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经典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经典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活鱼运输时的增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过氧化钙样品中含有少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杂质,取该样品15.0g投入盛有108.0g水的烧杯中,缓慢搅拌,充分反应,最终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20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96%【解析】【分析】【详解】解:设过氧化钙质量为x,22222CaO2H O=2Ca(OH)O14432x 3.2g14432=x 3.2g++↑x=14.4g,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4.4g15.0g×100%=96%,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6%。
2.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
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24g 39.0% 490g【解析】【分析】【详解】(1)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0g+20g-116g=24g,故填:24g;(2)设生氧剂中KO2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钾的质量为y2224KO 2H O =4KOH 3O 28422496xy 24g 28422496==xy 24g++↑x=71g y=56g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71g 71100%=39.0%100g⨯⨯答:生氧剂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0%。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B .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 .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 2.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在一定条件有如下图反应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该反应前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 .该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2D .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个数不变B .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化合物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4.刚刚过去的9月27日,我省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 、B 卫星。
此次发射所使用的燃料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其燃烧的反应为2822422C H N +2N O 2CO 3N 4X ↑+↑+点燃,其中X 的化学式为A .NH 3B .N 2OC .H 2OD .C 2H 4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93221反应后质量/g x3417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的值为2C.丙可能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水通电分解6.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从中草药“八角”中提取莽草酸是生产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其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莽草酸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D.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8.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1∶5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2∶5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9.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习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将3克碳放在5克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是A.CO B.CO2C.CO2和 O2D.CO和CO23.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B.此反应是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5.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7.在反应A+2B=2C+D中,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
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A.2.3g B.3.6g C.4.2g D.6.5g8.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A.x=93.6B.a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a、c变化的质量比为1:110.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5gA和5gB混合发生化合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一定不变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二、填空题11.为了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许多国家在燃油中添加酒精(C2H5OH)。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专题检测(解析版)

《化学方程式》专题检测一、单选题1.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 a=2b B. 2a=b C. 3a=d D. a+2b=2c+d2.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3.根据乙炔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反应:2C2H2+5O24CO2+2H2O,可以写出如下的符号式:(C2H2):(O2):(CO2):(H2O)=2:5:4:2。
据此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B.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C.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5D.参加反应的乙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24.工业上用100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A. 56t B. 58.3t C. 70t D. 72.9t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6.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
为适应提速要求把短轨连接成长轨,常用反应Fe2O3+xAl xFe+Al2O3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l2O3为氧化物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x=3D.该反应会发出大量的热7.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8.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A. N2O4B. NO2C. N2O D. CH49.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H2S,乙物质是SO2,丙物质是H2SO4。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C、转化②是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321164116322.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X的用量/g Y的用量/g生成X2Y的质量/g17.4 1.68.029.6 3.212.0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A.4:1 B.3:1 C.2:1 D.37:8【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3.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
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 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 3溶液120 g ,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 g 。
试计算下列问题:(知识卡片)①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 3反应。
②HCl 和NaHC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 3=NaCl+H 2O+CO 2↑(1)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克。
(2)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3.65% 【解析】【分析】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详解】(1)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00g+120g-215.6g=4.4g 。
(2) 设100 g 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为x322HCl +NaHCO =NaCl +H O +CO 36.544x4.4g↑36.544=x 4.4gx=3.65g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g100%=3.65%100g⨯答:该品牌洁厕灵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2.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 2CO 3和NaOH 。
为测定废水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取50g 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将40g 稀盐酸分成4等份分4次缓慢加入到烧杯中,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请仔细分析如图数据,完成下表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123 4 稀盐酸的质量(g ) 10 101010生成气体质量(g )____ ____ ____(2)上述生成气体________ g 。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 CO H O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 10g,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67.5%【解析】 【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示数据可以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图示数据可知,当加入20g 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恰好反应完全,产生0.1g 氢气。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ag 。
2442n +H SO nSO H 652ag0.1gZ Z =+↑65a =20.1,解得a=3.25g 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6.75g10g×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3.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g 石灰石样品,把8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量等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1)表中X 的值为________g ;(2)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 .“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肌(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 COB. N2C. O2D. H2【答案】B【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详解】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C:2-2=0, H:8-4x2=0, N:2+2x2-0=6, 0:2x4-2x2-4x1=0,所以3 个X 分子中共含有6个N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 D .二氧化氮【答案】D【解析】【详解】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3.已知“、了、・•・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一、选择题1.锌在干燥空气中很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Zn + 2O2+ 3H2O + X = 3Zn(OH)2+ ZnCO3。
则X的化学式为()A.C B.CO C.CO2D.H2CO3【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Zn 4;H,6;O,9;C,1;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Zn 4;H,6;O,7;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 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故选:C。
3.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答案】D【解析】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
故选D。
4.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答案】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A+B2=2C32 2x10g 30g3210 230gx gx=48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7.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00%7.7%<10%16+126⨯⨯≈⨯⨯,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六氯苯的化学式C6Cl6。
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一个六氯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9.“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点燃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A.NO B.NO2C.N2O D.N2O4【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点燃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D.10.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A.B.C.D.【答案】B【解析】【详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化学反应中,氯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由于氯酸钾在加热时不断产生氧气),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a%)在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就不变了,在没有反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能是零。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
故选B。
11.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甲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B、1个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1个B原子,则A、B原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B原子,反应后有2个B原子,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为A2,故C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反应前有4个分子,反应后有2个分子,分子的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12.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答案】D【解析】A、汉黄芩素的化学式为C16H12O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正确;C、汉黄芩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D。
13.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四种物质中有CO、H2O两种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D。
14.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受守恒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催化剂高温2N2+3C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