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老油田增产改造技术

合集下载

低渗透油层的改造技术

低渗透油层的改造技术
1低渗透油层的改造原理源自析 点看主要是两个因素。

溶 蚀 成 凹凸 不 平 的表 面 。 在停 泵 泄 压 后 , 裂 低 渗 透 油 气 层 产 能 低 , 油 层 改 造 观 缝 碧 面 在 许 多支 点 的 支 撑 下 , 能 完 全 闭 从 不 合 , 而 具 有较 高 的 导 流 能 力 。 践 证 明 , 从 实
—1 孔 但 i 、 t 如胜利 渗透开发技术的发展方 向 , 对滨 南 油 田 低 层 段 内 射 7 1 , 施 工 排 量 通 常 是 孔 数 l e 胜利 采油 院 开发 的高 强 度 陶粒 , 增 加而 增 大 , 常排 量 在3 2 . m / n 高 强度 在 8 MP 的 高 闭 合 应 力 条 件 下 , 通 . ~3 6 mi 。 6 a 破 渗 透油 藏 开 发 提 供 一 定 的 借 鉴 。 低 渗 透 油 层 改 造 工 艺 , 水 力 压 裂 最 以 碎率 小 于8 导流 能力 大于0 4 m . , %, .u i 保证 n 了压 后 增 产 效 果 和 有 效 期 。 为 理 想 , 具 有 施 工 见 效 快 , 造 程 度 高 , 3酸化压裂 它 改 酸 化 压 裂 是 改 造 低 渗 透 储 层 的 一 种 比 重复压裂 : 经调 查 滨6 0 6 断块 2 口井 进 1 稳 产 效 果 好 的 特 点 , 目前 常 用 的主 要 改 是 造工艺 。 较 有 效 的 工 艺方 法 。 压 施 工 时 用 酸 液 作 行 过 重 复 压 裂 , 复 压 裂 3 井 次 , 功 率 酸 重 0 成 为压 裂 液 , 靠酸 液 的 溶 蚀 作用 , 裂 缝 壁 面 把

Q: 业
ScL ence nd a Tech nol ogy nn l ovaton i Her d al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综合治理技术

低渗、特低渗透油藏综合治理技术

含油面积:1910km2 地质储量:11亿吨
帕宾那油田是加拿大最大的低渗透油田,其中 卡迪姆油藏是帕宾那最大的低渗透砂岩油藏。
1985-1989年,对卡迪姆油藏共压裂83井次。
筛 选 原 则
a、从压力恢复分析得出表皮因子,选 取表皮因子较高(污染重)的井。 b、选取比产液能力(目前的产液量与 峰值产液量的比值)较低的井
垦东18
优质低伤害钻井液完井液技术
强水敏性油层 中水敏性油层 弱水敏性油层 低压易漏失层 深层盐膏地层 海上油田 油基钻井液或仿油性水基钻井液 正电胶(正电性)钻井液 聚合物铵盐钻井液 泡沫钻井液 饱和盐水钻井液 海水低固相不分散钻井液
国内油层保护技术
粘土稳定技术
泵 丢手工具 双向锚定 封隔器 封隔层 液压平衡 式封隔器 单流控制阀 采油层 筛 管 丝 堵
芳707 祝三 芳6 肇291 州184
21 12 58 8 53 5.0 56 0 18 超前2个月
(1) 州184投产初期产量较高,采油强度大,虽有产量 递减过程,但递减幅度不大。 (2)州184油井受效后,单井产量的恢复程度较高。
7 6
累积产油,*104m3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采油 工程 油层 保护 技术
解堵工艺技术
作业屏蔽暂堵 技术 射孔技术
油气层保护管柱技术
(二) 低渗透油田主要配套技术
1、 井网部署 2、注水 3、油层保护技术 4、整体压裂改造和井筒举升技术 4、整体压裂改造和酸化技术 5、利用水平井技术 6、聚能射孔技术
将油藏作为整体进 行压裂优化设计
优选压裂液
丙基瓜胶(HPG)压裂液(工业品残渣不超过3%)、油基压裂液、 泡沫压裂液及液态CO2压裂液等无残渣压裂液。另外,防膨、防乳化、 杀菌、助排等一系列入井液添加剂都配套应用。

