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合集下载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地层孔隙度低、渗透率低,油气难以流出的油田。

由于储层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低渗透油田一直被称为“石油工业的最后一块净土”。

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开发技术、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探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研究。

地质特征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储层特点、孔隙结构和岩石性质。

首先是储层特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通常由致密砂岩、钙质岩、页岩等组成,孔隙度低,渗透率小,储层非均质性强。

其次是孔隙结构,低渗透储层中的孔隙多为微孔和裂缝,且孔隙连通性差,储层渗流路径复杂。

再者是岩石性质,由于低渗透储层中的岩石多为致密岩石,机械性质好,导致油气固溶程度高,开采难度大。

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表现为储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岩石性质良好。

开发技术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开发技术,包括常规开发和非常规开发。

常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水驱开采、聚合物驱、化学驱等,通过注入一定的压力和添加剂改变储层条件,增加油气渗流能力,实现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

而非常规开发技术则主要包括压裂增产、水平井开采、CO2驱等,通过改变传统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手段,使得低渗透油田能够更有效地释放油气资源。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如微观尺度的渗流研究、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等,也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进展近年来,对低渗透油田地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首先是在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上,通过钻井、取心等野外调查手段,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油田的合理开发和开采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其次是在开发技术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和现场实验,不断改进现有的开采技术,提高了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最后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如水力压裂技术的优化设计、复合驱油技术的研发应用等,为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调研

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调研



○○
年 十


设计生产井
○ 152
注:底图为96年沙三上10顶构造图
文33块沙三上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采 3.5

速3

2.5
%
2
ÖÖÖÖ ÖÖÖÖ
25 采

20 程
7.612.1
50
澳大利 亚
1967
700-800 构造 10-25
5.7
小牛塘
美国
1943
1403 构造
61.3
北斯坦利
美国
岩性
14
300
朗吉累油田
美国
1943
2042 构造 33.6
25
小溪油田 比弗溪麦迪逊 快乐泉弗朗梯尔”A
”油藏
美国 美国
美国
多林纳维果德油藏 哈西.迈萨乌德
乌克兰 阿尔及
利亚
采收率%
8828
73
0.04
46
12000
82
0.16, 0.08
30
6.1
0.16, 0.08
42
约0.06 42
20400
77.4
0.16, 0.08
52
1457
24.8 0.16
46
1000
5.1
0.2
40
42.9
1
0.18
48
0.08
43
220000 1300 1.56
32
5047 390
22.5
7
6
ÊÊúÊÊÊ*104m3
5
4
提前6个月
3
提前1个月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小的岩石层,其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低渗透油田的油层孔隙度小、渗透性差,导致采收率低。

为了提高采收率,采用水平井钻井技术,通过水平井的水平段在油层中穿行,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二、人工改造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通常采用人工改造技术,通过开采取方式改造油层来提高采收率。

人工改造技术包括水逼技术、深部压裂技术、人工采油技术等。

水逼技术主要是将大量的注水注入油层,推动储层的油向井口移动。

深部压裂技术则是在油层中注入高压水泥石油吉沙公司等物质,将孔隙度小的岩石层破裂,增加渗透率,提高采收率。

人工采油技术则是通过钻井、热采、化学溶解等方式提高采收率。

三、增强驱移技术增强驱移技术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注水方案中添加适当的助驱剂,以改善原有的驱油机理,从而增加油藏产能和采收率。

常用的增强驱移技术包括热水驱、稠油驱和聚合物驱。

四、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常规测量技术和先进采油技术。

常规测量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技术、测井技术以及井下注水及采油监测技术。

先进采油技术包括热采、化学驱以及聚合物驱。

总之,低渗透油田开发需要很多技术手段的支持。

水平井钻井技术、人工改造技术、增强驱移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都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果将会被进一步提升。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通常小于0.1 mD)的油田,储量大,但开发难度较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难题之一。

