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甘肃省科技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件大事都离不开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由此可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在人才群体中,高层次人才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地区人才队伍的核心,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来看比较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落实人才资源开发支撑战略,加快全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甘肃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已达到483580人(含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0762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72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15%;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57301人,占32.53%;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49452人,占51.58%;未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7100人,占9.74%。学历结构是:研究生6619人,占1.37%;大学本科13.5

万人,占27.86%;大学专科20.22万人,占41.81%;中专及以下13.87万人,占28.68%。从总体上看,我省高层次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一些经济结构调整中急需的高精尖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同时已有的高层次人才在年龄、知识结构上呈老化趋势,且在产业和地区分布上非常不平衡。近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增加约5万人,增加约13%。增量中,主要是教学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数基本持平。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人才、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高层次科技

人员流失严重,5年间共调出3429人,调入2035人,调出数远远多于调入数。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

二、科技人才政策与环境建设

2005年,全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修改完善《2002-2010年甘肃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全面推进"五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进行研究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甘肃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中共甘肃省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人才库建设方案》、《关于建立人才工作报告制度的意见》、《甘肃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及管理办法》、《甘肃省"博士服务团"管理办法》、《甘肃省人才市场条例》、《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实施意见》、《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等,省上还制定了"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了我省人才政策法规。

以高层次专业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了人才选用流动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和使用,始终坚持"不拘一格"、"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选用机制。为了疏通流动渠道,制定出台了相关措施和办法,引入柔性流动机制,允许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各种活动。放开国有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审批权限,自主引进,待遇由企业自行决定;打破高层次专业人才在省内条块分割的壁垒,允许跨地区、跨行业流动;鼓励科研机构和院校推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使用办法,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兼职从事科研与推广工作。

为了进一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2005年再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特聘专家,已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招聘了28名特聘科技专家,每人每月发津贴4000元。目前,先后来甘肃挂职工作的"博士服务团"成员已有6批共计45人,引进37名博士后人员来甘肃任职,有42名博士后人员以柔性流动方式为甘肃提供服务。此外,还引进46名高层次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省上每年评选1~2名科技功臣,奖励60万元。2000年以来,获得省政府奖励的科技功臣共7人。各市(州)政府也普遍设立了"科技功臣奖",对入选者给予重奖,奖励金额达5万~30万元。甘肃省科技厅和省人事厅共同组织,评选出了甘肃省"

十五"期间十大杰出科技人才,表彰了"十五"期间在甘肃从事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在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为行业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2005年起,各级政府在上年度人才开发投入的基础上,按不低于本级可安排财力增加额1%的比例在预算中安排人才开发资金,将人才开发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省、市、县三级政府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投入保障机制。2005-2010年,省财政每年预算拨付300万元,设立"甘肃省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开发工作。市(州)、县(市、区)也相应设立了"

人才专项资金"。在重大建设项目和科研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支持企事业单位将人才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开发和经营,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人才开发。为吸引民间投资,对一些大宗的社会捐资,允许以企业或个人名义冠名。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工作,省上设立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工作建设专项资金"。

扩大了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努力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改革学位与研究生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2005年底,全省有三级学位授予单位19个,其中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1个,全省高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3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2005年,全省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146人,其中博士717人,硕士5429人;研究生毕业生总数2484人,其中博士378人,硕士2106人,研究生毕业生数比"九五"末增长210%;在校研究生达到14895人,其中博士2320人,硕士12575人,在校研究生数量是"九五"末的4.2倍。2005年3月,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科技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甘肃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不少院所已与高校酝酿协商或签订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力求形成多方位、立体式培养研究生的开放局面。

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观念滞后

对人才是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没有形成共识,缺乏"以人为本"的观念,缺乏危机意识,使得人才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开发。一方面"见物不见人"、"重使用,轻培养",另一方面观念狭隘、滥设"门槛",或过分要求调入者的学历、文凭,或用行政手段限制人才流动,使人才闲置与人才短缺的现象并存,阻碍了

