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路程类)
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路程类) - 副本

二.解答题(共18小题)1.小聪在学习时看到一则材料:甲、乙两人去某风景区游玩,约好在飞瀑见面,早上,甲乘景区巴士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如图1)去飞瀑;同时,乙骑电动自行车从塔林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设两人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小聪观察、思考后发现了图2的部分正确信息:①两人出发1小时后第一次相遇;②线段CD 表示甲到达飞瀑后,乙正在赶往飞瀑途中时s随t的变化情况,…,请你应用相关知识,与小聪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求乙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2)当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3)在行驶途中,当甲、乙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不超过1千米时,求t的取值范围.2.甲、乙两人分别开汽车和摩托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乙出发半小时后甲出发,设乙行驶的时间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指出点E,F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分别求出线段DE,FG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别求甲、乙两人行驶的速度.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季骑车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在出发2h时,两人相距36km,在出发4h时,两人又相距36km,设小王骑行的时间为x(h),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4.甲从M地骑摩托车匀速前往N地,同时乙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匀速前往M地,甲到达N地后,原路原速返回,追上乙后返回到M地.设甲、乙与N地的距离分别为y1、y2千米,甲与乙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设乙行走的时间为x小时.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1)分别求出y1、y2与x的函数表达式;(2)求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中画出函数图象;(3)当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千米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并且规定:持续联系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为有效联系时间.求当两人用无线对讲机保持有效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5.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距B地的距离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请问甲乙两人何时相遇;(3)求出在9﹣18小时之间甲乙两人相距s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6.某森林公园从正门到侧门有一条公路供游客运动,甲徒步从正门出发匀速走向侧门,出发一段时间开始休息,休息了0.6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乙与甲同时出发,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到达正门后休息0.2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匀速返回侧门.图中折线分别表示甲、乙到侧门的路程y(km)与甲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甲、乙第一次相遇的时间.(3)直接写出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7.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一辆车先出发xh后,另一辆车也开始行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1)慢车的速度为km/h,快车的速度为km/h;(2)求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8.已知A、B两地相距40km,甲、乙两人沿同一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图中CD、OE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比乙晚出发小时,乙的速度是km/h;(2)在甲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3)甲到达B地后,原地休息0.5小时,从B地以原来的速度和路线返回A地,求甲在返回过程中与乙相距10km时,对应x的值.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经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是千米/时,t=小时;(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10.甲船从A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港,行至某处,发现船上一救生圈不知何时落入水中,立刻原路返回,找到救生圈后,继续顺流驶向B港.乙船从B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港.已知救生圈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到A港的距离y1、y2(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3)求甲船到A港的距离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求救生圈落入水中时,甲船到A港的距离.10.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乙两车同时从B地出发,匀速驶往C地.乙车直接驶往C地,甲车先到A地取一物件后立即调转方向追赶乙车(甲车取物件的时间忽略不计).已知两车间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x (h)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1)求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填空:A、C两地的距离是:,图中的t=(3)在图2中,画出两车离B地距离y(km)与各自行驶时间x(h)的关系图象,并求两车与B地距离相等时行驶的时间.。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是指与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行程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类型,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下面我们将行程问题归类,由易到难,逐步剖析。
1.单人单程:例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
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分析】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 km,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x/80 h,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x/100 h。
等量关系式】提速前的运行时间减去提速后的运行时间等于缩短的时间3 h。
列出方程】x/80 - x/100 = 3.例2:某铁路桥长1000 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 ___,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40 s。
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分析】设火车的速度为x m/s,火车的长度为y m,用线段表示大桥和火车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示意图:100060x1000y40x等量关系式】火车1 ___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长;火车40 s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减火车长。
列出方程组】60x = 1000 + y40x = 1000 - y举一反三:1.___家和学校相距15 km。
___从家出发到学校,___先步行到公共汽车站,步行的速度为60 m/min,再乘公共汽车到学校,发现比步行的时间缩短了20 ___。
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为40 km/h,求___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根据我省“十二五”铁路规划,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连云港至徐州的最短客运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18分钟缩短为36分钟,其速度每小时将提高260 km。
求提速后的火车速度。
(精确到1 km/h)3.徐州至上海的铁路里程为650 km,从徐州乘“C”字头列车A,“D”字头列车B都可直达上海,已知A车的速度为B车的2倍,且行驶的时间比B车少2.5 h。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行程问题)1.某暑假期间,小刚一家乘车去离家380km的某景区旅游,他们离家的距离y (km)关于汽车行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从小刚家到该景区乘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2)求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小刚一家出发2.2h时离目的地多远?2.周末,小明坐公交车到滨海公园游玩,他从家出发0.8小时后达到中心书城,逗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坐公交车到滨海公园,小明离家一段时间后,爸爸驾车沿相同的路线前往滨海公园.如图是他们离家路程s(km)与小明离家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小明家到滨海公园的路程为km,小明在中心书城逗留的时间为h;(3)小明出发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4)小明从中心书城到滨海公园的平均速度为km/h,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km/h;(5)爸爸驾车经过小时追上小明.3.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区实践活动,安排校车送同学们,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学校乘车,学校还安排了第二个站点接学生,在第二个站点停车的时间为十分钟。
