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段旅程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学校是一段旅程》是徐迟先生创作的一篇作文,通过讲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从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和成长,深入描写了学校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点。
这篇文章令人深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到了学校是人生的“一段旅程”。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旅程,都是有起点和终点的。
学校也是如此,它是一个人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驿站。
在学校的这段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也会结交到一生的朋友,学到一生的知识。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学校洗涤人心的智慧之泉,保持清新的气息的学问之地”,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是一个人格塑造的地方。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够接受师长的教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正确对待生活。
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一生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还写到了学校师生关系的话题。
他用“相互成全,友爱融洽”形容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里,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合作非常重要。
只有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校才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而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份子,也要尊重师长的教导,虚心学习。
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成全,我们才能够收获更多。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自己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成长。
他说:“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学校给予我的,因为学校成全了我们,我们也要成全学校。
”这是一种回报学校的心态。
学校给予了我们很多,我们也应该为学校做出一些贡献。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为学校争光。
而作为校友,我们也应该给予学校支持和帮助,回馈社会。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点。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塑造自我、追逐梦想的地方。
在学校的旅程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胜利和失败,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
但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书笔记

读特林·芬瑟《学校是一段旅程》读书笔记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学校是一段旅程》这本书,然后跟一位叫特林·芬瑟的老师踏上一段旅程,感受这种直抵心灵的享受。
本书中芬瑟先生用亲切自然的语言讲述了他在大巴林顿华德福学校和他所带班级八年中共同成长的历程,再现了这段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启迪的教学生活。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精彩的瞬间以及成功与挫折,都给人很多的启发。
本书既是写给父母们的,也是写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
书中介绍的许多教学范例,可以帮助读者理解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虽然,我只是领略了华德福学校教育的点点风光,虽然,我并没有完全领会,华德福学校教育深刻的思想精髓,但是,我分明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一种震撼心灵的教育理念。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美和爱的主旋律。
“美和爱是华德福教育的两个主旋律”,也应该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他的工作手记中写道: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心中有爱,那么这个教师所作的一切教学尝试,都不会犯大错误。
所以说,一切的教育,其出发点都应该是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过多的重视知识传授的地位,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思维和身心发展特点。
特林.芬瑟的教学方式则是以孩子的行为方式、个性特点方面为突破口,借助孩子的主动性,展开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教词语或算数时多倾向于“填鸭”式教学,即用短期的记忆方式“强迫灌输”孩子,不利于孩子的长时记忆,而且在学习活动中孩子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孩子主动记忆能力没有调动起来,不利于身心全面发展。
特林.芬瑟在教学中,融知识学习于游戏中,这些活动使孩子身心得到愉悦,意志力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使他们的四肢和感官得到充分舒展。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头脑,也带动了孩子的各种器官,使孩子的整个身体和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有助于长时记忆。
相比之下,“晨圈时间”的活动更经济、更有效。
因为孩子们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这些知识已经成为学生活动、生活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会记得更好。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学校是一段旅程》是一本由美国作家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著的散文集,书中以诗意的文字描绘了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人不禁感慨学校生活就像一场旅程,充满了欢笑、泪水、挑战和成长。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触。
书中所描述的学校生活,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学校里度过的时光。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学校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在书中,作者用诗意的文字描绘了学校里的友情、师生情、挑战和成长,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书中,作者写道,“学校就像一座大船,载着我们驶向未知的海域。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在学校里,我们不断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一样,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勇气。
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我们不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书中还描述了学校里的友情。
在学校里,我们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有的是同窗好友,有的是老师。
他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帮助。
在书中,作者写到,“友情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温暖。
书中还描述了学校里的师生情。
在学校里,老师们不仅是我们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我们的引路人。
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在学业上不断进步。
在书中,作者写到,“老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伟大和无私。
在书中,作者还描述了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用诗意的文字描绘了学校里的欢笑、泪水、挑战和成长,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书中,作者写到,“学校生活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值得我们珍惜。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珍贵和美好。
通过阅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学校生活就像一段旅程,充满了欢笑、泪水、挑战和成长。
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结识了朋友,遇见了老师,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成长。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读书随笔 成长的过程 ——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成长的过程——读《学校是一段旅程》有感无意间听到一个朋友把自己家的女儿转到了“华德福”学校,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对它充满了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学校在哪?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家长那么费劲的把孩子转进去?一次机缘巧合让我看到了这样一本讲述华德福教师1—8年级教学手记,它就是《学校是一段旅程》。
它通过讲述一个个亲切、幽默和感人的故事与事件,体现了孩子们面对挫折,竞争等一段充满教育启迪而且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使我重新认识自我和认识自己的职业。
下面就分享几点自己的感悟。
感悟一: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步伐成长。
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让一岁的孩子认字、数数,再大一些报各种的辅导班,但华德福教育明确反对在幼儿阶段进行单一的智力开发,因为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比赛。
在二年级日记中提到“安东尼、埃比、道格、露西和玛格丽特保持他们的图像意识比其他人长久”,在华德福学校,孩子们被允许保留图像意识,而不会被贴上差生的标志。
这是书中的一段,一般我们对待差生会进行补差,理解不了就强制他们死记知识,目的就是成绩,而他们是允许孩子慢慢来,这样会发现这些孩子在高年级以及毕业后取得的成就很令人欣慰。
感悟二:身体和所学的知识紧密地联系有助于长期的记忆。
跟数学有关印象最深的是早上的“晨圈时间”,在圆圈中边踏步边数数,把重音放在不同的数字类型上,12、34、56、78是为跛足的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路;123、456、789是位轻快活跃的少年,每次走到第三个数时就跳一下,这有助于学生学习3的乘法。
概念化之前通过运动和体验来学习。
我在想我们可以这样学习吗?他们认为孩子的整个身体和所学的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长期的记忆。
我想这是有道理的,每天都有晨圈时间也就意味着每天都要对知识进行体验、巩固,这样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感悟三:教师本身的积淀很丰富。
他们需要把游戏、运动、话剧等一系列的活动跟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读《学校是一段旅程》(芬瑟)读书分享