创新交流和知识流动,人才和知识的倍增效应难以形成。"重学轻用",偏重人才的学历、论文等,对技术开发性人才重视不够,对产业化人才缺乏重视。

2、环境不利

自然环境:虽然多数科研人员对甘肃充满感情,愿意为甘肃发展做出贡献。但确实甘肃存在着自然环境艰苦,家属子女的生活、学习、工作存在诸多困难。根据调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度的比例为:适应、不太适应、不适应分别为66.9∶28.2∶4.9,很多人认为在甘肃工作牺牲了自己不要紧,但不能让自己的子女也牺牲在这里,为了能给自己的子女今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举家迁徙。也有些省外人士对甘肃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偏颇,缺乏全面了解,把困难看过了头。显而易见,自然环境对引进和留住人才都有一定影响。

政策环境:调研资料显示,现有的人才管理、评价使用、分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未能跟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未能顺应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科技人员对政策的满意度很低。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人员对政策环境满意的占50%,不太满意的占38%,不满意的占12%;留学回国人员对政策环境满意的占16.7%,不太满意的占66.7%,不满意的占16.7%。园区外科技人才对政策满意程度最低,被调查人员对政策环境满意的占17.89%,不太满意的占60.11%,不满意的占21.99%。可以看出,开发区的政策环境优于其它单位,但多数科技人员对政策环境感到不满意,对留学人员的政策体现不到位,也使得留学人员对政策的满意度不高。

工作环境:从调查可以看出,科技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不高,许多单位缺乏必要的科研条件,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特别是创新思维很活跃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得不到重视,创新设想难以付诸实施。据调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的占79.6%,不太满意的占18.4%,不满意的占2%;留学回国人员对工作环境满意的占6%,不太满意的占33%,不满意的为0。园区外科技人才对工作环境满意的占26.84%,不太满意的占52.74%,不满意的占20.42%。

3、经济基础薄弱

甘肃地处内陆,经济落后,科研投入不足,技术人才收入低,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第一,政府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甘肃省2005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01%(采用最新普查调整的GDP数据计算值),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人均R&D经费支出虽然由1995年的1709元上升到2005

年的4181元,但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87元。申请不到课题,没有资金进行研发,使许多科技人员感到在甘肃省无用武之地,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既耽误职称晋升又影响能力提高。

第二,技术人才的收入偏低。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报酬和待遇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工作成果和能力与报酬相称的仅占21.46%。甘肃省科技人员的报酬与外地同行相比,高于同行的占12%,低于同行的占88%。工资待遇高低,一方面影响到生存需要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政治、经济地位。因而收入和待遇是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和引进人才困难的最主要因素。

4、人才结构不合理

供需矛盾突出,人才分布不平衡,高精尖人才匮乏。近几年,我省科技人才队伍虽然也在增长,但是速度和规模比起东中部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且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仅为46.6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1.7%,而上海市已经达到10%。全省人才专业结构失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列,而对经济建设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比重小,且呈下降趋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其它地、市的人才比例很低。各支柱产业的人才数量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况对产业协调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复合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在调查的54204名专业人才中,各类管理人才仅有1886人,其中初级职称的976名,高层管理人员480人,高级管理人才仅202名,与科技创新体系相配套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尚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人才综合效益的发挥。

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全省高层次人才现状,结合抽样调查反映的趋势和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落实人才资源开发支撑战略,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

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观念,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

新引擎,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局面。要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事关甘肃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求才、知才、用才、育才作为成功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党委、政府的领导者,用人单位的管理者和各级人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应有高层次人才开发的神圣责任和使命。

加强协调,统一规划。政府是人才建设的规划者、人事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人才战略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政府应把人才规划的制定放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内,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建立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发展规划,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超前性。通过对我省现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际调查,摸清"家底",根据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综合考虑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以及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能力等因素,制定科学的、切合本省实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战略和对策,并在实际中抓好贯彻和落实,务必抓出实效来。

