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经典模拟试卷
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吊炕许福元(1)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
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
几掐柴火,炕就热了。
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散热片。
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靳书记问:“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七百块钱,足够了。
”“七百块钱?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为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
这吊炕是一个亮点。
”当晚,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吊炕,节约煤炭资源,等等。
第二天,本县机关报也刊登了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在县委书记批示下,财政局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
每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升迁县发改委副主任。
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护。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
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记者强调:“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
这是一个亮点。
”电视,这回是市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从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开始,乡土小说就显赫的登上了高雅文坛。
鲁迅之后,乡土文学依然繁茂,但能继承并发扬光大者却寥寥无几。
关键问题就是创作者本身的贫乏,他们原就没有人文关怀,更没有对文化的深入思考,比较优秀的作家也只是满足于现象的描述而已。
这里有个一体两面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乡土文学创作成绩较大的还是出身农村的作家,那些城市籍作家进入这一个领域,往往很难成功。
一个人的早期经历非常重要,儿时或青少年没有过农村生活,要想写好乡土文学几乎是不可能的,那种细如发丝、那种微妙的语言无法言说的东西,是永远无法体验到并表达出来的。
作家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中才有希望创造伟大的作品。
我们知道,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并不代表先进文化。
综观古代历史,农民是受害者,但也是无意识中的参与者。
这一点,鲁迅看得非常清楚,在《药》《阿Q正传》等小说,及大量杂文里,都在深刻反思这个问题。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一个问题思考得也很深入。
但由于鲁迅之后的乡土文学作家,自身素养先天不足,后天更没有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乡土文学就只满足于现象的描述,甚至为了发表、畅销而有意地进行歪曲与虚假的写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农裔作家很容易为名利所俘,走向博大、伟大的路往往是那么的难。
而他们先天的权力崇拜情结和长期沉沦底层带给他们拼搏的强大动力,使得他们的创作一开始就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诉求;改变贫寒家庭与出人头地的愿望,让他们尚无暇顾及艺术,更无论对乡土文化的深入反思,对乡土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思考,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经不起反复阅读,无法接受多重角度的阐释,对读者的灵魂也没有丝毫的触动。
他们不像那些大家族出身的作家,如曹雪芹、鲁迅、巴金、张爱玲;后者从小受到的教育与熏陶,使他们很早就看穿了所谓伟大崇高后面的荒唐无耻。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学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4学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5月30日,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出镜“严肃卖萌”,为国资委短视频平台账号“国资小新”赢得了数十万粉丝。
当天,国资委新闻中心入驻“抖音”短视频平台,并发出第一条视频。
不到12小时,这条35秒的短视频播放量破200万,并获得15万点赞。
和“国资小新”一样,一批政务公众号瞄准了短视频平台。
据6月12日抖音首次对外公布的用户数据,目前已有超过500家政府机构和媒体平台入驻抖音。
马世聪认为,政务宣传部门注意到了“短视频风口”,这种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的媒介形态,在未来的宣传工作中或许将成为“两微一端”外的另一主要阵地。
2018年上半年,西安、重庆等城市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做宣传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各地方政府在打造地方名片等工作中,对短视频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摘编自“中国记协网”《数说短视频:从5分钟到15秒》)材料二:材料三:2017年短视频火热,用户规模的增长和广告主的关注,带动了短视频整体市场规模的提升,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1.3亿,同比増长达2.9%。
分析认为,未来1~2年内,短视频平台将开放大量的商业化机会,流量变现带来较大的市场规模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内容营销质量的不断提升,内容变现也将出现较大机会。
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00亿。
材料四:2016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相继发布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等服务管理规定,为网络视频直播和“网红”的野蛮生长画上了休止符,整个行业进入整改、规范期。
新高考题型,含解析—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2020年新教材安徽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复习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月15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布自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启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着眼于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正向作用。
