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探

合集下载

工程物探实施方案

工程物探实施方案

工程物探实施方案一、前言。

工程物探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地质等原理和方法,对地下的地质、水文、地质灾害等进行探测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物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情况,预防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工程物探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工程物探的实施工作,确保物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实施步骤。

1. 地质资料搜集,在进行工程物探之前,首先需要搜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质地图、水文地质资料等。

这些资料可以为后续的物探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勘探区域划分,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将勘探区域进行划分,确定需要进行物探的具体范围和深度。

3. 选择物探方法,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如地震波法、电磁法、重力法等。

4. 实施物探,按照选择的物探方法,组织实施物探工作,包括布设检测点、采集数据等。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物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地下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6. 编制报告,根据物探结果,编制物探报告,对地下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预测。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在进行物探工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环境保护,在勘探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数据准确性,物探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

工程物探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因地下情况导致的问题。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物探实施方案,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六、附录。

1. 相关地质资料。

2. 物探数据处理软件。

3. 物探报告编制规范。

以上即为本次工程物探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工程物探重点

工程物探重点

绪论1。

应用地球物理学(又称为应用地球物理勘探、勘察地球物理)——简称物探。

2。

它是以地壳中各种岩、矿石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如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差异等)为物质基础的,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因岩、矿石物理性质差异而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如重力场、地磁场、电场等)在空间上的局部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就可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岩矿体的赋存状况.达到地质调查的目的的一种应用科学。

3。

物探可以解决的问题:地质体的形状参数;地质体的产状参数;地质体的物性参数。

4。

物探特点:方法条件性;透视与放大性;多学科渗透性;多解性;低成本、高效性;某些物探方法可以解决常规地质勘探方法难于解决的一些问题。

5。

物探啊方法与地质方法的不同点:(1)。

理论基础不同:地质方法: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藏学等理论为基础。

物探方法: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理论为基础。

(2).工作方法不同:地质方法:对岩矿石露头或岩芯直接进行观测—直接方法。

物探方法:用一起对地质体引起的异常进行观测—间接方法。

6。

工程物探的特点:P4第一章1。

浅层折射波法是一种使用相对较早且较成熟的方法,可用来观测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断层及古河道。

弱点:分辨率较低、测线较长.2.浅层反射波法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可以采用较小的炮检距进行观测,因而可以采用较短的勘探测线;对资料的数字处理技术要求较高.3.爆炸:剪切力—剪切形变—横波;压缩应力—体积形变-纵波;压缩和剪切的合力—复合形变—面波。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在介质的整个体积内传播,面波则沿介质的自由表面或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传播。

体波根据其传播特征的不同,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面波根据其不同性质,又可分为瑞利波和勒夫波。

5。

纵波传播路径上质点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面波质点振动方向呈螺旋轨迹。

在同一波场下,纵波速度最快,频率最高。

面波能量最强、横波次之、纵波能量最小。

工程物探技术方案

工程物探技术方案

工程物探技术方案一、前言工程物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卫星遥感和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对地下的成土、岩石、岩土工程和地下水等进行探测、勘探和评价的一门综合技术。

其研究目标是为了对地下构造、地质体、地下水、地下储存等进行合理的探测、分析和评价,以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地下资源勘探开发和地下工程建设等工作的进行。

在以往的工程物探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的地质地貌情况,采用不同的物探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和卫星遥感技术方面,提出一套综合应用的工程物探技术方案。

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和方法,对地球体内各种物理场的异常进行探测、观测和测定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

在工程物探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地下构造、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分为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和地磁勘探等多种方法。

1.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探测地下物质性质和地下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工程物探中,地震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下岩体的裂隙、空蚀和岩层的变形情况。

针对地震勘探的应用,可以采用地震勘探仪器和地震勘探仪进行测量,获取地下岩体的地震波速度、波幅和地震波反射情况等数据,从而得出地下岩体的构造特征和地质结构。

2. 电磁勘探电磁勘探是一种通过电磁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物质性质和地下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工程物探中,电磁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下水、地下矿产和地下矿体等方面。

针对电磁勘探的应用,可以采用电磁测深仪和电磁勘探仪进行测量,获取地下电磁场的异常情况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地下水文地质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3. 地磁勘探地磁勘探是一种通过磁场的异常变化,来探测地下构造和地下物质性质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在工程物探中,地磁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地下岩层的变形、地下裂隙和地下储层等方面。

针对地磁勘探的应用,可以采用地磁测量仪和地磁勘探仪进行测量,获取地下地磁场的异常情况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地下岩体的构造特征和地质结构。

