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 第17课时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021/6/20
12
经济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工人失业
2021/6/20
企业破产
农民收入锐减
13
时 间 特别长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范 围 特 别 广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根 本 原 因
经济 危机
7
• 以史为鉴——请你解决现实问题:
• 今天中国社会也普遍存在银行信贷、分期付款 、股票与证券市场等现象,鉴于美国经济大危 机的爆发,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我们是否需要 取消这些经济发展手段呢?
• 不需要,只要不是盲目的毫无顾忌的银行信 贷和分期付款,不烘托市场的虚假繁荣就可以 ;股票与证券市场,只要股票价格能正常反应 社会生产的利润,就不会过多冲击金融市场的 稳定性。
17
2021/6/20
18
合作探究——后果盘点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大危机对西 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2.造成西方社会动荡,矛盾尖锐,法 西斯和军国主义势力抬头,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受到威胁。
2021/6/20
19
合作探究——后果盘点
3.据以上材料及教材知识,经济危机产生 了哪些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2021/6/20
8
• 【体验1】 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 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 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 D.)。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 ②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③贫富悬殊④ 狂热的股票投机
• A.①②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二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虚假“繁荣”——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繁荣”的表现(P80①②③)二、经济危机的爆发——虚假“繁荣”的幻灭1.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⑵具体原因:①市场相对狭小: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都相对贫困;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市场的虚假繁荣: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③市场上供大于求: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再生产(经济的“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的高涨上)④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活动,金融市场不稳定。
⑶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2.爆发⑴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金融业)⑵表现:工商业银行纷纷倒闭→人民生活(P81第二段)农业⑶特点:①范围广:这场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②持续时间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的阴影③破坏性大(大萧条、大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④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思考:这场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为何会影响整个世界?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②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1.资本主义各国: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了解P82第一段)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磨擦日趋尖锐。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为了走出经济困境,它们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教具:历史图片、时间线、地图等,用以直观展示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
2.多媒体资源:纪录片、PPT、互联网资源等,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技术工具:互动式电子白板、在线讨论平台等,实现课堂的即时互动和资源共享。
2.组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准备更多辅助教学材料,如动画、图表等。
2.在小组活动中,增加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优化时间管理,确保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充分展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题目为“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其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过程、影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效果;经济危机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效果,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针对经济危机的某个方面,如原因、影响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出现于19C末20C初,经济大危机时得到强化, 二战后普遍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其中,罗斯福 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典型。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重商主义--- 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
材料四: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 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有的农场主赊 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 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 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 房。”
从材料看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 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这个例子生动而又形象地揭示出经济危机是 由经济领域中哪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呢?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 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 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 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 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 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每天,大 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 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
拓展升华: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的巨变和当时的应 对措施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居安思危; 关注民生; 规范金融市场;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
探究: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柯立芝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扩 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3
外贸 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 人数
1700 万
600万
近300 万
85万
300万
3000 万
五、灾难的恐惧——经济危机影响
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 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有900万储户失去了 自己的存款。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1932 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 降了46.2%。
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
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
的股票从165上升到
258。。
股票投机过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二、危机的原因——是谁制造了潘多拉魔盒?
真相 贫富差距过大
过度信贷消费
股票投机过度
激化
激化
激化
市场供需矛盾,供大于求
经济危机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真相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 传统经济观念:自由放任政策 (看不见的手) • 措施:自由放任 自愿合作
特点: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
结果:危机更加恶化
六、最初的应对--胡佛的高招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 讽刺、憎恶的总统。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 来的棚户叫做“胡佛村”,手里提着的装破烂的口 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 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 ,在公园 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身取暖,叫做“胡 佛毯”,衣袋翻过来,一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 佛旗”,野兔被饥饿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 猪”。 民众的呼声:渴望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带领美国人走出危机
高中历史 第6单元 第17课时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时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及其危害的严重性,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提高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提高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2.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学习的重点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学习的难点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及“自由放任”政策。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小组探讨交流。
针对本课内容较多的情况,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技能。
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分析与讨论法,拓展思维,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1.通过介绍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来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分析与讨论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美国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等等。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背景和原因(1)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①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2)根本原因:②依然存在。
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具体原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无力购买所需商品,造成市场狭小,生产相对过剩;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③,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导火线:股票投机、金融市场不稳定。
2.爆发(1)标志: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ppt课件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可得出结论 (1) ;由材料二中
“1924~1929年,分期付款„„35亿美元”等信息并结合材 料一可得出结论(2);由材料三得出结论(3)。 【探究结论】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国民贫富
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对美国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③资
