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合集下载

第三章烹饪化学 蛋白质

第三章烹饪化学 蛋白质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1、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是指由多肽链上主链骨架中各个肽段所形成的规则或 无规则的构象。
螺旋结构
β -折叠股和β -折叠片
二级结构类型
三股螺旋
无规卷曲
螺旋结构 是指多肽链主链 骨架围绕一个轴一圈 一圈地上升,从而形 成一个螺旋式的构象。
2、三级结构
指含α螺旋、β弯曲和β折叠或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
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酶的催化作用 调节作用(多肽类激素) 运输功能 运动功能 免疫保护作用(干扰素) 接受、传递信息的受体
(3)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食品的重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直接影响食品
的品质。


蛋白质的变性性质(酸奶、豆腐)
乳化性质,气泡性,凝胶作用、质构化, 风味结合功能等。


肉类(包括鱼类)为10-30% 乳类为1.5-3.8% 蛋类为11-14% 干豆类20-49.8% 坚果类15-26% 谷类果实6-10% 薯类为2-3%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C:50-55%
H:6-8%
O:20-23%
S:0-4%
N:15-18% ;
微量元素:P、Fe、Zn、Cu、I 等
第三章 蛋白质 ( Proteins)
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在烹饪中应用; 2.蛋白质变性在烹饪中应用; 3.蛋白质胶体性在烹饪中应用;
4.肉蛋白和面粉蛋白在加工中的变化和 功能性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蛋白质的性质及在烹饪中的应用 第三节 烹饪加工中蛋白质的化学变化

食品化学第3章蛋白质

食品化学第3章蛋白质

• 对于阴离子,它们对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影 响的大小程度为:F-<SO4-<Cl-<Br-<I<ClO4-<SCN- <Cl3CCOO-。 • 在高浓度时阴离子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比 阳离子更强 – 一般Cl- 、F- 、SO4-稳定蛋白质; – SCN- 、Cl3CCOO-是蛋白质去稳定剂。
• 导致蛋白质冻结变性的原因可能是: – 由于导致蛋白质的水合环境变化,破坏 了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力 – 因为一些基团的水化层被破坏,基团之 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蛋白质的聚集或亚基 重排; – 也可能是由于结冰后,剩余水中无机盐 浓度大大提高,这种高盐浓度导致蛋白 质变性。
(3)机械处理
• 有些机械处理如揉捏、搅打等,由于剪切 力的作用使蛋白质分子伸展,破坏了其中 的-螺旋,导致蛋白质变性。 • 剪切的速度越大,蛋白质变性程度越大
(2)盐类
• 碱土金属Ca2+、Mg2+离子可能是蛋白质 中的组成部分,对蛋白质构象起着重要作 用,所以除去会降低蛋白质分子对热、酶 等的稳定性。 • 例如,液化淀粉酶需要用Ca2+提高其稳定 性。
• 而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Fe2+、 Hg2+、Pb2+、Ag+等,由于易与蛋白质分 子中的-SH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因而导致 蛋白质的变性。 • 二巯基丙醇为什么能治疗重金属中毒? • 此外由于Hg2+、Pb2+等还能够与组氨酸、 色氨酸残基等反应,它们也能导致蛋白质 的变性。
结合蛋白根据结合物不同分为六类
• 核蛋白类:与 核酸 结合。 • 糖蛋白类:与 糖类 结合。 • 脂蛋白类:与 脂类 结合。 • 色蛋白类:与 色素 结合。 • 磷蛋白类:与 磷酸 结合。 • 金属蛋白类:与 金属 结合。

刘老师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3节)

刘老师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3节)