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
在具体资源配备上,强调3个“一流”和1个“优先”,即“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和“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在培养模式上,《意见》既出了可单独编班、小班化、导师制等横向上的具体方案,又提出了探索纵向上“本硕博衔接”培养,要求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允许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
在科教协同育人方面,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公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综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月15日)材料二: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自主招生让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获得深造的机会,成为优秀人才,但自主招生也出现诸如“掐尖”大战,招生学科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有些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受到诟病。
对高校来说,解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紧缺问题,需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一体化、创新性设计。
实施“强基计划”,正是立基于此。
与以往自主招生选拔的定位不同,“强基计划”展现了新时代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精”与“准”,更精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正是力求从综合实力和基础学科相对较强的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入手,采取系统化培养方式,破解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体现高校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心同向。
2020-2021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马学校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马学校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联系全文,完成下面小题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他接受了我的订货,但没拿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
他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
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
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
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惟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了。
”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
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14. 节选文字包含了“我”的哪些思想感情?15. 选文中“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一句有什么含义?参考答案:14. ①对自己为了时髦而没买格斯拉的靴子的愧疚之情;②对格斯拉的艰难处境的同情之情;③对格斯拉坚守鞋品和人品的赞赏和敬重之情。
15. 用“满是褶皱的面孔”和红胡子“添上好多花白须毛”的细节描写(或肖像描写),连用两个“惨痛”,体现出格斯拉先生支撑店铺的劳累与艰难。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语文试卷(A卷)(解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语文(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
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
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
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
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
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
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关学。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后巷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后巷职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母亲常聪慧儿子很有钱,多到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有钱的儿子想把母亲接到城里,那里有富丽堂皇的别墅,美丽的花园。
儿子想尽孝心。
但母亲不肯离开乡村,她有两亩地,院子里的枣树、梨树、满畦的蔬菜,几只鸡,几只鹅,都让她放不下。
“儿子,你在外面过得好,过得高兴,妈就天天像过年。
”母亲总是这样说。
儿子无奈,嘟囔道:“哪儿有天天过年的?”儿媳从遥远的南方来接婆婆,哭得泪眼汪汪,母亲陪着掉泪,可就是不肯走。
儿媳失望而去,临走留下一些现金。
母亲不知拿这些钱如何是好,银行帐户里有很多了,又没有开销,要那么多做什么。
她想了一夜,第二天起早托了一个妥当人,从省城运来一架钢琴,和一些乐器,送给了学校。
她和校领导说,“组个乐队吧,培养培养咱娃,没准能出几个大音乐家。
”其实她是想儿子了,当年儿子喜欢二胡,拉得不错,还得过奖,但家里穷,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了。
她觉得欠儿子的。
每天下午放学,母亲就坐到学校墙外听乐队练习。
听着听着她眼前就想象是儿子在弹琴,那琴声像高高低低的山坡,偶尔会蹦出淘气的小兔子,沿着草尖儿跳一出舞蹈。
学校去市里文艺汇演,特意邀请了母亲。
学生们上场了,精神得像精致的洋娃娃。
