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球实验

合集下载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引言作为物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辉光放电实验是一项令人着迷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体放电的特性,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电学基础知识。

辉光放电实验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辉光球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辉光球来进行辉光放电实验,并观察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原理当给定气体加上足够高的电压,电子会被加速到足以使其可以克服分子间的结合能而脱离分子,这样,一部分电子就会以很高的动能在气体分子之间进行运动,如果这些电子与其他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它们的动能就会转移到这些分子中,引起这些分子发射光子,这就是辉光放电现象。

其中,气体分子在发射光子时会通过电子的能量水平发射出特定频率的光,并带有固定的颜色。

通过观察放电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大致判断出所使用的气体种类以及其物理特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辉光球•高压变压器•气压表•气泵•气体气瓶•电压表•导线•示波器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放在平坦台面上。

2.将高压变压器的正负极分别接到辉光球的极子上,设置不同的电压。

3.将气体气瓶和气泵连通,将气压表连接气瓶出气口,向球中通入气体,调节其压力。

4.打开气泵,将气体压入球中。

5.打开高压变压器电源。

6.调节气体压力和电压直至出现放电现象。

7.通过示波器观察放电的波形,并记录不同电压下放电的特点和性质。

8.关闭高压变压器电源,拆卸连接线。

9.清空球内气体和表面积累的电荷。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如下表所示:电压(V)放电现象和性质300 球体发出微光,出现弱P-P型电晕放电。

500 典型的时间短、亮度弱的P-P型电晕放电。

700 亮度明显增加,球型放射光芒,光度增强。

900 球体发亮更加明显,辉光晕发射强度增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强度和亮度都会相应地增强。

在较低电压下,整个辉光放电区域比较小,强度相对较弱,形状也比较简单;而在较高电压下,放电区域会更大,强度也更高,形状也更加复杂。

辉光球与辉光盘实验现象

辉光球与辉光盘实验现象

辉光球与辉光盘实验现象一、引言辉光球与辉光盘实验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经典实验现象,它们能够展示出电子在不同介质中运动时所产生的不同发光现象。

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规律,以及不同介质对电子运动的影响。

二、辉光球实验现象1. 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是通过在一个真空管内加入气体,并在两端加上高压电源,使得气体形成等离子体并发生放电。

当放电时,气体分子被电离并激发,从而产生能量。

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时,会导致气体分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2. 实验装置辉光球实验需要用到真空管、高压电源、气体和探测器等设备。

真空管是一个玻璃或金属制成的密封容器,在其中加入气体后进行放电实验。

高压电源则用于提供足够大的电压,以使得气体分子形成等离子体并发生放电。

探测器则用于检测放出的光线。

3. 实验现象当高压电源通电后,真空管内的气体被激发并产生放电。

这时,气体分子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形成一个亮丽的辉光球。

不同气体放电时所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4. 实验应用辉光球实验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

在物理学中,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等离子体物理和原子结构;在化学中,它可以用于分析气体成分;在材料科学中,它可以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的性质。

三、辉光盘实验现象1. 实验原理辉光盘实验是通过在一个圆形金属板上加上高压电源,并在其周围加上一层绝缘材料和另一层金属网格来进行的。

当高压电源通电后,在金属板和网格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并使得周围空气形成等离子体并发生放电。

这些放电会导致空气分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2. 实验装置辉光盘实验需要用到圆形金属板、高压电源、绝缘材料和金属网格等设备。

圆形金属板是实验的核心部分,其周围加上的绝缘材料和金属网格则用于控制放电过程。

3. 实验现象当高压电源通电后,金属板周围的空气被激发并产生放电。

这时,空气分子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并在金属板上形成一个亮丽的辉光盘。

不同气体放电时所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篇一: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大型辉光球实验报告

大型辉光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辉光放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观察辉光球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的辉光现象。

3. 探究辉光球放电过程中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是一种利用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装置主要由辉光球、电源、控制器等组成。

辉光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氖气等),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产生辉光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辉光球(直径约15cm,内充惰性气体)2. 电源(12V低压直流电)3. 控制器(产生高频电压)4. 电压表(测量电压)5. 电流表(测量电流)6. 手套(保护实验人员)7. 记录纸、笔四、实验步骤1. 将辉光球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球体稳固。

2. 将电源、控制器与辉光球连接,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控制器,使电压逐渐升高。

4. 观察辉光球内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记录辉光现象。

5. 改变控制器参数,观察不同电压下辉光现象的变化。

6.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值。

7.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断开电路连接。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当电压逐渐升高时,辉光球内开始出现微弱的辉光现象。

2. 随着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辉光现象逐渐增强,辉光颜色和亮度也随之变化。

3. 改变控制器参数,辉光现象呈现不同的特点,如辉光颜色、亮度、形状等。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六、实验分析1. 辉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辉光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作用,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2. 辉光颜色和亮度与球内充气体种类、电压、电流等因素有关。

3. 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不同,这是因为手指触摸球体时,人体成为另一电极,球体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发生改变。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本实验采用了辉光放电的原理,利用气体放电形成的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并与气体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使气体放电开启,形成辉光球。