读《学校是一段旅程》(芬瑟)读书分享《学校是一段旅程》是马克·吐温的著作,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学校生活比喻为一段旅程,通过多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学生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和挑战。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教育的关注。
以下是我对于本书的读书分享:一、幽默与生动马克·吐温的文字幽默生动,让人忍俊不禁。
在书中,他以诙谐的语言,描绘了学校生活中的各种趣事和尴尬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乐趣和挑战。
这种幽默和生动,不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愉悦,更能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于学校生活的独特见解。
二、关注与尊重马克·吐温在书中对于学校生活的点滴描绘,充满了对于学生的关注和尊重。
他不仅关注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挑战,更关注他们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成长。
在书中,作者通过多个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学生们在学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三、教育与启示马克·吐温在书中通过多个场景的描绘,向读者传递了教育的真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关注。
在书中,他通过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各种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为独立、自信、有爱心的人。
在阅读《学校是一段旅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教育的关注。
同时,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和帮助。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交需求,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有爱心的人。
最后,我想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学校是一段旅程,让我们一起在这段旅程中,去感受那些美好与挑战,去成长与进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旅程。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

学校是一段旅程读后感《学校是一段旅程》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描绘了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常。
这本书不仅让我回忆起了自己在学校的点滴经历,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
在书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讲述了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友情、爱情、挫折和成长,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言喻的情感。
我看到了自己在书中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学校里的成长和变化。
我也看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以及那些曾经陪伴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温馨。
在书中,作者还深刻地探讨了学校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揭示了学校对我们的塑造和影响是多么深远和重要。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生活和成长。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性格,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结交了朋友,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生的知己和伙伴。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度过了欢乐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这些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常。
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
在书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言喻的情感。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自己在学校里的成长和变化,也看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以及那些曾经陪伴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校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生活和成长。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不仅塑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性格,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结交了朋友,更重要的是结交了一生的知己和伙伴。
学校是一段旅程