2、认真研究,创新思维,建立吸引和培养人才机制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充分发挥现有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除做好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主体的国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推荐外,重点完善"333"、"555"、学科带头人、省政府特聘专家、创新团队等人才选拔和培养制度。重视引进我省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创新和科研团队,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留学人员创业服务计划。着重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考虑,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人才与岗位、项目、成果的最佳结合。要把顶尖人才放到重要岗位,注意发现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有管理水平的复合型青年人才,大胆选拔到领导岗位;把学术水平高、执着钻研、任劳任怨的青年人才,选拔到重要业务岗位;把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任用到企业领导岗位。真正做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有效结合。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重点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落实课题负责制,充分注意企事业单位专业性强的特点,建立有别于党政部门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直接任命、社会招聘、选举竞争等多种形式选配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积极探索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注重业绩,双向选择,竞争上岗,重要技术岗位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增扩职称名额,职称评、聘分开,及时认可人才价值,打破职称终身制,逐步形成竞争、激

励、制约相结合的富有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创新,释放高层次人才的巨大能量,引导他们进入科技创新和生产实践的主战场。

创新人才激励和分配机制。一是加大精神激励力度,实施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精神激励,开展"优秀科技人才"、"科技功臣奖"、"科技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在提高其政治待遇的同时,要对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物质上重奖。修改"555创新人才工程"的入选条件,适当向一线人员和中青年技术人员倾斜。使做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用成就感、荣誉感、价值实现感激励他们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二是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变工资为薪酬,根据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以人才市场价位为依据,确定人才薪酬。弱化人事管理部门对工资的审批,推行工资额总核算办法,扩大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允许各单位突破外聘人员工资限额,经费由单位自筹,允许企事业单位尝试年薪制、特殊岗位津贴制、股票期权制和技术、知识、管理、信息、资产要素参与分配等多种分配制度。

创新人才引进和流动制度。努力营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三态环境,聚集创新资源。通过"构筑产业带,培育产业群,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质"的策略来完善"产业生态";通过大力提倡"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理念来培育"人文生态";在"环境生态"建设中不仅注重自然生态保护,而且重视人才及家属子女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善,做好坚定信心、留住人心的工作。

开辟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走出去、请进来"八方求才,利用洽谈会、招商活动招募人才,利用项目引进、开发招聘人才,通过园区建设留住人才,建立人才信息网站搜罗人才,通过领导、专家介绍推荐交流人才。实行"人才租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允许外聘人员既在省内工作,又可跨省从事课题研究;既可短期合作,也可长期调入。

改进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体系。对应用开发性科研机构和公益性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使我省性质不同的科技创新队伍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找准社会位置,释放出最大的创新能量。改革举措以及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把人才培养、使用和吸引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简化课题申报、审批程序,实施"项目管理制",既要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益,更要保护与人才资本有关的利益。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客观的评估指标和有效的实施细则。科学技术评价工作要从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重业绩转变,从重论文数量向重论文质量、重知识产权转变,要给予那些不知名的单位和"小人物"公平竞争的机会。试行将人才评价工作委托给社会中介组织,构成政府、用人单位、社会中介共同发挥作用的人才评价体系。

3、搭建平台,"筑巢引凤",构建"事业留人"的社会环境

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建立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研发基地,使其成为吸引培养人才重要基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甘肃创新创业。强化科研、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创业平台的结合,实行开放、联合、共建、高效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扶持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星火密集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博士生流动站、硕士生实习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中心的建设,使之成为观念前卫、硬件先进、软件齐备的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加快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步伐,形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通过搭建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使这些高端人才与基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形成血脉相连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正是因为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和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兰州,詹文龙、薛群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才能情系陇原;正是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才有航天骄子置身荒漠,无怨无悔。

4、瞄准需求,多管齐下,建立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重视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从源头抓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紧缺人才需求及市场对创新人才和产业化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趋势,扩大办学规模,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设置。针对产业化需要,高校应加强同企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合作,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实用性人才。加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育基金,每年选拔一批急需专业的人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匹配、资金资助相结合,遴选一批青年科技人才,使其成为甘肃自主创新的领跑者。

5、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提高教育投资(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投资)、科技投资(科学研究经费的投资)、待遇投资(工资、津贴、住房等投资)、引进人才投资(迁移等)。建立政府引

