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引言作为物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辉光放电实验是一项令人着迷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体放电的特性,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电学基础知识。
辉光放电实验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辉光球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辉光球来进行辉光放电实验,并观察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原理当给定气体加上足够高的电压,电子会被加速到足以使其可以克服分子间的结合能而脱离分子,这样,一部分电子就会以很高的动能在气体分子之间进行运动,如果这些电子与其他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它们的动能就会转移到这些分子中,引起这些分子发射光子,这就是辉光放电现象。
其中,气体分子在发射光子时会通过电子的能量水平发射出特定频率的光,并带有固定的颜色。
通过观察放电的颜色和形态,可以大致判断出所使用的气体种类以及其物理特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辉光球•高压变压器•气压表•气泵•气体气瓶•电压表•导线•示波器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放在平坦台面上。
2.将高压变压器的正负极分别接到辉光球的极子上,设置不同的电压。
3.将气体气瓶和气泵连通,将气压表连接气瓶出气口,向球中通入气体,调节其压力。
4.打开气泵,将气体压入球中。
5.打开高压变压器电源。
6.调节气体压力和电压直至出现放电现象。
7.通过示波器观察放电的波形,并记录不同电压下放电的特点和性质。
8.关闭高压变压器电源,拆卸连接线。
9.清空球内气体和表面积累的电荷。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和性质。
如下表所示:电压(V)放电现象和性质300 球体发出微光,出现弱P-P型电晕放电。
500 典型的时间短、亮度弱的P-P型电晕放电。
700 亮度明显增加,球型放射光芒,光度增强。
900 球体发亮更加明显,辉光晕发射强度增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强度和亮度都会相应地增强。
在较低电压下,整个辉光放电区域比较小,强度相对较弱,形状也比较简单;而在较高电压下,放电区域会更大,强度也更高,形状也更加复杂。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辉光球演示试验报告范文篇一:大物演示试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讨论和利用接近期末,我们迎来了其次次物理演示试验,此次演示试验主要是电磁学相关,在试验室里,老师为我们演示了雅各布天梯、静电除尘演示仪、避雷针原理展现、磁悬浮展现等奇异好玩的试验,虽然磁学试验有些仪器已经不能使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爱好,其中最能吸引我的是辉光球。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后,辉光球发出红蓝的光,用指尖触及辉光球,辉光在手指的四周处变得更为光明,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顺手指移动起舞。
当电压调到临界值后,辉光球熄灭,但假如四周有声响便又会亮起来,这一现象非常新颖。
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心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线四射。
那么光路为什么会随着手指移动呢?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心的电极四周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四周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匀称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四周处变得更为光明。
低压气体辉光放电现象在生活中不仅仅可以做欣赏使用,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例如日光灯、霓虹灯等等。
我们可以利用临界电压制作声控霓虹灯,用在舞台之类的地方,会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除了手指还会有别的因素影响球四周的电势、电场分布,所以利用这一点辉光还可以用来检测。
篇二:辉光球试验报告试验现象:辉光球,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淡薄的惰性气体,玻璃球中心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线四射,产生神奇颜色。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线四射。
原理:试验中,用手指轻触玻璃球的表面时,球内产生彩色的辉光。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篇一: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篇一: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辉光球
本实验采用了辉光放电的原理,利用气体放电形成的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并与气体分子发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使气体放电开启,形成辉光球。
实验仪器包括高压电源、玻璃球、气体管、电极等组成。
首先,将气体填充到玻璃球中,然后通过高压电源对气体施加高压,开启气体放电。
此时,由于气体分子中的电子被高压电场加速,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碰撞其他分子,使得其他分子也产生带电粒子,形成连锁反应。
这些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中移动,与气体分子产生反应,产生辐射能量,从而激发其他气体分子,使放电现象不断扩散,最终形成大范围的辉光球。
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气体种类和气压等实验条件,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
例如,在氧气气体下,辉光球呈现出红色的光芒;而在氖气气体下,则呈现出蓝色的光芒。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位置,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路径,从而改变辉光球的形态和颜色。
