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题型《小石潭记》等10篇(张)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汇编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汇编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汇编1.《小石潭记》中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三句,衬托作者心境,生动地刻画了游鱼自由轻灵的姿态。

2.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把潭中游鱼由静止不动到瞬间逃离两种情态写了出来,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3.《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动静结合:“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水之清冽,鱼之游弋,给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4.柳宗元《小石潭记》描绘了潭中鱼儿似与游人嬉戏的画面,写鱼儿静止的一句是“佁然不动”,写鱼儿来回游动的一句是“往来翕忽”,有静有动,趣味盎然。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映照,动静结合,凸显出鱼的活泼可爱。

7.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写潭中的鱼时静时动,鱼动时“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好像将怡然自乐传递给观看的人。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9.《小石潭记》中和《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描述的画面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0.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鱼的活动表现潭水“水尤清冽”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先写鱼呆呆地一动不动,然后写它们“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12.《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1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4.在《小石潭记》中,当阳光照射下来时,潭中鱼的影子清楚地映在石床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乎在和游人作乐。

1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

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时:水尤清冽2、《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堪为岩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9、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全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全

《小石潭记》柳宗元(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闻水声,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潭中鱼可百许头,象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如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情趣。

(7)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游览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8) 本文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空竹,水声,小潭,潭边青树、翠蔓。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隔篁竹”呼应,又为下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埋下伏笔。

本文第二段写潭水有清,澄的特点,用到侧面描写,好处是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景物描写潭水;无一字在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潭水,游鱼,用到特写镜头写法。

作者写鱼采用手法,先写鱼“佁然”即静止不动的样子,潭底石头上清晰映着鱼的影子,这是静止的画面。

又写“俶尔远逝”一些鱼一会游到这,一会游到那,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

(9)文中既表现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潭西南而望”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本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乐之)。

(12) 本文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摇缀,参差披拂。

(1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快活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6)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伐竹取道。

(17)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8)描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4.《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描源自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
1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5.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2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进”“退”分别照应: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完整版)《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阿房宫赋》《岳阳楼记》《记承天诗夜游》《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阿房宫赋》《岳阳楼记》《记承天诗夜游》《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2018级高二春期第一次月考理解性默写适应训练《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 。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

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

7. 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

8。

《小石潭记》中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9. 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 ,。

10. 课文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11。

用比喻的方法写出岸势峻拔多姿的一句是:,。

12。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目光投向远方,观夜色下溪流的全貌――曲曲折折若隐若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

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3。

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

5。

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 .6。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2、全文的中心句是:,。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5、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7、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8、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小石潭记》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小石潭记》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小石潭记》默写
(1)《小石潭记》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
句:。

(2)《小石潭记》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
句:。

(3)《小石潭记》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
句:。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
句:。

(5)《小石潭记》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
到:。

(6)《小石潭记》中“
”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2012年重庆市中考文言文10篇默写练习

2012年重庆市中考文言文10篇默写练习

2012重庆中考文言文默写练习(10篇)一、《论语六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2、子曰:“,可以为师矣。

”3、子曰:“,思而不学。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6、子曰:“三人行, 。

, 。

”《论语十则》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子曰:“见贤思齐焉, 。

”3、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4、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

”5、子曰:“;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 。

6、子贡问孔子。

子曰:“先行其言。

”7、子曰:“, 。

小人反之。

”8、子曰:“富而可求也,,。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1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夫子喟然叹曰:“”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三人行,.知之为知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舍昼夜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运用: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乎?"二、《曹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伐我。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

《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1] 【精品文档】第 1 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性默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体现了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

【精品文档】第 2 页的艰辛。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精品文档】第 3 页《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5、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8、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精品文档】第 4 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7、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语〉十则》
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

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3.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

4.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

5.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6.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7.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9.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

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鱼我所欲也》
1.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
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3.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
答案: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孟子例举六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
2.明朝宋廉的求学经历让他最终成就一位大家,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他的人生:
3.“人”生于忧患的句子是:
答案: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曹刿论战》
1.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
2.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三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是:
3.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
4.“齐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典范,从中让我们领略了一个善于把握战机的曹刿。

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进攻的四字短语是:;概括曹刿选择合适时机追击的四字短语是:。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4、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最后邹忌得出结论:。

2.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所下命令中“受上赏”的是指:;“受中赏”的是:;“受下赏”的是:
3.在齐王勇于纳谏后最初收到的效果的描绘语言中今天留下的一个成语是:
答案: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闻寡人之耳者;上书谏寡人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门庭若市
六、《出师表》
1.诸葛亮替刘禅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其中“”指“不利形势”;而“”是指“有利条件”。

2.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而其中是全文议论的核心。

3.文尾处与文首“开张圣听”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4.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句子是:
5.刘备曾经给予过诸葛亮的“殊遇”是指“”。

6.与今天“临危受命”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7.在全文第7段中呼应全文第6段“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句子是:
答案: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3、亲贤远妄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七、《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源外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2.写照桃花源内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3.描绘桃花源内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4反映出桃花源人淳朴的社会风尚的句子有:
5.桃花源人解释为什么来到这个“绝境”的句子是:
6.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是: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三峡》
1.表明三峡山高而陡、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2.对比衬托出三峡夏水流逝急速的句子是:
3.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
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
4.渲染出三峡的秋景肃杀凄清的句子是:
答案: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九、《马说》
1.写照千里马遭遇悲惨的句子是:
2.概括地表现千里马的最大特征的句子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要原因是:
4.述说“食马者”摧残千里马的句子是:
5.包含着作者的悲愤情感,又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答案: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十、《陋室铭》
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3.以交往人物表现陋室主人学识渊博的句子是:
4.体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优雅的句子是:
5.陋室主人对世俗生活十分厌恶的句子是:
6.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
答案: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孔子曰:何陋之有?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十一、《小石潭记》
1.文中与“水尤清冽”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2.写照小石潭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3.最能体现小石潭神秘色彩的句子是:
4.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
答案: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