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引言作为物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辉光放电实验是一项令人着迷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体放电的特性,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电学基础知识。

辉光放电实验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辉光球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辉光球来进行辉光放电实验,并观察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原理当给定气体加上足够高的电压,电子会被加速到足以使其可以克服分子间的结合能而脱离分子,这样,一部分电子就会以很高的动能在气体分子之间进行运动,如果这些电子与其他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它们的动能就会转移到这些分子中,引起这些分子发射光子,这就是辉光放电现象。

其中,气体分子在发射光子时会通过电子的能量水平发射出特定频率的光,并带有固定的颜色。

通过观察放电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大致判断出所使用的气体种类以及其物理特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辉光球•高压变压器•气压表•气泵•气体气瓶•电压表•导线•示波器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放在平坦台面上。

2.将高压变压器的正负极分别接到辉光球的极子上,设置不同的电压。

3.将气体气瓶和气泵连通,将气压表连接气瓶出气口,向球中通入气体,调节其压力。

4.打开气泵,将气体压入球中。

5.打开高压变压器电源。

6.调节气体压力和电压直至出现放电现象。

7.通过示波器观察放电的波形,并记录不同电压下放电的特点和性质。

8.关闭高压变压器电源,拆卸连接线。

9.清空球内气体和表面积累的电荷。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如下表所示:电压(V)放电现象和性质300 球体发出微光,出现弱P-P型电晕放电。

500 典型的时间短、亮度弱的P-P型电晕放电。

700 亮度明显增加,球型放射光芒,光度增强。

900 球体发亮更加明显,辉光晕发射强度增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强度和亮度都会相应地增强。

在较低电压下,整个辉光放电区域比较小,强度相对较弱,形状也比较简单;而在较高电压下,放电区域会更大,强度也更高,形状也更加复杂。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篇一: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大型辉光球实验报告

大型辉光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辉光放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观察辉光球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的辉光现象。

3. 探究辉光球放电过程中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是一种利用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装置主要由辉光球、电源、控制器等组成。

辉光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氖气等),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产生辉光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辉光球(直径约15cm,内充惰性气体)2. 电源(12V低压直流电)3. 控制器(产生高频电压)4. 电压表(测量电压)5. 电流表(测量电流)6. 手套(保护实验人员)7. 记录纸、笔四、实验步骤1. 将辉光球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球体稳固。

2. 将电源、控制器与辉光球连接,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控制器,使电压逐渐升高。

4. 观察辉光球内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记录辉光现象。

5. 改变控制器参数,观察不同电压下辉光现象的变化。

6.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值。

7.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断开电路连接。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当电压逐渐升高时,辉光球内开始出现微弱的辉光现象。

2. 随着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辉光现象逐渐增强,辉光颜色和亮度也随之变化。

3. 改变控制器参数,辉光现象呈现不同的特点,如辉光颜色、亮度、形状等。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六、实验分析1. 辉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辉光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作用,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2. 辉光颜色和亮度与球内充气体种类、电压、电流等因素有关。

3. 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不同,这是因为手指触摸球体时,人体成为另一电极,球体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发生改变。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篇一: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本实验采用了辉光放电的原理,利用气体放电形成的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并与气体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使气体放电开启,形成辉光球。

实验仪器包括高压电源、玻璃球、气体管、电极等组成。

首先,将气体填充到玻璃球中,然后通过高压电源对气体施加高压,开启气体放电。

此时,由于气体分子中的电子被高压电场加速,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碰撞其他分子,使得其他分子也产生带电粒子,形成连锁反应。

这些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与气体分子产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激发其他气体分子,使放电现象不断扩散,最终形成大范围的辉光球。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气体种类和气压等实验条件,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

例如,在氧气气体下,辉光球呈现出红色的光芒;而在氖气气体下,则呈现出蓝色的光芒。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位置,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路径,从而改变辉光球的形态和颜色。

例如,当电极位置固定时,辉光球呈现为球形;而当电极位置变化时,辉光球则呈现为椭圆形或弧形。

总的来说,辉光球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物理演示实验,它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控制带电粒子运动路径,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深入理解气体放电的原理和特性。