小明迟到了没有赶上校车,只能让爸爸开私家车从学校出发独自去目的地。
如图是校车和私家车离开学校的路程y千米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图像。
认真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迟到了分钟,先到目的地;(填小明或校车)(2)校车第二次开动后的速度是km/h;(3)小明出发后用多长时间追上校车?在距离目的地多远的地方追上校车?4.甲乙两人同时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______米,乙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b为______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请求出乙提速后,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定义域.5.甲、乙两人沿同一直道从A地去B地,甲比乙早1min出发,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在整个行程中,甲离A地的距离1y(单位:m)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y(单位:m)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图;(1)在图中画出乙离A地的距离2(2)若甲比乙晚5min到达B地,求甲整个行程所用的时间.6.李老师每天驾车去离家15km远的学校需要半个小时,如图,线段OB表示李老师驾车离家的距离y1(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一天李老师驾车行驶6分钟在M 路口堵车,只好将车停在旁边的停车场,4分钟后改共享单车,比原计划驾车仅晚到10分钟.线段CD表示李老师改共享单车时离家的距离y2(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线段DE表示李老师骑共享单车后离家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求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李老师发现骑共享单车经过N路口比驾车晚6分钟,N路口离李老师家多远?7.在一次机器猫抓机器鼠的展演测试中,鼠先从起点出发,1min 后,猫从同一起点出发去追鼠,抓住鼠并稍作停留后,猫抓着鼠沿原路返回.鼠,猫距起点的距离()m y 与时间()min 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在猫追鼠的过程中,猫的平均速度与鼠的平均速度的差是___________m /min ;(2)求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3)求猫返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8.甲、地相距300km ,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匀速开往乙如图地,轿车晚出发1h .货车和轿车各自与甲地的距离y (单位:km )与货车行驶的时间x (单位: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出图中的m 和n 的值;(2)求出货车行驶过程中2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轿车到达乙地时,求货车与乙地的距离.9.2021年12月,西安发生疫情,各地纷纷支援.宝鸡迅速组织500名医护人员和抗疫物资星夜出征行驶280km 驰援西安同心抗疫.如图,运输防疫物资的货车和载有医护人员的客车先后从宝鸡出发驶向西安,线段OA 表示货车离出发地宝鸡的距离()km y 与时间()h x 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 表示客车离出发地宝鸡的距离()km y 与时间()h x 之间的函数关系.(1)载有医护人员的客车中途在高速服务站休息了一段时间,休息时间为______h .(2)求线段DE 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客车从宝鸡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10.“最是一年春好处”,小墩和小融约定好从各自家里出发,自驾去近郊踏青赏花,小墩家、小融家以及他们的目的地在同一条直线上,小墩从家出发1小时之后,小融才从家出发,先到的人在目的地等待.他们二人与小墩家的距离y (千米)与小墩行驶的时间x (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墩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小时,小融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小时;(2)当小融追上小墩时,他们与目的地的距离为多少千米?(3)小融从家里出发后,当两人相距10千米时,一辆花车沿同一路线从后面追上他们其中一人,已知这辆花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当花车继续前行追上前方另一人时,11.为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A 市先后向B 市捐赠两批物资,甲车以60km/h 的速度从A 市匀速开往B 市,甲车出发1h 后,乙车以90km/h 的速度从A 市沿同一条道路匀速开往B 市,甲、乙两车距离A 市的路程y (km )与甲车的行驶时间x (h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m =______,n =______;(2)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求乙车出发多长时间,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km .12.甲、乙两车从A 市去往B 市,甲比乙早出发了2个小时,甲到达B 市后停留一段时间返回,乙到达B 市后立即返回.甲车往返的速度都为40千米/时,乙车往返的速度都为20千米/时,下图是两车距A 市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A 、B 两市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甲到B 市后,________小时乙到达B 市;(2)求甲车返回时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013t ≤≤;(3)甲车从B 市开始往回返后,再经过几小时两车相距15千米?13.甲、乙两名同学沿直线进行登山,甲、乙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S随时间(h)变化甲同学到达山顶休息1h后再沿原路下山,他们离山脚的距离(km)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甲(2)若甲同学下山时在点F处与乙同学相遇,此时点F与山顶的距离为0.75km.①求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①相遇后甲、乙各自继续下山和上山,求当乙到达山顶时,甲与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4.某校因校门口主路修路,导致学生上下学改道往学校后面的小路绕行.小吴和小黄分别从同一个小区出发,沿着相同的路线上学.小吴骑行一段时间后,小黄坐小轿车出发,结果半路上遭遇堵车,当小吴追上小黄后,小黄下车坐小吴的自行车一起去学校.如图是小吴、小黄两人在上学过程中经过的路程y(m)与小吴出发时间x(s)的函数图像.(1)学校和小区相距__________m,小吴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间?(3)小吴和小黄何时相距520m?15.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开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km)与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货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与轿车相遇?16.如图,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骑电动车,乙骑摩托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假设它们都保持匀速行驶,l1表示甲到A地的距离y/千米和骑车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l2表示乙到A地的距离y/千米和骑车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1)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若甲上午7时从A地出发,乙会在何时到达A地?17.小王骑自行车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在途中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仍按原速行驶.他距乙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中折线所示,小李开车匀速从乙地到甲地,比小王晚出发一段时间,他距乙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中线段AB所示.(1)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千米,小王途中休息了小时;(2)求小王骑自行车的速度,小李开车的速度;(3)求小王出发几小时与小李相遇?18.清明节小明上午9时从家里骑共享单车去净月森林公园郊游,途中休息了两次,小明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利用图中的折线表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净月森林公园的距离是千米,图中一共休息了时;(3)在小明从家到森林公园的路程中,求出距离小明家20千米处有一个超市,小明路过超市时的时间是几时.19.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沿着跑道训练400米速度跑,甲比乙先出发,并且匀速跑完全程,乙出发一段时间后速度提高为原来的3倍.设甲跑步的时间为x (s ),甲、乙跑步的路程分别为1y (米)、2y (米),1y 、2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比甲晚出发__________s ,乙提速前的160速度是每秒___________米.(2)m =__________,n =_________;(3)求当甲出发几秒时,乙追上了甲?20.小明和小亮分别从家和图书馆同时出发,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小明开始跑步,中途改为步行,到达图书馆恰好用了30分钟.小亮骑自行车以300 m/min 的速度直接回家,两人离家的路程()m y 与各自离开出发地的时间()min 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2)求出点D 的坐标;(3)两人出发多长时间相遇?(4)求小亮离家的路程()m y 与()min x 的函数关系式;(5)直接写出两人出发多长时间相距1500 m .参考答案:1.(1)4h ;(2)y =120x -40(1≤x ≤3);(3)小刚一家出发2.2h 时离目的地156km2.(1)时间,路程(2)30,1.7(3)2.5(4)12,30 (5)233.(1)30,小明(2)30(3)小明出发后用了403分钟追上校车,在距离目的地253千米的地方追上校车 4.(1)10;30;(2)()3030211y x x =-≤≤5. (2)12min6.(1)y =24x −1(2)7km7.(1)1(2)458y x =-+(3)4m /min8.(1)m 的值是2.5,n 的值是4(2)()26005y x x ≤≤=(3)当轿车到达乙地时,货车与乙地的距离是60km .9.(1)0.5(2)y =100x -170 (3)19222h 10.(1)50,75(2)60千米(3)71.25千米或20千米11.(1)5,6(2)60y x =甲;9090y x =-乙(3)乙车出发1小时或3小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km12.(1)120,5;(2)40520s t =-+;(3)1.25小时或2.75小时.13.(1)12S t =甲,()9,4 (2)①13S t =-+;①3km14.(1)4500,5(2)小黄在距离学校3000米处遭遇堵车,从小黄遇到堵车到小吴追上小黄用了100s(3)小吴出发248s 或352s 或496s 时两人相距520m .15.(1)y =110x -195(2.5≤x ≤4.5);(2)货车从甲地出发3.9小时后与轿车相遇.16.(1)甲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2)l 1的解析式为y =20x ,l 2的解析式为y =﹣40x +180;(3)乙上午9时出发,上午11时半到达A 地.17.(1)120,1(2)15千米/小时, 60千米/小时(3)小王出发335小时与小李相遇 18.(1)25;3(2)15﹣17时骑速最快;最快速度是12.5千米/时(3)小明路过超市时的时间是12.5时和15.4时19.(1)10,2(2)90,100(3)70秒20.(1)跑步的速度是200 m/min ,步行的速度是100 m/min(2)(403,0)(3)8 min(4)3004000y x =-+(5)5 min 和454min。
