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红外遥控

单片机课程设计红外遥控

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红外遥控设计使用仪器及编号: Proteus7.5仿真软件【摘要】本课题将通过Proteus软件来绘制原理图,然后设计一个红外遥控器:原理图分为两个部分,发送数据方和接收数据方,其间的硬件连接方式为无线的红外遥控功能,利用红外遥控功能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

通过按不同的按键来使蜂鸣器产生不同的音调,另外有播放音乐的功能;并且还可以控制DA转换电路产生方波,同时可以改变它的频率。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也旨在对本门课程的巩固与提高。

这次设计的任务是能掌握单片机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能正确的使用仿真软件对单片机线路进行调试。

本设计是由硬件单片机和软件汇编语言进行结合产生的一个实际的产品,从教学的要求上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目录一、绪论 (1)1.1红外遥控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状况 (2)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 (2)三、课程设计需要的元器件清单 (3)四、51单片机原理介绍 (3)4.1.ATB8C51单片机简介 (3)4.2.时钟电路 (5)4.3.复位电路 (6)五、红外遥控原理及简介 (6)5.1..红外遥控原理 (6)5.2.数据格式................................................................................................. . (7)5.3.编码与解码 (7)六、软件设计 (8)6.1.程序流程图................................................................. .. (8)6.2Proteus仿真电路图 (10)6.3仿真结果及硬件实现的功能............................................ . (11)七、设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八、设计的总结、改进意见与展望........................................................... (12)九、心得体会 (13)十、参考文献......................................................................................... . (13)十一、附件:程序清单 (14)11.1红外编码程序 (14)11.2红外解码程序 (18)11.3针对遥控器的解码......................................................... (29)一、绪论1.1 红外遥控背景及目的遥控技术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本世纪20年代,才刚刚出现无线电遥控的雏形。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路设计引言近年来,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开发和研制中,经常遇到同时使用多种设备,如:数字投影机、DVD、VCD、录像机、电视机等,由于各种设备都自带遥控器,而且不同的设备所遵循的红外传输规约也不尽相同,操纵这些设备得使用多种遥控器,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次设计的主题就是红外遥控电路设计。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

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信号无干扰、传输准确度高、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 或OUT)。

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

设计要求及指标红外遥控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遥控手段。

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

在家庭生活中,录音机、音响设备、空调彩电都采用了红外遥控系统。

设计要求利用红外传输控制指令及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微处理器强大灵活的控制功能发出脉冲编码,组成的一个遥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引言:红外遥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遥控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红外发射模块:负责发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LED进行。

(2)红外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外界发射的红外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控制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的工作。

(4)按键开关:用于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当按键按下时,红外发射模块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

2.软件设计(1)初始化: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单片机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向、设置红外接收模块相关参数等。

(2)红外码解码: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功能实现: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码,判断所对应的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制作过程1.硬件制作(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并连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到单片机上。

(2)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注意焊接时的接线是否正确。

(3)搭建电路测试台,连接电源和调试设备,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2.软件开发(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开发工具,如Keil C51等,进行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2)编写初始化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上。

(3)编写红外码解码函数和功能实现函数,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码进行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

三、测试与调试1.进行硬件的测试和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并观察红外接收模块是否能正确接收到红外信号。

2.进行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观察是否能正常解码和执行功能。

四、应用与展望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制作过程以及测试与调试。

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简介 (2)第二章系统方案 (2)一、设计方案对比 (2)二、方案设计 (4)第三章硬件设计 (4)一、红外遥控器 (4)二、红外接收模块部分 (6)第四章软件设计 (7)一、红外遥控器软件设计 (7)二、红外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10)三、程序代码 (10)第五章测试及分析 (10)第六章结论 (10)第七章参考文献 (11)附录一(程序代码): (12)第一章设计简介本设计分为红外遥控器与红外接收模块两部分。

