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防传染病安全知识内容

防传染病安全知识内容

防传染病安全知识内容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传染病安全知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传染病安全知识的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咳嗽、打喷嚏后、上厕所后等情况下,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此外,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洗澡换衣,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二、正确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传染病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新鲜、干净、卫生的食材,尽量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透的食物。

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材的卫生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要确保饮用的水源安全,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三、避免接触病原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与患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其打喷嚏、咳嗽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此外,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禽鸟、家畜等,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四、正确佩戴口罩在特殊时期,如疫情暴发或空气污染严重时,佩戴口罩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的口罩,正确佩戴、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丢弃后应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佩戴口罩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口罩的外表面,避免交叉感染。

五、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工作环境,我们应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六、加强锻炼和提高免疫力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我们可以选择户外活动、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七、做好个人防护在特殊时期或疫情暴发时,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传染病的风险。

根据疫情的情况,佩戴口罩、戴手套、穿防护服等都是必要的防护措施。

预防传染病防控知识

预防传染病防控知识

预防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针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预防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一、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勿握手、不随地吐痰、避免接触禽畜等,防止病原体通过口鼻、眼结膜等途径进入人体。

二、加强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妥善处理垃圾、污水等。

在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消毒、清洁工作,确保环境卫生达到标准。

同时,要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防止污染环境。

三、加强个人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重要机制。

我们应该保持营养均衡、作息规律、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针对特定传染病,如流感、疫苗预防病等,可以注射相应的疫苗,增强抵抗力。

四、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应主动告知医生病情,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乱用药物。

五、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各级卫生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同时,要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增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防控知识涉及个人、环境、免疫、医疗和监测等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广大公众能够重视预防传染病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提高免疫力,及时就医,积极参与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共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传染病防治常识(一)2024

传染病防治常识(一)2024

传染病防治常识(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传染病防治常识。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症状识别、个人卫生和社会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正文:一、预防措施1. 定期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

3. 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储存。

4. 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患者。

5. 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等。

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

2. 粪口传播:食物、水源被病原体污染传播。

3.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4. 垂直传播:从母体到胎儿或新生儿传播。

5. 向量传播:蚊虫、跳蚤等昆虫媒介传播。

三、症状识别1. 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打喷嚏、发热等。

2. 肠道感染症状:腹泻、呕吐、腹痛等。

3. 血液传播症状:皮疹、淋巴结肿大、贫血等。

4. 黏膜传播症状:眼红、咽痛、口腔溃疡等。

5. 母婴传播症状:胎儿畸形、新生儿感染等。

四、个人卫生1. 频繁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传染源后。

2.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 不随地吐痰或随地大小便,保持环境清洁。

4.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熟食生食分开食用。

5.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

五、社会防控1.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保持透明度。

2. 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保护医务人员。

3. 对疫情高发区域进行封控,限制人员流动。

4. 主动寻找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5. 落实传染病报告和隔离措施,遵守相关规定。

总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我们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只有充分了解传染病的防治常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防控知识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并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内容。

一、消毒知识消毒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

消毒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煮沸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而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消毒措施:1. 食品消毒:生食如水果和蔬菜应在用水冲洗后,使用洁净的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加热处理,避免食物污染。

2. 餐具消毒:餐具应定期进行煮沸或用消毒剂浸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家居环境消毒:室内通风要保持良好,经常对室内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件和表面。

二、个人卫生知识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个人卫生知识内容:1. 勤洗手: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动物或垃圾后,以及饭前、便后洗手。

2. 使用纸巾: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3.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肉、海鲜等易感染病原体的食品。

4. 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三、室内环境预防室内环境的清洁和预防也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室内环境预防的知识内容:1. 保持通风: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让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滋生的可能性。

2. 室内清洁:经常清洁及消毒门把手、桌面、床铺等易接触的物品和表面。

3. 避免密集聚集:人员聚集的场所容易造成病原体传播,应尽量避免人员密集聚集的场所。

四、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疫苗接种的时间和途径也有所不同。

在疫苗接种前,应了解相关疫苗的接种建议和副作用,遵循医生的指导。

五、避免接触传染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样,通过避免接触传染源,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传染病防控的常识与误区

