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小学美术五年级《中国龙》教案

合集下载

第14课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14课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14课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为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主题为“中国龙”。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展开,通过对龙的历史、象征意义、造型特点等方面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龙的基本特征和绘制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绘制龙的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龙的形象复杂多变,绘制难度较大。

2. 学生对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用品。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3. 有关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书籍和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中国龙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龙的起源、演变、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3. 示范:示范绘制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龙的形象特点和绘制要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制龙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6. 课后作业:布置绘制龙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副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3.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龙的基本特征和绘制技巧。

4. 教学内容: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龙的象征意义,龙的造型特点和绘制技巧。

5. 教学难点:龙的形象复杂多变,绘制难度较大。

6.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展示、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龙的图画,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2. 写一篇关于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短文,要求内容准确、语言流畅。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国龙的基本特征和绘制技巧。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14课《中国龙》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第14课《中国龙》教案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腾云驾雾、在很多神话传说中都有《哪吒》、《西游记》······管着下雨、我们是“龙的传人”
鹿角、蛇身、鹰爪、鲤鱼麟···
学生上讲台进行连线操作
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爪,锋利有力;龙角如鹿角,美观稳重
龙腾虎跃、龙马精神···
学生欣赏课件中展示的不同时期的龙的图片
鼓励学生在学校、班级活动中展示舞龙的场面。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材质塑造的中国龙的形象。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感受不同材质塑造的龙的作品的魅力。
在生活中感受到中国龙的文化。
提升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龙的造型,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作业设计
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课前准备一些适合表现舞龙的材料)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各由三个小组组成,由各小组分别完成龙头、龙身、龙尾的绘画
利用课件连线,找出中国龙各部位对应的不同动物特征。
说一说这些动物的特点
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龙的成语
小结:这些成语多数表达了吉祥的含义,体现了中国龙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对龙的崇尚之情。
2、了解龙文化的发展历史
教师播放课件,演示并讲解龙的造型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龙的造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龙的造型各不相同)------商周粗犷抽象、春秋战国秀丽洒脱、秦汉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元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
2.核心过程推进
一、探究交流:
1、初步认识中国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出示龙的图片,请学生说说你对龙的理解与认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看来同学们对于中国龙还是有些了解的,真棒!
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看一下中国龙的外表特征都和哪些你知道的动物有类似之处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中国龙》教案(1)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中国龙》教案(1)

课题课型造型·表现教学
课时
2节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2. 制作、表现出龙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一条龙,共同表演舞龙节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表现能力,感受中国的龙文化,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知识结构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分析龙的形象特征、喻意,分辨不同时期龙的形象。

难点:龙的形象特征、不同时期龙的喻意。

学情分析学习起
点预测
1.在生活中接触过龙的形象,了解过一些关于龙的故事和成语。

2.简单的了解龙是中华民族象征。

3.知道龙是想象出的动物,简单的了解龙的造型特点。

学习困
难预测
1.不知道各个时期龙纹的特征。

2.不知道不同时期龙纹的不同寓意。

3.资料的搜集和利用困难,资料不一定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制作
表演舞




形象特

剪制、粘

材料的选
择与表现
色彩搭配。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小学美术《龙》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

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播放动画片]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

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

[板书课题]二、认识中国龙形象: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课件出示龙的动态]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中国龙中国龙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五年级上册中国龙中国龙教案

《中国龙》一、教学理念龙是华夏先民的图腾,龙的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个角落,龙的精神鼓舞着龙的传人不断、进取,奋发开拓。

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

《中国龙》一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融“欣赏.评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二、教材分析本课分四个页面。

1、2页主要是“欣赏•评述”,在选择内容及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龙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

书中选择了玉猪龙(新石器时代),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最原始阶段龙的造型。

在本页的中心部分,有一张龙各部分分解图,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

在本课第3、4页面中,集中反映了,“造型•表现”的内容。

这两页中出现了3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这3幅作品有的是采用局部特写的方法,有的描绘的是舞龙的场面,有的则用黑、绿两色表现舞龙的场面。