例如,当电极位置固定时,辉光球呈现为球形;而当电极位置变化时,辉光球则呈现为椭圆形或弧形。
总的来说,辉光球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物理演示实验,它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控制带电粒子运动路径,观察到不同的放电现象和辉光球形态,深入理解气体放电的原理和特性。
辉光球实验报告

辉光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用气体放电的方式来制造辉光球,观察其光谱、颜色和形状等特征,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气体物理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进行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辉光球的特征与气体种类、压力、电源电压等因素有关。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气体的放电特性和辉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原理:辉光是指当电流经过气体后,发出的一种弱光,其特点是较弱的电流就可以引起放电。
在辉光的过程中,电子经与原子或离子的碰撞而激发形成激发态,当激发态的电子又被其他原子或离子碰撞时,就会释放能量。
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磁波或者其他形式,并产生特殊的颜色和光谱。
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氦气和氖气这两种常见的惰性气体作为放电介质,在不同电流和电压下进行放电实验,观察气体产生的辉光球的外形和颜色。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球、高压电源、电极、氦气或氖气等,需要对实验环境做好防护措施,保证实验安全。
2. 开始实验:使用高压电源对氦气和氖气进行放电,观察辉光球的形成过程。
3. 修改参数:调整电压、电流、气体种类等参数,观察辉光球的变化。
4. 观察记录:记录气体的放电特性,包括辉光球的形状、颜色及光谱特征等。
5. 结束实验:开关高压电源,关闭气体阀门,拆卸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金属电极加上高压电源后,气体管道内的气体产生了放电现象,形成了辉光球的特征,不同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可以影响辉光球的形成和形态。
当我们调整电源电压和气体压力时,辉光球的形态与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电压和气体压力下气体的电离程度不同,从而影响了辉光球的放电效果。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辉光球的光谱分布,在高频区域可以看到紫色和蓝色的发光带,而在低频区域则可以看到橙色和红色的发光带。
这些发光带的产生与气体原子和离子的能级跃迁有关,不同气体和不同能级跃迁会产生特定的发光带。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辉光球的形态和光谱特征,深入了解了气体放电的基本原理和辉光现象。
大物演示实验报告关于辉光球的

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
• 实验操作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学习到如何进行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 、实验步骤的制定与实施、实验数据的采集等。这些技能对于我们后续进行其他物理实验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科学研 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实 验,我们能够学习并掌握如何处 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包括数据的 整理、图表制作、误差分析等。 这些技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实验结果,挖掘实验数据背后 的物理规律和现象。
实践与应用结合
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辉光球技术应用 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培养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探索更多创新性的 应用和改进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辉光球的应用和意义
辉光球作为一种演示实验装置, 可以直观地展示气体放电发光的 现象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辉光球还可以用于展示等离子体 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等
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辉光球的演示实验,可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03
辉光球中的物理现象
辉光现象
电子运动
辉光球中的气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被电 离,电子与气体原子碰撞,使气体原 子激发发光,形成美丽的辉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电场,电子在电场 的作用下加速运动。电子与气体原子 碰撞时,将能量传递给气体原子,使 其激发发光。
电离现象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气体分子或原子 获得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它们之间的束 缚力,成为自由粒子或自由电子,形 成等离子体。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

辉光球物理实验报告(共9篇)辉光球实验报告辉光球【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2.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3.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实验步骤】1. 实验前首先要连接好电源;2. 闭合辉光球前面板上的开关,观察现象,调节强度旋纽,再观察现象;3. 用手指接触球面并在球面上移动,观察球内辉光变化现象;4. 实验完毕,断开开关并关掉电源,将仪器摆放整齐。
辉光球【实验目的】4. 了解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