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往往效果不佳,研究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丰富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低渗透油田的特点1.储层渗透率低,水驱能力差2.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3.目前技术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开发二、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现状1.常规采油技术:包括常规油井开发、水驱开采、压裂等2.非常规采油技术:CO2驱替、聚合物驱替等3.先进采油技术:水平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方向1. 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储层改造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化学驱油、物理方法改造储层,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油水驱能力。

目前,聚合物驱替技术、CO2驱替技术等储层改造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聚合物驱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渗透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储层改造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 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井网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油田井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布置密度、井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调整,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 先进开采技术研究先进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开采技术、多级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但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和人力,如何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效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四、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例如储层改造技术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井网优化配置技术的井网结构优化方面的难题等。

2. 资金投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市场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这也是制约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法

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法

02 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
2.低渗透储层岩石比表面积大
岩石的比表面积是度量岩石颗粒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 一般岩石颗粒越细、越分散,比表面积就越大;反过来说,比表面积越大,颗粒越细、 越分散,渗透率就越低。
3.低渗透储层毛细管力对渗透影响显著
低渗透储层是由无数小颗粒和无数小孔道组成,这些小孔道可以看作众多直径不同的 毛细管。当油水在这些毛细管中流动时,由于油水对毛细管壁润湿性不同,在油水界 面上产生毛细管力,毛细管力表达式为: pc 2 cos
03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 均质性严重、天然能量低等特点,决定了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 具有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的开发特征。
03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发阶段压力、产量统计表
产量年递减率:在25%~45%之间,平均最高可达60% 每采1%储量压降:3.2~4.0MPa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1
主要问题:暴性水淹 解决方法:采用沿裂缝注水的线状面积注水方式, 井距适当加大,排距适当缩小。为了沿裂缝先形成 水线,注水井要先间隔地排液拉水线,排液井水淹 后转注,形成线状注水方式。排液井转注后,采油 井要逐题: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快、 压力产量不断下降。 解决方案:早期注水或超前注水保持 地层压力开采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吸水能力强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 窜进,使沿裂缝方向的油井很快见水,甚至暴性水淹这是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普 遍特征。
火烧山油田第三批上返注水井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由于其油层物性和渗流规律的特殊性,需要在开发过 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优选出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对策。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研究[摘要]:低渗透砂岩储层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相对较大的勘探与开发难度。

储层渗透率低,自然能量不充足,靠自然能量开采,弹性能量衰竭快,开发水平低。

本文分析了低渗透油田流体渗流特点及与采收率的关系,给出了开发新技术与工艺,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技术工艺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te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20- 0032 -01一、低渗透油藏开发背景及特点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透油气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探明低渗透石油地质储量141亿吨,在近几年新增的探明油气储量中,低渗透油气比例达到70%。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具有其特殊的渗流规律和油气田开发特征。

并且由于其储层致密、自然产能较低、过去难以经济有效开发。

与已规模开发的特低渗透油藏相比,低渗透油藏埋深较深,岩性更致密、应力敏感性更强、储层物性更差。

投资成本高、开发难度较大。

同时,它也具有油层分布稳定,储量规模较大,原油性质较好,水敏矿物较少,适合注水开发等优势。

低渗透油藏储层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压敏效应强,随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快速上升;储层胶结物成份主要以酸敏矿物绿泥石、伊利石、浊沸石、方解石为主,水敏矿物较少,宜于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递减大,大致是第一年递减10到15%,第二年后仅为5到8%,稳产期较长。

二、流体渗流特点及与采收率的关系1.流体渗流渗流流体由体相流体和边界流体两部分组成。

体相流体是指其性质不受界面现象影响的流体,而边界流体则是指其性质受界面现象影响的流体。

油层岩石的渗透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状况。

研究表明,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则岩石孔隙系统的平均孔道半径越小,非均质程度越严重,微小孔道所占孔隙体积的比例越大,孔隙系统中边界流体占的比例越大。

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

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

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石油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同时石油资源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随着对石油资源的长期开采,石油资源的储量正在不断减少,为了提高对石油的开采量,我国已经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对低渗透储层的开采上,由于低渗透储层的自身特性,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低渗透储层的开采造成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的研究,才能提高我国石油的开采量。