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普遍存在。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自由放任 ”政策。 1.指导思想:固守传统的“__________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1)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 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3.幻灭:即危机的发生 (1)时间:________ 1929 年。 (2)标志:纽约股市狂跌、“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 (3)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骤降; ( 农产品 ) 价格下跌、农民收
入锐减等。
规律总结:把握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注意区分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原 因;过分投机股票市场是直接原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
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1)范围广: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33 年。 (2)时间长:从1929年开始,直到________
(3)破坏性大: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 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影响 社会危机 ,示威 (1)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_____________ 游行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制造事端,社会 动荡不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

工业革 命后
1929~1933 大危机后
二战后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自由放任”
“干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危机
一、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
1.虚假“繁荣”下严重过热的经济
1929年的美国经济数字
工业产值 汽车 冰箱 增长率 股民 占世界政府? (强有力的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摆脱危机。)
危机前生产水平最高是1929年5月,危机 后最低谷是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 了56%,倒退到1905年水平;GDP从1044亿美 元下降到410亿美元;华尔街股票市值由87 亿美元下跌到19亿美元;出口从53亿美元下 降到17亿美元;失业者从150万上涨到1700 多万,200多万人无家可归。6000多家银行 倒闭,1000多万储户的存款打了水漂,银行 系统几乎瘫痪崩溃;农业更惨,倒退到17世 纪初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水平。 ——《美国大危机》
材料1:什么都不管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亚当· 斯密 材料2:美国政府的原则是不干涉企业经济。 ——柯立芝
材料3: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干 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美国 政府应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约束,做好经济的守夜人 就行了;政府也没有必要担负救济与福利的责任, 每位美国公民不要等待救济,要靠个人奋斗。 坚持了100多年的自由市场经济既然能带来 空前繁荣,那末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 ——胡佛
——《美国简史》
材料6 全国有将近80%的家庭年收 入不到300美元,农民因为工业品涨价, 税额增长,导致收入很少,几乎没有购 买力。美国几乎没有建立任何社会保障 体系,人们要防备失业和疾病,还要考 虑养老。悬殊的财富分配让绝大多数人 这么穷,还想使市场旺盛,是绝不可能 的。一是他们确实没钱,二是有一点钱 也因为无社会保障而紧捂钱袋子。 ——《美国经济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1929~1933 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
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 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
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
A.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3.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 世纪
20 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 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的增长,而是一种超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 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
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针对练习】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 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 了 55%。”该材料显示,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依然存在。 (2)主要原因:国民____________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 贫富差距 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分期付款 (3)直接原因:毫无顾忌的____________和银行贷款,造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萧条不仅是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 美国金融公司不得不收回它们的国外的短期贷款。毫无疑问,这 产生了种种影响。1931 年9 月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两年后美国 和几乎所有大国也都这样做了。工业和商业的崩溃与金融世界的 崩溃极为相似:不包括苏联在内的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从1929 年的
B.持续时间特别长 D.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答案】C
3.“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 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的美国
民谣描绘的是(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
A.华尔街股市暴涨 C.经济危机爆发
【解析】选C。抓住材料中“胡佛”、“华尔街”等关键 词语。胡佛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担任美国总统,由于资本主义 的基本矛盾,从华尔街金融行业爆发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发展进一步尖锐,造成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生产的相
对过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 要原因。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
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
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 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的调整
1.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
机,一些国家为了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从不同方面进行干预; 从整体看,经济危机也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加深了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
【解析】选A。解题时注意关键词“1929~1933 年”,这 一时期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 剩,资本家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销毁产品,而广 大人民则因为贫困无力购买。B 项出现于1941 年;C 项与题干 意思不符;D 项错在绝对过剩,应是相对过剩。
2.1933 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 达到 1 500 万~1 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 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特别大 )
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解析】选B。胡佛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导致美国
经济进一步恶化,故选 B 项。
二、非选择题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 大危机。 材料一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具体 下降的情况见下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材料二 1929~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 降了1/3 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933 年以后,这场经济
经济危机。
4.19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下列哪项最符合你的
心态?(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答案】B
5.(2011 年广东广州七区高一期末质检)经济大萧条时期, 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
年的242 亿美元。还应该指出的是,以往的国际贸易最大也就是 在1907~1908 年的危机中曾下降了7%。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材料一 材料二
主题思想 对美国经济危机原因的探讨 经济危机的世界影响 联系教材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 1.概况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问题探究 2.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哪些特 点?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是造成经济危机的重要原 因之一;国内经济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工资落后 答案提示 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 2.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
4.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 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 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 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的信贷系统的崩溃埋下了隐患。股 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 尖锐矛盾,矛盾的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100 下降到1930 年的86.5、1931 年的74.8 和1932 年的63.8,共
下降了36.2%。而在前几次危机中,最大也不过下降了7%。国际 贸易的衰退更为急剧,它从1929 年的686 亿美元下降到1930 年
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 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 B。材料表明工人工资增长率远远小于生产率 的增长率,从而导致工人日益相对贫困,购买力下降,从而使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导致危机爆发。
◆史料 材料一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
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农 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的 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1910 年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 场工人收入的 40%,而到 1930 年时这一比例已经低于 30%。 农村的贫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的农业人口要到总人 口的五分之一。
危机的高潮才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仍是步履维艰。
请回答: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各是什么? 【答案】(1)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 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
间的矛盾。
(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从局部看,它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
了经济繁荣的假象。
股价 2.标志:1929 年,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______狂跌。 3.特点:范围广,____________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 持续时间
4.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 工等抗议活动不断。 (2) 各 主要 资本主义 国家加强对 ______ 的 干预 ,加紧在 经济
____________上的争夺。 国际市场
殖民地 半殖民地 (3)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人 民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胡佛反危机的政策
1.政策:“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
2.结果: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由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社会 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