红外遥控器包括矩阵键盘、增强型51单片机(STC11L04E)、红外发射电路组成。

单片机扫描矩阵键盘后,将按键状态进行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载波(38k脉冲)后由红外发射器发射。

红外接收模块部分由传统51单片机、数码管、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组成。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将信号进行限幅放大、带通滤波、解调、积分、整形后输出解调信号至单片机,并由单片机输出解调信号。

第二章系统方案一、设计方案对比红外遥控器部分2.1.1 主控芯片方案一:HT6222方案二:STC11L04E分析:传统红外遥控器芯片HT6222具有性价比高、功能强大、稳定可靠、使用简单等特点,但该芯片难以零购。

STC11L04E为增强型51单片机,控制灵活(载波频率可调、通信协议可变更、用户码可变换)、价格较HT6222稍贵。

STC11L04E最大的特别是低功耗,功作电压低3.3V,易于应用于移动设备。

结论:由于STC11L04E单片机的灵活性以及学习性(可增强我们对一个完整通信系统的理解)。

因此我们采用方案二。

2.1.2 矩阵键盘方案一:3*6*2.5 贴片轻触开关方案二:6*6*6 直插轻触开关分析:3*6*2.5贴片轻触开关虽然体积小巧、美观,但与6*6*6直插轻触开关对比,在制板布线上较繁锁。

结论:综上,我们采用6*6*6直插轻触开关,使得整体布线简单,可布单面版,简化制板流程。

2.1.3电源模块方案一:钮扣电池CR2032方案二:可充电锂电池18650分析:可充电锂电池18650容量大,节能环保(可多次利用),但体积大。

单片机实例--通过实例学习单片机(红外线遥控)

单片机实例--通过实例学习单片机(红外线遥控)

实例C红外线遥控应用实例红外线遥控成本低,安全可靠,不会产生电器干扰,因此,在家电设备及其他近距离的遥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章将通过LED显示遥控器按键值实例、简易红外线遥控开关和红外线遥控七色小彩灯实例,介绍红外线遥控基本原理及其设计、应用方法。

C.1 LED显示遥控器按键值功能说明:选用一种电视机遥控器,再利用接收模块结合单片机解码,控制P1端口所接的8个LED亮或灭。

因此,8个LED的亮或灭的状态,即是显示红外遥控器的按键值。

8个LED视为8位二进制数,其中LED亮视为0,LED灭视为1。

例如,按动红外遥控器按键1,8个LED中右边第一个灭,其他全亮,则表示二进制数为B,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01H,即红外遥控器按键1的控制编码为01H;如果按动红外遥控器按键2,8个LED中右边第二个灭,其他全亮,表示二进制数为B,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02H,即红外遥控器按键2的控制编码为02H。

再如,按动红外遥控器“POWER”键,8个LED中第2、5灭,其他全亮,表示二进制数为B,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12H,即遥控器的POWER键控制编码为12H。

二进制数转换十六进制数的方法可以参考书后附录B的制式转换表。

C.1.1 红外线遥控原理1.红外线遥控系统结构红外线遥控系统是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如图C.1和C.2所示。

红外线发射端就是红外遥控器,主要包括键盘、编码调制芯片、红外线发射LED。

当按下某一按键后,遥控器上的编码调制芯片便进行编码,并结合载波电路的载波信号而成为合成信号,再经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将红外线信号发射出去。

实例C 红外线遥控应用实例27║键盘编码和调制模块红外线发射LED发射端部分图C.1 红外线发射端工作方框图红外线接收模块解码单片机接收端部分图C.2 红外线接收端工作方框图红外线接收端主要包括红外线接收模块、解码单片机。

其中红外线接收模块里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电路。

当红外线发射信号进入接收模块后,在其输出端便可以得到原先的数字控制编码,再经过单片机解码程序进行解码,便可以得知按下了哪一按键,从而完成红外线遥控的动作。

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

单片机红外遥控开关

前言由于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再由红外光波动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线遥控不会影响其他家用电器,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指代步,是人们对科技的要求。