标签:低渗透储层;开发技术;对策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造成很多优质储量的油田已经被开采出来,在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储层中油田储量最多的就是低渗透储层。

但是由于低渗透储层的地理环境和自身特征的制约,导致工作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需要了解低渗透储层的开发特征,并采取相对应的开发技术,才能提高我国对低渗透储层的开采量。

1低渗透储层的开发特征低渗透储层主要是指储层的渗透率比较低,相对而言低渗透油田的产能比较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对我国油气产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类型的低渗透储层会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对低渗透储层的开发特征进行了解,才能研究其开发技术对策,增强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潜力。

1.1油井自然产能较低油井自然产能与油田的储层性质有着直接关系,目前我国开发的油田中,低渗透油田的产量比较低。

需要依靠压裂技术,才能够将低渗透储层的价值完全开发出来,因此对于低渗透储层而言需要利用压裂改造的方式才能够实现产能标准。

但是由于在进行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了低渗透油田自然产能较低的情况发生。

1.2产量下降快、油层压力大由于低渗透油田的边水长期处于不活动的状态,因此造成油田本身的驱动能量不足,并且储层中的流体在进行流动过程中会受到很大阻力,会进一步加大对能源的消耗。

虽然采用压裂改造的方式改变储层内的结构,但是若没有及时补充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能量,就会导致油田产量出现会减少的现象,另外储层中的压力也会逐渐上升,油田的采收率就会受到影响。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其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产量低、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的这些问题,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油田公司采用了一系列挖潜增产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在油层水平方向钻探,增大油井与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率。

水平井技术可分为精细定向井和侧钻井两种,前者是在一般方向钻探的油井上进行调整,将井眼转向水平方向,以增大油与岩石的接触面积;后者是在井眼线以外打侧孔,进而延伸井眼,增大开采面积。

二、增油剂技术增油剂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入化学剂来改变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促进原油流动并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常用的增油剂包括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油溶剂等,它们能够改变油藏孔隙的表面张力,减小孔隙压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增油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优化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人工压裂技术人工压裂技术是将深层岩石通过压裂将其切断,并在岩石空隙中注入高压水,使油藏中的原油通过空隙流动,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在低渗透油藏中,人工压裂技术可帮助原油穿过厚压力层和多层岩石,流到井口,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人工压裂方式包括穿过压力层压裂、均质压裂、局限性压裂等。

四、地下水驱技术地下水驱技术是通过向油藏注入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使原油温度、粘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高粘度、低渗透或深埋油藏中,能够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地下水驱技术可分为天然水驱和人工水驱两种,前者指原油层天然地含有足够的水,可利用其水驱作用提高采收率,后者是通过注入非天然地下水或添加水驱剂来实现采收率的提高。

总之,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面临的问题,依托高新技术、创新开发方式和完善管理体系等,油田公司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证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开发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现状,探讨并展望了油田开发技术,以期为提高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标签:低渗透油田;开发;工艺技术;现状;展望
引言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难度较大,但其储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如渗流规律、油层孔喉、弹性能量、见注水效果、产油指数、地应力等,都是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实践表明,合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能够明显提升油田采收率。

目前,研究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術,已经成为全球采油的一个热点话题。

1.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1.1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田,具有不同于中高渗透油田的开发特征。

它自然产能低,弹性能量小,而经压裂后增产的幅度较大,天然能量开采产量则下降很快。

与此同时,注水井的吸水能力较差,注水见效缓慢。

1.2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问题
我国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低渗透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第二,经过长期开发的低渗透油田,注采井网会出现套损、油井高含水转注等问题,最终会形成多注少采的格局,导致一部分开发单元局部注采失衡。

第三,在部署注采井网时,往往缺少对沉积微项类型和油田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致使井网部署缺乏地质依据,从而降低了开发方案的合理性。