工程物探方法适用范围

工程物探方法适用范围
O
O
电磁法
探地雷达法
O
O
O
O



TEM/CSAMT



O
电磁测深法
O

O
O
瞬变电磁法
O

O

O

O
O
核磁共振法

井中探测法
井间层析成像



O
O

超声成像测井
O
O
O
O
O

钻孔全景光学成像
O
O
O

O
O
O

电测井
O
O
∖χχ⅛用范围
探测方小、
地层结构、风化层分带及基岩埋深
断裂、破碎带及裂隙密集带
孤石、岩溶、土洞、防空洞、采空区
地基注浆加固效果、强夯加固评价
文物古迹探测
地震法
微动勘探法











主动源面波法

O









反射波法




O
O
O
折射波法
O

地震波透射法



O
O

直流电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O
O


O


O

激发极化法
O
O

O

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一、物探及其分类二、物探方法简介三、物探方法的特点:四、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与应用条件五、物探在工程勘探中的应用一、物探及其分类1、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地下岩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地表或地下地球物理场,分析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被探测地质体在地下赋存的空间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和物理性质,达到寻找矿产资源或解决水文、工程、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一类探测方法。

物理性质:岩体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

主要物性参数密度、磁场强度、磁化率、电阻率、极化率、介电常数、弹性波速、放射性伽马强度等。

地球物理场:物理场可理解为某种可以感知或被仪器测量的物理量的分布。

地球物理场是指由地球、太空、人类活动等因素形成的、分布于地球内部和外部近地表的各种物理场。

可分为天然地球物理场和人工激发地球物理场两大类。

天然场;天然存在和形成的地球物理场主要有地球的重力场、地磁场、电磁场、大地电流场、大地热流场、核物理场(放射性射线场)等人工场:由人工激振产生弹性波在地下传播的弹性波场、向地下供电在地下产生的局部电场、向地下发射电磁波激发出的电磁等,发球人工激发的地球物理场。

人工场源的优点是场源参数书籍、便于控制、分辨率高、探测效果好,但成本较大。

地球物理场还可分为正常场和异常场。

正常场:是指场的强度、方向等量符合全球或区域范围总体趋势、正常水平的场的分布。

异常场:是由探测对象所引起的局部地球物理场,往往叠加于正常场之上,以正常场为背景的场的局部差异和变化。

例如富存在地下的磁铁矿体或磁性岩体产生的异常磁场,叠加在正常磁场之中;铬铁矿的密度比围岩的密度大,盐丘岩体的密度比围岩的密度小,分别引起重力场局部增强或减弱的异常现象。

2、地球物理勘探分类二、物探方法简介1、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研究地下岩层与其相邻层之间、各类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来勘探矿产、划分地层、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工程物探

工程物探

物探——通过观察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察方法。

地球物理场——是指存在于地球内部及其周围的、具有物理作用的物质空间。

例如:地球内部及其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物质空间,称为重力场;天然或人工建立的具有电(磁)力作用的物质空间称为电(磁)场;质点振动传播的物质空间,称为弹性波场等等。

地球物理异常——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球物理异常。

地球物理勘探——就是通过专门的仪器,观测这些地球物理异常,取得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形态等有关地球物理资料,然后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地下地质构造,或确定岩土介质的性质,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二.分类1.按地球物理场的不同可分为:a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的地震勘探和声波探测;b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的变化规律的电法勘探;c以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规律的重力勘探;d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的磁法勘探;e 以介质中放射性元素种类及含量差异为基础,研究幅射场变化特征的核地球物理勘探;f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为基础,研究地温场变化的地热勘探等。

2.按工作环境可分为:航空物探(低空航磁、高空卫星遥感)、海洋物探、地面物探、地下物探3.按工作目的和应用范围可分为:金属(非金属)物探、石油物探、工程与环境物探、深部物探、遥感物探三.物探方法与地质方法的区别:地质方法—以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理论为基础,对岩矿石露头或岩芯标本直接进行观察。

(直接方法)物探方法—通过专门仪器观测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而不是直接观测地质体本身。

(间接方法)四.应用物探方法所必须具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1.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必须具有较明显的物性差异;2.探测对象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即其大小相对于埋藏深度必须有相应的规模),能产生在地面上可观测的地球物理异常场。

勘察资质 工程物探专业

勘察资质 工程物探专业

勘察资质工程物探专业勘察资质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在进行工程物探勘察活动时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条件和能力。

工程物探是指通过对地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进行探测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从而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进行工程物探勘察前,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一般来说,这些资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资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从事工程物探勘察活动的企业或个人必须在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相应的注册资质。

注册资质通常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专业背景、从业经验、技术水平等进行评定和认定的。

