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的求职书
东方朔的求职简历

东方朔的求职简历丁启阵近年以来,大学招生规模的一扩再扩,使得大学生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大幅度缩水。
最直接、最引人注目的后果便是:生多工少,就业越来越困难。
二十多年前,我们那一代人步出校门的时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不需要知道什么是“求职”,实际上也无处可求,都是被计划、被分配的;而如今的大学生,为了毕业不等于失业,一部分人据说要到寺庙里烧香磕头——北京香山植物园内的卧佛寺因为谐音“office”(办公室)而大受大学生们的欢迎,近年来香火骤盛。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要努力去找,四处求职的。
人才市场(包括人力市场)的供需现状是:求职者如恒河沙数,而职位却屈指可数。
于是,等于自我推销广告的个人简历,就格外重要。
面对堆积如山的求职简历,招工单位负责人不可能有时间有耐心去一份一份仔细阅读,然后从中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
因此,如何使自己的简历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于半秒钟之内就给招聘负责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至于被丢弃到垃圾箱、送到造纸厂化成纸浆重新造纸,就成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据说,如今的大学生要找到一份较为中意的工作,平均每人要投递几百份简历。
网络上,书店里,如何制作求职简历的帖子、著作,俯拾皆是。
此情此景,真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虽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但我不想只是作壁上观。
这里我要讲的一个故事,或许对当今大学生在制作求职简历时,有点参考价值。
话说刘氏大汉封建王国建国六十年多年的时候,皇位传到了刘彻那里。
史称汉武帝的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决定要改革用人制度:不再重用开国功臣勋戚的二代、三代,即所谓太子党、孙子党,而要解放思想,不论家庭出身,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这样一来,当时的首都长安,立即就出现了一个十分火爆的人才交流场面。
《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其不足者辄报闻罢。
参考译文:汉武即位之初,下令征召天下品性端正、聪明敏捷、有学问、有办事能力的人才,给予破格录用。
东方朔求职信现代

尊敬的招聘负责人:您好!我是一名热爱写作、热衷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名叫东方朔。
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向贵公司提交我的求职申请,希望能成为您的一员,为公司的繁荣发展贡献我的力量。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
我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
此外,我还热衷于研究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和诗歌,对这些领域有着深厚的兴趣。
在实践方面,我曾担任过校园文学社的社长,组织并参与各类文学活动,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同时,我还曾担任过实习编辑,负责策划、编辑和排版一份内部刊物,积累了一定的编辑经验和排版技巧。
这些经历使我更加坚信自己具备从事文化传媒行业的实力和信心。
谈到为什么选择贵公司,我想说,贵公司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与我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不谋而合。
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公司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在贵公司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自己的优势。
首先,我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掌握新知识。
其次,我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顺畅相处,共同推进项目进度。
此外,我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最后,请相信我对贵公司的诚意和热情。
如果能够加入贵公司,我将倍感荣幸,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定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
期待有机会与您进一步交流,共同探讨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
谢谢。
东方朔自荐书翻译

东方朔自荐书翻译篇一:东方朔自荐书东方朔自荐书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十五学击剑。
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
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臣东方朔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兄嫂将我养成人,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史都可以运用自如了。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剑法。
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吴兵法,里面的用兵之法,也熟读了二十二万名句,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句。
又时常佩服子路说的道理,臣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我的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
正因为这样,才可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若要说到书生的幽默,当首推汉武帝时代的东方朔了,他在《上书自荐》当中,就尽情挥洒滑稽诙谐的性情,他自说眼睛象珍珠一样明亮,牙齿象编贝一样整齐洁白,勇敢象不避狼虎的孟贲,奔跑的速度象骑马也追不上的庆忌,廉洁象古代非妻所织衣服不穿的廉士鲍叔,诚信象与女子约会而河水上涨女子未来也仍不离去的尾生。
这样幽默绝妙的自荐书,古往今来是为第一了篇二:大世之隐者-----东方朔大世之隐者-----东方朔摘要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东方朔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他的另类他的狂傲不羁,为这颗明星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也可以说,东方朔的另类怪癖与当时汉代诡秘的政治气氛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他虽没有获得很高的官职,但经常获得皇帝的赏赐,也是适得其所,生活过的优哉游哉的,还能得到武帝的宠爱,能把朝廷当做自己隐身之处,而且能够左右逢源,在朝中处事能游刃有余,此等举措实属罕见,足以见得东方朔的才智过人,但其才智没有成为他仕途中的绊脚石,关键在于他还是个大智若愚之人。
东方朔求职信解释