红外技术的发展和红外线的诸多特性,决定了它在短距里遥控上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遥控器铺天盖地,对于家电设备的控制,首选的就是红外遥控器,然而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家庭数字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一对一遥控器(即一个遥控器只能控制一种类型的家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多功能红外遥控器就是在普通红外遥控器的基础上,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它能控制不同种类的设备,并且操作方便,深受顾客的欢迎。

红外遥控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

红外线遥控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从而成为了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控制方式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红外遥控开关二、课程设计任务内容1.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的系统设计能力,使同学们达到以下能力训练:⑴、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⑵、使用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的能力;⑶、查阅中外文献的能力;⑷、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⑸、计算机应用的能力;⑹、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⑺、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能力;⑻、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个多路红外遥控开关,利用市售彩电红外遥控器(以编码芯片LC7461为例),发送遥控器键盘数字信号,控制器接收解码,控制相应的输出。

基本要求:⑴、设计实验电路(要求利用实验仪的硬件资源)⑵、分析实验原理⑶、列出实验接线表⑷、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实验程序⑸、通过实验验证功能的实现⑹、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系统总体设计1.1、系统设计概况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业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控制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红外遥控器课程设计

红外遥控器课程设计

摘要单片机遥控系统是将红外遥控技术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案。

本系统为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控制管理部分,只要再连接上不同用途的电磁锁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系统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而且本系统还设计有学习NEC红外编码遥控器的功能,通过红外接收解码电路,把遥控器的键码还原并储存起来,再利用查找对比的方法便能够识别不同的遥控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系统以单片机作为核心元件将电子密码锁和无线遥控技术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修改密码、报警锁定等功能,不仅能进行远距离遥控解锁,还能实现近距离按键密码初始化及复位解除报警。

同时采用E2PROM作为存储单元,方便用户存储、修改密码和遥控器键码;采用LCD显示令使用更加方便直观。

红外线遥控电子密码锁能实现多种控制功能,改善了传统机械锁的各种缺点,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技术应用价值。

而且本系统的红外接收解码部分延时计数准确,并且有错误校验,所以整个接收解码的准确性非常高。

设计电路主要由红外线解码学习电路、密码修改和存储电路、声光提示报警电路、LCD 显示电路组成。

系统能完成输入密码开锁、出错报警、超次锁定、修改用户密码等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并且还能实现远距离遥控、按键密码初始化、掉电存储、声光提示、遥控器学习识别等附加功能。

关键词:电子密码锁红外遥控单片机NEC编码遥控器学习目录1 设计目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在线编程电路和实物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在线编程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2实物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设计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1发射模块的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3.2接收模块的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硬件分析及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1发射模块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1.1红外发送系统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1.2 NEC编码格式介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4.2接收模块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2.1接收解码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2.2该模块的硬件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3存储模块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4.4液晶显示模块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 软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5.1编程语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2主要程序说明及流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2.1主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2.2接收解码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5.2.3密码判断、报警及修改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5.2.4主函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6功能分析及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7具体操作流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1 设计目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家庭防盗这一问题也变得尤其重要。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及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及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及制作引言:近年来,红外遥控技术已经成为了控制家电以及其他设备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遥控器内部,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单片机。

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可以将遥控信号转换为设备能够识别的红外信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概述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了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中心处理器。

主要的原因是STC89C52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借助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来实现红外遥控的功能。

二、硬件设计1.单片机电路设计首先,我们需要完成单片机电路的设计。

主要包括单片机的供电电路和晶振电路。

为了提升系统稳定性,我们选用了陶瓷晶振。

电源电路则需要通过稳压芯片来对单片机进行供电,以确保工作电压的稳定。

2.红外发射电路设计红外发射电路主要由红外发射模块、三极管和电流限流电阻组成。

其中,红外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信号,通常带有红外LED灯。

而三极管则起到放大红外LED灯的作用,电流限流电阻则用于限制红外LED灯的电流大小。

3.红外接收电路设计红外接收电路主要由红外接收模块、电流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组成。

