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B卷)文综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 1 . 秦汉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另一方面却容易造成暴政与压迫。

这说明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绝不可取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必须大力提倡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很多事物一样,都具有自身的进步性与局限性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所以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2 . 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

这一现象说明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3 .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

这表明宋代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4 . 下表为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关系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 租佃关系普遍化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土地规模户数所占土地比例1亩以下692.4%1—10亩12243.6%10—20亩3641.4%20亩以上612.6%合计233100%(★★★) 5 . 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6 . 19世纪末,中国留学教育兴起。

政府谕令赴洋学习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精品试题】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B卷)(5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精品试题】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测试(B卷)(5月)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B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历史叙事是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说明历史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周)武王继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师修文王绪业B.(楚庄王)伐陆荤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C.(秦)始皇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D.(西汉)叔孙通依制设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25.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

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A.提出天人感应 B.改革教育制度C.提倡忠君爱国 D.推崇君权神授26.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据此可知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27.有明一代,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

这反映了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内官权力失控28.“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这种现象反映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9.武昌起义前,清王朝9个总督职位,其中汉族占据4个,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是汉族的陈夔龙和张人骏;14个巡抚职位,其中汉族占据11个。

这表明A.晚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孕育出革命C.清末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D.政治形势推动了权力格局变化30.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指出:“日本军队未经宣战,将向来毫无疑义属于中国领土之一大部分地面,强夺占领,使其与中国分离并宣布独立,事实俱在。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解析版) (1)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解析版) (1)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历史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孟子则认为圣人因其道德修养“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方能称之为圣人;而荀子提出“君子至德,默然而瑜”,意在颂扬遵循道德的人。

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A. 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B. 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 道德自律促成和谐社会的建立D. 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强调了社会个体应该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促进自身道德的觉悟和完善,这样才能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而不是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排除B;C项中“只有”的说法过于绝对,道德自律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方式之一,排除;材料并非只是针对诸侯国君而言,而是针对社会各成员提出的要求,排除D。

2.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 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C. 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D. 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隋大业元年创立进士科,并不能说明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故A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读书人思想被科举制禁锢,故B错误;“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结论,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从隋朝到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完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表格的关键信息“始创进士科……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首创武举科……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提到,都市化是宋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城市人口增长后,高雅文化开始呈现市民化倾向……平民格外重视生活水平而对戎马生涯不屑一顾……都市的娱乐方式也兴盛起来,都市的生活是自由而奢华的。

2019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019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候。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25.《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

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

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

这一衍变表明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26.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

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

由此可知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27.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入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为义学设训导一职。

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28.19世纪90年代中期,嘉定县大多数传统商品被洋货所取代,如火柴、肥皂、窗玻璃逐步代替了火石、皂荚和窗户纸。

这种现象表明,当地A.传统工艺日见式微B.居民生活习尚渐变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外国商品大量倾销29.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

1922年,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这主要得益于A.英文字母的传入B.科举制度的废除C .白话文运动的发展D .国民素质的提高30.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

2018-2019学度福建莆田莆田第八中学高三文综二模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度福建莆田莆田第八中学高三文综二模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度福建莆田莆田第八中学高三文综二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

这一事件说明()A. 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B. 分封制收到重大冲击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D. 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2.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东汉晚期)中,发现有描绘豆腐作坊的画像石。

画面完整地表现了浸豆、磨豆、虑浆、点卤、榨水等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

这则材料()A. 是东汉晚期发明豆腐的有力证据B. 说明东汉时豆腐已成为南北方主要食材C. 有助于研究确定豆腐发明的时间D. 反映出中西交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3.如图是我国某个历史时期东南沿海主要外销瓷窑口分布图。

该历史时期最早可能是()A. 唐B. 宋C. 明D. 清4.武后时,官员张衡在市场购买食品受到御史的弹劾。

唐德宗时,宰相刘宴入朝时在路旁购买胡饼吃,群僚对此豪不奇怪。

这反映出唐朝()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 城市人价值观念的变化C. 前后期吏治有天壤之别D. 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5.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

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被社会上称为“学界风潮”。

这种现象表明()A. 清末“预备立宪”丧失民心、B. 民主共和成为主流社会思潮C. 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D. 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冲击6.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

这反映出()A.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 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 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2019年教育文档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2019年教育文档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扫描版)

2019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试卷及解析-精品

2019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文科试卷及解析-精品
2019 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数 ㊀ 学 ( 文科 )
㊀ ㊀ 本试卷分第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本试卷共 5 页. 满分 150 分. 考试 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ꎬ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㊁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㊁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A������ (- 1ꎬ0) ㊀ ㊀ ㊀ ㊀ ㊀ B������ (- 2ꎬ0) ㊀ ㊀ ㊀ ㊀ ㊀ C������ (0ꎬ2) ㊀ ㊀ ㊀ ㊀ ㊀ D������ (-ɕ ꎬ2) C������ 4 - 4i D������ 4 + 4i
æ 1ö 3������ 函数 f ( x ) = ç x + ÷ cosx 在 [- 3ꎬ0 ) ɣ ( 0ꎬ3 ] 的图象大致为 è xø
第Ⅰ卷
一㊁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ꎬ每小题 5 分ꎬ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ꎬ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1������ 已知集合 M = { x | 2 x <1} ꎬN = { x | x 2 -x - 2<0} ꎬ则 MɘN = 2������ 已知复数 z 满足(1 -i) z = 4ꎬ则 z = A������ 2 - 2i B������ 2 + 2i 要求的.
23������ [ 选修 4 - 5:不等式选讲] (10 分) 已知函数 f( x) = 2 x + 4 - x - 1 . (1) 求不等式 f( x) ɤ1 的解集ꎻ
(2) 当 x >1 时ꎬ f( x) > -x 2 +axꎬ求 a 的取值范围.
数学( 文科) 试卷㊀ 第 5 页( 共 5 页)
7������ 若函数 f ( x ) = é 1 A������ ê 0ꎬ ê ë 2 ù ú ú û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 1 . 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2 . 汉朝在出现自然灾异时,帝王常常公布“罪己诏”(自省或自我检讨)。

