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新闻评论之社论-优秀word范文 (2页)

合集下载

新闻社论范文

新闻社论范文

新闻社论范文社论是新闻媒体中一种重要的表达观点和评论事件的文体形式。

它以客观、准确、有力的语言,对重大社会事件、热点问题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本文将以一个新闻社论范文为例,展示社论的写作风格和结构。

社论标题:加强环境保护,共建绿色家园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绿色家园。

首先,我们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和交通尾气排放等问题日益严重。

政府应该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环境教育的力度,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环境保护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此外,媒体也应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宣传,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

各国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制定环保政策和标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环境问题。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成果的宣传。

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宣传,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政府和媒体应该加大对环保模范和先进事迹的报道,树立环保的典范,引导社会各界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总之,加强环境保护,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环境保护成果的宣传,我们将能够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绿色的家园。

以上就是本文的社论范文,通过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和评论,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重要性。

希望这篇社论能够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共同为建设绿色家园而努力。

社论450字

社论450字

社论450字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

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

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在我国较权威的新闻评论学著作中,社论的定义为:“代表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又对此定义做了补充:“(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

”“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我国老一辈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对于社论也有过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概括。

他认为,社论“为报纸上之评论,而由报社中人所撰,是以代表报社之意见者也。

故可为之下定义曰:社论者,代表报社的意见之论评也。

详言之,则为:社论者,代表报社之意见,对于时事有所解释、批判及主张,以期指导读者之论评。

”另外,张友渔又从“新闻性”、“针对性”、“指导性”等方面阐释了社论的主要特征,他的学术观点对于后世的新闻评论以及社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者刘大保在《社论写作》一书中综合了张友渔以及当代国内新观点,对于社论做了如下界定:“社论是代表媒体(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编辑部和媒体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称为‘本台评论’。

媒体的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阶层对即时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舆论发生重大的影响。

”在当今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使用率较高的复旦版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中,丁法章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也对社论作了如下界定:“社论(从选题和写作要求上来讲)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时事评论范文

时事评论范文

时事评论范文
时事评论范文: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温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气候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合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危机。

首先,减排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措施。

各国应制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并努力实施。

通过加强对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管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发展清洁能源也是减排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应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各国应建立起机制,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危机的策略。

此外,应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最后,应提高公众的气候意识。

各国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

通过普及环境知识,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综上所述,面对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减排、全球合作和提高公众意识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确保可持续的发展。

社论评论员文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精选ppt
任务
1、直接地、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当前形势和党 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党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 提出任务。
精选ppt
案例分析
背景: 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发表了"三个
代表"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媒介反应: 为统一全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提高贯彻落
4、联系媒体上发表的正反典型进行评论,兴利除弊,扶 正祛邪
精选ppt
㈢、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的特性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是从本报评论员文章发展 起来的,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冠以"特 约"两字,用以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这类评论对象 大多是事关全局的举足轻重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 突出,理论性更强烈,政论性更鲜明。
其一:作者笔端饱蘸激情。 其二:善于熔叙、议于一炉。 其三:修辞手段运用得法。
精选ppt
㈡、本报评论员文章的特点及其应用
1、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方面问题,作政策 性、方针性的指导和评价
2、在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过程中及时地 揭示出一个时期的具体方向或侧重点
3、及时地灵活地针对某种社会思潮和一个时期的思想 倾向,生动切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如《人民日报》
评论员文章 《增强
公仆意识 坚持权为
民用》,如右图:
精选ppt
㈡、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说得 既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
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在分析论证时要注 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善于进行抽象、概括,着力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所在 2.对于抽象的道理,要善于在阐述中进行具体剖析 3.论证时材料和观点要统一,结论和论据要结合

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据环球网报道:2015年12月24日,在辽宁沈阳,重点街路青年大街上,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给冬眠的光秃树木安装升级版枫叶。

翠绿的、金黄的叶子远远看去十分醒目。

有人认为此举让沈阳寒冷的冬日增加了几分暖意,使人像回到了春天一般,不仅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也更有活力。

但也有人认为,冬天寒风萧瑟,树木枝桠光秃,虽有几分寒意,但也是另一种自然的审美景象;安装假枫叶,粉饰树木,作秀街头,甚或误导小孩的认知,真是画蛇添足。

围绕以上材料,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附:请结合以下两篇时事评论,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沈阳给树安装升级版枫叶:树上奇葩,为谁而扎来源:北京晚报侯江过几天就是元旦了,过节时张灯结彩图个喜庆热闹,倒也不为过。

但是,铺张造假,就让人们看不过眼了。

(提出自己的看法)据媒体报道,12月24日,入冬的辽宁沈阳树木无叶,而在沈阳重点街道青年大街上,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给“冬眠”的树木安装升级版枫叶。

翠绿的、金黄的叶子远远看去十分醒目。

有在此经过的市民吐槽,说此举不但会破坏树木,还会误导小孩子。

(“引材料”,树靶子,有的放矢)冬天就该有冬天的景致,且有一些风景的美,只有在冬天才能体会。

(观点一)沈阳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名城,寒梅、雾凇与白雪相伴,是多么难得的画面。

这个时候,街道两旁枯枝上翠绿金黄的塑料树叶必然是不和谐的。

春绿秋黄,本是自然界的规律,难道凭长官意志就能真让枯木逢春?有网友评论:这份折腾,不仅玷污了大自然的美,更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批判的理由之一)当然,公众不得不进一步猜想,这类看着匪夷所思的事,居然还能办成,原因恐怕不是为人民服务之心,私利或者是政绩的驱使恐怕更可信吧。