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信号,而电流放大器则起到放大红外接收模块产生的微弱信号的作用。

滤波电路则用于滤除无关的信号,以确保只有红外信号通过。

三、软件设计1.引入头文件首先,在编程环境中引入STC89C52的头文件,以便后续的编程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2.定义红外发射与接收的引脚在程序中,我们需要定义红外发射和接收的引脚,以便进行相关的硬件操作。

3.红外发射信号发送在红外发射信号发送的函数中,我们需要使用红外发射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信号发送操作。

通常,发送红外信号可以通过调整信号的载波频率和占空比来实现。

4.红外接收信号处理在红外接收信号处理的函数中,我们需要使用红外接收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信号接收操作。

一般来说,接收到的信号会以特定的协议进行编码,我们需要解码后才能获取到实际的遥控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技术。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 0μ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红外遥控系统】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图1a《红外发射原理图》图1b 《红外接受原理图》【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红外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

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3所示,连发波形如图4所示。

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

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当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

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

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

代码格式(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①位定义②单发代码格式③连发代码格式注:代码宽度算法:16位地址码的最短宽度:1.12×16=18ms 16位地址码的最长宽度:2.24ms×16=36ms已知8位数据代码及其8位反代码的宽度和不变:(1.12ms+2.24ms)×8=27ms∴32位代码的宽度为(18ms+27ms)~(36ms+27ms)1.解码的关键是如何识别“0”和“1”,从位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0”、“1”均以0.56ms的低电平开始,不同的是高电平的宽度不同,“0”为0.56ms,“1”为1.68ms,所以必须根据高电平的宽度区别“0”和“1”。

如果从0.56ms低电平过后,开始延时,0.56ms以后,若读到的电平为低,说明该位为“0”,反之则为“1”,为了可靠起见,延时必须比0.56 ms长些,但又不能超过1.12ms,否则如果该位为“0”,读到的已是下一位的高电平,因此取(1.12ms+0.56ms)/2=0. 84ms最为可靠,一般取0.84ms左右均可。

2.根据码的格式,应该等待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完成后才能读码。

【红外遥控解码实验硬件】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是一种集红外线接收和放大整形于一体,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的所有工作,而体积又很小巧,它适合于各种红外线遥控和红外线数据传输,广泛用于电视机、卫星接收机、VCD、DVD、音响、空调等家用电器中接收红外信号,图5是一体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图,图6是本站产品配套的采用屏蔽线焊接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采用屏蔽线焊接,抗干扰能力强,接收更可靠。

没有购买实验板配套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网友可以根据图2所示接收头引脚排列图自己焊接一个。

图5: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引脚排列图)图6:本站产品配套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已经用屏蔽线焊接好,抗干扰能力强,插入实验板即可使用)下面就是我们将要进行红外遥控解码实验所要用到的硬件设备:S51增强型实验板、ISP编程器、AT89S51实验芯片、豪华型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

图7: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及防插反红外遥控接口图8:豪华型多功能红外遥控器+高灵敏度一体化红外接收头(23元)图9:32键豪华型红外遥控器原理图图10:ISP编程器烧写实验单片机芯片AT89S51【红外遥控解码实验】我们经过对前面的遥控编解码知识的学习,对红外遥控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马上进行解码实验。

本红外遥控解码实验的的功能是:程序对遥控器发射的遥控码进行解码,解码成功时蜂鸣器发出"嘀嘀"的解码成功提示音,如果按压的是数字键"0~9"就将按键值在实验板上的5位数码管上显示出按键值,同时将按键的十六进制值用P1口的8位发光二极管指示出来;如果按压的不是数字键"0~9",就直接从P1口输出键值;下面是遥控解码汇编源程序。