5. 了解低压气体中伴有辉光出现的自激导电。
6. 探究低气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的放电现象和原理。
【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使产生高压高频电压并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实验现象】装置、、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人体即为另一电极,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也就不再均匀对称,气体在这两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辉光球的来龙去脉
姓名:万梦洁
学号: 090341225
学院:计算机学院
班级: 090341B
学期中旬,我们做了第二次的物理演示实验,不得不感叹,物理真的很奇妙,学校的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趣味物理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物理概念,帮助我们体会实验构思的巧妙,帮助我们把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帮助我们开阔知识视野。
在实验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漂亮的辉光球,下课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把辉光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一下便是我的实验报告。
一、基本资料
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
它的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
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
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二、实验原理
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
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三、相关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低压气体中显示辉光的放电现象,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低压气体放电管中,在两极间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时,或在其周围加上高频电场,就使管内的稀薄气体呈现出辉光放电现象,其特征是需要高电压而电流密度较小。
辉光的部位和管内所充气体的压强有关,辉光的颜色随气体的种类而异。
荧光灯、霓虹灯的发光都属于这种辉光放电。
霓虹灯,即氖灯。
是一种冷阴极放电管,把直径为12-15毫米的玻璃管弯成
各种形状,管内充以数毫米汞柱压力的氖气或其他气体,每1米加约1000伏的电压时,依管内的充气种类,或管壁所涂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多用此作为夜间的广告等。
若把电容器接在霓虹灯两极上,则可做成时亮时灭的霓虹灯广告。
电容器的电容大,亮灭循环的时间长;电容器电容小,则亮灭的时间较短。
霓虹灯需要电压较高。
灯管越细,越长需要的电压就越高。
日光灯,亦称“荧光灯”。
一种利用光质发光的照明用灯。
灯管用圆柱形玻璃管制成,实际上是一种低气压放电管。
两端装有电极,内壁涂有钨酸镁、硅酸锌等荧光物质。
制造时抽取空气,充入少量水银和氩气。
通电后,管内因水银蒸气放电而产生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使它发出可见光,不同发光物质产生不同颜色,常见的近似日光(荧光物质为卤磷酸钙)。
荧光灯光线柔和,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其温度约在40-50摄氏度,所耗的电功率仅为同样明亮程度的白炽灯的1/3 – 1/5 。
广泛用于生活和工厂的照明光源。
还有一种是氙灯,氙灯是一种高辉度的光源。
它的颜色成分与日光相近故可以做天然色光源、红外线、紫外线光源、闪光灯和点光源等,应用范围很广。
其构造是在石英管内封入电极,并充入高压氙气而制成的放电管。
在稀有气体中,氙的原子序数大,电离电压低,容易产生高能量的连续光谱,并且因离子的能量小,电极的寿命长达数千小时。
因点灯需要高电压,要使用附属的启动器、安定器、点灯装置等。
在各种各样的辉光中,最神奇的还要算人体辉光了。
1911年伦敦有一位叫华尔德·基尔纳的医生运用双花青染料刷过的玻璃屏透视人体,发现在人体表面有一个厚达15毫米的彩色光层。
医学家们对此研究表明,人体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变化,出现一种干扰的“日冕”现象;癌症患者体内会产生一种云状辉光;当人喝酒时辉光开始有清晰、发亮的光斑,酒醉后便转为苍白色,最后光圈内收。
吸烟的人其辉光则有不谐和的现象。
那么人体到底有哪些辉光现象呢?
疾病辉光,在医学领域,根据人体发出的冷光信息,不仅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用来诊断疾病。
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类似太阳的“日晕”现象。
一般认为呈红亮色的光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呈灰暗色的辉光则说明病重。
爱情辉光,在男女交往中,人体辉光还是爱情的标志。
前不久,美国学者在一家照相馆利用一种高科技微光检测仪对一些拍摄订婚照、结婚照的男女进行观测,发现情侣手挽手拍照时,女性指尖上的光晕特别亮,并向男方指尖延伸过去;而男子的指尖光晕却会略微后缩以顺应女性的光圈。
每当两性真情拥抱接吻时,彼此的辉光奇妙的交织在一起,且变得分外明亮。
意识体能辉光,科学家预测:人体辉光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运动员比赛前可进行“辉光体能预测”,教练们可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有的科学家把人体辉光用到犯罪学中去,因为人体辉光会随着大脑思维方式、行为意向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晕圈。
对犯人也能进行“人体辉光监控”,如犯人企图说谎,身上的辉光便辉出现种种彩色斑点交替闪耀跳动。
人体辉光产生的原因,科学家们至今各抒己见。
一些人认为辉光现象除了人体白细胞之外,还可能使人体体表某种物质、射线与空气复合产生的,或是一种水汽和人体盐分与主频电场作用的结果,或是人体的光导系统——经络系统显示它的“庐山真面目”。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是那么的多,让我也深深了解到物理的乐趣,更加深了我对物理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