传染病防控的常识与误区

传染病防控的常识与误区一、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四大类。

二、传染病防控的常识2. 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关键。

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等。

3. 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我们要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4. 按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按照我国的免疫规划,按时接种各类疫苗,以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5. 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疫情监测和报告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关注疫情动态,如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

6. 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在面对传染病疫情时,我们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如戴口罩、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

三、传染病防控的误区1. 传染病=病毒感染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虽然病毒是导致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也能导致传染病。

2. 只要打了疫苗,就一定不会得病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百分之百有效。

疫苗只能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但不能保证完全不得病。

3. 传染病患者应该被隔离并非所有传染病患者都需要被隔离。

要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4. 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传染病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常用药物,但对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传染病无效。

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

5. 传染病防控只需要医疗机构的责任传染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做到群防群控。

传染病防控知识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内容

传染病防控知识内容以下是 7 条传染病防控知识内容:1. 洗手可太重要啦!就像给我们的小手洗个干净的澡一样。

你想想,你的手每天摸这碰那的,多脏啊!要是不洗手,那些病菌不就跟着你到处跑啦。

比如你刚摸了公交扶手,又去拿东西吃,哎呀呀,病菌就跑进你肚子里啦!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每次都要洗得干干净净的哦!2. 戴口罩也是必须的呀!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盾牌,帮我们挡住那些坏家伙。

你看,在人多的地方,大家都戴着口罩,就像一个个小卫士,保护着自己也保护着别人。

举个例子,你要是去医院,不戴口罩那不就危险啦,那些病菌可能就趁虚而入哦!所以,出门记得戴好口罩呀!3. 社交距离要保持住哦!这就好比给自己身边画了个保护圈。

你和别人靠得太近,病菌不就容易传播了嘛!比如说在排队的时候,和前面的人隔远一点,这样大家都安全。

可别小瞧这一点距离,它能起大作用呢!4. 家里要多通风呀!这不就像是给房子换换气嘛。

把那些憋在家里的脏空气都赶出去,让新鲜的空气跑进来。

你想想,要是天天闷着不通风,病菌不就在里面滋生啦!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呢!赶紧把窗户打开吧!5. 加强锻炼也很关键呀!身体强壮了才能更好地抵抗病菌呢。

就跟车子要加油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动力呀!你看那些爱运动的人,是不是很少生病呀。

每天抽出点时间去跑跑步、做做操,多棒呀!6. 吃东西也要注意卫生呀!别乱吃不干净的东西,这就像是给身体选择好的燃料。

要是吃了脏东西,那还不得闹肚子生病呀。

比如路边摊那些看起来不干净的食物,千万别贪嘴哦,不然病菌可要来找你麻烦啦!7. 打疫苗可是超级重要的呢!这就像是给我们身体穿上一层铠甲。

疫苗可以预防好多传染病呢,你不去打,不就亏啦!想想看,那些打了疫苗的人,就没那么容易生病,多让人羡慕呀!所以,该打的疫苗一定要按时去打哦!总之,传染病防控可不能马虎呀,这些知识一定要牢记在心,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或昆虫等途径传染给他人。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一、个人卫生惯
- 科学正确地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的清水,彻底搓洗手部,特别是指腹、指缝和指甲间。

- 避免直接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口腔,避免口鼻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传播。

- 注意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

二、环境卫生管理
- 定期清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常接触的物体,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清洁。

-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定期清洗和消毒水龙头、卫生器具等设施。

三、合理使用药物
-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

不滥用、不过量使
用药物。

- 不随意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

四、接种疫苗
- 注意按照国家的疫苗接种规划进行接种,保证个人的免疫力。

- 针对特定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通过接种相关疫苗加强
免疫防护。

五、宣传教育
- 加强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

- 及时关注公共媒体发布的防控信息,积极响应防疫措施。

以上是一些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通过切实执行这些措施,
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引起感染和疾病的一类疾病。