实验时将先连接好硬件设备,将配套的一体化红外遥控接收头插入实验板上的"红外遥控"接口内,在Keil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中新建工程,通过Keil将源程序编译得到HEX格式目标文件yk.hex,最后使用ISP编程器将目标文件烧写到AT89S51单片机中,插到S51增强型实验板上运行,拿出配套的红外遥控器进行解码测试,看看实验结果是否和程序相同。

>>> 点此下载HEX格式目标文件yk.hex >>>>>> 点此下载遥控解码源程序和Keil工程文件>>>ORG0000HMAIN:MOV SP,#60HMOV P0,#0FFHMOV P1,#0FFHMOV P2,#0FFHMOV P3,#0FFHJNB P3.2,$;等待遥控信号出现MOV R6,#10SB: ACALL YS1;调用882微秒延时子程序JB P3.2,MAIN;延时882微秒后判断P3.2脚是否出现高电平如果有就退出解码程序DJNZ R6, SB;重复10次,目的是检测在8820微秒内如果出现高电平就退出解码程序;以上完成对遥控信号的9000微秒的初始低电平信号的识别。

JNB P3.2, $ ;等待高电平避开9毫秒低电平引导脉冲ACALL YS2 ;延时4.74毫秒避开4.5毫秒的结果码MOV R1,#1AH ;设定1AH为起始RAM区MOV R2,#4PP: MOV R3,#8JJJJ: JNB P3.2,$;等待地址码第一位的高电平信号LCALL YS1;高电平开始后用882微秒的时间尺去判断信号此时的高低电平状态MOV C,P3.2;将P3.2引脚此时的电平状态0或1存入C中JNC UUU;如果为0就跳转到UUUJB P3.2,$;如果为1就等待高电平信号结束UUU: MOV A,@R1;将R1中地址的给ARRC A;将C中的值0或1移入A中的最低位MOV@R1,A;将A中的数暂时存放在R1中DJNZ R3,JJJJ;接收地址码的高8位INC R1;对R1中的值加1,换成下一个RAMDJNZ R2,PP ;接收完16位地址码和8位数据码和8位数据反码,存放在1AH/1BH/1CH/1DH 的RAM中;以下对代码是否正确和定义进行识别MOV A,1AH;比较高8位地址码XRL A,#00000000B;判断1AH的值是否等于00000000,相等的话A为0JNZ MAIN;如果不相等说明解码失败退出解码程序MOV A,1BH;比较低8位地址XRL A,#11111111B;再判断高8位地址是否正确JNZ MAIN;如果不相等说明解码失败退出解码程序MOV A,1CH;比较数据码和数据反码是否正确?CPL AXRL A,1DH ;将1CH的值取反后和1DH比较不同则无效丢弃,核对数据是否准确JNZ MAIN;如果不相等说明解码失败退出解码程序LCALL SOUND;解码成功,声音提示MOV A,1AHCPL AMOV P1,A;遥控码十六进制值通过P1口LED显示出来;-------- 下面为0~9键码判断并在实验板的5位数码管中显示键值--------JZPD: MOV A,1AHIRD0: CJNE A,#00H,IRD1;按键"0"判断显示MOV P0,#0C0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1: CJNE A,#01H,IRD2;按键"1"判断显示MOV P0,#0F9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2:CJNE A,#02H,IRD3;按键"2"判断显示MOV P0,#0A4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3:CJNE A,#03H,IRD4;按键"3"判断显示MOV P0,#0B0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4: CJNE A,#04H,IRD5;按键"4"判断显示MOV P0,#99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5: CJNE A,#05H,IRD6;按键"5"判断显示MOV P0,#92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6: CJNE A,#06H,IRD7;按键"6"判断显示MOV P0,#82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7:CJNE A,#07H,IRD8;按键"7"判断显示MOV P0,#0F8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8: CJNE A,#08H,IRD9;按键"8"判断显示MOV P0,#80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9:CJNE A,#09H,IRDOR;按键"9"判断显示MOV P0,#90HMOV P2,#11100000BAJMP MAINIRDOR:MOV P2,#0FFH;关闭数码管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