低渗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

低渗油气储层增产改造技术

年探明石油储量(亿吨) 低渗储量占百分数(%)
• 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 四川盆地累计探明低渗透石 油储量76亿吨、天然气2.5万 亿立方米。
• 石油剩余资源量799亿吨,其 中低渗透431亿吨,占剩余石 油资源总量的60%。天然气剩 余资源49.6万亿立方米,其 中低渗透24.8万亿立方米, 占剩余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1%。
7
90
6
78 75
70
5
66
79.3 80
69
68.4
70
59
60
4
50
46
3
40
30 2
20
1 1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年
2001
2002
2003
0 2004
全国有近33亿吨未动用储量,近万亿方低渗透气藏、凝析 气藏,需要增产改造投入经济有效开发。
17.3024 3.1578
2.8815
1.959
0.6489 33.6903
已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落实地质储量(亿吨) 可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近期可开发地质储量(亿吨)
低效一类地质储量(亿吨)
2.285
低效二类地质储量(亿吨) 暂无效益地质储量(亿吨)
4.840
10.5485
28.2006
待落实地质储量(亿吨) 待核销地质储量(亿吨) 表外地质储量(亿吨)
“开发压裂技术” 思路
长庆ZJ60井区开发压裂效果
试验区情况:
压裂是提高单井产量的关键技术,特别是 对于低渗、特低渗油气藏的开发更具有重要的意 义。在开发实践中将压裂作为系统工程整体优化 研究,从储层地质评价到压后评估形成了适应不 同油藏类型、不同层系的压裂液、压裂配套工艺、 优化设计与评价、现场施工技术与HSE保证等体 系,从以单井为对象发展到以区块和油藏为对象, 不断提升压裂技术水平和实施效果,将会取得更 加经济的效果。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小的岩石层,其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低渗透油田的油层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导致采收率低。

为了提高采收率,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水平井的水平段在油层中穿行,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二、人工改造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通常采用人工改造技术,通过开采取方式改造油层来提高采收率。

人工改造技术包括水逼技术、深部压裂技术、人工采油技术等。

水逼技术主要是将大量的注水注入油层,推动储层的油向井口移动。

深部压裂技术则是在油层中注入高压水泥石油吉沙公司等物质,将孔隙度小的岩石层破裂,增加渗透率,提高采收率。

人工采油技术则是通过钻井、热采、化学溶解等方式提高采收率。

三、增强驱移技术增强驱移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注水方案中添加适当的助驱剂,以改善原有的驱油机理,从而增加油藏产能和采收率。

常用的增强驱移技术包括热水驱、稠油驱和聚合物驱。

四、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常规测量技术和先进采油技术。

常规测量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技术、测井技术以及井下注水及采油监测技术。

先进采油技术包括热采、化学驱以及聚合物驱。

总之,低渗透油田开发需要很多技术手段的支持。

水平井钻井技术、人工改造技术、增强驱移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果将会被进一步提升。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 mD)的油田,储量大,但开发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往往效果不佳,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丰富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1.储层渗透率低,水驱能力差2.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3.目前技术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1.常规采油技术:包括常规油井开发、水驱开采、压裂等2.非常规采油技术:CO2驱替、聚合物驱替等3.先进采油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方向1.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储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化学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储层,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水驱能力。

目前,聚合物驱替技术、CO2驱替技术等储层改造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聚合物驱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渗透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井网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井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布置密度、井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先进开采技术研究先进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开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但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例如储层改造技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的井网结构优化方面的难题等。

2. 资金投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也是制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其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产量低、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的这些问题,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油田公司采用了一系列挖潜增产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在油层水平方向钻探,增大油井与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水平井技术可分为精细定向井和侧钻井两种,前者是在一般方向钻探的油井上进行调整,将井眼转向水平方向,以增大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后者是在井眼线以外打侧孔,进而延伸井眼,增大开采面积。

二、增油剂技术增油剂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入化学剂来改变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促进原油流动并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常用的增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油溶剂等,它们能够改变油藏孔隙的表面张力,减小孔隙压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增油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优化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人工压裂技术人工压裂技术是将深层岩石通过压裂将其切断,并在岩石空隙中注入高压水,使油藏中的原油通过空隙流动,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在低渗透油藏中,人工压裂技术可帮助原油穿过厚压力层和多层岩石,流到井口,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人工压裂方式包括穿过压力层压裂、均质压裂、局限性压裂等。

四、地下水驱技术地下水驱技术是通过向油藏注入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使原油温度、粘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高粘度、低渗透或深埋油藏中,能够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地下水驱技术可分为天然水驱和人工水驱两种,前者指原油层天然地含有足够的水,可利用其水驱作用提高采收率,后者是通过注入非天然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来实现采收率的提高。