第四,注采井网对裂缝分布的考虑不足,致使油田注水开发之后,注入水沿着裂缝突进,油井含水量迅速上升,造成油井产量下降。

另外,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在注水时,水窜现象严重。

2.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分析
2.1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
2.1.1合理部署注采井网
现阶段,对我国开发效果良好的低渗透油田进行分析得知,开发低渗透油田,需要紧密结合其裂缝特征,即天然裂缝和水力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

在注采井网
的部署上,应当不断优化注水驱油时的面积扫油系统,避免注入水沿油井裂缝突进。

具体来说,首先,尽量使井排与裂缝的走向一致,以此获得较大的波及面积,避免油水井发生水窜现象。

其次,注水井的井距要超过油井的井距,也要超过注水井与油井之间的排距。

由此可知,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注采井网,应当是沿裂缝线状注水、且井距不等,还要与压裂相结合。

如此部署注采井网,不仅能够提高油田采收率,还能减少总的井数,以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1.2渗析采油技术
在低渗透油田,双重介质渗透率相差较大。

采用渗析采油技术,是在周期注水的原理之下,利用亲水油层自吸排油以及毛细管力这两种作用去完成采油。

该技术包含两个阶段:第一,注水阶段,升压过程;第二,采油阶段,降压过程。

应用实践表明,在相同的裂缝密度情况下,基质渗透率越大,渗析的速度及效果也就越理想;而在相同的渗透率情况下,裂缝发育越好,渗析采油的效果也越理想。

2.1.3气驱开发技术
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大多是采用注水的方式来保持地层能量,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暴露出诸多不足,比如注不进水、套管损坏、采油速度慢等。

在这种情况下,注气开发的可行性得到了较广泛的肯定,俄罗斯一次实地试验的结果也表明,注气开发油田的效果总体上优于注水开发效果。

据此,根据油藏的实际状况,在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气驱技术,能够实现以下状态:避免注入压力上升造成套管损坏,提高油井的利用率;更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实现注采平衡;注气的流压低于注水,可以避免裂缝形成;同时,无需担心注入水质处理的问题,操作及管理都很便捷。

2.1.4三次采油技术
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是通过扩大注入剂的波及体积,以提高油井采油量。

具体来说,注入聚合物以溶解聚合物与水,再将不同水溶液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注入到油层中,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来完成采油。

这一技术除了采用注入聚合物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三元复合驱油的方式,即在水溶液中添加碱与表面活性剂,以进一步提升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果。

2.1.5声波采油技术
声波采油技术,是利用弹性介质传递中的应力、压力、质点位移及速度等变化,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油量。

声波应用于油田开采,有助于疏通输油泄油孔道、解堵、防垢防蜡等,同时,它还具有热效应以及空化作用,利于提高采油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优势明显:第一,声波的穿透力强,更容易进入油层及水层内,
影响流体的状态;第二,见效迅速,效果持续时间长;第三,操作便捷、成本低,还可以与其它工艺相结合。

2.2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展望
当前,针对低渗透油田,国内外已经对开发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工作,使这类技术在实践中逐渐完善起来。

世界发达国家,在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的应用方面,更加重视井网部署,将开采技术与保护储层技术并重,而且积极研发新技术,努力提高单井的产能、降低开发成本。

在我国,低渗透油田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今后在开发技术上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不断提高对低渗透油田的识别精度,优化配置地面集输,探究油层的分布规律,以及筛选储量优势地区。

在这些目标指引下,不断探索高效的新技术,以提升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3.小结
鉴于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推广应用高新工艺技术能够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如合理部署注采井网、渗析采油技术、气驱开发技术、三次采油技术、声波采油技术等。

今后,通过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实地采取相应措施,以有效地保护储层,促进我国低渗透油田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李道品,罗迪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特殊规律──低渗透油田开发系列论文之一[J],断块油气田,2014年04期.
[2]门宏建,李海鹏,李娜,浅谈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储层吸水能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7期.
[3]綦惠丽,李玉春,张雁,低渗透储层的微观特征对其宏观性质的影响规律——以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