•旋光性:除甘氨酸外的氨基酸均有旋光性。
在近紫外区含苯环氨基酸大π键有光的吸 收。蛋白质故也具有紫外吸光性,实验室利用
紫外分光光度仪在280nm处测定蛋白质含量;
•光吸收:氨基酸在可见光范围内无光吸收,
以 丙 氨 酸 为 例 :
二、氨基酸的解离和两性性质
氨基酸既含有氨基,可接受H+,又含 有羧基,可电离出H+,所以氨基酸具有 酸碱两性性质。通常情况下,氨基酸以 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如下图所示:
1. 化学结构 R-CH(NH2)-COOH COOH R 代 表 氨 基 酸 之 间 相 异 的 H2N—Cα—H 基 (R group), 又 部 分 , 叫 R 称 为 侧 链 (sidechain) 。 R 无色晶体、溶于水
不带电形式
2. 结构通式 酪氨酸分子

地 球 上 天 然 形 成 的 氨 基 酸 有 300 种 以 上 , 但 是 构 成 蛋 白 质 的 氨 基 酸 只 有 22 种 , 且都是α-氨基酸(可能还存在更多 的)。
黄色、 橘色
Tyr
Tyr、 Phe
浓 HNO3 及 NH3 乙醛酸试剂 及浓H2SO4
紫色
N
Try 胍基
酚基、吲 哚基
α- 萘 酚 、 NaClO
碱 性 CuSO4 及磷钨酸钼酸
红色
Arg
蓝色
Tyr
第三节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
层析法 电泳法 氨基酸的显色反应

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利用被分离样品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以不 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这两个相一个 为固定相,另一个为流动相。当流动相 流进固定相时,由于各组分在两相中的 分配情况不同或电荷分布不同或离子亲 和力不同等,而以不同的速度前进,从 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见:滤纸层析、 薄层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水解不彻底。
应用:用于蛋白质的部分水解。一级结构分析。
二、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一)常见氨基酸
1、结构通式
R
R
2、20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1)除脯氨酸以外都是α-氨基酸;脯是 α-亚氨基酸。 (2)除了甘氨酸均有手性碳,具有旋光性。 (3)除甘氨酸外,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 (4)不同的α-氨基酸其R基侧链不同,其余部分都相同。
[质子受体] pH=pK’+lg
[质子供体]
应用:
(1)已知各离子浓度,求溶液的pH值。
(2)根据氨基酸解离基团的pK值,可计算出任何pH 条件下,各离子浓度的比例。
例题1:计算赖氨酸的ε -NH3+20%被解离时 的溶液pH值。
解:首先写出解离方程
根据: 所以:
pK3=10.53 pH=pK’+lg
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小结
引入等电点概念之后,AA的解离情况与环境PH的关 系可以描述为:
A、当环境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B、当环境PH<PI时(相当于加入了H+)氨基酸带正
电荷,环境PH偏离等电点越远,氨基酸带正电荷越 多;电泳时移向负极。 C、当环境PH>PI时(相当于加入了OH-)氨基酸带 负电荷,环境PH偏离等电点越远,氨基酸带负电荷 越多;电泳时移向正极。
①解离方程:略 ②Glu-和Glu=各50%时pH为9.67 ③pH<3.22时 Glu总带正电荷 ④Glu±和Glu-缓冲范围pH4.25左右
(三)氨基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α -NH2参与的重要的反应 (1)与亚硝酸的反应
NH2 R-CH-COOH + HNO2

第03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03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013-12-29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二)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 3. 氨基酸的性质
紫外吸收 色氨酸和酪氨酸在280nm有最大紫外 吸收。 茚三酮反应 不同氨基酸与茚三酮混合后加热 能显出不同颜色,可用于氨基酸的定性和定量。 大多数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的颜色为:蓝紫色 或紫蓝色。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013-12-29
广东药学院李春梅来自测丙氨酸Ala的 pI=6.02,在pH =7时,在电场中向( ) 极移动。
答案:正
2013-12-29
广东药学院
李春梅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三)蛋白质的辅基 指蛋白质所含的非氨基酸组分。 单纯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 蛋白质 缀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 脱辅蛋白质+辅基
三、肽键和肽 (二)肽(peptide)
肽:两个或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链接生成 的分子称为肽。两个氨基酸链接称为二肽, 三个氨基酸链接称为三肽,多个氨基酸链 接产物称为多肽。 蛋白质:当多肽超过50个氨基酸或分子量 超过1万时,称为蛋白质。
三、肽键和肽
(三)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 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
H CH2 H H
SH
半胱氨酰 甘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甘氨酸)
多肽链是指由10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 连接而成的肽。
一些基本概念
N末端
2 O O NH2-CH-C-N-CH-C H H CH 3 OH
1
C末端
氨基端(N末端) 羧基端(C末端) 氨基酸残基: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是不完整的而称 之。 多肽链的方向:N C为正向,氨基末端的氨基 酸是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羧基末端是最 后一个氨基酸残基。