一次函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一次函数应用题1 、一慢车和一快车沿同样路线从 A 地到相距120 千米的 B 地,所行地行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试依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 )慢车比快车早出发小时,快车比慢车少用小时抵达B地;(2 )依据图象分别求出慢车和快车行程与时间的分析式.(3 )快车用了多少时间追上慢车;此时相距 A 地多少千米?解:( 1 )由图象可得;慢车比快车早出发 2 小时,快车从 A 地到 B 地共用; 12-2=10(小时),慢车从 A 地到 B 地共用: 18 小时,∴快车比慢车少用 18-10=8小时到达B地;故答案为: 2 , 8 ;(2 )根据图象可知:慢车是正比例函数,设解析式为: y=kx ,∵点( 18 , 120 )在其图象上,∴120=18k ,∴k=203,∴慢车路程与时间的解析式为: y=203x ;快车是一次函数关系,设解析式为: y=ax+b,∵点( 2 , 0 )与( 12 , 120)在其图象上,∴a b=2 +12a+b= 120,解得:a=12b=- 24,∴快车路程与时间的解析式为: y=12x-24;( 3 )当203x=12x-24时,快车追上慢车,解得:,y=203×4.5=30(千米),(小时).∴快车用了小时时间追上慢车;此时相距A地30千米.2 、( 2012? 义乌市)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 小时后抵达甲地,游乐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去乙地.小明离家 1 小时 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同样路线前去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 km )与小明离家时间 x( h )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 3 倍.(1 )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乐的时间;(2 )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 )若妈妈比小明早 10 分钟抵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解:( 1 )小明骑车速度:在甲地游乐的时间是0.5 (h );(2)妈妈驾车速度: 20 ×3=60 ( km/h )设直线 BC 分析式为 y=20x +b 1,把点 B( 1, 10 )代入得 b 1=-10∴y=20x-10设直线 DE 分析式为y=60x + b 2,把点 D (,0)代入得b2 =-80∴y=60x-80∴解得∴交点 F( 1.75 ,25 )答:小明出发 1.75 小时( 105 分钟)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25km 。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_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1、有六个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三个人),分乘两辆出租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距学校60km的博物馆参观,10分钟后到达距离学校12km处有一辆汽车出现故障,接着正常行驶的一辆车先把第一批学生送到博物馆再回头接第二批学生,同时第二批学生步行12km后停下休息10分钟恰好与回头接他们的小汽车相遇,当第二批学生到达博物馆时,恰好已到原计划时间.设汽车载人和空载时的速度不变,学生步行速度不变,汽车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假设学生上下车时间忽略不计.(1)原计划从学校出发到达博物馆的时间是分钟;(2)求汽车在回头接第二批学生途中的速度;(3)假设学生在步行途中不休息且步行速度每分钟减小0.04km,汽车载人时和空载时速度不变,问能否经过合理的安排,使得学生从学校出发全部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原计划时间早10分钟?如果能,请简要说出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如果不能,简要说明理由.2、我市某校根据规划设计,修建一条1200米长的校园道路。
甲队单独施工5天后,为了能提前完成任务,邀请乙队加入施工,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图中线段OA、AB分别表示甲队单独施工与两队合作施工所完成的工作量与施工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1)求甲队每天铺路多少米?(2)求图中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3)若甲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8000元,乙队施工一天需付工程款5000元,该工程计划在26天完成,请你设计方案:在不超过计划天数的前提下,如何安排甲乙两队的施工天数(天数为正整数......),使完成该项工程的费用最省?3、某客船往返于A、B两码头,在A、B间有旅游码头C.客船往返过程中,船在C、B处停留时间忽略不计,设客船离开码头A的距离s(千米)与航行的时间t(小时)A CGHF 7.5t (小时)S(千米) DB90E 3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⑴船只从码头A→B ,航行的速度为 千米/时;船只从码头B→A ,航行的速度为 千米/时;⑵过点C 作CH ∥t 轴,分别交AD 、DF 于点G 、H ,设AC=x ,GH=y ,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⑶若旅游码头C 设在离A 码头30千米处, 一旅游团队在旅游码头C 分两组行动,一组乘橡皮艇漂流而下,另一组乘船到达码头B 后,立即返回. ①求船只往返C 、B 两处所用的时间;②两组在途中相遇,求相遇时船只离旅游码头C 有多远.4.市狮山公园计划在健身区铺设广场砖.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参加竞标,甲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 甲(元)与铺设面积()2m x 的函数关系如图12所示;乙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 乙(元)与铺设面积()2m x 满足函数关系式:y kx =乙.(1)根据图12写出甲工程队铺设广场砖的造价y 甲(元)与铺设面积()2m x 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狮山公园铺设广场砖的面积为21600m ,那么公园应选择哪个工程队施工更合算?5、图12y 元48000 280005001000()2m xx (小时)分6、邮递员小王从县城出发骑自行车去A 村投递,途中遇到县城中学的学生明从A 村步行返校.小王在A 村完成投递工作后,在返回途中又遇到明,便用自行车载上明一起去县城,结果小王比预计的时间晚到了1分钟.两人与县城间的距离y (km )和小王从县城出发后所用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假设两人之间交流的时间不计. (1)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距县城多远?(2)小王从县城出发到返回县城共用多少时间? (3)明从A 村到县城共用了多少时间?7、已知A 、B 两地相距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y地,停留1小时后按原路返回.千米,如图是y 与x 的函数图(1)计算甲、乙两车的速度; (2)几小时后两车相遇;(3)在从开始出发到两车相遇的过程中,设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乙车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8、A、B两座城市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这条路两端的入口处驶入,并始终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甲车驶往B城,乙车驶往A城,甲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始终不变.甲车距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 (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求y关于x的表达式;(2)已知乙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设行驶过程中,两车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请直接写出s关于x的表达式;(3)当乙车按(2)中的状态行驶与甲车相遇后,速度随即改为a(千米/时)并保持匀速行驶,结果比甲车晚40分钟到达终点,求乙车变化后的速度a.在下图中画出乙车离开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9、1 2 34560120180240300360Oy/千米x/时10、甲车从A地驶往C地,在C停留一段时间后,返回A地,乙车从B地经C地驶往A地,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同时到达C地。
专题10 一次函数的应用:行程问题(老师版)

专题十一次函数的应用:行程问题专题诠释:行程问题是我们接触到最多的一类实际应用题。
本专题主要训练一次函数行程问题中的三类题型,路程-时间图像问题和两车之间路程-时间图像问题,速度时间-图象问题。
解决行程问题,需要明白相遇问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式,总路程=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追及问题中的常见数量关系式,相距路程=两车速度差×追及时间;在路程-时间图像中,一次函数的斜率K 的绝对值等于行车速度。
