30 海洋学导论
09:30-11:00 物理海洋学
11:00-12:30 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
星期二
08:00-09:30 海洋化学
09:30-11:00 海洋生物基础
11:00-12:30 实验课:海洋化学实验
星期三
08:00-09:30 海洋地质学
09:30-11:00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
11:00-12:30 实验课:海洋生物学实验
星期四
08:00-09:30 高级物理海洋学
09:30-11:00 海洋环境评估与预测
11:00-12:30 实践课:海洋环境实地考察
星期五
08:00-09:30 海洋科学研究方法论
09:30-11:00 论文写作与答辩技巧
11:00-12:30 研究项目汇报与讨论
这只是一个示例课程表,具体课程和时间安排可能会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一些学校可能会提供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课程。

海洋科学教学大纲

海洋科学教学大纲

海洋科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海洋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认识和探索海洋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对海洋的全面认识,培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 了解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 掌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核心学科的基本知识;3. 培养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4. 提高研究海洋科学的能力和方法;5. 培养海洋科学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 海洋地质- 海底地形和陆地地质的比较- 海底岩石的成因及分类- 海底地质现象的解释和预测2.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海洋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 海洋化学- 海水的化学成分及特性- 海水污染和水质监测- 海洋生物对海水化学环境的影响4.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 采用案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实习实践等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五部分:评价方式1. 每周课堂参与度占总分的30%;2. 课程作业及考试成绩占总分的50%;3. 课程设计和实验报告占总分的20%;4. 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估问卷调查,用于改进教学质量。

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相信学生们将对海洋科学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海洋科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创新,为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做出积极贡献。

愿大家都能成为海洋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工程海洋工程类培养方案

哈工程海洋工程类培养方案

哈工程海洋工程类培养方案一、概述海洋工程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学科。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工程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之一,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完善的实践基地,以培养具备海洋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深受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掌握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掌握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3.具备海洋工程项目管理和科研能力;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文档撰写能力。

四、课程设置1.海洋科学导论: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海洋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2.海洋工程力学:介绍海洋结构物的力学特性和设计理论;3.海洋工程材料:介绍海洋中材料的性能和应用;4.海底地质学:介绍海底地质环境和勘测技术;5.海洋工程测量:介绍海洋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海洋工程设计:介绍海洋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7.海洋工程施工:介绍海洋工程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技术。

五、实践环节1.实习:学生在校外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了解海洋工程相关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2.实训:学生在校内进行真实的海洋工程项目实训,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手段;3.毕业设计: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就业方向1.海洋工程设计单位:从事海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工作;2.海洋工程施工单位:从事海洋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3.科研院所:从事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4.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工作;5.海洋经济相关企业:从事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作。

海洋科学导论考研真题

海洋科学导论考研真题

海洋科学导论考研真题海洋科学导论考研真题近年来,海洋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备受关注。

海洋科学导论是海洋科学专业考研的一门重要科目,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向。

一、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领域的学科,它涉及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等多个方面。

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系统。

通过对海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二、海洋科学的研究方向海洋科学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学等。

海洋地质学主要研究海洋地质构造、海底地貌、海底沉积物等;海洋生物学研究海洋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系统等;海洋化学研究海洋中的化学成分、物理化学过程等;海洋物理学研究海洋的物理性质、海洋环流等。

三、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

实地考察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海洋中的样本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海洋的详细信息。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室中的模拟实验,来研究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对海洋进行模拟,以预测和解释海洋中的现象和过程。

四、海洋科学的应用领域海洋科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防治等。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指通过开发海洋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等。

海洋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海洋灾害防治是指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包括海洋污染、海洋灾害等。

五、海洋科学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明显,例如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的交叉研究。

其次,海洋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如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海洋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海洋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海洋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科学问题的学科。

本科教育是培养海洋科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海洋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1200字概述。

