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快乐手指谣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快乐手指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快乐手指谣》带反思中班教学计划《快乐手指谣》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复习1--5点,使孩子们熟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并发展他们的知识。
十指协调孩子的能力。
过来看看幼儿园的中班。
《快乐手指谣》反思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1.孩子们熟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2.查看要点1--5。
3.发展儿童的十指协调能力。
4.让孩子们区分“ 1”和“许多”。
5.积极参加活动,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6,愿意探索,交流和分享。
活动设计背景由于许多孩子的手指不够灵活,锻炼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教学重点,难度1,说出游戏规则2,激发孩子的兴趣3,确保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活动程序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孩子们,你好,抬起头,让我看看你美丽的脸!知道我是谁?真的!今天老师来和你一起玩游戏,孩子们想和我一起玩游戏?恩,告诉我,哪个孩子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我给您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表现出奖励并激发孩子们的爱好。
(这些东西,老师会把它交给你的,这取决于谁是最好的!)二,基础部分1.老师摇动每个色条(三分之一),问孩子,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老师可以提出适当的提示,例如花朵,花朵,美丽的花朵,让孩子学习“美丽”一词;这个季节菊花开了,可以指导孩子讲菊花。
2,孩子熟悉颜色(孩子看,这些颜色是什么?)一一拿掉彩条,让孩子说出什么颜色(2),红色:好,让孩子们发现自己,周围的红色是什么?鼓励幼儿勇往直前,并在正在听课的老师中找到他们。
(是的,孩子很棒,发现那么多红色,仔细想想,什么是红色)引导孩子说“起火”并确保他们安全。
开展意识教育,教孩子理解火警“ 119”。
(2),黄色,同上。
了解有关安全标签的信息,例如Little Yellow Hat。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
可以显示生态标签,以使年幼的孩子理解。
3,老师总结:(是的,这么多的颜色放在一起是五颜六色的,那么漂亮)4,引导孩子点1--5,数五个彩条,孩子数一次5,老师对孩子说要变魔术,(把色条扔在小蓝上),抓起它让孩子看,把色条罗成小色片,引导孩子思考:您是否在看过这种彩色底片,知道何时可以撒上这种彩色底片?例如结婚,假期,生日,兴奋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欢乐手指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欢乐手指谣》含反思
一、教学内容
幼儿园中班教案《欢乐手指谣》
二、教学目标
1.启发幼儿对手指的认得和使用。
2.培育幼儿敏锐的察看力和感知本领。
3.提高幼儿音乐和表演本领。
4.激发幼儿的制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通过手势和语言向幼儿介绍手指的名称、形状和功能,引导幼儿认得手指的作用和紧要性。
2.激发
老师与幼儿一起制造各种有趣味的手势和动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引导幼儿用手指进行制造性的活动。
3.集中
老师引导幼儿倾听《欢乐手指谣》的旋律和歌词,让幼儿通过唱歌、跟唱和仿照等方式集中注意力,提高音乐和表演本领。
4.表演
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动作表演,演绎歌词中的手势和动作,呈现手指的各种形态和功能,激励幼儿仿照表演,培育幼儿的艺术赏识本领。
5.反思
老师引导幼儿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失误,并向幼儿传授一些关于手指健康保养的学问,让幼儿意识到手指的紧要性。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认得到手指的紧要性,理解手指的作用和功能,并能够通过音乐和表演等方式培育本身的审美和表达本领,同时,也能够发觉本身在表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本身的表演水平。
该教案充分发挥了老师的引导和幼儿的自动性,使幼儿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培育出他们的艺术爱好和制造力,也让他们意识到手指的健康保养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能。
中班主题快乐手指谣教案反思

一、主题来源手指谣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戏,通过孩子们的手指动作,配合朗朗上口的儿歌,既能锻炼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的手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选择了这个主题,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手指谣的基本节奏和动作,能够跟随音乐进行手指谣表演。
2.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手指谣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手指谣的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手指协调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能够自己创作手指谣。
三、活动准备1. 手指谣视频或音频材料。
2. 手指谣图谱。
3. 手指谣道具(如手指谣手套)。