类型一路程-时间图象典例1(2022•河东区一模)A ,B 两地相距200千米.早上8:00货车甲从A 地出发将一批物资运往B 地,行驶一段路程后出现故障,即刻停车与B 地联系.B 地收到消息后立即派货车乙从B 地出发去接运甲车上的物资.货车乙遇到甲后,用了18分钟将物资从货车甲搬运到货车乙上,随后以相同的速度返回B 地,两辆货车离开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通话等其他时间忽略不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填表:货车甲离开A 地的时间/h0.10.8 1.63货车甲离开A 地的距离/km580(Ⅱ)填空:①事故地点到B地的距离为千米;②货车乙出发时的速度是千米/小时;③货车乙赶到事故地点时,为时分;④货车乙从事故地点返回B 地时间为时分.y 关于时间x 的函数解析式.思路引领:(Ⅰ)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得结果,结合函数图象以及题意可得货车甲离开A 地3小时时的路程不变化即可求解.(Ⅱ)根据函数图象求解即可.(Ⅲ)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函数解析式.解:(Ⅰ)货车甲出发时的速度是:80÷1.6=50(千米/小时),0.8×50=40(千米),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当x >1.6时,货车货车甲离开地的距离没有变化.货车甲离开A 地的时间/h0.10.8 1.63货车甲离开A 地的距离/km5408080故答案为:40,80;(Ⅱ)①根据函数图象可知,事故地点距离A 地80千米,则事故地点到B地的距离为200﹣80﹣120千米,故答案为:120.②根据图象可知80÷(2.6﹣1.6)=80千米/小时,货车乙出发时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80.③货车乙赶往事故地所需时间为:(200﹣80)÷80=1.5h,1.6+1.5=3.1h,所以货车乙赶到事故地点时,为11时6分,故答案为:11,6.④货车乙开始返回的时间为:3.1+1860=3.4h,货车乙返回到达B地的时间:3.1+1860+1.5=4.9h,货车乙从事故地点返回B地时间为12时54分,故答案为:12,54.(Ⅲ)货车乙赶往事故地所需时间为:(200﹣80)÷80=1.5h,2.6+1.5=3.1h,货车乙开始返回的时间为:3.1+1860=3.4h,货车乙返回到达B地的时间:3.1+1860+1.5=4.9h,当1.6≤x≤3.1时,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k≠0),把(1.6,0),(2.6,80)代入y=kx+b,得0=1.6k+b80=2.6k+b,解得:k=80b=−128,∴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128(1.6≤x<3.1);y=120(3.1<x≤3.4);当3.4<x≤4.9时,设函数表达式为y=mx+n(m≠0),把(3.4,120),(4.9,0)代入=mx+n,得3.4m+n=1204.9m+n=0,解得:m=−80n=392.∴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y=﹣80x+392(3.4<x≤4.9);综上所述.y=80x −128(1.6≤x≤3.1)120(3.1<x≤3.4)−80x+392(3.4<x≤4.9).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根据数形结合得到甲乙相应的速度以及相应的时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针对训练11.(2022•齐齐哈尔一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A市派一辆货车将抗疫物资运往240km的B市,途中因故障停留一段时间.一辆轿车沿同一条公路从B市前往A市,到达A市停留一段时间后,原路原速返回.如图是两车距B市的距离y(km)与货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m的值是;轿车的速度是km/h;(2)求货车从A市前往B市过程中,货车距B市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写出轿车出发多长时间与货车相距21km?思路引领:(1)由图象可知轿车从B地前往A地用时为2小时,据此可得m的值以及轿车的速度;(2)分段函数,线段MN与线段GH的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3)根据两车的速度分桥车从B市前往A市时和桥车从A市返回B市时两种情况列方程解答即可.解:(1)由图象得,m=0.5+(2.5﹣0.5)×2+(3﹣2.5)=0.5+4+0.5=5;轿车的速度为:240÷2=120(km/h);故答案为:5;120;(2)①设线段MN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1=k1x+b1(k1≠0)(0≤x<2.5),∵图象经过点M(0,240)和点N(2.5,75),∴b1=2402.5k1+b1=75,解得b1=240k1=−66,∴y1=﹣66x+240(0≤x<2.5);②y2=75(2.5≤x<3.5);③设GH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3=k3x+b3(k3≠0)(3.5≤x≤5),∵图象经过点G(3.5,75)和点H(5,0),∴5k3+b3=03.5k3+b3=75,解得k3=−50b3=250,∴y3=﹣50x+250,∴y=−66x+240(0≤x<2.5)75(2.5≤x<3.5)−50x+250(3.5≤x≤5);(3)①桥车从B市前往A市时,货车出故障前的速度为:(240﹣75)÷2.5=66(km/h),设轿车出发a小时与货车相距21km,根据题意,得66(0.5+a)+120a=240+21或66(0.5+a)+120a=240﹣21,解得a=或a=1;②桥车从A市返回B市时,货车出故障后的速度为:75÷(5﹣3.5)=50(km/h),设轿车出发a小时与货车相距21km,根据题意,得75+50(a﹣3.5+0.5)=120(a﹣3)+21,解得:a=13235.答:轿车出发1小时或5749小时或13235与货车相距21km.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022春•尤溪县期中)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2)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3)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过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4)小明出发多长时间离家1200米?思路引领:(1)根据图象即可求得;(2)根据图象可知;(3)根据图象可知,从12分钟至14分钟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判断;(4)设小明出发t分钟时,小明离家1200米,根据图象以及列方程即可求解.解:(1)根据图象可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12﹣8=4(分钟),故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2)1500+(1200﹣600)×2=2700(米),故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2700米;(3)根据图象可知,从12分钟至14分钟小明的骑车速度最快,(1500﹣600)÷(14﹣12)=450(米/分钟),∵450>300,∴小明的骑车速度超过了安全限度.(4)设小明出发t分钟时,小明离家1200米,①根据图象可知,t=6;②根据题意,得600+450(t﹣12)=1200,解得t=403,∴小明出发6分钟或403分钟时,小明离家1200米.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理解图象上各点的含义并求出速度是解题的关键.3.(2022•铁锋区一模)A,B两城市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公路中途穿过C市,甲车从A市到B市,乙车从C 市到A市,两车在途中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慢20千米/时,两车距离C市的路程y(单位: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数为,A、B两市相距的路程为千米;(2)求图象中线段MN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后几小时,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是300千米.思路引领:(1A、B两市相距的路程;(2)设MN的解析式为y=kt+b,代入(4,0)(10,480)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3)两车距C市之和是300千米,分两种情况讨论:①是甲车到达C市之前,设甲车出发后x小时,此时列方程480﹣60x+80x﹣320=300即可求出;②当甲车到达C市时,此时乙车距离C市320千米,易得甲车从C到B的过程中两车距离之和不可能是300千米,即可得出结论.解:(1)根据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480÷8=6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60+20=80千米/小时,∴乙车从C到A的时间为480÷80=6小时,∴乙车在甲车出发后4+6=10小时时到达A市.CB两市相距(10﹣8)×60=120千米,∴AB两市相距480+120=600千米,故答案为:10,600.(2)设MN的解析式为:y=kt+b,代入(4,0),(10,480),得4k+b=010k+b=480,解得,∴直线MN的解析式为:y=80t﹣320.(3)当甲车到C市之前,设甲车出发后x小时,两车离C市的距离之和是300千米,得480﹣60x+80x﹣320=300,解得x=7,当甲车到达C市,此时乙车距离C市80×8﹣320=320>300,∴当甲车从C市到B市过程中,两车离C市的距离之和不可能是300千米,综上,当甲车出发7小时时,两车离C市的距离之和是300千米.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2021春•丰泽区校级期中)A,B两城市之间有一条公路相连,公路中途穿过C市,甲车从A市到B市,乙车从C市到A市,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慢20千米/时,两车距离C市的路程y(单位:千米)与甲行驶的时间t(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时,图中括号内应填入正确的数为;(2)求两车相遇时离C市的路程;(3)直接写出甲车出发后几小时,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思路引领:(1)根据图象可求甲车的速度,再求出乙车的速度即可求出时间;(2)设甲车出发x小时两车相遇,根据甲车的路程+乙车的路程=480列方程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①是乙车出发之前,②是两车相遇之后,根据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解:(1)甲车的速度:480÷8=6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60+20=80(千米/小时)∴乙车从C到A市需要480÷80=6(小时),∴6+4=10,故答案为:60,10(2)设甲车出发x小时两车相遇,则有60x+80(x﹣4)=480,解得x=407,∴80×(407−4)=9607,∴两车相遇时距离C市9607千米.(3)设甲车出发后t小时,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①乙车出发之前,根据题意,得480﹣60t=460,解得t=13,②甲、乙两车相遇之后,根据题意,得60t﹣480+80(t﹣4)=460,解得t=9,综上,甲车出发13小时或9小时时,两车距C市的路程之和是460千米.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图象上各点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类型二两车之间距离-时间图像典例2(2021•宁波模拟)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行驶的时间为x(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慢车到达甲地的过程中y 与x的函数关系.(1)点P表示在两车行驶1.5h时,两车相距千米;(2)求点C的横坐标;(3)两车距离小于或等于140千米的时间有多久?思路引领:(1 1.5h时,两车相距70千米;(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两车的速度,从而可以求得点C的横坐标;(3)根据题意和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相遇前和相遇后,何时两车相距140千米,从而可以得到两车距离小于或等于140千米的时间有多久.解:(1)由图象可知,点P表示在两车行驶1.5h时,两车相距70千米,故答案为:70;(2)由图象可知,B点表示两车出发2小时时相遇,C点对应时刻快车正好到达乙地,D点对应时刻慢车正好到达甲地,设快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慢车速度为y千米/小时,2(x+y)=143y(2−1.5)×(x+y)=70,解得x=80y=60,∴点C的横坐标为2×(80+60)80=3.5;(3)设两车距离等于140千米的时间为t时,相遇前:(80+60)t=2(80+60)﹣140,解得t=1,相遇后:(80+60)×(t﹣2)=140,解得t=3,3﹣1=2(小时),即两车距离小于或等于140千米的时间有2小时.