此现象在古代中国历朝中次数最多。

这表明当时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儒学影响治国理政C.皇帝普遍虚怀纳谏D.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3 .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4 . 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这一思想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5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遣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

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启近代外交的旅程B.清政府己彻底放弃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中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近代外交体系D.体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征(★★★) 6 . 清末“新政”时期开始建立现代社会运作架构,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时期基本沿用清末新政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审判制度,民国十三年(1924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这时民法、刑法等基本法律文本仍大体承袭了清末新政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B卷)
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荀子·君道》记载: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

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这表明荀子
A.倡导礼法并施B.强调君主专制
C.主张重视人治D.具有法治精神
2. 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

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

这反映出汉代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3. 《大唐西域记》成书于646年,由玄奘口述,门人辩机记录并编集而成。

1837年,英国人亚历山大·枯宁汉姆在印度多地发现了石刻铭文。

他根据《大唐西域记》译本,确定它们是佛教的遗物。

由此可知
A.唐代高僧玄奘记录的印度历史准确可信
B.当事者见闻形成的口述史料最具真实性
C.《大唐西域记》有助于判定石刻铭文的性质
D.历史文献记录真实性需与考古新发现相印证
4. 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

这反映了明朝
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宦官权力失去控制
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5. 晚清王韬强调,“天道与时消息,人事与时变通……盖天道变于上,则人事不得不变于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

此君子所以自强不息也”。

其主张
A.与严复“进化论”思想一致
B.折射出《易经》倍受当时民众推崇
C.奠定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基础
D.为社会变革自强运动提供理论支撑
——摘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A.近代农业未能有效发展
B.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C.列强加强控制传统农业
D.近代农业经济全面落后于西方
7. 五四运动爆发前,新文化运动参与者基本上是大学教授、青年学生及其他知识分子。

五四运动后众多的商人、工人甚至部分农民等也参与其中。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促成了更加广泛的思想启蒙
B.突破了新文化运动的地域界限
C.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8. 1952年起,中国开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改编了所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还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仅1956年,就有18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派往苏联留学。

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使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B.保障工业化的战略实施
C.推动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D.促进中苏教育事业发展
9. 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在成年以前会得到城邦抚恤金,并把这些遗孤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

这说明当时雅典
A.注重培养公民责任意识
B.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C.戏剧表演融入民主原则
D.教化功能贯穿戏剧始终
A.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B.强化了英国贵族的统治
C.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D.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11. 175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在《经济表》中指出,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

这反映了魁奈的主张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引发了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渗透自由与干预相结合的理念
D.表明传统的经济政策得到延续
12.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

该漫画表明
A.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
B.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C.苏攻美守态势已成定局
D.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
二、材料分析题
13. 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材料一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其发行人多为邸吏、使臣、书店主人等,内容有真有假。

明清时期,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刊发的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

报房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

作为盈利性质的商业报纸,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呈现出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

——摘编自潘小露《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比较》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

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

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

——摘编自王鑫宏《晚清民间办报高潮与清政府官方应对》
材料三近年来,人类逐渐步入了个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信息进行自由的采集、过滤、加工并传播给他人的自媒体时代。

中国的自媒体以博客、微信公
众号、微博等为主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摘编自张爱军、秦小琪《自媒体传播与公平正义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民间报刊的变化,并说明民间报刊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中国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媒体发展的意义。

三、论述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写出所拟论题;阐述所选历史名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0年,我国进行了财政税收改革,实行“划分税种,分级包干”的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财政包干制越来越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从1992年起在浙江等9个省市实行分税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税制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全面推行增值税,形成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将过去对国营、集体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大幅度调整特别目的税和地方税,税种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25个,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税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下的新税制的平稳过渡。

——摘编自郭大钧等《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税制改革的意义。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罗斯福病逝,杜鲁门继任总统后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

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

电报提出: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社会的健康与活力。

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内部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士气和集体精神的每一项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

美国可以,而且应当鼓励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同苏联闹独立,其方法包括改善同东欧国家的关系,并提供经济援助。

西方还可以影响苏联内部的和平变革进程。

同整个西方世界相比,苏联还是弱得多的力量。

因此,它的成功与否实际将取决于西方世界所能达到的团结和强盛程度。

这份长电报在华盛领受到了异常热烈的欢迎。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南电报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南电报产生的影响。

17. 材料伊拉斯谟,荷兰思想家。

他编订了希腊文本《新约·圣经》,主张由支持人文主义的教皇来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不支持暴动,反对破坏古典学术的稳定性,批判中世纪神学烦琐、古旧的思维模式,提倡将《圣经》意旨放置在世俗环境中来重新审视。

1509年起,反仪式主义情绪在其著作《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中均有表现。

在这些书中,伊拉斯谟对基督教形形色色的外部结构仪式,教会章程,教士和僧侣的特殊地位、贪婪及腐败,进行尖刻嘲讽与贬损。

平心而论,伊拉斯谟在人文主义亮相一百多年后,完成了古典文化和基督精神的融合。

他那独树一帜的宗教思想对同时代新教革命产生了直接的巨大影响。

——摘编自陈海珠《基督的哲学——伊拉斯谟的宗教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概括伊拉斯谟的宗教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伊拉斯谟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