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引导性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的公共投入。针对我省目前科研机构的设置现状,加快对工业类院所的建设和整合,提升工业类院所的实力。同时地方政府要根据区域特点,有选择地建立一批市级科研机构。发挥用人单位的人才投资的主体作用,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立法,明确科技经费的比例,规范企业的科技投入行为,探索和构筑能够长期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组织人事学研究》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基本模式研究

创新型城市是支撑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单元。创新型城市是在特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空间范围内,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为创新主体,以创新主体通过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共享所形成的以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为特征的具有自组功能的创新系统为创新载体,以创新行为的普遍化、规模化和常态化为特征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城市的新分类、新性质,是以自主创新的角度考察的城市类别。创新型城市是通过将新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人城市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城市内经济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城市竞争优势,促进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1]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个别重要城市的优先发展来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推动整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 1、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 创新型城市理念和目标的提出,是在新世纪全球竞争加剧,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现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特别要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引领功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模式的转变,加速形成国家、区域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中国,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国家税收出自城市,90%以上的大学和科研力量分布在城市。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创新型城市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兴起的城市战略发展思路。具体来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规定了未来十五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其核心是自主创新,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在此前提下,国内许多城市响应国家政策,纷纷提出各自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表。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国内至少有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因此,创新型城市在国内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2、国内实践回顾 从国内看,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寻求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和谐社会等是激活创新型城市研究与建设的直接原因。2003年,上海市提出到2010年形成城市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机制,使上海成为国家和国际知名的创新中心。2004年11月,合肥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5年,北京市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2008年6月12日,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此后,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国内众多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 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同意大连、青岛、厦门、沈阳、西安、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济南、合肥、郑州、长沙、苏州、无锡、烟台等城市申报的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支持这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发改委要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突出效益效率、着眼引领示范,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形成若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国家发改委批复的16个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城市颇具代表性,综合考虑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影响、基础创新能力、创新要素集聚程度和城市区位优势等因素,选择的城市都各有特色,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一是东部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城市如广州、杭州、青岛、大连、烟台和厦门,二是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南京,三是长沙、合肥、郑州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四是成都、西安等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五是沈阳、济南等老工业基地。 在国内较早确立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的是深圳。随后合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五个国家主要科技中心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很快进入准备和实施阶段。从基础条件上看,这六个中心城市各具特色,但也具有共同的特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发达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智力资源,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完善。从发展目标来看,六个城市都提出了以创新型城市为中长期发展目标,但其定位各有不同。深圳更加强调这一战略的主导性和“国家级”、“率先”两个概念,并十分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及人才、产业、知识产权与支持系统的作用。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探索为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可以概括为:坚持制度创新和集群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善于利用外部资源和培育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3];北京则更加强调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注重自身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天津立足本地实际,更加强调基于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上海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提出在知识竞争力方面进入世界级大都市的行列;南京将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个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科技对产业的引领显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合肥则主要围绕国家级高校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建设国际著名科学城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从任务上看,根据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六个城市均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从主要政策走向上看,六个城市都提出了吸引人才、营造环境、扶持企业、集聚资源、开展合作等。除了上述六个城市,后来又有武汉、西安、沈阳、温州、宁波、青岛、杭州、无锡等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与措施。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在探索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1、深圳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城市的集成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经过多年来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努力,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好的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支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4]2010年7月,深圳公布《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有七项具体目标,即①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②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③自主创新能力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④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或超过20件;⑤有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人才成为重要的城市资源,城市成为各类人才聚集和创新创业的高地;⑦创新机制灵活,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文化多元交融。 2、上海模式 提升城市“知识竞争力”,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上海是通过确立并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来推动城市创新,其经验主要体现在:推动自主创新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推动自主创新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推动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国家目标。 3、大连模式 整合创新资源,以增强城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整合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等创新资源,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5] 4、合肥模式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基本模式研究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 【摘 要】创新型城市探索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和城市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到目前为止国内至少有2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在探索之中,回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程,总结创新型城市建设几种模式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主体模式 (下转第38页)