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

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

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
• 实验操作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学习到如何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实施、实验数据的采集等。这些技能对于我们后续进行其他物理实验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科学研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实 验,我们能够学习并掌握如何处 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包括数据的 整理、图表制作、误差分析等。 这些技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实验结果,挖掘实验数据背后 的物理规律和现象。
实践与应用结合
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辉光球技术应用 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培养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探索更多创新性的 应用和改进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辉光球的应用和意义
辉光球作为一种演示实验装置, 可以直观地展示气体放电发光的 现象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辉光球还可以用于展示等离子体 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等
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辉光球的演示实验,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03
辉光球中的物理现象
辉光现象
电子运动
辉光球中的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被电 离,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使气体原 子激发发光,形成美丽的辉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电场,电子在电场 的作用下加速运动。电子与气体原子 碰撞时,将能量传递给气体原子,使 其激发发光。
电离现象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气体分子或原子 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它们之间的束 缚力,成为自由粒子或自由电子,形 成等离子体。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辉光球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2.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3.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实验步骤】1. 实验前首先要连接好电源;2. 闭合辉光球前面板上的开关,观察现象,调节强度旋纽,再观察现象;3. 用手指接触球面并在球面上移动,观察球内辉光变化现象;4. 实验完毕,断开开关并关掉电源,将仪器摆放整齐。

辉光球【实验目的】4.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5.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6.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辉光球探索实验报告(3篇)

辉光球探索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辉光球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装置,它通过高压高频电场使球内稀薄气体发生电离,从而产生绚丽多彩的辉光现象。

这种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物理世界的神奇魅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辉光球实验现象,深入了解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2.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3.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高强度玻璃球壳、一个黑色球状电极和一块震荡电路板组成。

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电极接高频压电源。

当电源接通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产生辉光现象。

实验中,当手指轻触玻璃球表面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从而产生辉光。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

四、实验装置与材料1. 辉光球实验装置:一个高强度玻璃球壳、一个黑色球状电极、一块震荡电路板、电源变换器、电源线、电位器等。

2. 实验材料: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五、实验步骤1. 连接电源:将电源变换器连接到电源线,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 打开电源:开启电源开关,使震荡电路开始工作。

3. 观察辉光现象:观察辉光球中央电极周围形成的类似于点电荷的场,用手触摸玻璃球表面,观察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4. 调节强度旋纽:调节强度旋纽,观察辉光强度变化。

5.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将仪器摆放整齐。

六、实验现象与分析1. 观察到辉光球中央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2. 当用手触摸玻璃球表面时,辉光在手指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
篇一: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
临近期末,我们迎来了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此次演示实验主要是电磁学相关,在实验室里,老师为我们演示了雅各布天梯、静电除尘演示仪、避雷针原理展示、磁悬浮展示等奇妙有趣的实验,虽然磁学实验有些仪器已经不能使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趣,其中最能吸引我的是辉光球。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后,辉光球发出红蓝的光,用指尖触及辉光球,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当电压调到临界值后,辉光球熄灭,但如果周围有声响便又会亮起来,这一现象十分新奇。

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那么光路为什么会随着手指移动呢?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

低压气体辉光放电现象在生活中不仅仅可以做观赏使用,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日光灯、霓虹灯等等。

我们可以利用临界电压制作声控霓虹灯,用在舞台之类的地方,会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除了
手指还会有别的因素影响球周围的电势、电场分布,所以利用这一点辉光还可以用来检测。

篇二:辉光球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辉光球,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

原理:
实验中,用手指轻触玻璃球的表面时,球内产生彩色的辉光。

这其实是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玻璃球内充有某种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球内电极接高频压电源,手指轻轻触摸玻璃球表面,人体即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中的自由电荷极少,是良好的绝缘体。

但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气体分子可发生电离,气体中出现电子和离子,这时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离子作定向漂移运动,气体就导电。

通常把气体放电粗分成两种类型:依靠外界作用维持气体导电,且外界作用撤除后放电即停止的,称为气体的被激导电;不依靠外界作用,在电场作用下能自己维持导电状态的,称为气体的自激导电。

气体的导电规律:
在充有气体的密封玻璃管内装有两个电极,把它们与电源的正负
极相连,并逐渐增加电压。

当电压V较小时,电压V与电流强度I的关系服从欧姆定律。

当V增加到饱和时,电流达到饱和值。

如果电压继续升高,电流又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

在这一阶段中,因为电子与正离子在分别向阳极和阴极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动能,当他们与中性分子碰撞时,足以使中性分子电离,从而产生出新的电子和离子。

上述的导电过程都是必须依赖于外界的电离作用而维持的,属于气体被激导电。

当两电极间的电压进一步增加时,电流将突然增加,同时极间电压突然下降。

这是因为产生了雪崩式的碰撞电离。

此时即使撤去外界的电力作用,导电过程仍然继续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气体的自激导电。

在气体自激导电时,往往伴有发声、发光等现象。

当气体由被激导电过渡到自激导电时,我们说气体已被击穿或已被点燃。

使气体击穿的最小电压D称为击穿电压。

气体击穿后,由于气体的性质、压强、电极的形状和距离、外加电压以及电源的功率的不同,而可能采取辉光放电、弧光放电、火花放电及电晕放电等形式。

辉光放电是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相关应用:
霓虹灯,日光灯,人体辉光等。

总结:
辉光球是一个很好看,很好玩,也很有应用价值的实验。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