2. 人员资质:工程物探勘察需要具备专业的人员队伍来完成相应的任务。

这些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勘察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实地勘察和数据处理分析。

同时,他们还应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勘察任务并提供可靠的结果和建议。

3. 设备资质:工程物探勘察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

这些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能够满足不同勘察任务的需求。

同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质,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可靠。

4. 质量管理资质:工程物探勘察的结果和建议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因此,勘察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保证勘察过程的规范和数据的准确性。

这些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从勘察计划的制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过程控制、结果评定和报告编制等各个环节。

工程物探勘察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勘察资质,才能够在勘察过程中做到科学、规范和可靠。

同时,勘察单位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能够保证勘察过程的公正和数据的保密。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质量优良。

勘察资质是进行工程物探勘察的必要条件,它涉及到注册资质、人员资质、设备资质和质量管理资质等方面。

工程施工物探检测

工程施工物探检测

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一、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原理工程施工物探检测是通过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采用各种物探方法对地下情况进行探测。

物探方法主要包括电法、磁法、雷达、地震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地下不同介质对电磁波、声波、磁场等的散射、反射特性而展开的。

1. 电法:电法是一种基于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电极,利用电流在地下传播的方式,测定地下不同介质的电阻率,从而识别出地下构造。

2. 磁法:磁法是一种利用地下岩石的磁性差异来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磁场探头,测定地下不同介质的磁性响应,可以了解地下情况。

3. 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特性来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雷达,发送电磁波,测定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可以揭示地下情况。

4. 地震:地震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进行探测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地震仪器,发送地震波,测定地下介质对地震波的反射和传播情况,可以了解地下结构。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物探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地下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二、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方法工程施工物探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前期调查、仪器选择、数据采集、数据解释和报告编制等环节。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前期调查:在进行工程施工物探检测之前,需要对工程区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情况,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

2. 仪器选择: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探仪器进行检测。

不同的物探方法需要不同的仪器设备,选择合适的仪器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3. 数据采集:在实际检测中,需要对地下情况进行数据采集。

通过布设不同的探测仪器,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磁性、声波传播速度等参数,获取相关数据。

4. 数据解释: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物探《工程物探》课程地震部分实验报告系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姓名:学号:折射波法实验内容一﹑实验仪器检波器、大线、铁锤、炮线、地震仪主机二、现场仪器布置1. 振源和一组检波器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纵测线),排列相对较长;2.采用相遇法观测系统接收;3.检波器用大线与仪器相接,检波器个数与通道数和大线类型有关。

4.振源激振时通过触发开关控制检测仪开始记录。

三、实验参数设置记录号:工区名称+序号记录道数:24每道采样数:1024采样间隔:0.5ms偏移距:5m四、实验数据的整理与编写实验报告1.实验数据整理步骤(1)从仪器中把采集的地震记录数据导出,显示、选择质量好的可用于解释的资料,并打印。

(2)在地震记录上解释直达波和折射波,人工读或利用地震波显示软件拾取直达波和折射波的距离和初至时间。

(3)绘制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图。

(4)利用t0 解释法获得地质剖面图。

2.折射波法基本原理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2>V1。

如图 4 所示。

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 D 的距离为X,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KE、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1—1)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h,再自A、G 分别作OK,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EGF=i,因已知,所以:(1—2)和(1—3)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1旅行BK (或EF)路程与以速度V2旅行AK (或EC)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

将式(1—3)的关系和式(1—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1—4)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

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1—5)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0法折射波t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t0法又称为t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

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 6 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1和S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1和O2,若在剖面上任意取一点D,则在两条时距曲线中可以分别得到其对应的走时t1和t2,从图中可以得到:(1—6)且在O1和O2点,时距曲线S1和S2的走时是相等的,称之为互换时,用T 表示,则有:(1—7)当界面的曲率半径远大于其埋深时,图中的△BDC 可以近似地看作为等腰三角形,若自 D 点作BC 的垂直平分线DM(DM 即为该点的界面深度h),于是有:(1—8)将公式(1—6)中的t1和t2相加,并且减去(1—7)式,再将(1—8)式代入后可以得到:(1—9)式(1—9)便是任意点 D 的t0值公式,由此可得 D 点的折射界面法线深度h为:因此只要从相遇时距曲线中分别求出各个观测点的t0值和K 值,就可以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

从上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从时距曲线上读取t1,t2和互换时T,就可以算出各个点的t0值,并可以在图上绘制相应的t0(x)曲线(图6(b)中所示)。