(进一步批驳,揭示本质)话说回来,猜想终归只是猜想,比较靠谱的建议是,把置办、安装塑料叶子的钱留下,开春多买几棵真树栽下,不好吗?(“一议材料”)(“联”古代)树上的假热闹,古已有之。

时事评论范文

时事评论范文

时事评论范文时事评论,疫情下的全球经济挑战。

新冠疫情自去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疫情的持续,全球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情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中断,旅游业和餐饮业遭受了重创,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如何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企业的生产线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也对全球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保障全球贸易的畅通。

其次,疫情对旅游业和餐饮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由于疫情的蔓延,许多国家实施了旅行限制和封锁措施,导致旅游业和餐饮业的营业额大幅下降。

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大量员工失业。

为了振兴旅游业和餐饮业,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再次,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将出现大幅下滑。

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推动创新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最后,疫情导致了全球失业率的上升。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失业率将出现上升。

为了应对失业率上升的挑战,各国政府可以通过推动技能培训、加大就业创造力度、提高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方式,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总的来说,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战胜疫情,重振全球经济。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精选5篇)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精选5篇)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第1篇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需要文明回答的主要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

新闻评论400字范文第2篇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11月16日至12月15日,北京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微克,同比平均降幅为1/4左右。

从全年数据看,今年的年平均浓度可望控制在每立方米—90微克左右。

据介绍,明年北京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治理目标初步定为“大气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评析:这是一条关注近期首都空气质量的社会新闻,短短三百多个字的文章,却包含了非常丰富从内容上看,首先,在新闻价值方面,该新闻报道的是首都今年供暖第一个月的空气质量状况,因而具有较强的时新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态中国的目标,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生态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是事关大局、影响普遍的问题,该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近几年来首都的空气污染愈发严重,空气质量状况也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该新闻围绕这一焦点问题进行报道,并将首都近期的空气质量状况与往年同期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四大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约1/4,重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的结论,可谓“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因而具有突出的显著性和与读者生活的接近性。

政治时事评论范文

政治时事评论范文

政治时事评论范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地摊经济”这个热词。

以前啊,咱们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可能会觉得地摊有点“乱”,影响城市形象啥的。

可现在呢,地摊经济就像一阵春风,吹暖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为啥这地摊经济突然就火起来了呢?这可关系到咱老百姓的生计呢。

你想啊,疫情之后,很多人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那些小商贩,可能原本就靠着小本生意维持生活,但是之前城市管理比较严格的时候,他们的地摊没地儿摆,生意做不成。

现在放开地摊经济,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希望的大门。

比如说,小区门口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哥。

以前啊,总是躲躲藏藏,怕被城管撵。

现在呢,光明正大地在那摆摊,煎饼果子摊前总是排着队。

这大哥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而且他还雇了个小工帮忙呢,这不就又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问题嘛。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这地摊经济也是给城市增添了不少烟火气。

以前晚上出去,可能街边冷冷清清的,现在到处都是热闹的地摊。

有卖小饰品的,那些亮晶晶的耳环、手链,吸引着小姑娘们的目光;还有卖小吃的,烤串的香味能飘出老远,把大家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这时候的城市不再是那种冰冷的高楼大厦,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像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

当然啦,地摊经济发展起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比如说卫生问题,有些地摊周围垃圾乱扔,这可不行。

还有交通问题,要是地摊把路都给占了,那大家出行就不方便了。

不过这也好解决嘛。

城市管理者可以划定专门的区域给地摊,让他们集中经营。

然后呢,给小商贩们提些要求,像要准备好垃圾袋,收摊的时候把垃圾带走之类的。

总之呢,地摊经济是个好东西。

它既照顾了民生,让老百姓能有个赚钱的路子,又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烟火气。

希望它能一直这么健康地发展下去,成为咱们城市里一道独特而又美好的风景线。

咱都知道,现在“垃圾分类”可是个热门话题,就像一阵潮流席卷了各个城市。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垃圾分类可是保护环境的一件大事。

以前啊,咱们垃圾都是一股脑儿地扔到一个垃圾桶里,然后呢,这些垃圾就被运到垃圾填埋场或者焚烧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下载】新闻评论之社论-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新闻评论之社论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

党的机关报的
重要社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
借助社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
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之类的场合。

《实例》人民日报社论一个中国
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去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
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

一年来台湾局
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表明,江泽民主席的这一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主席重要讲话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这个讲话
完全是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既考虑到全中国人民长远
的根本利益,也照顾和维护了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不
可动摇的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因此,受到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拥护。

一切支持和拥护
中国统一的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以江主席的八项主张为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
系的新局面。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在统一问
题上斗争的焦点。

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完全是背
道而驰的。

就在江主席讲话发表之后,李登辉不但不作应有的回应,反而跑到
外国,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一张牌,大肆进行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直接损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
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这些倒行逆施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去年两岸关系出现的紧张局面,是由台湾当局一
手造成的。

在这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李鹏总理重申了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一贯的原则立场,这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
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

李鹏总理在讲话中强调:“世
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台湾领导人产生方式
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都改变不了台湾领导人
只是中国一个地区领导人的事实”。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
郑重宣示,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

虽然李登辉力图为其分裂祖国的图谋披上
了一件“民主”的,但其实质仍是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
外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台湾作为中
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容许改变。

任何改变这种事实的图谋都是徒
劳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

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不可抗拒,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尽管出现台湾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