总之,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面临的问题,依托高新技术、创新开发方式和完善管理体系等,油田公司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证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努力。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渗透率一般小于0.1mD。

由于地下储层
的渗透率较低,油井生产能力有限,开采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
需要应用挖潜增产技术。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渗透率,增强油藏开采能力,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

1. 水平井技术:通过将水平井钻进低渗透油藏的稀油层,利用水平段延长油井与油
层的接触面积,增强有效渗透率,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

水平井还可以采用人工增强采油
措施,如酸化、压裂等,进一步提高油井产能。

2. 插水增效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通过插入高压水驱使油层中的油向油井移动,
增加油井的产能。

插水增效技术可以采用常规的注水井,也可以采用注水井+抽油井的方式。

3. 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通过改造低渗透油藏的储集层,提高渗透率。

常用的低渗
透油藏改造技术包括酸化、压裂、注气等。

酸化可以通过注入酸液降低储集岩的酸溶性,
增加孔隙度,提高储集层的渗透率。

4. 油藏压裂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使低渗透油藏的储集岩产生裂缝,从而增加油
层的渗透率。

油藏压裂技术可以采用水力压裂、气体压裂、化学压裂等不同方式进行。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采率,增加油井的产量。

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地下储层的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有
效的实施。

挖潜增产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与现有的油田开采方案相协调,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提高整体的开采效果。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

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探讨油田低产低效井是指产油能力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井。

如何提高这些井的产能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提高油田低产低效井产能的技术措施。

1.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来裂解油层岩石的方法,以增加油田井的产能。

对于低产低效井,通过压裂可以增加井口到油层之间的通道,提高油流到井口的能力,从而提高井的产能。

根据油层岩石的性质和井筒的布置,可以选择不同的压裂方法,如水力压裂、酸压裂等。

2. 改善井口条件井口是油田井与地面之间的接口,对油井的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改善井口条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修复或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管道设备,确保井口的通畅;改进井口灌注系统,提高井口液体的流动能力;增加井口的集流能力,提高产油速度等。

3. 注水技术对于水驱式油田,低产低效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够的注入水压力,导致油层压力不足。

注水技术可以通过将高压水注入到油层中,增加油层的有效应力,从而提高井的产能。

这包括地面注水和井下注水,根据油层和井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注水技术。

4. 疏导堵塞物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井内经常会出现各种堵塞物,如沉积物、砂砾、蜡等,这些堵塞物会降低井的产能。

通过疏通和清除这些堵塞物,可以恢复井的产能。

常用的疏导堵塞物技术包括冲洗、酸化和注水等。

5. 技术监测与优化油田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监测和优化。

对于低产低效井,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井底流量计、地震监测等,可以实时监测井的产能和油层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结合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井筒和油层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以提高井的产能。

6. 投资于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油田开采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投资于新技术是提高低产低效井产能的重要手段。

应用电磁技术、微观尺度模拟等新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油田储层特性,从而更精确地指导油井开发和管理,提高井的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井序 号 1 2 3 4 措施前 液 m3/d 0.79 1.86 0.94 1.69 油 t/d 0.57 1.43 0.74 0.96 含水 % 13.6 7.7 6.8 32.1 液 m3/d 2.87 3.75 2.80 5.76 措施后 油 t/d 1.41 2.95 0.21 1.79 含水 % 41.6 6.5 91.3 63.1 液 m3/d 1.76 2.89 4.23 9.28 目前 油 t/d 1.28 2.28 2.22 2.46 含水 % 13.5 6.0 37.6 68.5 日增油 t/d 0.51 0.86 1.17 1.47 座封 隔采 备注
5
2.49
1.62
22.3
4.62
0.42
89.2
2.49
1.73
17.5
0.5
截止8月20日,采油一厂进行缝内转向+稠化水重复压裂改造5口井,目前均 以投产,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二、酸性压裂液技术
(一)稠化水酸性清洁压裂液
1、技术背景
无伤害或改善性压裂液代表着压裂液发展的方向,酸性压
稠化水与胍胶压裂液性能对比
性能指标
液体 类型 添加剂 种类 携砂粘 度 (mPa.s) 120-200 60-100 水不溶 物含量 (%) 4-12% 0 破胶粘 度 (mPa.s) 5.0 3.0-5.0 破胶残渣 含量 (mg/l) 180-300 0.56 最高 砂比 (%) 45-50 >50 添加 酸液 否 可 温度适 应范围 (℃) 广泛 <70