《学校是一段旅程》第一部分一、目录前言第一章很久很久以前第二章坎坷不平的道路第三章迈向团体第四章烈火的考验第五章寻求平衡第六章双脚站在大地上第七章身心内外的求索第八章磨砺《学校是一段旅程》第一部分二、前言这本书讲述的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它描述了1982至1990年间,我在大巴林顿华德福学校和我所带班级的共同成长历程,其间充满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间、竞争、转变、挫折和成就。
虽然本书以这个班级的经历为蓝本,但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在书中我改变了他们的名字。
(不过我猜有的学生会乐于破解我给他们的化名。
)本书只是我和这些孩子共度的八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小小样本。
在如此庞杂的素材中去粗取精并不容易,幸好我在华德福学校从教和儿时在华德福学校学习的经历,帮我分清了哪些是值得分享的。
我希望,读者们——无论是父母、未来的父母、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在分享这部讲述我个人经历的书时,都能有所触动,从而能重新审视现存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去探索教育孩子的其他方式。
从任何意义上说,本书都只是一本入门书,若想有进一步的了解,可以阅读其他关于华德福教育的书籍。
本书的叙述既不可能涵盖所有华德福课程,也无法囊括华德福教育之儿童发展阶段论的方方面面。
其中个别案例还忽略了学科教学,或者只是简要提及学科。
收入本书的事件和经验,都是为了阐明华德福教育的某个特定方面,也为爱思考的读者留下了想像和思索的空间。
本书旨在引发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和职业。
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书的选材和叙述风格。
我希望本书能点明华德福教育的精髓,即它对现在的孩子,以及有幸能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教师具有异乎寻常的治疗能力。
《学校是一段旅程》第一部分三、开始都是永恒第一章很久很久以前所有的开始都是永恒的,这个故事的开端也一样。
1981年12月初的一个寒冷而晴朗的冬夜,我正走在我位于纽约希斯代尔区的家屋后的田野上。
走着走着,白天的一些印象不断浮现在我脑海中。
形容家到学校远的文案短句

形容家到学校远的文案短句
1. 家与学校相隔遥远,仿佛天空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2. 家离学校迢迢,仿佛穿越了整个城市的辽阔。
3. 家到学校的路途如行云流水般漫长。
4. 家和学校仿佛是两个世界,一眼望不到尽头。
5. 家离学校有如天涯海角,遥不可及。
6. 家到学校的距离让人倍感遥远,仿佛是个永恒的旅程。
7. 家的远离使得上学成为一段拼搏的旅途。
8. 家离学校的距离仿佛是个无法逾越的悬崖。
9. 家离学校遥远,上学成了一次次的冒险旅程。
10. 家与学校彼此相隔十万八千里,远远地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11. 家到学校的距离让每一天上学都充满挑战与坚持。
12. 家的远离让上学成为了一项顽强的追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美国华德福学校的教师Torin M.Finser的手记《学校是一段旅程》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地被吸引、被感动。
Torin M.Finser用了八个章节把他与一群孩子在八年中所经历的故事作了生动的描述。
一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本班级管理的案例书籍,但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它是以作者与他的班级的八年经历为蓝本,对华德福学校的一些基础课程作了详尽的叙述。
作者那清新感人的叙述风格至今仍在深深地打动着我,我相信,拥有如此细腻情感的教师,他的课必定很受学生的欢迎吧!
本书中,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华德福所开设的课程以及他们的实施过程。
例如:在12年的华德福科学课程的安排中,一至三年级的活动和故事唤醒孩子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欣赏和融入感;四年级学习动物(到了十二年级要再次学习动物学);五年级涉猎植物(十一、十二年级时,要在更高层次上学习植物);六年级学习的矿物知识,到了九、十年级在地理课上再现;七、八、九、十年级的教育集中于人的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局限于教室、讲解或做实验。
七年级的人类普通健康常识和人体结构、生理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老师没有从关于身体各部分的抽象理论和数据开始,而是从每天要吃的食物开始。
第一周:营养,最后以讨论肥胖症和厌食症这两个病症来收尾;第二周:呼吸系统,最后要求学生写一封关于公共场合里被动和主动吸烟的信或文章;第三周:循环系统,请了一位杰出的医生讲解并回答了学生关于心脏的问题;最后的结尾是那么地与众不同:学生们访问了一个当地面向特殊需要儿童的养育院。
当学生用竖笛演奏了歌曲,当一些听众不停地跺脚拍手,喊脏话时,学生们不容易准确吹出高音、低音和次中音部分。
对于“人”,学生在每一个学习历程中都收获了不同的认识,这些经历对他们的触动很深,相信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华德福的手工课程很有趣。
每周有两节,一年级织围巾和帽子;二年级钩水壶的套子和茶杯垫;三年级做各种针线活和编织物;四年级用交叉的缝合法做靠垫和枕头;五年级织袜子和连指手套;六年级做填充动物玩具;七年级承担各种针线活;八年级使用缝纫机。
孩子们在八年级的时候,戏剧课上演出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所有演出的服装都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
华德福的课程涉及面很广,之所以我从自然与手工两方面进行例举,是因为我们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缺少类似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经历。
我无法想象我那三年级的女儿能够自己编织出一顶帽子或者用针线把纽扣和衣服连起来!相信当你阅读了本书之后,你一定会与我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