开始演奏前,学生代表讲话,他说,他们只是冀中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村级小学,今天能通过层层考试来到这里,要感谢一个人——刘奶奶。
灯光转暗到观众席上的母亲。
母亲惊愕地站起,不知所措地鼓着掌。
学生代表说是刘奶奶让他们这些从来没有摸过贵重乐器的农村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孩子继续讲,妈妈已经听不进了,她的耳朵里像响着吵人的火车。
她颤抖着拨通儿子的手机,冲那边喊:“儿子,你听……”儿子在忙,匆忙嗯了几声就挂了。
观看孩子们演出,母亲双眼始终盈着幸福的泪水。
儿子总是忙,路途又遥远。
以前是一年回来一次,后来几年回来一次。
每次通电话,儿子总一副疲惫不堪的音调,每次总提要母亲去城里享福。
江苏省各地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精选汇编:写作专题

写作专题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了亿万人的吃饭问题,他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参考高考评分标准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过真实学习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一道难题,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一拍大腿,终告破解,大呼过瘾……那种劳有所得的快乐,浸润至灵魂深处,最为真实,也最为持久。
现在网上的答题软件,正在改变这一切。
它们汇集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的海量题库,只要点击“拍照搜题”,对准选框拍下一道题并上传,几秒钟就有答案和解析显示出来。
有的人认为这种答题软件正伤害着我们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不动脑而能得,无法真正培养学习思维;有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答题软件能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的情况下节省大量学习时间,也能给予学生做题的启发。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在班级发表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60分)按2021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执行。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显示了先贤对“志”的重视。
少年周恩来慨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宏伟之志,引领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成为一代伟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对学子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殷切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静静伫立的大冰瀑布,被光与影幻化成各种颜色,让人眩晕.(yūn)不已。
春夏季是冰崩的季节,在很远处你也能听见硕大的冰块如万马奔腾,从山顶崩泄的声音。
B.北方,无雪不成冬。
每当天降大雪时,乱云便早早落下帷幕,把天空酝酿成一片沧茫。
不久,雪花翩跹.(xiān)而至。
那一羽羽雪花,是从天际飞来的精灵。
(qiǎn)规则中身心俱疲。
但在面对这个小暖C.每个历经“人间世”的成年人,可能在各种各样的潜.男的举动时,相信都会有一丝暖意融化,哪怕已如槃石的内心。
(yōng)人”D.诗,可拿来比喻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玉女;而应用文,则完全着眼于实用,可称为“佣.型。
散文呢,是诗和应用文的折中,兼有红尘的琐碎和形而上的寄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5分)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等。
【甲】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相契合..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沽名钓誉....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乙】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丙】《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契合B.自诩C.沽名钓誉D.风气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
B.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
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5.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
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
(3分)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6.请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物象,围绕“思乡”主题,写一段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字。
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②不少于100字。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10分)我们知道中国从隋唐起就盛行科举制,谁科举成绩好,谁就可以当官。
对这个制度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科举制是相当奇怪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点“特殊”,在世界上别的国家,极少见到这样选拔官员的。
即便在中国,在科举制产生之前也有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
从最早的贵族、门客,到军功、推荐(察举、征辟、孝廉),最后是九品中正制,隋唐起,开启了科举制度。
科举的出现,可以被视为国家治理复杂化与国家规模的超大化对现实政治的倒逼。
如果我们把历史追溯到周朝,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社会和后来的宋元明清完全不同,在制度层面上,反倒更像《冰与火之歌》里的七大王国。
和七大王国一样,西周也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
这里所说的“封建制”指的是其本义,就是“封国土、建诸侯”的制度。
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而不是后来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
孟子对这个社会有过一个理想化的描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也好,诸侯也好,虽然是君主,但他们和卿、大夫相去并不远,只是在等级树上高了一点点而已。