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解答问题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中用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的思想.针对训练25.(2021•集贤县模拟)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图中的折线表示两车之间距离y(km)与慢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1)快车的速度是km/h.(2)求线段BC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3)若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出发多长时间与慢车相距200km.思路引领:(1)x=0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即为两地间的距离,根据横坐标和两车之间的距离增加变慢解答,分别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求出相遇的时间得到点B的坐标,再求出两车间的距离,得到点C的坐标,然后设线段BC的解析式为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3)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小时两车相距200km,然后分相遇前与相遇后相距200km两种情况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由图象可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960km,图中点C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6h时,快车到达乙地;慢车速度是:960÷12=80km/h,快车速度是:960÷6=160km/h;故答案为:160;(2)根据题意,两车行驶960km相遇,所用时间960÷(160+80)=4(h),所以,B点的坐标为(4,0),2小时两车相距2×(160+80)=480km,所以,点C的坐标为(6,480),设线段BC的解析式为y=kx+b,则4k+b=06k+b=480,解得,所以,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40x﹣960(4≤x≤6);(3)设第二列快车出发a小时两车相距200km,分两种情况,①若是第二列快车还没追上慢车,相遇前,则4×80+80a﹣160a=200,解得a=1.5,②若是第二列快车追上慢车以后再超过慢车,则160a﹣(4×80+80a)=200,解得a=6.5,∵快车到达甲地仅需要6小时,∴a=6.5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第二列快车出发1.5h,与慢车相距200km.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相遇问题,追击问题,综合性较强,(3)要注意分情况讨论并考虑快车到达甲地的时间是6h,这也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6.(2020•鼓楼区校级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同一时间,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则原路返回.设甲车行驶x(h)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km),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请解释图中线段BC的实际意义;(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求甲车与乙车的速度.思路引领:(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线段BC的实际意义是表示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h;(2)设线段AB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A(0,80),B(2,0)分别代入,即可解答;(3)设甲车的速度是a米/秒,乙车的速度为b米/秒,根据函数图象反应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解:(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线段BC的实际意义是表示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所用的时间为1h;(2)设线段AB的解析式为y=kx+b,把点A(0,80),B(2,0)代入y=kx+b,得:b=802k+b=0,解得:k=−40b=80,∴线段AB的解析式为:y=﹣40x+80,(0≤x≤2);(3)设甲车的速度是akm/h,乙车的速度为bkm/h,由题意,得2b−2a=80(4−3)(a+b)=200,解得:a=80b=120.答:甲车的速度是80km/h,乙车的速度为120km/h.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时认真分析函数图象的含义是关键,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是难点.类型三速度时间图象典例3(2015春•安丘市期末)“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王叔叔某天骑自行车上班,从家出发到单位过程中行进速度v(米/分钟)随时间t(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图象由三条线段OA、AB和BC组成.设线段OC上有一动点T(t,0),直线l过点T且与横轴垂直,梯形OABC在直线l左侧部分的面积即为t分钟内王叔叔行进的路程s(米).(1)①当t=2分钟时,速度v=米/分钟,路程s=米;②当t=15分钟时,速度v=米/分钟,路程s=米;(2)当0≤t≤3和3≤t≤15时,分别求出路程s(米)关于时间t(分钟)的函数解析式;(3)求王叔叔该天上班从家出发行进了1350米时所用的时间t.思路引领:(1)①根据图象得出直线OA的解析式,代入t=2解答即可;②根据图象得出t=15时的速度,并计算其路程即可;(2)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0≤t≤3和3<t≤15时的解析式即可;(3)根据当3<t≤15时的解析式,将s=1350代入解答即可.解:(1)①直线OA的解析式为:v=3003t,即v=100t,把t=2代入可得:v=200;路程S=12×2×200=200,故答案为:200;200;②当t=15时,速度为定值=300,路程=12×3×300+(15﹣3)×300=4050,故答案为:300;4050;(2)①当0≤t≤3,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v=kt,由图象可知点A(3,300),∴300=3k,解得:k=100,则解析式为:v=100t;设l与OA的交点为P,则P(t,100t),=12•t•100t=50t2,∴s=S△POT②当3<t≤15时,设l与AB的交点为Q,则Q(t,300),=12(t﹣3+t)×300=300t﹣450,∴S=S梯形OAQT(3)∵当0≤t≤3,S最大=50×9=450,∵1350>50,∴当3<t≤15时,450<S≤4050,则令1350=300t﹣450,解得:t=6.故王叔叔该天上班从家出发行进了1350米时所用的时间6分钟.解题秘籍: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出解析.针对训练37.(2021秋•连云港期末)如图是甲、乙两个动点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乙点前4秒是匀速运动,4秒后速度不断增加B.甲点比乙点早4秒将速度提升到32cm/sC.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D.甲、乙两点到第3秒时运动的路程相等思路引领:选项A,根据前4s内,乙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即速度不变.选项B,8秒时速度是32cm/s,乙12秒时速度是32cm/s,直接可判断;选项C,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图象一直在乙的上方,可判断;选项D,算出甲、乙3秒所走路程即可判断.解:A.根据图象可得,乙前4秒的速度不变,为12米/秒,故A正确,不合题意;B.从图象可知,甲8秒时速度是32cm/s,乙12秒时速度是32c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图象一直在乙的上方,所以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甲每秒增加的速度为:32÷8=4(米/秒),3×4=12(米/秒),甲前3秒的运动路程为4+8+12=24(米),乙前4秒的速度不变,为12米/秒,则行驶的路程为12×3=36米,所以甲、乙两点到第3秒时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秘籍: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第二部分专题提优训练1.(2021秋•开州区期末)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将一批物资从甲地运往乙地,其中快车送达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且往返速度的大小不变,两车离甲地的距离y(单位:km)与慢车行驶时间t(单位:h)的函数关系如图,则两车先后两次相遇的间隔时间是()A.934思路引领:根据图象得出,慢车的速度为为a9km/h,快车的速度为速度a3km/h.从而得出快车和慢车对应的y与t的函数关系式.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求解出图象对应两个交点的坐标,即可得出间隔时间.解:根据图象可知,慢车的速度为a9km/h,对于快车,由于往返速度大小不变,总共行驶时间是6h,因此单程所花时间为3h,故其速度a3km/h.所以对于慢车,y与t的函数表达式为y=a9t(0≤t≤9)①.对于快车,y与t的函数表达式为y=−3)(3≤t≤6)②a3(t−6)(6<t≤9)③,联立①②,可解得交点横坐标为t=92,联立①③,可解得交点横坐标为t=274,因此,两车先后两次相遇的间隔时间是274−92=94(h),故选:A.解题秘籍: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函数图象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以及求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图象信息得出快车和慢车的速度,进而写出y与t的关系.2.(2021秋•张店区期末)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从A地出发,去往100千米外的B地,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出发2小时后两人第一次相遇B.乙的速度是30km/hC.甲乙同时到达B地D.甲的速度是60km/h思路引领: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然后即可判断哪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解:由图可知,乙出发2小时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故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乙3小时走了60千米,速度是20km/h,故B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甲到达B地时,乙距B地还有40千米,故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甲的速度是(100﹣40)÷(3﹣2)=60km/h,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21秋•城阳区期末)如图,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新先出发,1h后,小宇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小新,两人在山顶相遇并一起在山顶欣赏日出,而后两人一起沿原路返回,小新和小宇距起点的距离y(km)与时间x (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在小宇追小新的过程中,小宇的平均速度是5km/hB.