第3章 蛋白质化学答案

第3章 蛋白质化学答案

第3章蛋白质化学答案第3章蛋白质化学答案第三章、蛋白质化学(一)氨基酸化学部分1、名称表述解:必需氨基酸:机体不能自行合成而必须从外界食物摄取的氨基酸。

ilemetvalleutrpphethrlys,对婴儿还有:arg、his。

非必需氨基酸:能够在人体内利用糖代谢中间产物转氨促进作用制备的氨基酸。

消旋作用:旋光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其不对称原子经过对称状态的中间阶段,失去旋光性的作用。

消旋物:旋光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d-型和l-型的等摩尔混合物,丧失旋光性的促进作用。

2、结构式丙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3、为什么共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

根据氨基酸侧链r基的极性可以分成哪几类?解: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分类:(1)非极性r基氨基酸(8种):脂肪烃侧链的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

(2)、不拎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7种;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3)、拎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碱性氨基酸,3种;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4)、拎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酸性氨基酸,2种;谷氨酸、天冬氨酸。

4、比较几种蛋白质水方法的特点。

求解:(1)、酸水解:产物不消旋,为l-氨基酸;色氨酸被全然毁坏;部分水解羟基氨基酸(丝氨酸或苏氨酸)被毁坏;asn、gln被毁坏。

(2)碱解:消旋,产物为d-和l-氨基酸的混合物;多数氨基酸破坏;色氨酸不被破坏(3)酶求解:不消旋,产物为l-氨基酸;不毁坏氨基酸;须要几种酶共同促进作用5、以芳香族氨基酸为基准表明其光吸收特点。

解:在可见光没有光吸收;在紫外部分有特征光吸收,酪氨酸275nm,苯丙氨酸257nm,色氨酸280nm。

6、何为氨基酸等电点?氨基酸在等电点时存有什么特性。

解:等电点:氨基酸处于正负电荷数相等即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 值。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1-2节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1-2节

=
-C-C-C-N-C-N
N+
Aromatic Trp W
-C-OH -CN
Amino Acid Subway Map
Arg R Basic
Lys K
-C-C-C-C-NH3
+
Tyr Y
-C-
-C-CONH2
-C-C-CONH2
Asn N
Asp D
-C-COOH
Gln Q Amide
Glu E Acidic
(1) α- 氨基参加的反应
①与亚硝酸反应(范斯莱克法测定氨基酸氮的依据)
可用来进行氨基酸定量和蛋白质水解程度的测定。 室温下
NH2 R-CH-COOH + HNO2
OH R-CH-COOH + N2 + H2O
②氨基酸的甲醛滴定(用于氨基酸定量分析)
氨基酸不能直接用酸、碱滴定来进行定量测定。
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的含氮量接近于16%。 蛋白质系数:1克氮所代表的蛋白质质量(克数)。即6.25。
蛋白质系数是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础。
粗蛋白含量 =样品含氮量 6.25
蛋白质含量 = 样品蛋白氮 6.25


C
50~55
H
6~8
O
20~23
N
15~18
百分比
有些还含有S/P/Fe/Cu/Zn/Mn等.
用纸电泳法分离氨基酸主要是根据氨基酸的极性不同。 下列氨基酸溶液除哪个外都能使偏振光发生旋转? A.丙氨酸 B.甘氨酸 C.亮氨酸 D.丝氨酸 在生理pH条件下。具有缓冲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 A.Tyr B.Trp C.His D.Lys 在生理条件下(pH6.0-7.0左右),蛋白质分子中的 ____侧链和__侧链几乎完全带正电荷,但是___侧链 则部分带正电荷具有缓冲能力。 必需氨基酸包括哪些?