实验仪器包括高压电源、玻璃球、气体管、电极等组成。

首先,将气体填充到玻璃球中,然后通过高压电源对气体施加高压,开启气体放电。

此时,由于气体分子中的电子被高压电场加速,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碰撞其他分子,使得其他分子也产生带电粒子,形成连锁反应。

这些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与气体分子产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激发其他气体分子,使放电现象不断扩散,最终形成大范围的辉光球。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气体种类和气压等实验条件,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

例如,在氧气气体下,辉光球呈现出红色的光芒;而在氖气气体下,则呈现出蓝色的光芒。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位置,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路径,从而改变辉光球的形态和颜色。

例如,当电极位置固定时,辉光球呈现为球形;而当电极位置变化时,辉光球则呈现为椭圆形或弧形。

总的来说,辉光球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物理演示实验,它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控制带电粒子运动路径,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深入理解气体放电的原理和特性。

辉光球实验报告

辉光球实验报告

辉光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用气体放电的方式来制造辉光球,观察其光谱、颜色和形状等特征,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气体物理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进行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辉光球的特征与气体种类、压力、电源电压等因素有关。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气体的放电特性和辉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原理:辉光是指当电流经过气体后,发出的一种弱光,其特点是较弱的电流就可以引起放电。

在辉光的过程中,电子经与原子或离子的碰撞而激发形成激发态,当激发态的电子又被其他原子或离子碰撞时,就会释放能量。

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磁波或者其他形式,并产生特殊的颜色和光谱。

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作为放电介质,在不同电流和电压下进行放电实验,观察气体产生的辉光球的外形和颜色。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球、高压电源、电极、氦气或氖气等,需要对实验环境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实验安全。

2. 开始实验:使用高压电源对氦气和氖气进行放电,观察辉光球的形成过程。

3. 修改参数:调整电压、电流、气体种类等参数,观察辉光球的变化。

4. 观察记录:记录气体的放电特性,包括辉光球的形状、颜色及光谱特征等。

5. 结束实验:开关高压电源,关闭气体阀门,拆卸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金属电极加上高压电源后,气体管道内的气体产生了放电现象,形成了辉光球的特征,不同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可以影响辉光球的形成和形态。

当我们调整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时,辉光球的形态与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电压和气体压力下气体的电离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了辉光球的放电效果。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辉光球的光谱分布,在高频区域可以看到紫色和蓝色的发光带,而在低频区域则可以看到橙色和红色的发光带。

这些发光带的产生与气体原子和离子的能级跃迁有关,不同气体和不同能级跃迁会产生特定的发光带。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辉光球的形态和光谱特征,深入了解了气体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辉光现象。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辉光球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2.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3.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实验步骤】1. 实验前首先要连接好电源;2. 闭合辉光球前面板上的开关,观察现象,调节强度旋纽,再观察现象;3. 用手指接触球面并在球面上移动,观察球内辉光变化现象;4. 实验完毕,断开开关并关掉电源,将仪器摆放整齐。

辉光球【实验目的】4.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5.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6.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辉光球探索实验报告(3篇)

辉光球探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辉光球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装置,它通过高压高频电场使球内稀薄气体发生电离,从而产生绚丽多彩的辉光现象。

这种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神奇魅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辉光球实验现象,深入了解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2.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3.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高强度玻璃球壳、一个黑色球状电极和一块震荡电路板组成。

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电极接高频压电源。

当电源接通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产生辉光现象。

实验中,当手指轻触玻璃球表面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从而产生辉光。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

四、实验装置与材料1. 辉光球实验装置:一个高强度玻璃球壳、一个黑色球状电极、一块震荡电路板、电源变换器、电源线、电位器等。

2. 实验材料: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五、实验步骤1. 连接电源:将电源变换器连接到电源线,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 打开电源:开启电源开关,使震荡电路开始工作。

3. 观察辉光现象:观察辉光球中央电极周围形成的类似于点电荷的场,用手触摸玻璃球表面,观察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4. 调节强度旋纽:调节强度旋纽,观察辉光强度变化。

5.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将仪器摆放整齐。

六、实验现象与分析1. 观察到辉光球中央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2. 当用手触摸玻璃球表面时,辉光在手指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
辉光球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2、探究气体分子激发,碰撞,复合的物理过程。

·实验原理
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

·实验仪器辉光球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打开电源开关,辉光球发光;
2.用指尖触及辉光球,可以看见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
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
扭曲。

·实验感想
这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受益颇多。

首先,我加深了对静电的认识。

第二,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现在的大学是很注重动手能力的,实验和理论的结合在大学是很普遍的,大学物理课给了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光靠老师在课堂讲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是很重要的。

第三,物理实验也能够增加了自己的耐心。

物理实验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想做好一个实验,容不得半点松懈。

物理实验正是这样一门培养我们耐心、恒心和信心的课程。

第四,实验培养了自己严谨的研究态度。

实验过程中,进行简单的验算,对于实验中产生的较大误差,不能马虎了事,一定要找到产生误差的原因。

在这些次实验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操作比较慢,动手能力不够强,探索方式有待改善,创新意识还不够,数据处理的能力不够好。

这些不足之处我将会努力改善,克服困难,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

物理实验让我们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教会我们实践中出真理,而在碰到问题时,要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坐等别人去教你,这正是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需要的精神,
今后,不管是对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把从实验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上,真正意义上理解物理实验课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