小新从起点出发到山顶的平均速度是4km/hC.AB的函数表达式是y=﹣4x+52D.小宇从起点出发到返回起点所用的时间是13小时思路引领:在小宇追小新的过程中,小宇用4h走了20km,可判定A正确,小新从起点出发到山顶用时5h,路程是20km,可判定B正确,设AB函数表达式是y=kx+b,将(8,20),(11,8)代入,可判定C正确,在y=﹣4x+52中,令y=0得x=13,由小新先出发,1h后,小宇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小新,可判断D错误.解:由图可知,在小宇追小新的过程中,小宇用4h走了20km,∴在小宇追小新的过程中,小宇的平均速度是5km/h,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小新从起点出发到山顶用时5h,路程是20km,∴小新从起点出发到山顶的平均速度是4km/h,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设AB函数表达式是y=kx+b,将(8,20),(11,8)代入得:8k+b=2011k+b=8,解得k=−4b=52,∴AB函数表达式是y=﹣4x+5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y=﹣4x+52中,令y=0得x=13,∵小新先出发,1h后,小宇从同一地点出发去追小新,∴小宇从起点出发到返回起点所用的时间是13﹣1=12(小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关键是读取图形中信息,写出函数关系式.4.(2021秋•包河区期末)甲、乙两人在笔直的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12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乙用6分钟追上甲;②乙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③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400米;④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聚180米有2个时刻,分别是t=18和t=2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④思路引领: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由图可得,甲出发9分分钟时,乙追上甲,故乙用6分钟追上甲,故①结论正确;由题意可得:甲步行的速度为1203=40(米/分);设乙的速度为x米/分,由题意可得:9×40=(9﹣3)x,解得x=60,∴乙的速度为60米/分;故②正确;∴乙走完全程的时间=120060=20(分),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距离是:1200﹣(3+20)×40=280(米),故③结论错误;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聚180米有2个时刻,当t=18时,甲距起点40×18=720(米),乙距起点60×(18﹣3)=900(米),此时二人相距180米;当t=24时,乙已到终点,即乙距起点1200米,甲距起点24×40=960米,此时二人相距240米,故④错误;∴正确的结论有①②,故选:A.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5.(2022春•九龙坡区校级期中)周末,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甲、乙两人相约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进行骑行训练.甲、乙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骑行,乙比甲早出发5分钟,乙骑行30分钟后,甲以原速的1.7倍继续骑行,经过一段时间,甲先到达B地,乙一直保持原速前往B地.在此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单位:米)与乙骑行的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骑行的速度为300米/分B.甲提速之后的速度为425米/分C.乙出发52分钟后,甲追上乙D.甲到达B地时,乙距离B地还有4500米思路引领:根据函数与图象的关系以此计算即可判断.解:乙5min骑行1500m,故速度为1500÷5=300(米/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设甲开始的速度为x米/分,则有30×300﹣(30﹣5)x=2750,解得:x=250,∴甲开始的速度为250米/分,乙骑行30分钟后,甲以原速的1.7倍继续骑行,即1.7×250=425(米/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2750÷(425﹣300)=22(分钟),22+30=52(分钟),∴乙出发52分钟后,甲追上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AB两地的总路程为25×250+(86﹣30)×425=30050(米),86分钟时乙的路程为86×300=25800(米),∴乙距离B地还有30050﹣25800=4250(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秘籍: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2022•夏津县模拟)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快车恰巧出现故障,慢车继续驶往甲地,快车维修好后按原速继续行驶乙地,两车到达各地终点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80千米;②快车的速度100km/h;③C点的坐标为(8,480);④当快车到达乙地时,慢车距甲地132千米;⑤慢车出发1.75h和3.875h时,两车相距200km.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2B.3C.4D.5思路引领:根据题意,结合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图进行分析,分别求出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即可判断.解: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80km;故①正确;在0~3小时,慢车和快车一起行驶了3小时,3~4小时快车出故障停止前行,仅有慢车行驶,则慢车的速度为60=60km/h;。
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带解析版答案)

一次函数中考专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复印店复印收费y(元)与复印面数(8开纸)x(面)的函数图象,那么从图象中可看出,复印超过100面的部分,每面收费()A.0.4元 B.0.45 元C.约0.47元D.0.5元2.如图,函数y=kx(k≠0)和y=ax+4(a≠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则不等式kx>ax+4的解集为()A.x>3 B.x<3 C.x>2 D.x<2 3.如图,已知: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b>ax﹣3的解集是()A.x>﹣5 B.x>﹣2 C.x>﹣3 D.x<﹣24.甲、乙两汽车沿同一路线从A地前往B地,甲车以a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出现故障后停车维修,修好后以2a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行驶;乙车在甲车出发2小时后匀速前往B地,比甲车早30分钟到达.到达B地后,乙车按原速度返回A地,甲车以2a千米/时的速度返回A地.设甲、乙两车与A地相距s(千米),甲车离开A地的时间为t(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a=40;②甲车维修所用时间为1小时;③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时t的值为5.25;④当t=3时,两车相距40千米,其中不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 C.2个 D.3个【解答】①由函数图象,得a=120÷3=40故①正确,②由题意,得5.5﹣3﹣120÷(40×2),=2.5﹣1.5,=1.∴甲车维修的时间为1小时;故②正确,③如图:∵甲车维修的时间是1小时,∴B(4,120).∵乙在甲出发2小时后匀速前往B地,比甲早30分钟到达.∴E(5,240).∴乙行驶的速度为:240÷3=80,∴乙返回的时间为:240÷80=3,∴F(8,0).设BC的解析式为y1=k1t+b1,EF的解析式为y2=k2t+b2,由图象,得,解得,,∴y1=80t﹣200,y2=﹣80t+640,当y1=y2时,80t﹣200=﹣80t+640,t=5.25.∴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时t的值为5.25小时,故弄③正确,④当t=3时,甲车行的路程为120km,乙车行的路程为80×(3﹣2)=80km,∴两车相距的路程为:120﹣80=40千米,故④正确,故选:A.5.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则下列结论:(1)a=40,m=1;(2)乙的速度是80km/h;(3)甲比乙迟h到达B地;(4)乙车行驶小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解答】(1)由题意,得m=1.5﹣0.5=1.120÷(3.5﹣0.5)=40(km/h),则a=40,故(1)正确;(2)120÷(3.5﹣2)=80km/h(千米/小时),故(2)正确;(3)设甲车休息之后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40x﹣20,根据图形得知:甲、乙两车中先到达B地的是乙车,把y=260代入y=40x﹣20得,x=7,∵乙车的行驶速度80km/h,∴乙车行驶260km需要260÷80=3.25h,∴7﹣(2+3.25)=h,∴甲比乙迟h到达B地,故(3)正确;(4)当1.5<x≤7时,y=40x﹣20.设乙车行驶的路程y与时间x之间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80x﹣160.当40x﹣20﹣50=80x﹣160时,解得:x=.当40x﹣20+50=80x﹣160时,解得:x=.∴﹣2=,﹣2=.所以乙车行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故(4)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3小题)6.如图,已知A1,A2,A3,…,A n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 n A n+1=1,分别过点A1,A2,A3,…,A n+1作x 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B1,B2,B3,…,B n+1,连接A1B2,B1A2,A2B3,B2A3,…,A n B n+1,B n A n+1依次产生交点P1,P2,P3,…,P n,则P n 的坐标是(n+,).【解答】由已知得A1,A2,A3,…的坐标为:(1,0),(2,0),(3,0),…,又得作x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于点B1,B2,B3,…的坐标分别为(1,),(2,1),(3,),….由此可推出A n,B n,A n+1,B n+1四点的坐标为(n,0),(n ,),(n+1,0),(n+1,).所以得直线A n B n+1和A n+1B n的直线方程分别为解得故答案为:(n+,).7. 