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文言文版

守株待兔文言文版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13.欲:想用。
14.蠹(dù):蛀虫。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古诗文
《守株待兔》是先秦韩非的《韩非子·五蠹》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农夫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从此放弃了农耕,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出现。
古诗文可以参考《守株待兔》的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然而,兔子是不会再跑树桩子边来撞死了。
结果,他什么兔子也没有得到,却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指望意外获得成功是不明智的。
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实现目标。
《守株待兔》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
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走触株——古义:()今义:()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而身为宋国笑()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跑;步行②于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③自身;身体⑤被;为了
2、A、然后B、然后C、却
?
3、他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了。
守株待兔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有一农夫,居于郊野,心性愚钝,不事耕作,专事逸乐。
一日,于田畔偶得一株大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农夫见之,喜出望外,以为此树必能供给其一生之所需。
于是,农夫遂废耕辍耨,日日坐于树旁,守株待兔。
他自以为此树之果实,足以饱腹,而无需劳作。
于是,日复一日,农夫悠然自得,不知世间变化。
俄而,春去夏至,秋收冬藏。
农夫仍日日守株,未曾离树半步。
然而,树之果实渐少,终至枯萎。
农夫渐感饥饿,方悔昔日之非。
然而,悔之晚矣,树已无果,农夫无奈,只得重拾耕具,勉力耕作。
一日,农夫于田间劳作,忽见一兔,奔跃而来,不慎撞树而死。
农夫大喜,以为天赐之福,遂将兔肉煮食,饱餐一顿。
自此,农夫不复守株,而改为捕兔为生。
然农夫心中,仍念念不忘守株之事。
他以为,世间之事,皆可如兔之撞树而死,无需劳作,即可得之。
于是,农夫日日徘徊于树旁,期待有兔自投罗网。
邻人见之,怜而告之曰:“吾闻兔之所以撞树,乃因其疾也。
今树已无果,兔亦不复来,君何守株待兔之甚也?”农夫闻言,不以为然,曰:“吾固知树无果,然兔之来,非吾所能预知。
吾守株,正欲待兔耳。
”邻人叹曰:“君不知世事之无常,守株待兔,岂非愚者所为?天下之物,皆由人力而成。
若坐待其成,终无所得。
君宜速改,勤于耕作,方为正道。
”农夫虽闻邻人之言,然心中仍有所犹豫。
他以为,世间之事,皆可坐待而成,何必劳心劳力。
然而,岁月如梭,农夫渐老,而树旁之兔,终未再至。
于是,农夫悔恨交加,方悟世间之理,非坐待可成。
于是,农夫终弃守株之念,勤于耕作,终得温饱,亦得子孙满堂。
翻译:从前,有一个农夫,住在郊外,性格愚笨,不从事耕作,只图享乐。
一天,他在田边偶然发现了一棵大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农夫看到它,喜出望外,以为这棵树一定能供给他一生所需。
于是,农夫就废弃了耕作,每天坐在树旁,守株待兔。
他自以为这棵树的果实,足以让他吃饱,无需劳作。
于是,日复一日,农夫悠闲自得,不知世间的变化。
不久,春天过去,夏天来临,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文言文守株待兔的原文及解释

文言文守株待兔的原文及解释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做《守株待兔》。
原文如下:
庄子妻死,惠子弔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舍矣,子非忧死者邪?”庄子曰,“非也。
昔者我生,时我未有志,适我吾心,而我未尝有异念。
适我吾性,而我未尝有异行。
是时,我与兔丝毫无分,而今我与兔同穴而待其死,何其悲哉?”。
解释:
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庄子的一种超然心态。
故事中,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朋友惠子前来慰问,却见庄子坐在那里高兴地歌唱。
惠子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悲伤,庄子却说,“我生前并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我的心随遇而安,我的行为随自然而动。
现在我与兔子一样躲在同一个洞里等待死亡,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超然物外,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事物,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古诗守株待兔翻译赏析