关于K 值的求取:根据斯奈尔定律可将K 值表达式写成:(1—12)由公式(1—12)可以看出,只要求得波速V1和V2则很容易得出K 值。

其中V1通常可以根据表层的直达波速度来确定,因此关键就是V2值的求取,为此引出参数时距曲线方程:令(1—13)对式(1—13)两边对x 求导,可得:(1—14)式中分别为上倾方向时距曲线S1和下倾方向时距曲线S2的斜率(即视速度V*的倒数)。

根据公式:因为是同样O1~O2内观测段,设上倾方向x 为正,下倾方向x 为负,则:它们分别对x 求导有如下形式:(1—15)将(1—15)代入(1—14)式中,经一些变换后可得:(1—16)于是可以求得波速V2为:(1—17)当折射界面倾角小于15º时,可以近似的写成(1—18)因此只要根据(1—13)式在相遇时距曲线图上构置θ(x)曲线,并求取其斜率的倒数,则可以根据(1—13)式得出波速V2,进而代入(1—12)式中求得K 值。

知道了K 值和各个观测点的t0值后,可以根据(1—11)式计算出各个点的界面深度h。

然后,以各观测点为圆心,以其对应的h 为半径画弧,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圆弧,作这些圆弧的包络线即为折射界面的位置。

五、绘制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图.2.地震记录上直达波和折射波的分析有所得到的图像可以看出观测系统中每个检波器的间距为2m,折射波的盲区为14m,直达波的起跳点是一条过坐标的直线,折射波的起跳点是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

在14-52m 时直达波比折射波快,大于52m 后折射波比直达波快。

1、 绘制相遇法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和t0解释法的地质剖面图 根据直达波的传播可以求出ms m V /708.0137941==t1t2 T t0 v2K h 50.721312 99.782478 102.5 48.0037952.372156 98.950104 102.5 48.82226 1.610813066 2.042 0.37741116 18.4260657853.361449 97.786486 102.5 48.647935 1.857949539 2.042 0.37741116 18.3602735855.8395 97.11997 102.5 50.45947 1.272035228 2.042 0.37741116 19.0439671156.497594 95.293392 102.5 49.290986 1.609870438 2.042 0.3774111618.602968257.817666 93.964145 102.5 49.281811 1.509821958 2.042 0.37741116 18.5995054660.295819 92.800298 102.5 50.596117 1.098297639 2.042 0.37741116 19.0955392161.284902 91.968261 102.5 50.753163 2.196450536 2.0420.3774111619.1548101263.101294 89.47852 102.5 50.079814 0.928907677 2.042 0.3774111618.900680765.083133 88.812004 102.5 51.395137 1.510371533 2.0420.3774111619.3970982766.07221 87.979961 102.5 51.552171 2.196450536 2.0420.3774111619.4563646667.226841 85.656064 102.5 50.382905 1.149911687 2.0420.3774111619.0150706268.712352 84.658075 102.5 50.870427 1.610630159 2.0420.3774111619.1990668670.197648 83.825924 102.5 51.523572 1.726037316 2.0420.3774111619.4455710870.35953 82.827928 102.5 50.687458 3.448638564 2.0420.3774111619.1300123271.90788 80.669774 102.5 50.077654 1.079184051 2.0420.3774111618.8998654972.731516 80.168995 102.5 50.400511 3.020201372 2.0420.3774111619.0217153273.555159 79.502581 102.5 50.55774 2.684461064 2.0420.3774111619.081055374.544458 78.176936 102.5 50.221394 1.727903569 2.0420.3774111618.9541145775.537467 78.01137 102.5 51.048837 3.452517101 2.042 0.3774111619.2664007976.36553 76.852406 102.5 50.717936 2.013057699 2.0420.3774111619.1415150677.690427 75.693443 102.5 50.88387 1.610396721 2.0420.3774111619.204140478.187261 75.693443 102.5 51.380704 8.050978798 2.0420.3774111619.391651179.346547 74.865616 102.5 51.712163 2.012970576 2.0420.3774111619.5167474281.168278 74.037783 102.5 52.706061 1.509682348 2.0420.3774111619.8918556282.493175 72.878819 102.5 52.871994 1.610396073 2.0420.3774111619.9544805984.314912 72.050992 102.5 53.865904 1.509682348 2.0420.3774111620.3295933186.008853 70.892028 102.5 54.400881 1.402079635 2.0420.3774111620.531499687.499361 69.89863 102.5 54.897991 1.610366898 2.042 0.3774111620.7191144788.327424 67.882104 102.5 53.709528 1.406178538 2.0420.3774111620.2705752790.977212 67.219836 102.5 55.697048 1.207709048 2.0420.3774111621.020687591.474046 66.888705 102.5 55.862751 4.831122088 2.0420.3774111621.0832256693.792617 64.736349 102.5 56.028966 0.894669047 2.0420.3774111621.145957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