下图是护士统计一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8.某高速铁路即将在2019年底通车,通车后,重庆到贵阳、广州等地的时间将大大缩短.5月初,铁路局组织甲、乙两种列车在该铁路上进行试验运行,现两种列车同时从重庆出发,以各自速度匀速向A地行驶,乙列车到达A地后停止,甲列车到达A地停留20分钟后,再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重庆,已知两种列车分别距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乙列车到达A地时,则甲列车距离重庆km.【解答】设乙列车的速度为xkm/h,甲列车以ykm/h的速度向A地行驶,到达A 地停留20分钟后,以zkm/h的速度返回重庆,则根据3小时后,乙列车距离A地的路程为240,而甲列车到达A地,可得3x+240=3y,①根据甲列车到达A地停留20分钟后,再返回重庆并与乙列车相遇的时刻为4小时,可得x+(1﹣)z=240,②根据甲列车往返两地的路程相等,可得(﹣3﹣)z=3y,③由①②③,可得x=120,y=200,z=180,∴重庆到A地的路程为3×200=600(km),∴乙列车到达A地的时间为600÷120=5(h),∴当乙列车到达A地时,甲列车距离重庆的路程为600﹣(5﹣3﹣)×180=300(km),故答案为:300.三.解答题(共10小题)9.为倡导绿色出行,某共享单车近期登陆徐州,根据连续骑行时长分段计费:骑行时长在2h以内(含2h)的部分,每0.5h计费1元(不足0.5h按0.5h计算);骑行时长超出2h的部分,每小时计费4元(不足1h按1h计算).根据此收费标准,解决下列问题:(1)连续骑行5h,应付费多少元?(2)若连续骑行xh(x>2且x为整数)需付费y元,则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3)若某人连续骑行后付费24元,求其连续骑行时长的范围.【解答】(1)当x=5时,y=2×2+4×(5﹣2)=16,∴应付16元;(2)y=4(x﹣2)+2×2=4x﹣4;故答案为:y=4x﹣4;(3)当y=24,24=4x﹣4,x=7,∴连续骑行时长的范围是:6<x≤7.10.如图,“十一”期间,小明一家乘坐高铁前往某市旅游,计划第二天租用新能源汽车自驾出游.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设租车时间为x小时,租用甲公司的车所需费用为y1元,租用乙公司的车所需费用为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当租车时间为多少小时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3)根据(2)的计算结果,结合图象,请你帮助小明选择怎样的出游方案更合算.【解答】(1)设y1=k1x+80,把点(1,95)代入,可得:95=k1+80,解得k1=15,∴y1=15x+80(x≥0);设y2=k2x,把(1,30)代入,可得30=k2,即k2=30,∴y2=30x(x≥0);(2)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答:当租车时间为小时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3)由(2)知:当y1=y2时,x=;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当租车时间为小时,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当租车时间小于小时,选择方案二合算;当租车时间大于小时,选择方案一合算.11.如表给出A、B、C三种上网的收费方式:收费方式月使用费/元包时上网时间/小时超时费/(元/分钟)A30250.05B50500.05C120不限时(1)假设月上网时间为x小时,分别直接写出方式A、B、C三种上网方式的收费金额分别为y1、y2、y3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范围(注意结果要化简);(2)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简图;(3)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哪种上网方式更合算.【分析】从题意可知,本题中的一次函数又是分段函数,关键是理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取值来确定函数值,从而作出函数图象.【解答】(1)收费方式A:y=30 (0≤x≤25),y=30+3x (x>25);收费方式B:y=50 (0≤x≤50),y=50+3x (x>50);收费方式C:y=120 (0≤x);(2)函数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上网方式C更合算。
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 一次函数应用题(一) ---路程问题(1)附答案与解析

二.简答题
1.(2022年江苏盐城)小丽从甲地匀速步行去乙地,小华骑自行车从乙地匀速前往甲地,同时出发,两人离甲地的距离 (m)与出发时间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小丽步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m/min;
(2)当两人相遇时,求他们到甲地 距离.
A.2.7分钟B.2.8分钟C.3分钟D.3.2分钟
4.(2022年湖北随州)已知张强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张强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minB.体育场离文具店1.5km
(2)①0.8;②0.25;③10或116
(3)当 时, ;当 时, ;当 时,
(1)由图象可得,在前12分钟的速度为:1.2÷12=0.1km/min,
故当x=8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为8×0.1=0.8;
在 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不变,都是1.2km
故当x=50时,距离不变,都 1.2km;
在 时,离学生公寓的距离不变,都是2km,
(1))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小明在离家15分钟时到底体育馆,此时离家的距离为2.5km,
∴小明家离体育馆的距离为2.5km,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
故答案为:2.5; ;
(2))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当 时, ,
当 时,此时y是关于x一次函数,设 ,
∴ ,解得 ,∴此时 ,
综上所述,
(3)解:当小明处在去体育馆的途中离家2km时,
解得,
∴ ,
由上可得,当 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解答题(共18小题)1.小聪在学习时看到一则材料:甲、乙两人去某风景区游玩,约好在飞瀑见面,早上,甲乘景区巴士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如图1)去飞瀑;同时,乙骑电动自行车从塔林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设两人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小聪观察、思考后发现了图2的部分正确信息:①两人出发1小时后第一次相遇;②线段CD 表示甲到达飞瀑后,乙正在赶往飞瀑途中时s随t的变化情况,…,请你应用相关知识,与小聪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求乙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2)当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3)在行驶途中,当甲、乙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不超过1千米时,求t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由CD段可知,乙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20千米/小时.(2)第一次相遇在B点,离飞瀑的距离为20×=15千米.(3)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由BC段可知,(x﹣20)=5,∴x=30,∴A(0,30),B(1,0),C(,5),D(,0),∴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0x+30,直线BC的解析式为y=10x﹣10,直线CD的解析式为y=﹣20x+35,当y=1时,x的值分别为h,h,h,∴当甲、乙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不超过1千米时,t的取值范围为≤t≤或≤t≤.2.甲、乙两人分别开汽车和摩托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乙出发半小时后甲出发,设乙行驶的时间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指出点E,F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分别求出线段DE,FG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别求甲、乙两人行驶的速度.【解答】解:(1)点E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甲、乙两人在乙出发2小时时相遇,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0,F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乙出发5小时时甲到达B地,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为60km;(2)设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30),(2,0)代入得,解得:,则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为y=﹣20x+40,设直线FG的函数表达式为y1=k1x+b1,把(5,60),(6,0)代入得,解得,∴直线FG的函数表达式为y1=﹣60x+360;km/h,甲的速度为v乙km/h,(3)设甲的速度为v甲根据图象得,解得:,答:甲行驶的速度是80km/h,乙行驶的速度是60km/h.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季骑车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在出发2h时,两人相距36km,在出发4h时,两人又相距36km,设小王骑行的时间为x(h),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解答】解:(1)∵出发2h时,两人相距36km,在出发4h时,两人又相距36km,∴B(3,0),设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解析式为:y=﹣36x+108;(2)把x=0代入解析式,可得y=108,所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08千米.4.甲从M地骑摩托车匀速前往N地,同时乙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匀速前往M地,甲到达N地后,原路原速返回,追上乙后返回到M地.设甲、乙与N地的距离分别为y1、y2千米,甲与乙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设乙行走的时间为x小时.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1)分别求出y1、y2与x的函数表达式;(2)求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中画出函数图象;(3)当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千米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并且规定:持续联系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为有效联系时间.