术 背 景 技 术 原 理 (1)水驱开发,井网间地层 压力、剩余油分布不均; (2)存在死油区。
借助于缝内转向剂的加入和施 工参数控制,在主裂缝内产生 升压效应,摆脱地应力对裂缝 方向控制,实现裂缝转向,压 开新的支裂缝或沟通更多微裂 缝,形成不同方位的支裂缝。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缝内转向压裂应用效果
施工 油田 井数 液 (口 ) (m3/d) 安塞 337 1.63 陇东 70 1.44 合计 407 压前 压后 液 油 含水 油 含水 3 (t/d) (%) (m /d) (t/d) (%) 1.31 16.4 3.83 2.73 24.8 435.3 0.66 50.3 5.17 3.09 36.9 196.4 394.2 有效 天数 (天 ) 单井日 增油量 (t/d) 1.31 1.96 1.37 单井 增油 (t) 累计 增油 (t) 措施有 效率 ( %) 94.2 93.2 94.0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岩心伤害评价试验
长庆各个储层岩心伤害评价结果:
缝内转向压裂技术作为低渗透油田老井提高单井产量主要推广应用技术之 一,近年来推广应用500多口井。 在长庆安塞、陇东、姬塬等油田老井共应用407口井,已累计增油22万吨, 平均单井增油538.8t,有效天数394天,措施有效率94.0%。部分井已取得了 有效天数和累计增油”双过千”的佳绩。 长庆油田老井缝内转向重复压裂应用效果
6.26 2.43
0.09 0.41
1.26 0.36
58.6 14.8
76.4 82.7
3.46 2
1.09 1.23
未投产 未投产
63.1 26.5
1 0.82
2009年,采油二厂缝内转向压裂累计现场施工7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2009年采油一厂老井缝内转向+稠化水压裂效果统计表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改造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普遍呈现低孔、低压、低渗特点,压裂、酸化改造是
油气井完井投产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的大开发究老油田增产稳产技术对于油田可持
续高效开发尤为重要。
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立足鄂尔多斯盆地低渗储层老井增产,研究开发多项
570.7 192318 385.7 26997 538.86 219315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2009年采油二厂老井重复压裂油井效果统计表
施工井 序号 1 2 3
措施日期
2009-3-18 2009-3-27 2009-5-17
液 m3/d
3.59 1.04 0.65
措施前 油 t/d 1.16 0.02 0.4
含水 %
62.1 98.2 27.3
目前(7.18) 液 油 含水 m3/d t/d % 3.78 3.65 2.01 1.51 1.77 1.5 53 42.8 11.4
日增油 t/d 0.35 1.75 1.1
4 5
6 7
2009-6-6 2009-7-1
2009-7-14 2009-7-23
0.26 0.58
胍胶 稠化水
5种以上 复合体
稠化水酸性清洁压裂液的稠化剂是多种添加剂和表活剂的复合体(单剂),
现场施工只需将稠化剂以4-5%的比例加入混砂车与清水混和即可携砂压裂。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2、技术指标
水不溶物含量为0。 酸液类型以有机复合酸为主。其中HCL的比 例可提高到10%。 30℃,170-s下粘度>80mPa.s;30%砂比携 砂静止30min沉降10%。 表面张力<29 mN/m,界面张力0.34mN/m 。 破胶:0.5%原油2小时破胶,破胶液粘度小 于5mPa.s 破乳性良好,30min可实现油水彻底分离。 防膨室内92%。
针对低渗储层的增产改造工艺技术,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缝内转向压裂工艺技术 酸性压裂液技术 油井堵水工艺技术 注水井降压增注技术 裂缝深部暂堵酸化技术 酸化解堵技术 压后裂缝处理工艺技术
老 油 田 增 产 工 艺 技 术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一、缝内转向压裂工艺技术
裂液是其中之一。常规清洁压裂液存在配液难度大,破胶困难 等缺点,现场应用受到限制。可携酸、配液和破胶简单的酸性
清洁压裂液是技术发展方向。
稠化水酸性清洁压裂液克服了常规清洁压裂液的技术缺点, 集压裂酸化于一体,具有无残渣、低伤害、连续混配、可不抽 汲等特点,目前已成功进行了90多口井现场试验。
低渗透老油田增产增产改造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