在这样的社会里,选拔官员自然倾向于世袭制。
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推理。
世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人们得到一些好处后,会很自然地倾向于把这些好处传给后代。
既然大家地位并没有本质区别,天子能世袭,诸侯能世袭,我们卿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大夫为什么就不能世袭呢?因此,在西周主要采取世官制,这个制度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开始有所松动,但依旧占据主流位置。
我们翻翻《左传》就会发现,许多家族都是世世代代为卿,比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国的高国,都是如此。
这个时候也不太需要经常从外界选拔官员,让官员生官员就行了。
世官制其实是个蛮稳定的制度,它具有可预测性,减少了贵族内部的摩擦,很适合一个静态的社会。
但是它没有能够永久持续下去。
在春秋中后期,它就出现了崩塌的征兆。
问题出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周王朝不再能维持大一统局面,各个诸侯国各自为政,静态社会变成动态社会,所有的政治实体都面临巨大压力。
诸侯国必须追求军事和行政效率,内部也必须重新切割权力格局。
最终的结果是权力越来越集中。
而权力越集中,官职也就越不像贵族的固有权利,而越像是国君的额外赏赐。
第二个变动来自民间。
在西周的时候,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民间完全处于无知无识的状态,国君即使想从民间选拔官员也无从选起。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知识开始普及,知识分子呈现爆炸式增长。
一下子,官员潜在储备极大丰富。
而且这些知识分子本身也渴望做官,学了一肚子当君子的学问,怎肯老实待在家里浇粪种地?孔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学而优则仕”的理论,给不甘心在家种地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
而这种来自民间的求职压力也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化。
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就整体性地崩溃了。
(节选自《科举之前的选官史》,有删改)7.下列关于世官制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世袭是人类的本能,等级制度则给了天子、诸侯、大夫等阶层采取世袭制的借口。
B.世官制在春秋时期虽有所松动,但依然占据主流位置,这让平民百姓很难获得机会走上仕途。
C.世官制作为相对稳定的制度,具有可预测性,可以缓解贵族内部的矛盾,在政局稳定的社会,能够永久持续下去。
D.在各种原因影响下,到了战国时期,世官制度整体性崩溃了,官员世袭现象消失,而代之以察举制度。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从隋唐起盛行的科举制,是我国独有的“特殊”制度,可以看作国家政治复杂化与国家规模超大化倒逼现实政治的产物。
B.不同于宋元明清等时期君权至上的扁平化社会,西周是一个封建制的贵族国家,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
C.孟子对理想化社会的描述,明确了不同的阶层在等级树上相去不远的地位,为世袭制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D.孔子“学而优则仕”的理论契合了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做官”的心理,给他们提供了一条现实出路,也推动了西周选官制度的改革。
9.简要概括世官制出现崩塌征兆的两点原因。
(每点不超过20字)(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20分)寒雀王太生世上本没有怕寒的雀,只是怕寒的人看鸟冷。
冬天看雀,雀在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寒意嗖嗖,北风四起,雀的羽毛在风中凌乱,树下看雀的人,不禁紧了紧身子,打了个哆嗦。
人觉得冷,看雀便是寒雀。
此时,冬天的食物比起春天和夏天要少得多。
其实雀快乐着呢,远处有老熟的红果球,沙棘火把果,还有圆黑的樟树果,尤其是沙棘果,津甜润喉,啄一口,果浆四溅。
寒雀比之春雀和夏雀,要悠闲得多。
春雀忙着衔泥筑新巢,还要付房贷首付,夏雀忙着哺新雏,还要带孩子学走路。
寒雀不慌不忙,它正像一个农人过冬闲,倒背着手在田埂上走走。
(1)冬天看雀,便想到春天和夏天的雀,是暖雀,就像一个囊中羞涩的人,看有钱人是暖雀,看自己是寒雀。
一个失意潦倒的人,觉得自己是寒雀,看那些得意的人,是暖雀。
寒雀和暖雀,至少在心灵体验和心理视觉上有区别。
冬日无事,坐在南窗下,闲翻古人画的寒雀图。
宋人崔白柔软的绢纸上,蹦跳着一群雀,在隆冬黄昏的古木上嘻栖投宿:左三雀,已然憩息安妥,处于静态;右二雀,乍来迟到,呼朋引伴,寒枝乱颤;中间四雀,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
雀之灵动,在其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
宿鸣中的寒雀在冬日傍晚栖落荒枝,恰似在外旅行的人,投宿一处价格便宜的小旅店。
崔白,字子西,生卒年月无从考量,出生于安徽濠梁,宫廷画家,活跃于熙宁、元丰时期,颇得皇帝优待,气质更接近不受拘束的文人。
画雀人也是一只雀?猜其人生处境,不知是寒雀,还是暖雀?其实,寒雀在文人眼里,饶有情趣。
遥想八百多年前,一个冬日早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寂寞空庭,成百上千麻雀,翩翩飞下,叽叽喳喳地站在诗人的梅树枝上作客,像是在互相交谈。
一时间,群雀好像预先约好似的齐声喧哗,嘈杂的声音几乎要击穿人的耳膜,突然又被什么惊扰,它们“呼啦”一声,四散飞去,庭院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苏轼《南乡子》中吟哦,“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小院篱笆上落满寒雀,争相踏上花枝,待到来人坐到花下,喧哗惊飞的寒雀踢踏下的花瓣,飘飘忽忽落进客人的酒杯。
(2)一小雀,绕穿枯枝杨柳,迎风啁啾。
冬天,水瘦树寒,土虫匿迹,寒雀失去浓叶庇护,显俊朗流线身形,踢踏腾挪,曼妙多姿。
二三小雀,冰天啄食,雪地上跳跃着几个小黑点。
此时,看雀人总想着远处有一只毛茸茸的粗糙鸟窠,给寒雀些许温暖,稻草的暖、枯草的暖,感觉上有些许慰藉。
其实,看雀的人不懂雀。
寒雀在土中刨食,有小人物的艰辛生活状。
不求奢华,只求温饱,它们叽叽喳喳,忙忙碌碌,小爪子印在雪地上。
雀为谋一口食,在天地间游走,气候严寒时不肯离去,迁徙到别的地方。
它们没有乡愁,固守乡土,在希冀中紧攥冷硬的树枝,等待春天。
人不是一只鸟,但能从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蒲松龄在《聊斋自志》悲叹,“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
这里面,有透彻薄衣的透心凉,痛彻心扉的大寂寞,非一般人所能体会。
而杜甫认为,没有房子的人是寒士,寒士在冬天冷得瑟瑟发抖,了无生趣。
其实大自然之中的寒雀是快乐的,人世间的寒士是悲酸的,寒雀与寒士,毕竟不是一回事。
冬日赋闲,低头负暄,抬头看雀,一树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