求当两人用无线对讲机保持有效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由图1知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自行车的速度=15(千米/小时),∴点B的坐标为(2,0),点D 的坐标为(4,90),当0≤x≤2时,y1=90﹣45x,当2≤x≤4时,y1=45x﹣90,y2=15x,(2)甲和乙在A点第一次相遇,时间t1==小时,甲和乙在C点第二次相遇,时间t2==3小时,.当0≤x≤时,s=y1﹣y2=﹣45x+90﹣15x=﹣60x+90,∴x=时,s=0,当≤x≤2时,s=y2﹣y1=15x﹣(﹣45x+90)=60x﹣90,∴x=2时,s=30,当2≤x≤3时,s=y2﹣y1=15x﹣(45x﹣90)=﹣30x+90,∴x=3时,s=0,当3时,s=y1﹣y2=45x﹣90﹣15x=30x﹣90,∴x=4时,s=30,当4≤x≤6时,s=90﹣y2=90﹣15x,∴x=6时,s=0,故描出相应的点就可以补全图象.如图所示,(3)∵0≤x≤,s=﹣60x+90,s=5时,x=,≤x≤2,s=﹣60x﹣90,s=5时,x=,2≤x≤3,s=﹣30x+90,s=5时,x=,3≤x≤4,s=30x﹣90,s=5时,x=,4≤x≤6,s=﹣+90,s=5时,x=,∴由图象知当两人距离不超过5千米时x的取值范围为:≤x≤,≤x≤,≤x≤6,60×(﹣)=10分钟,60×(﹣)=20分钟,60×(6﹣)=20分钟.∴当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有效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为:≤x≤,≤x≤6.5.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距B地的距离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请问甲乙两人何时相遇;(3)求出在9﹣18小时之间甲乙两人相距s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解答】解:(1)由题意的AB两地相距360米;(2)由图得,V甲=360÷18=20km/h,V乙=360÷9=40km/h,则t=360÷(20+40)=6h;(3)在9﹣18小时之间,甲乙两人分别与A的距离为S甲=20x,S乙=40(x﹣9)=40x﹣360,则s=S甲﹣S乙=360﹣20x.6.某森林公园从正门到侧门有一条公路供游客运动,甲徒步从正门出发匀速走向侧门,出发一段时间开始休息,休息了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乙与甲同时出发,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到达正门后休息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匀速返回侧门.图中折线分别表示甲、乙到侧门的路程y(km)与甲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甲、乙第一次相遇的时间.(3)直接写出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解答】解:(1)设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点(0,15)和点(1,10)在此函数的图象上,∴,解得k=﹣5,b=15.∴y=﹣5x+15.即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x+15.(2)设乙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对应的函数关系式y=kx,将(1,15)代入可得k=15,∴乙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对应的函数关系式y=15x,∴解得x=.即第一次相遇时间为.(3)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是7km.设甲休息了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x=代入y=﹣5x+15得,y=9.∵点(,9),(,0)在y=kx+b上,∴,解得k=﹣5,b=18.∴y=﹣5x+18.将x=代入y=﹣5x+18,得y=7.即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是7km.7.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一辆车先出发xh后,另一辆车也开始行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1)慢车的速度为km/h,快车的速度为km/h;(2)求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解答】解:(1)(480﹣440)÷=80km/h,440÷(﹣)﹣80=120km/h,所以,慢车速度为80km/h,快车速度为120km/h;故答案为:80,120;(2)快车到达乙地(出发了4小时快车慢车相距360KM时甲车到达乙地);∵快车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480÷120=4(h),∴点D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80+120)×(﹣)=360,即点D(,360);设CD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可得:,解得:,解析式为y=200x﹣540(≤x≤);(3)由题意,可知两车行驶的过程中有2次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即相遇前:(80+120)×(x﹣)=440﹣300,解得x=(h),相遇后:(80+120)×(x﹣)=300,解得x=(h),故x= h或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8.已知A、B两地相距40km,甲、乙两人沿同一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图中CD、OE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比乙晚出发小时,乙的速度是km/h;(2)在甲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3)甲到达B地后,原地休息小时,从B地以原来的速度和路线返回A地,求甲在返回过程中与乙相距10km时,对应x的值.【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甲比乙晚出发1小时,乙的速度是:20÷2=10km/h,故答案为:1,10;(2)设甲出发x小时,两人相遇,[40÷(2﹣1)]x=10(x+1),解得,x=,即在甲出发小时后,两人相遇;(3)设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0=2k,得k=10,∴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10x;设甲车在返回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ax+b,则,得,即甲车在返回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40x+140,∴|﹣40x+140﹣10x|=10,解得,,x2=3,即甲在返回过程中与乙相距10km时,对应x的值是或3.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经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是千米/时,t=小时;(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得乙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甲车的速度是:(360×2)÷(480÷60﹣1﹣1)=720÷6=120(千米/小时)∴t=360÷120=3(小时).(2)①当0≤x≤3时,设y=k1x,把(3,360)代入,可得3k1=360,解得k1=120,∴y=120x(0≤x≤3).②当3<x≤4时,y=360.③4<x≤7时,设y=k2x+b,把(4,360)和(7,0)代入,可得解得∴y=﹣120x+840(4<x≤7).(3)①(480﹣60﹣120)÷(120+60)+1=300÷180+1==(小时)②当甲车停留在C地时,(480﹣360+120)÷60=240÷60=4(小时)③两车都朝A地行驶时,设乙车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120千米,则60x﹣[120(x﹣1)﹣360]=120,所以480﹣60x=120,所以60x=360,解得x=6.综上,可得乙车出发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故答案为:60、3.10.甲船从A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港,行至某处,发现船上一救生圈不知何时落入水中,立刻原路返回,找到救生圈后,继续顺流驶向B港.乙船从B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港.已知救生圈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到A港的距离y1、y2(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3)求甲船到A港的距离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求救生圈落入水中时,甲船到A港的距离.【解答】解:(1)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为6km/h.(2分)(2)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为6×(﹣2)=3(km).(4分)(3)方法一:设甲船顺流的速度为akm/h,由图象得2a﹣3+(﹣)a=24,解得a=9.(5分)当0≤x≤2时,y1=9x,当2≤x≤时,设y1=﹣6x+b1,把x=2,y1=18代入,得b1=30,∴y1=﹣6x+30,当≤x≤时,设y1=9x+b2,把x=,y1=24代入,得b2=﹣,∴y1=9x﹣.(8分)方法二:设甲船顺流的速度为akm/h,由图象得2a﹣3+(﹣)a=24,解得a=9,(5分)当0≤x≤2时,y1=9x,令x=2,则y1=18,当2≤x≤时,y1=18﹣6(x﹣2),即y1=﹣6x+30,令x=,则y1=15,当≤x≤时,y1=15+9(x﹣),y1=9x﹣.(8分)(4)水流速度为(9﹣6)÷2=(km/h),设甲船从A港航行x小时救生圈掉落水中.根据题意,得9(2﹣x)=(﹣x)+3,解得x=,×9=,即救生圈落水时甲船到A港的距离为.(10分)参考公式:船顺流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10.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乙两车同时从B地出发,匀速驶往C地.乙车直接驶往C地,甲车先到A地取一物件后立即调转方向追赶乙车(甲车取物件的时间忽略不计).已知两车间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x (h)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1)求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填空:A、C两地的距离是:,图中的t=(3)在图2中,画出两车离B地距离y(km)与各自行驶时间x(h)的关系图象,并求两车与B地距离相等时行驶的时间.【解答】解:(1)由直线1可得,出v甲+v乙=150①;由直线2得,v甲﹣v乙=30②,结合①②可得:v甲=90km/小时,v乙=60km/小时;(2)由直线1、2得,乙运用小时候到达C地,故B、C之间的距离为:v乙t=×60=210km.由图也可得:甲用1小时从B到达A,故A、B之间的距离为v甲t=90×1=90km,综上可得A、C之间的距离为:AB+BC=300km;甲需要先花1小时从B到达A,然后再花=小时从A到达C,从而可得t=+1=;(3)甲:当0≤t≤1时,y=90x;②当1<t≤2时,y=180﹣90x;③当2<x≤,y=90x﹣180;=60x.乙:y乙由题意可得,当甲从A到B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题意所述情况,故可得:90﹣90(t﹣1)=60t,解得:t=小时.答:两车与B地距离相等时行驶的时间为小时或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