一、基础课程1.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高等物理学(海洋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基础2.海洋科学基础课程:–海洋学导论–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二、专业课程1.海洋物理学专业课程:–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学–海洋遥感与海洋气象学–海洋波浪与潮汐学2.海洋地质学专业课程:–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沉积学–海洋地质资源与勘探3.海洋化学专业课程:–海洋化学动力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有机地球化学4.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程:–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进化与分类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三、专业实践1.实习:–专业实习1(海洋采样与观测)–专业实习2(海洋研究船实习)–专业实习3(海洋实验室操作)2.实验室:–海洋科学实验室课程3.毕业论文:–学生需选择海洋科学专业相关研究课题,并完成毕业论文四、选修课程1.海洋保护与管理2.鱼类学3.海洋能源学4.海洋遗址考古学结论以上是海洋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1200字概述。

这些课程涵盖了海洋科学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海洋科学人才。

海洋技术 开设课程

海洋技术 开设课程

海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基础课程海洋科学导论:介绍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学的发展历程、海洋环境的特点等,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地球科学概论:涵盖地质、地貌、气象、气候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对海洋的影响。

物理海洋学:重点研究海水的运动规律、潮汐与海流的形成机制等,培养对海洋动力过程的认知。

化学海洋学:涉及海水化学成分的变化、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行为等,培养学生的化学分析能力。

生物海洋学:研究海洋生物的分布、生态及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物分析能力。

二、专业课程海洋遥感技术:介绍现代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卫星遥感、雷达遥感等。

海洋数据处理与分析:涵盖数据收集、预处理、统计分析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技能。

海洋声学:探讨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资源探测中的应用。

深海科学与技术:针对深海环境的特殊条件,学习深海探测与取样的技术与方法。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涉及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船舶驾驶与海洋工程:学习船舶操作的基本知识,以及海洋工程设施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技术。

海洋环境工程:探讨如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水淡化、污染物处理等。

海洋经济学:研究海洋经济的运行规律,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海洋问题的能力。

国际海洋法与政策:介绍国际海洋法的相关规定及各国海洋政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海洋考古学:探讨古代航海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等,增强对人类海洋历史的了解。

船舶机械与船舶电气:深入学习船舶机械设备及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满足海上工作的实际需求。

海洋环境监测实践:结合实验室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海洋工程设计与实践:通过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创新与创业训练: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做准备。

专题研讨与论文写作:组织专题研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论文写作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工作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考试科目名称:海洋科学导论
考查要点:
一、地球系统与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海洋在国防安全、防灾减灾、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装备工作保障中的作用,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认识未来海洋科学发展趋势。

二、海底科学基础
地球圈层结构与海陆划分的基本概念,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说,海洋沉积类型与成因;海底底质声学属性特征;海底矿产资源成因。

三、海水的物理特性与大洋的层化结构
海水的主要热学和力学性质;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世界大洋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四、海洋环流
地转流特征及形成原因;风海流的形成规律;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特征;海流的基本声学观测方法。

五、海洋波动
波浪要素、小振幅重力波;海洋内波特点与成因;风浪和涌浪的区别及其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

六、海洋潮汐
潮汐现象特点与形成、控制因素;平衡潮含义与成因;潮汐动力理论。

七、海气相互作用规律
平均大气环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不同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基本特征,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ENSO、PDO、AO、NAO等气候波动如何影响中国近海。

八、海洋生态系统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概念和组成,海洋生物生产力及其调节因素,主食物链与微食物环,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赤潮灾害及其遥感监测。

九、海洋声、光传播及其卫星遥感应用
海洋声学特性,海洋中声的波导传播与反波导传播,海洋声学探测应用;海水中光的散射与衰减;海水透明度及其影响因素;海洋遥感主要类型与探测要素。

十、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水团和海洋锋;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生物特征与海洋资源。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方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50分)
综合题(80分)
参考书目:
冯士祚等,《海洋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张荣华等,《海洋学导论》(原书第11版)译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