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特点,传染病可以分为空气传播病、飞沫传播病、食品传播病、水源传播病和虫媒传播病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包括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使用干净的餐具和毛巾、保持身体清洁等。

2. 定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疫情和个人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如麻疹、流感、乙肝等疫苗,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感染。

3. 改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病原体滋生和传播的机会。

4. 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生食,注意食品的加热处理,避免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5.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病原体携带者接触,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患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避免亲密接触和共用生活用品。

6. 加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增加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7. 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在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流感的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等。

2.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痢疾、腹泻等,主要通过食物、水源或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食品烹饪煮沸杀菌、饮用开水、避免生食、保持个人卫生等。

3.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或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注射器、使用安全套等。

4.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联、第三联:置于报疫箱中
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每天收取,并上报结核病控制中心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院内报告方式
传染病报告卡:责任人负责填写网上传染病报告卡,应项目齐 全,有确切详细地址,身份证号,14岁以下者注明家长姓名。
传染病登记本:上报的传染病疫情须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医学影像、病理、微生物室,技术科室在使用)。
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
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
控制传播的措施。
实用文档
对医疗机构规定
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 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切实加强疑似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
传染病相关 知识
实用文档
汉东省人民医院 感染科 祁同伟教授
主要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 二.传染病报告要求及时限 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四.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五.职业病报告要求
实用文档
一、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2004年8月28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并于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具体管理措施
责任疫情报告医生须按照《传染病管理法》报病,按照医院、 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 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我院制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 行处理。
情节严重,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 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实用文档
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1.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2.有效证件: 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 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儿童可填写家长有效证件号。 3.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 。 4.出生日期:出生日期和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是填报出生 日期和年龄。 5.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6.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7.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 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8.联系方式: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儿童填写家长的联系方式。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 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实用文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 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
规定的传染病种类:39种 甲类传染病: 2 种 乙类传染病: 26 种 丙类传染病 :11 种
实用文档
对医护人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有医、护、技人员有责任、有义务 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实用文档
对医疗机构规定
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
6543211
亚历山大 安布罗休 副院长
请院内专家会诊,若不能确诊,请市级专家会诊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预防保健处: 3214567
2h报告卫生行政管 理部门, 2h内填 写报卡网络直报
传 染 病 疫 情 报 告 工 作 流 程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临床医生传染病报病程序
首诊医生
内网填写传染病报卡
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审核报卡
实用文档
国家CDC网络直报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技术科室传染病报病程序
技术科室人员发现传染病
电话通知预防保健处(43215678)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置于报疫箱内。并记录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簿
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每天收取,并进行网络直报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结核病报病程序
首诊医生网上填写报病卡
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中的第一联交与患者
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结核病报病程序
技术科室人员发现疑似结核病(肺内、肺外结核)
立即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并记录于结核病疫情报告登记簿
注意 第一联:交与患者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
电话通知:疑似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电 话通知医务处、预防保健处。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报告时限
甲类:2小时(鼠疫,霍乱)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2小时( 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乙类:24小内报告
丙类:24小时内报告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实用文档
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9.现在住址:至少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 的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址。 10.职业:在相应的职业类别前打√。 11.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 12.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 13.死亡时间:病例的死亡时间。 14.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15.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16.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注:报告卡带“﹡”号部分为必填项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报报病卡 报告一般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报告方式 网络、电话、传真,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患者就诊
可疑甲类、按甲类管 理乙类或新发传染病
医务处:2112333 夜间及节假日报告总值班:
本4℃冷藏。 预防保健处通知区疾控中心取血。 患者在留取血标本后离院。
实用文档
二.传染病报病的要求与时限
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
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情节严重者,暂停执业
6个月至一年以下,或吊销其执业证书。 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
实用文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
实用文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
麻疹、风疹、百日咳: 接诊疑似麻疹、风疹、百日咳患者的首诊医生,在进行传染病报病同时,
嘱患者到急诊留取血及咽拭子标本。 无需开具医嘱,仅开具手写化验单(麻疹、风疹、或百日咳查血IGM抗体
及咽拭子) 急诊观察护理部在采集标本后做好标本登记。咽拭子采集后需冷冻,血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