一等奖(10项)-1-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烟台发展研究(烟台市创新型

一等奖(10项)-1-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烟台发展研究(烟台市创新型

烟台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结果 一等奖(10项) 1. 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烟台发展研究(烟台市创新型城市研究课题组) 2. Almost periodic random sequences in probability(依概率意义随机概周期序列)(山东工商学院韩玉良) 3. 两元指纹向量聚类问题的复杂性与改进启发式算法(山东工商学院刘培强等) 4. 以酯基和胺基为端基的聚酰胺-胺超支化聚合物功能化的硅胶树脂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金属离子的结合性能(鲁东大学曲荣君等) 5.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控制研究(山东工商学院李中东等) 6. 凋亡仰制基因survivin特异性shRNA诱导喉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陈秀梅等) 7. 中国汉族人脂联素基因+45G15(T/G)及+276(G/T)多态性与囊卵巢综合特相关性研究(烟台毓璜顶医院张宁) 8. 低分子肝素使用时机对关节置换手术失血量和DVT发生率的影响(烟台山医院马卫华等) 9.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中三组分的含量(烟台职业学院杜萍) 10. 基于时空尺度及利益关系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山东工商学院王广成等) 二等奖(21项) 1. 烟台公路建设与管理论文集(课题)(烟台公路学会于基明等) 2. Spectral radius of graphs with given matching number(给定匹配数的图的邻接谱)(山东工商学院冯立华) 3. Some separation axioms in I-fuzzy topolgical spaces(I-模糊拓扑空间中的分离公理)(山东工商学院李宏艳等) 4. Agrilnfo:a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 call centre in China(山东工商学院高文等) 5. Application of LMS200 Laser Examintion in Intellectualization Longitics Transporting(LMS200激光检测在智能物流搬运中的应用)(山东工商学院隋金雪等) 6. 海水在膜吸收法脱硫工艺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孙雪雁) 7. 香花槐根段快繁技术研究(烟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孙太元等) 8. 蓬莱海市蜃楼形成的气象因素季节分布及征兆(蓬莱阁管理处朱龙)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训研究

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训研究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军队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军事领域学术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科技强军的宝贵战略资源,加强我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核心,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胡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胡主席的指示为加强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开展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训的意义 (一)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军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要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纲要还确立了包括“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内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2011年4月颁发的《2020

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确立了包括“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锻造工程”在内的八大工程。因此,实施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实际步骤。 (二)是回答“钱学森之问”,加速培养科技帅才的具体举措 钱学森同志十分关心国家的长远发展,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刻思考。1991年6月,钱老在给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的信中,谈到了对在国防科技大学试点培养科技帅才的想法。信中说,为了迎接21世纪社会 主义中国建设的需要,有必要考虑在MIT时代及CIT时代之后,再创造一个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培养科技帅才的时代。不但理工要结合,要理工加社会科学。他寓意深长的说:我们一定要“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发展”。要发 挥培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培养大批像钱学森等杰出科学家那样,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将才帅才,而且成为聚才育才的导师,既创造一流科研成果,又带出一流人才方阵。 (三)是顺应人才培养规律,提高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 力的客观需要 当前科技人才主要是在科研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缺少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培训。据调查,目前部分科技干部存在对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把握不够、不了解军队信息化建设对

温江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模板

温江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 设研究

温江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1世纪,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技术和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我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更需要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保障。因此, 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不但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及内涵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是指具有较高个人素养、知识层次高、业务精湛、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为社会做出较为突出贡献, 同时具有较强科技和管理创新能力, 从事科技成果的创造、传播、应用和推广的人。 从字面含义来看,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与科技人才的交集。按照更符合人们思维逻辑的方式, 能够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解释为: 从事科技活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因此,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高层次; 二是创新型; 三是从事科技活动。 (一)高层次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金字塔的高端部分, 这类群体的显著特点包括: 一是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 接受过系统教育, 一般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是业务能力强,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能够敏锐地捕捉所从行业或者领域的最新动态, 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 一般取得了副高及以上职称; 三是社会贡献大, 在本行业或本事域有一定的作为或建树, 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远高于普通人; 四是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能够带领团队, 围绕核心目标共同工作。 (二)创新型 创新型人才具备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拥有创新的意识, 这是创新的首要前提; 二是拥有智慧的力量, 智慧是感悟、领会、联想等能力的综合, 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 三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 在创新过程中, 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身的智慧和才干, 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创造财富, 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格价值; 四是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 (三)从事科技活动 科技人才包括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 是指在社会劳动中, 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 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可见, 科技人才的概