古诗守株待兔翻译赏析
文言文《守株待兔》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注释】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翻译】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orG,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
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守株待兔文言文全文翻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朝有一个农夫,他在田地里耕作时,发现田中有一根树桩。
有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幸撞上了这根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农夫因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捉到兔子。
然而,兔子并没有再次出现,而农夫的行为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全文翻译:昔者,宋国有一农夫,日以耕作于田。
田中有株,兔行其上,不慎触株,颈折而毙。
农夫见此,遂释其耒,弃耕守株,冀望复得兔。
然兔之不可复得也,固矣。
农夫守株,日复一日,终不得兔。
而其身,反为宋国之民所笑。
人皆知农夫之愚,不知农夫之所以守株者,实出于一时之侥幸心。
夫兔之死,非其命也,乃偶触株而毙。
农夫望兔复至,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兔,岂有尽至一株者乎?且夫兔之不至,非因株之无兔,乃因兔之不至也。
农夫不知此理,而以为守株可致兔,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理,岂有守株而得兔者乎?故曰: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农夫守株,终日守候,不过徒劳无功而已。
是以智者不为,愚者亦不守。
天下之理,有变有常,守株待兔,终不可得。
夫智者知兔之不常至,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兔之不常至,故守株。
守株者,愚之极也;不知守株之愚,而以为智,愚之尤也。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天下之理,有顺有逆,有常有变。
守株待兔,逆理而动,终不可成。
智者知之,故不守株;愚者不知,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夫农夫守株,虽愚亦拙,然其守也,非无因也。
盖因其一时之侥幸,而忘其理之常也。
是以智者知之,不守株;愚者不知,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智者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盖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守株待兔,终不可成。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昔有农夫,同利山居。
其無織布之業,惟以莊稼為生。
經年勤於農事,積少成多,家業日益壯大。
忽一日,夫人出門,見野兔飛奔而過,忽然撞死一棵株上。
夫人回報夫君,夫君大為驚嘆,乃自謂:“兔固不可得而而更不可望,而所失者則以自得。
此可謂是虛而不履、空谷足音之謂也。
”次日,夫君含笑,手持囊而出,躬自當街。
眾人見之,以為有何要事,互相竊語,莫不小心。
夫君志氣蓋世,徐徐而前,以待一兔。
不數時,果見一人腰披弓箭而來,指示附近有一群野兔。
夫君冷靜關注,果然見到許多野兔在田野中奔躍。
夫君不慌不忙,箭了一兔,囊中有物而回。
往返之間,夫婦各得其所,爲夫婦之间增色不少。
凡事莫强求,如利声之过,便失相得之美。
口談利物常鄙,牢固的性格不可少。
观变化如流水,秉常情如夏禹,不断从事,终为一家之主!夫君因此事而深受启发,认识到“守株待兔”的道理。
原来,他以往只关注于辛勤劳作、长期累积的收成,却忽略了机遇和时机。
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更加轻松地取得更多的果实。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会“守株待兔”,不再只是盲目地苦干。
于是他开始每天都去田间转悠,留意周围的变化和动向,时不时就会碰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宝贝。
这样的时间并不长,但夫君却发现,在这些机缘的帮助下,他取得了更多的成果和收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实践,夫君发现守株待兔这种方法并不只适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得到很好的运用。
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不妨多了解周围的情况和动向,适时抓住机会。
比如,生活中也常有意外之财和良机,要善于发现和把握。
正是由于夫君的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使他在这里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也让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许多人学习并效仿他,成为守株待兔的忠实拥护者。
夫君也在行动之余对自己的领悟进行了总结,认为一个人要守住自己的方向,找准时机,抓住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也要发扬自己的智慧,综合利用周围的一切资源,以达到最大的收益。
当然,夫君也深知,守株待兔并非万能之策,有时候需要有行动的勇气和冒一定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走.
(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 )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 )
④冀.复得兔 冀.
( )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
参考答案:
1.①走:跑②释:放下③身:自己④冀:希望
2.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守株待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