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合集下载

中国近30年影响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中国近30年影响粮食安全因素分析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3 ・ 6
TERRI TORY & NATURALRE SOURCES S TUDY 中 图分 类 号 :032 F 6 .
2 2 No3 01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7 5 ( 0 2) 3 0 3 - 3 10 — 8 3 2 1 0 — 0 6 0
粮 食安 全 因素 的基础上 , 用定量分析 方法 , 讨 自然 资源和人 为 因素对粮食 生产的影响 , 运 探 包括耕地 面积 、 粮食 播种 面积 、 效 灌 有 溉 面积 、 农用机械 总动 力、 化肥 施 用量等 因素与粮食 总产 量的相 关关系。结果显 示 , 关 系数依 次为 : 相 化肥 施 用量 >农 用机 械 总动 力 >有 效灌 溉面积 >粮食播 种 面积 >耕地 面积 。 关键词 : 食安全 ; 粮 粮食 总产 量 ; 关关 系; 相 耕地 面积 Th na y i f i pa tf c o s o o d s c r t f Chi a i a l 0 y a s e a l ss o m c a t r n f o e u iy o n n ne ry 3 e r
基金项 目: 赣南 师范 学 院 博 士 启动 基 金
中国近 3 0年影响粮食 安全 因素分 析
徐 祥 明 , 灵 华 赣 师 学 , 赣 40 覃 (南 范 院江 州3 0 西 1) 0
摘要 : 3 近 O年我 国粮 食 总产 量 出现 了较 大的波动 , 中国的粮食 安全重新 引起 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 分析我 国近 3 O年影 响
Ke r s o d s c rt ; an o t u ;c r lt e rl t n h p c t ae a d ae y wo d :F o e u i g i up t or ai eai s i ; u i td l r a y r e v o l v n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原因及对策粮食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全的基本要求。

然而,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最大因素之一。

我国地广人稠,气候区域性明显,各地的自然灾害类型也各不相同,如海洋气旋、旱灾、洪涝、地震、台风等灾害屡次袭击,给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环境污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大气污染排放、化学污染等。

空气污染可直接影响作物品质,土壤污染会累积对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四、农业生产技术滞后我国现代化农业装备设施、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业人才储备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人口流失导致管理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提高粮食生产的安全性:一、自然灾害防范措施加强雨洪灾害监测、预警和预防,并进行常态化维护保养。

加强抗旱、抗风、抗虫灾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同时,要建立起多样化的生产保险、粮食储备以及防灾应急体系,能够及时应对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二、发展生产资源经济利用加强农业环境的治理,推广大气、水、土壤的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科研机构应从农业发展战略、人口发展趋势、资源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全面考虑,制定及实施相应的技术开发和升级计划,加强农业生产的综合利用效益。

三、环境保护与粮食生产安全加强农产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管,从源头把控农产品的安全;加强环保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限制环境污染的限制和排放,避免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推广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首先要发展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方案,加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作。

中国粮食安全为何发生重大变动

中国粮食安全为何发生重大变动

中国粮食安全为何发生重大变动1、农业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受到制约受非农业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

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其中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38%。

耕地面积的缩减再加上水资源的短缺使得农业生产环境破坏,农业产量受到不利影响。

2、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导致粮食消费量大幅度增加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全国人口数量的持续上升,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

同时我国GDP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民众有能力消费更多的粮食和食用植物油。

对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

3、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我国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的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导致农业产量低,综合效益不显著。

农技推广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新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就难以到位,影响了粮食安全。

4、农村科技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

特别是前几年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负担重,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妇女,导致土地抛荒,粗放耕作,广种薄收。

由于劳动者素质差,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粮食产量难以持续提高。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正式版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正式版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正式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土地资源限制、水资源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市场需求变化等。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稳定、温度升高和自然灾害增多等,农作物种植受到了很大影响。

应对措施包括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推动耕作方式的调整,完善保险制度以减轻农民的损失,加强农产品储备和调剂。

其次,土地资源限制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农业生产能力的下降。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第三,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难题。

农业需水量大,但水资源有限,尤其是北方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应对措施包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兽药和肥料等农资的监管和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最后,市场需求变化也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市场对粮食品质、品种和多样化需求增加。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市场调查和监测,灵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粮食品质和加工水平,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

总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很多,但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其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保障粮食安全。

未来,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事故应对能力,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一、本文概述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当前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保障措施。

文章首先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详细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技术落后、粮食储备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包括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等。

本文旨在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然而,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耕地资源紧张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同时,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同时,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再次,粮食储备和物流体系不完善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

尽管我国粮食储备规模较大,但储备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粮食需求。

粮食物流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输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影响了粮食的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

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粮食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越来越大。

然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容易受到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不确定性。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耕地资源紧张、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粮食储备和物流体系不完善以及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匡舒啸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年第06期近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消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足,供求是平衡的,但如果粮食供求形势逆转,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将动摇国民经济基础。

因此,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1.1 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2006年底降为18.27亿亩,10年净减少1.24亿亩。