市长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X X 同志 在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两会”一结束,市委、市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市创新型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重抓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发展的力度和决心。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全面部署创建江苏省创新型城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方向,抢抓机遇,落实举措,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为更好地推进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目标提供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会前,市委常委会讨论研究了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市政府对相关政策意见和方案也专门进行了会办研究。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先讲几点意见。会上,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中央计划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201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目前,我省已被列为全国

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省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步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相继被列为全国科技综合改革试点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市。可以说,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006年7月,我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贯彻中央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首次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对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了具体部署。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建创新型城市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全市产值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69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8家。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6.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1.1%。全市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7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13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家。华锐风电、江苏科行分别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我市国家级研发机构零的突破。但是对照《江苏省创新型城市考核指标体系》确定的五大类19项指标,我们在许多指标上的差距还比较大。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江苏省创新型城市要求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4%以上。去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政科技支出占地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研究 甘肃省科技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件大事都离不开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由此可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稀缺的资源,在人才群体中,高层次人才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地区人才队伍的核心,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来看比较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落实人才资源开发支撑战略,加快全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甘肃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已达到483580人(含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70762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72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15%;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57301人,占32.53%;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49452人,占51.58%;未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7100人,占9.74%。学历结构是:研究生6619人,占1.37%;大学本科13.5 万人,占27.86%;大学专科20.22万人,占41.81%;中专及以下13.87万人,占28.68%。从总体上看,我省高层次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一些经济结构调整中急需的高精尖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同时已有的高层次人才在年龄、知识结构上呈老化趋势,且在产业和地区分布上非常不平衡。近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增加约5万人,增加约13%。增量中,主要是教学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数基本持平。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人才、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高层次科技

构建创新型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摘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才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崛起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创新新国家国内外背景十二五规划措施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际背景 创新型经济与全球化竞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1.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型经济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事实一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形成: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社会 人类社会正在朝着新型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明显的标志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形成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第二,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第三,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第四,科技创新以跨学科为主导模式。 3.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我们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竞争首先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家主导的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备受重视,各国纷纷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规划。各国都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二、国内背景:变革发展模式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能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洛新产业集聚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洛新产业集聚区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洛新产业集聚区实际,积极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洛新产业集聚区为促进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夏明显主任为组长,以武文伟书记、韩丽莉副主任为副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领导集聚区的创建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认真学习,在思想上再提高、再重视。 二、积极开展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上半年洛新产业集聚区共建设科技孵化器2000平方米,在孵企业2家,毕业企业1家,分别是 毕业企业:洛阳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该项目主要生产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轴承、冶金、矿山用转盘轴承。一期占地6600多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工厂研制生产的750千瓦及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轴承已经试制成功,并且批量生产。二期项目主要研发生产2.5兆瓦及3.0兆瓦的风能轴承产品。目前,该项目厂房、

办公楼等已建成完成,设备已安装,正在进行试生产。 在孵企业:1、洛阳七维防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主要从事新型防腐工程材料生产,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目前建设用地已征用,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和围墙圈建。 2、洛阳泰莱机械有限公司 该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占地110亩,主导产品为高精度电缆带和插接件黄铜带,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仪器仪表、军工等各个领域。该项目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适应范围广的“铸锭-加热-热轧-铣面-冷轧-退火-精整”的生产工艺。目前,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00万元,3跨钢结构车间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办公楼和厂区道路建设。 洛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2011年6月14日