生物化学第三章蛋白质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第三章蛋白质化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是一类生物大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每条肽链都有一定数量的氨基酸按一定序列以肽键连接形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2标准氨基酸:是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3、茚三酮反应:是指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与水合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570mm波长处存在吸收峰。

4、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既可以给出H+而表现出酸性,又可以结合H+而表现碱性的电解质。

5、兼性离子:即带正电和、又带负电荷的离子。

6、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受PH值影响,在某一PH值条件下,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程度相等,溶液中的氨基酸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且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成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7、单纯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8、缀合蛋白质:含有氨基酸成分的蛋白质。

9、蛋白质的辅基:缀合蛋白质所含有的非氨基酸成分。

10、肽键:存在于蛋白质和肽分子中,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时形成的化学键。

11、肽平面:在肽单元中,羧基的π键电子对与氮原子的孤电子对存在部分共享,C-N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因此,肽单元的六个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称为肽平面。

12、肽:是指由两个或者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分子。

13、氨基酸的残基:肽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不完整的,氨基失去了氢,羧基失去了羟基,因而称为氨基酸的残基。

14、多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肽。

15、多肽链:多肽的化学结构呈链状,所以又称多肽链。

16、生物活性肽: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

它们多为蛋白质多肽链的一个片段,当被降解释放之后就会表现出活性,例如参与代谢调节、神经传导。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中也有生物活性肽,他们可以被直接吸收。