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他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一封自荐信,试图获得汉武帝的重用。
这封信非常特别,东方朔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身高、相貌、学识、能力等各方面的优点,并表示自己愿意为汉武帝效力。
这封信引起了汉武帝的兴趣,但最终并没有让东方朔得到理想中的职位。
东方朔在信中提到自己的身高九尺三寸,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高的个子。
他还描述了自己的相貌,说自己的眼睛像悬珠,牙齿像编贝,这表明他有着出众的外貌。
此外,他还提到自己精通文学、击剑、《诗》、《书》、兵法等各方面的知识,表示自己是一个全才。
东方朔在信中还列举了自己的能力,包括勇敢、敏捷、廉洁、守信等。
他说自己勇猛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洁像鲍叔,守信像尾生。
这表明他有着出色的个人品质和能力。
然而,尽管东方朔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种种优点,汉武帝并没有重用他。
一方面,东方朔的自荐信过于自吹自擂,让汉武帝觉得他不真实。
另一方面,东方朔的自荐信并没有突出他的政治才能,而汉武帝作为一位皇帝,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辅佐他治理国家的臣子。
此外,东方朔的自荐信中还有一些幽默的语言,这让汉武帝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娱乐自己的人,而不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家。
因此,尽管东方朔的自荐信在文学上很有价值,但它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没有让他得到汉武帝的重用。
不过,东方朔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灰心丧气,他继续努力,通过其他途径展示自己的才能,最终在汉武帝面前获得了认可。
这封信虽然并没有让东方朔得到理想的职位,但它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颂不衰。
总之,东方朔的求职信是一封充满自信和幽默的信件,它展示了东方朔的个性和才能,虽然并没有让他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但它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关于求职和自我展示的道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
东方朔文言文翻译

东方朔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东方朔自荐书》翻译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
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
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
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
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
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
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
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东方朔题跋全身像[3]总共四十四万字。
我钦佩子路的豪言。
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
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
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2. 求一篇关于东方朔的古文的名字第一句话是: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如今回过头来看东方朔,仅仅是善于言谈吗?”对此感到惊奇.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它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3. 东方朔谏武帝文言文翻译原文:君山有道与知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
汉武帝斋七日,遣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
”因一饮至尽。
帝欲杀之,朔乃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
以其有验,杀亦不死。
”乃赦之。
翻译:君道山有一条地下道可以通到吴包山,传闻吴包山上有几斗美酒,喝了酒的人能够长生不死,汉武帝斋戒七天,派遣几十个男男女女到君山取得内了酒,刚想要喝,东方朔说:“臣懂这酒,请陛下让臣看看。
东方朔给汉武帝的求职信

敬爱的汉武帝陛下:
您好!我是东方朔,来自穷乡僻壤的布衣之士,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和对知识的渴求,给您写下这封求职信。
我希望能有机会投身于您的麾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我的绵薄之力。
自我介绍一下,我自幼丧父,在兄嫂的养育下长大。
十三岁开始读书,历经寒窗苦读,我已经熟读了《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之作。
此外,我还掌握了击剑之术,以及兵法战策。
我身高九尺三寸,双眼炯炯有神,牙齿洁白整齐,勇猛如孟贲,敏捷如庆忌,廉洁如鲍叔,信义如尾生。
我相信,这样的我,定能成为您身边的一员猛将。
我了解到,您即位初期,广纳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
我东方朔虽然出身布衣,但也有志为国家效力。
因此,我写下这封求职信,向您表达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
我愿意奉献我的所学,为国家的强盛尽一份心力。
我深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如果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定会倍加珍惜,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会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中,无论是处理政务、策划战略,还是出谋划策,我都将竭尽全力,不负您的厚望。
同时,我也了解到,您身边有许多杰出的贤才,他们各具特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若能与他们共事,我相信,在他们的熏陶和指导下,我会更快地成长,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最后,我衷心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东方朔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愿意在任何职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您的治国理念贡献我的智慧和力量。
敬请您深思熟虑,给予我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
东方朔敬上!
此致
敬礼!。
东方朔的求职信看人生