3幅作品均注意营造舞龙的气氛,在龙的描绘上注意了龙头、龙身、龙尾、3部分的特征。

在中国民间有画龙的几大诀窍:画龙必要昂首张口、露齿、睁眼,这才能画出龙的精神气象。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9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出示)四、教学内容与目标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0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出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龙文化、理解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龙的艺术品,能自己或合作完成一幅龙的绘画作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想象、夸张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与创新引导,使学生体会龙的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龙》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国龙》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国龙》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国龙》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教学重难点:⒈了解龙的外形特征⒉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教学准备: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一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教案出自:教.案.网)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二、讲解中国龙的来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五、开始绘画涂色《中国龙》教案模板篇2【活动目标】1、了解长城悠久历史文化、特征和作用。

2、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保护长城的标志,知道如何爱护长城。

3、增强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1、长城的图片、教师爬长城的照片。

2、有长城起止点的地图。

3、小红旗。

经验准备:幼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已对长城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活动:“孩子们,元旦放三天长假,你们猜猜老师去哪里了?”引起幼儿的兴奋,然后适当的在屏幕上放出长城的图片,直接进入主题:“老师去爬了长城?你们去过长城吗?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长城吧。

”2、教师请去过长城的幼儿先描绘一下爬去长城的感受,加强幼儿对长城的期盼。

然后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请幼儿观察长城,引导孩子们认识长城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堡、关城、烽火台与城墙,并且请幼儿描绘画面上看到的风景,讨论每一部分的作用。

人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中国龙》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中国龙》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中国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龙》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通过学习龙的形象、构造和象征意义,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如剪纸、泥塑等。

但对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认识尚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龙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龙的艺术特点。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龙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携带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龙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图片,如剪纸、泥塑、绘画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龙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介绍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中国龙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动手制作龙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美术五年级《中国龙》教案

小学美术五年级《中国龙》教案

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习龙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龙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画笔、画板和颜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描述龙的形象和特征。

主体活动:1.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绘制中国龙。

首先画龙的头部,注意龙角和龙须的位置和形状。

然后画龙的身体,要注意龙身的曲线和鳞片的绘制。

最后画龙的四肢和尾巴。

2.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制中国龙。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画龙的头部,然后逐步引导他们画整个龙的形象。

3.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由发挥龙的形象,并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

4.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并让他们解释自己作品中表达的龙的特征和意义。

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形式,创作其他与中国龙相关的作品,如剪纸、彩绘等。

2.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了解中国龙的相关故事和传说,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并了解其他国家和文化中与龙相关的形象和故事,在绘画中进行比较和探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练习绘制龙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延伸活动,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探究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的龙的形象和故事,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中国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学习,简单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知道龙的各部位取自哪些动物原型,有什么象征意义。

能讲出龙各部位的原型以及象征意义,以及对中国龙精神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龙在造型上的变化。

在认识龙的各部位象征意义时,可以展示各种动物的原型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悟中国龙的民族精神和象征意义,技法学生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与使用感。

教学重点:观察欣赏龙的造型,了解并讲述中国龙的历史及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龙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歌曲,请同学猜出歌曲的名字,并板书《中国龙》
二、新授
1、龙的历史: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龙的形象最初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周代开始,龙的主要部分才基本确定下来;汉代开始,龙逐渐与皇权联系在一起。

提问:总结龙的发展历史。

商周——秦汉:夔龙期,抽象、简洁,多为单足。

秦汉——隋唐:应龙期,矫健,多有翼。

唐宋——明清:黄龙旗,华丽,皇权的象征。

2、龙的形象:龙是以鱼、鳄、蛇、鹰、马等动物组合。

小结:龙是这个民间神话中象征勇猛和权力的神物。

龙的形象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3、龙的姿态:因为龙是诞生在人们的想象世界的,所以,她有强大的本领和变化多端的姿态。

龙多为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唱的神物。

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以行云布雨为天职,以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安居乐业为理想。

4、探究《九龙壁》上龙的姿态,它在干什么?
腾飞、盘踞、戏珠、喷火、飞降。

降雨、镇妖、驱灾。

5、龙的精神
提问:你能说一说与龙有关的节日么?(看课件)
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并对此相应的解释。

小结: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中国民间,龙始终象征着吉祥、幸福、威武
三、艺术实践
请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龙相关的创作。

四、总结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

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希望我们的同学都成一条真龙,为祖国、社会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