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

与此同时,我国不少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1.2 气候条件不稳定性增加。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

近10年我国年均受灾面积达7.27亿亩,农业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生产的压力比较大。

据专家预测,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的变化,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3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欠账较多。

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结构不够合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1.4 粮食增产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目前缺少像矮化水稻、矮化小麦和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那样的带有革命性的增产品种,缺少增产效果显著的成熟配套技术。

农业科研缺乏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大课题攻关的平台,也缺乏有效配置各种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资源分散、研究重复、形不成合力。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滞后,满足不了农民的科技需求。

1.5 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低。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4亩,人均经营耕地只有2亩,种粮比较效益不高。

以2005年为例,种粮亩收益为243元,按人均2亩计算,人均获得的粮食收入只有486元。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粮食供需呈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局面。

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成为历史上最丰富的时期。

但自1999年后,我国粮食连续减产,2003年回落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目前粮食库存比较充足,供求是平衡的,但如果减产趋势持续或恢复缓慢,必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一旦粮食供求形势逆转,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将动摇国民经济基础。

因此,要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因素从长期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按照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食物结构和发展趋势,预计未来3年,我国粮食的需求量将达到500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长65亿公斤,年均增长1.3%。

我国粮食供给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表现在:(1)耕地锐减。

由1996年的19.51亿亩降至2003年的18.51亿亩,7年减少了1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428万亩。

在减少的1亿亩耕地中,生态退耕占62%,农业结构调整占18%,建设用地占14%,灾害损毁占6%。

同时,新增耕地质量差,占用的多是好地、熟地,补充的多是边缘地、劣地、生地,耕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在下降,东部减少一亩地的产量,西部新开两亩地也补不回来。

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仅1.4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5%。

全国已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1/3的省区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耕地的占用还会继续增加。

(2)粮食增产的技术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目前缺少像矮化水稻、矮化小麦和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那样的带有革命性的增产品种,缺少增产效果显著的成熟配套技术。

农业科研缺乏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大课题攻关的平台,也缺乏有效配置各种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资源分散、研究重复、形不成合力。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滞后,满足不了农民的科技需求。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一、背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每个国家的基本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供给、需求、气候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二、影响因素1.供给因素我国农业实力逐渐提升,但仍存在着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和严重的瓶颈制约,这对粮食的供给带来了不利影响。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由于部分地区的农民流入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粮食产量无法满足需求。

其次,农民在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也要面临粮食市场价格下跌而导致收入下降的问题,这种矛盾往往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计,也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面影响。

最后,市场需求起伏不定,农民需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但是不能完全保障粮食生产。

2.需求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粮食需求量与日俱增,且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粮食占用很大部分收入。

因此,不仅数量需求,质量需求也持续增加。

这些需求的成分包括婴幼儿、老人、中青年,他们的营养需求差异较大,陈述的知识有差异。

这些因素都对粮食的消费量和质量产生了影响。

3.气候因素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尤为明显。

天气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会对粮食产量造成极大影响。

例如,2019年,黄河中下游地区连续多日暴雨,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受灾,严重影响了当年粮食产量。

同时,气候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粮食生产,降雨量和温度异常,以及干旱、水涝等灾害都会对粮食产量和品质带来影响。

4.自然环境因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源日渐受到了破坏和污染,对于粮食质量和数量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 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 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 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并且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局面。
季风气候带来的降 水差异大是对我国 农业生产的主要打 击.我国各地降水量 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国大多数地方降 水量集中在五月到 十月.这个时期的降 水量一般要占全年 的80%.就南北不同 地区来看,南方雨季 开始早而结束晚,北 方雨季开始晚而结 束早。 常常出现“北旱南 涝”或相反的灾害. 还极易产生水早害; 寒潮、霜冻和台风 引起的灾害性天气, 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瓶颈因素
14软件技术 余潇霄
影 响 我 国 粮 食 安 全 的 瓶 颈 因 素
一、耕地数量
二、耕地质量
三、水
பைடு நூலகம்
四、气候条件
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可以说是幅员辽阔。但由于可利用土地少,加上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相 对贫乏,特别是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耕地更为紧缺。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 的数据,我国耕地面积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及世界平 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37%。 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只 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全国还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 长期耕作不利于水土保持,需逐步退耕。现在土地污染非常严重。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利用率低。我国拥有宜耕荒地资源2.04亿亩, 按照60%的垦殖率计,可开垦耕地1.22亿亩。但由于生态保护的要求,耕 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已十分有限。
一、人口众多
2015年末,中国大陆 总人口(包括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和中 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 人,不包括香港、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省以及海外华侨人 数)137462万人。
二、农村人口少
三、浪费严重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 国家粮食局发布数 据显示,中国每年 生产的粮食中有 35%被浪费,其中 每年仅在粮食储存、 运输和加工等餐桌 外的环节浪费就高 达700亿斤,接近 我国粮食总产量的 6%,相当于产粮 大省吉林省一年的 粮食产量。
节约粮食,
反对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