17、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通过肽键连接构成的酸性三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是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
H+(NCHH32+)4
Lys2+
Lys+
Lys ±CΒιβλιοθήκη OK3 CH-NH2OH-
H+ (CH2)4 NH2
Lys-
Lys的等电点为Lys± ,因此:
pI =(PK2+PK3)/2
pI=(8.95+10.53) /2 =9.74
结论:
pH > pI时,氨基酸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pH = pI时,氨基酸净电荷为零 pH < pI时,氨基酸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蛋白质概述*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纯度鉴定* 氨基酸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第一节 蛋白质概述
一、蛋白质的普遍存在
蛋白质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的生物大 分子。从病毒、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直至高等动植 物,蛋白质无处不在。
黄色
近年来,广泛使用5-二甲基萘磺酰氯代替DNFB来进行测定:
R H2-CH-COOH+
CH3 CH3 N
PH9.7 40OC
CH3 CH3 N
OSO Cl
5-二甲基萘磺酰氯 (DNS-Cl)
OSO HN-CH-COOH
R DNS-氨基酸 (具强烈的荧光)
(3)Edman反应—“多肽顺序自动分析仪”的基础 苯异硫氰酸酯--PITC 苯乙内酰硫脲衍生物(PTH-氨基酸),无色,可以用层析法
等电点的应用: 沉淀、电泳、离子交换法等分离制备某些氨 基酸。
思考题:
计算Ser、Thr、Asn、His、Arg、Asp的等电点及其 分别在PH=2.0;3.1;5.6;7.8;9.0;12.0时所带电荷 情况和在电场移动的情况。
3、氨基酸的主要化学反应
(1)与茚三酮反应 茚三酮与水反应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微酸条件下与α-氨基
Glu+
Glu±
Glu-
Glu2–
Glu的等电点为Glu± ,因此:
pI =(PK1+PK2)/2
pI=(2.19+4.25) /2 =3.22
③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以Lys为例):
COOH
COO-
CH-NH3+ K1 CH-NH3+
OH-
(CH2)4 NH3+
H+ (CH2)4 NH3
COOK2 CH-NH2
二、蛋白质的功能概述
蛋白质的功能多样,主要概括如下: 1. 生物催化作用 2. 生物体的结构支撑作用 3. 肌肉收缩作用 4. 运载作用 5. 氨基酸的贮藏作用 6. 免疫作用 7. 激素作用 8. 对核酸的调控作用
此外,蛋白质还参与生长分化、血液凝固、细胞膜 通透、信号传递、肿瘤的形成与抑制、动物的记忆等生 命活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还可能有更多的 功能将被逐渐揭示出来。
三、蛋白质的分类及举例* 蛋白质的种类很多,目前有多种分类方法:
1.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分类,可将其分为纤维状蛋 白质和球状蛋白质。
2.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可将其分为简单蛋白和结 合蛋白。
3.根据蛋白质的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清蛋白、谷蛋 白、醇蛋白、精蛋白、组蛋白和硬蛋白。
此外,还可以按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和溶解性能综合 考虑进行分类。
[Gly-] [H +] K2 = [Gly±]
[Gly±] [H +] [Gly+] =
K1
[Gly-] =
[Gly±] K2 [H +]
当达到等电点时, [Gly+] = [Gly-]
所以
[Gly±] [H +] = [Gly±] K2
即K1 K2= [H +] 2
-lg[H +] 2=-lgk1-Klg1k2
[H +]
因为 -lg[H +] =PH
-lgk1=PK1 ,-lgK2=pK2
所以
2 PH=PK1+PK2
令pI为等电点时的PH,则: pI=(PK1+PK2)/2
H
Gly-
②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以Glu为例):
COOH
COO-
COO-
COO-
CH-NH3+ K1 CH-NH3+ K2 CH-NH3+ K3 CH-NH2 (CH2)2 OH-(CH2)2 OH-(CH2)2 OH- (CH2)2 COOH H+ COOH H+ COO H+ COO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50%~55%、氢6%~8%、氧20%~23%、氮15%~17%、 硫 0~4% 。微量的磷、铁、铜、碘、锌、钼。 凯氏定氮:粗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
二、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蛋白质是由20种L-型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酸共热,引起氨基酸的氧化脱氨、脱羧反应,最后,茚三酮与反 应 产 物 —— 氨 和 还 原 茚 三 酮 反 应 , 生 成 紫 色 物 质 (λmax=570nm)。
Pro、Hy-Pro与直接形成黄色化合物( λmax=440nm)
有色物 质
(2)与2.4一二硝基氟苯反应--Sanger 反应 试剂:2.4一二硝基氟苯(DNFB) DNP-氨基酸,黄色,层析法鉴定, 被Sanger用来测定多 肽的NH2末端氨基酸 。最先用于胰岛素一级结构的测定。
(蛋白质的疏水核心)。
四、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氨基酸的物理性质(自学) 2、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1)氨基酸的两性解离 氨基酸在晶体和水溶液中主要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
(2)等电点
① 中性氨基酸的等电
点(以Gly为例)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H
Gly+
H
Gly±
[Gly±] [H +] K1 = [Gly+]
② 一氨基二羧基
③ 二氨基一羧基
(2)芳香族氨基酸
(3)杂环氨基酸
2、按照氨基酸侧链的化学性质不同分类
极性不带电荷:Ser、Thr、Asn、 Gln、 Tyr、Cys
极性氨基酸 极性带正电荷:His、Lys、Arg
极性带负电荷:Asp、Glu
非极性氨基酸:在维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中起着 重要作用
病毒一般内部为核酸,其外壳几乎完全由蛋白质构 成;朊病毒甚至全部为蛋白质。细胞的膜蛋白、细菌的 鞭毛、细菌的纤毛或毒素含有大量蛋白质。植物种子中 含有大量的醇溶谷蛋白,如玉米醇溶蛋白、麦醇溶蛋白。 动物的蛋白质种类更是不胜枚举,如溶于水及稀酸的鱼 精蛋白、组蛋白;消化道及内分泌腺体分泌的酶;血液 中起运输作用的血红蛋白;防御疾病的抗体······可以说,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生物世界也就是蛋白质的 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