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_戚涌

一、创新型城市概述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生产力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与创造的发展史,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而且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和内生动力。国际上许多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国家富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熊彼特(J.A.Schumpeter)系统地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长波理论和创新理论,对科技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解释。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变化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技术的变化以创新形式出现。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经济要借助科技起飞,只有当技术发明应用于实践时,经济飞跃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运动过程,同样呈现长波理论所描述的周期性特征,导致经济发展周期的技术变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1]。 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和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城市形态[2]。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的度量标准为:技术对外依存度不超过3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超过70%,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超过70%,R&D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超过3%,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4%。除了上述硬性标准外,创新型城市还应该有良好的创新制度和政策,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一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创新型企业,产生良好的产业集聚,能够有效配置城市的创新资源,倡导先进的创新文化,重视区域与国际合作,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中心城市。 创新型城市建设应该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水平、环境以及地理特点,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与优势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城市创新体系,成为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如我国北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影响,上海市的产业、科技、金融和国际影响,深圳市的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地理位置和外贸优势等都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 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戚湧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立足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概述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度量标准,介绍了国际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06)11-0012-04 收稿日期:2006-08-0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软科学课题(C060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D630011) 第一作者简介:戚湧(1970-),男,江苏泰州人,博士,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和产业经济学。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为什么要建立创新型国家 第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热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在全球化进程当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每百万人获得发明专利数只有1项, 而日本为994项, 韩国779项, 美国289项;集成电路芯片、石油化工、轿车等产品的生产设备70%以上依靠进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 中国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的20%, 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 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只占10%左右, 出口产品利润率低; 我国是制造业第四大国, 但重要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事实说明, 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要想确保本国安全和实现中国的腾飞,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我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现在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分析表明, 我国目前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左右。在继续保持占国内生产总值40%左右的投资率和持续15 年保持7%以上的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月八日 目录

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厦委发〔2010〕7号)的精神,推进厦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厦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正在步入进一步以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快速提升。2009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1623.21亿元,增长8%(按可比价格计算);财政总收入451.4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0.5亿元,分别增长10.1%和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三项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31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9153元,增长8%。 2、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厦门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51.38亿元,占全省2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62亿元,占全省的14.27%。2009年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7.88%,人均GDP达62020元(折合9520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创造生产总值10292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在2008年0.6吨标准煤的基础上再降低25%以上,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厦门在2010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报告

中排名位居第一。 (二)产业基础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创新力明显提升,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53%。 2、平板电视、客车、工程机械、钨制品等产品,在国内外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冠捷、友达、LG三大液晶面板厂商来厦投资,厦门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3、光电、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厦门成为国内光电显示产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高质量节能灯生产基地,2009年产值达500亿元。 4、着力打造十三条制造业产业链(群),重点发展十个现代服务业,并以规划配置金融、创新资源,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区域协作发挥龙头作用,辐射服务海西地区,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关联发展。 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有规模、高质量的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三产产业比例1.3∶48.5∶5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5%,占三次产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三)创新基础 1、厦门有厦大、集大、华大、理工学院等四所高校,国家海洋三所、中科院城环所两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高,2008年,厦门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全市城市人口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曾经这样评价道:“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恩格斯曾经指出:“《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斯大林则这样说道:“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精神的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宣言》问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仍然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仍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以《宣言》作为理论武器,敢于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斗争,为捍卫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当代大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宣言》,深刻领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宣言》的思想原则,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运用《宣言》中所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为实现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描绘的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3.意义: 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界定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服务挖掘 [娄伟,2019]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中的核心力量,主要是指院士、科学 家和工程师、获得硕士及以上文凭的科技人才,以及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 人才。 [何巧云,2019]等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科技人才中的核心力量,主要是指院士、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得硕士及以上文凭或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以及在科技领域 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科技人才。 [邢新主,2019]“高层次”是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具有副高以 上的职称;第二,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科技人才的“科技”主要体 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第二,有较高的创造力。 [吴卫东,2019]认为:所谓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专门 知识和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战略、关键技术等问题提供理论 支持和解决方案的高级人才。 [唐蓉华,2019]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富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所从事科技领域中具有精湛学术造诣和广阔的国际视野,通常掌握核心技术,能够 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其主要包括创造重大科技成就的 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和核心骨干;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强竞争 力产业的创业者等。 [叶忠海,2019]认为:所谓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 到同行专家评价和确认,对某领域某方面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发挥引 领和带头作用的高级科技人才群体。 [蔡学军,2019]认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或较高威望,在重要岗位上工作,承担重要任务,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 [张小菁,2019] 定义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 诣或掌握核心技术,能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是具备创造重大科技 成果的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和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 企业和产业的创业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