尊敬的招聘负责人:您好!我名叫东方朔,生于西汉时期,乃是一个博学多才、富有智慧与才干的文人。
今日得闻贵公司招聘贤才,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特来毛遂自荐,希望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我的才能与智慧。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
我自幼酷爱文学,勤奋好学,遍读诗书。
十三岁时,我开始学习诗书,三部文史书籍让我获益良多。
十五岁时,我转向击剑之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十六岁时,我开始研究《诗经》与《尚书》,并能够熟练背诵二十二万字。
十九岁时,我深入学习孙子和吴起的兵法,掌握战阵之具,钲鼓之教,并再次背诵二十二万字。
至此,我已背诵四十四万字之多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我还常服子路的言行,以廉洁、忠诚、勇敢、敏捷的品质要求自己。
我自认为具备高尚的品德,可以为天子大臣。
我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我相信,这样的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大臣。
我之所以选择贵公司,是因为我相信贵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我的才能与贵公司的需求相契合。
我热爱挑战,勇于创新,敢于自吹,更敢于实际行动。
我希望能在贵公司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明白,一份好的求职信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彰显个性。
在这封信中,我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是直接陈述了自己的优势和求职目标。
我相信,这样的求职信能引起您的关注,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贵公司的热情和期待。
如果能有幸加入贵公司,我将竭尽全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谨此奉上我对贵公司的敬意和谢意!期待您的回复!此致敬礼!东方朔。
上书自荐

作品原文
上书自荐
臣朔少失父母⑴,长养兄嫂⑵。年十三学书⑶,三冬⑷,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⑸,诵二十二 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⑹,战陈之具⑺,钲鼓之教⑻,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⑼。又常服子 路之言⑽。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⑾,目若悬珠,齿若编贝⑿,勇若孟贲⒀,捷若庆忌⒁,廉若鲍叔⒂,信 若尾生⒃。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⒄。
从总体来看,东方朔的这封自荐信,简短明了,字字珠玑,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也不乏文采。从内容来看, 东方朔主要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年龄,身高,容貌,讲述了自己的学识、才能和竞选的职位。在文中,东方朔没 有具体阐释治国之道,也没有表明将来当了辅政大臣以后,要如何如何,更没有针砭时弊,夸夸其谈。这正是东 方朔的高明之处,他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不让人觉得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从叙述的语气来看,平静而沉 稳,豪迈而旷达,理直气壮,不亢不卑。东方朔就是凭着这一百五十余字的自荐信,打败了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
谢谢观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⑴少:年少,早年。 ⑵长养兄嫂: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 ⑶书:指书法。 ⑷三冬:三个冬天,即三年。 ⑸诗书:《诗经》和《尚书》。 ⑹孙吴兵法:指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孙膑和吴起的军事著作,即《孙子兵法》《吴子》等。 ⑺战陈:即战阵,打仗、用兵。 ⑻钲(zhēng)鼓:古代行军时使用的两种乐器,钲是停止进军的信号,鼓是进军的信号。教:教令。近似 条令的规定。 ⑼凡:总共。 ⑽服:佩服。子路之言:指子路说的“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以勇力闻名。
上书自作背景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注释译文 04 作品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朔同学的求职书: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十五学击剑。
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
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在这短短一百多字的求职书里,东方朔讲了自己的身世、年龄、形貌,讲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讲了求职的目标。
细致诚实,言简意赅,尽管有点自吹,并无多余废话。
靠的就是这区区一百多字,东方朔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从此开始汗青留名的生涯。
文言文最多也是四百来字的,东方朔一简短的文字就概括了全部内容。
它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提示呢:求职书就要写得言简意赅,除了确实有宋玉之才和韩非之思辩才能的人,千万不要肆意铺陈——看你求职信的人主要看的是你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看你的长篇大论啊。
何况看的人还不一定看得懂深刻的学问呢。
看看人家东方先生:2000多年前就懂得用数字说话,多具体多实在啊!而且千万不要对你想要去的地方指手画脚,东贬西抑——你尚未入门就如此趾高气扬,进去之后还不搞得鸡飞狗跳,踩人于脚下,谁敢取你啊。
看看人家东东方朔:“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除了来为皇帝老儿服务之外,没有其他想法,多高尚多无私啊!写好求职信,不是叫你写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这么会让人觉得你自大,目中无人。
行非常之事方能立非常之功,所以要敢于自吹,当然要吹得有内涵,不能天花乱坠、漫无边际。
本人出生于xxx,就读于xxx,大学x年,xx专业,成绩……多寡淡无味多没有创意啊!敢于自吹才是自信的表现:“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多佼佼不群,多出类拔萃啊。
而且其中内涵丰富,形象生动,谁看了不留下深刻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