4. 记录幼儿创作的材料(如纸、笔)。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谣,让幼儿熟悉手指谣的基本节奏和动作。
2. 观看手指谣视频或音频,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手指谣表演。
3. 学习新的手指谣,教师示范,幼儿跟随。
4. 小组合作,让幼儿自由选择一首手指谣进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幼儿创作手指谣,教师指导,记录幼儿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6. 展示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手指谣,并分享创作心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手指谣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手指谣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手指谣主题墙,展示幼儿的创作成果。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表演区等设置手指谣相关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选择手指谣活动。
4. 定期举办手指谣比赛,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手指谣活动中。
2. 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同伴良好配合。
3. 评价幼儿在手指谣表演中的动作准确性、节奏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 收集幼儿创作的手指谣,评价其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快乐手指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快乐手指谣》含反思教案标题:《快乐手指谣》教学目标:1.启发幼儿对手指的认知和使用。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手指谣歌谱2.手指谣动作示范视频3.棉花棒或其他可代替手指的小道具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节课学的内容:《小毛驴》的歌谣。
2.引入新的歌谣活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和手指有关的歌谣,大家猜猜看它叫什么?3.展示歌谣海报,让幼儿一起读出歌谣的标题《快乐手指谣》。
Step 2:教唱歌谣(15分钟)1.展示歌谣歌谱给幼儿观看。
2.教师示范唱第一句歌词“大拇指竖起来,大拇指竖起来”,并请幼儿跟读。
3.教师逐句示范唱歌谣的后续歌词并请幼儿跟读。
Step 3:动作配合(20分钟)1.引导幼儿观看手指谣的动作示范视频。
2.通过视频示范,让幼儿学习和跟随影片中的动作。
3.请幼儿站起来,模仿示范进行歌谣和动作的结合演唱。
Step 4:小组合作(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组长指挥小组成员一起演唱和动作配合歌谣。
3.教师巡视各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Step 5:展示与反思(15分钟)1.邀请每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表演。
2.观众可以通过鼓掌和喝彩的方式给予肯定和鼓励。
3.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4.教师引导幼儿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你们觉得自己在演唱和动作配合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活动:1.邀请幼儿自由发挥,编写自己的手指谣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2.与其他班级进行歌谣交流,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指谣的学习,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开发手指活动和音乐表达能力的机会。
通过唱歌、学习动作以及小组合作,孩子们在欢乐中学到了更多关于手指的认知,锻炼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设计灵活多样,通过引入动作示范视频和小组合作展示等方式,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能提高孩子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中班语言《手指谣》反思——我的小手也会变魔术

中班语言《手指谣》反思——我的小手也会变魔术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并常识简洁的仿编。
2.通过嬉戏熬炼手指小肌肉群。
活动预备:1、魔术2、(手)的挂图活动过程:开头上课时,我就很神奇的对孩子们说:“今日小伴侣猜猜老师的兜里装了什么?小伴侣都激情踊跃的回答:有的说是钱、有点说是玩具。
我说你们想不想知道呀?”这时候小伴侣都睁大了我眼睛望着我的兜、我加重了语气说:“今日我给小伴侣变了个魔术,我拿出一张纸,问小伴侣?这是什么纸?让小伴侣摸摸是不是真的,然后我把纸撕开了揉碎了,问小伴侣你能把它恢复原来的模样吗?小伴侣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我神奇的说:“我能”小伴侣都摇头,看:老师先洒一些魔术粉,在吹一口气,瞧:纸恢复了它原来的模样。
小伴侣都愣住了,然后我说:“老师的手厉害吧”你们的小手很能干,都会做什么?”有的说,我的手会画画,有的说我的手会穿衣服,有的说我得手跳舞。
这时的孩子又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
等孩子说的差不多了,我就加重了口气说:“看,老师的手还可以做嬉戏,不过老师在做嬉戏之前还带来了三位小精灵。
你们知道太是谁吗?(小伴侣:不知道)我又说:“小精灵说啦,小伴侣要回答三个问题,他们才情愿出来。
”1、我们的小手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的名字叫什么?2、小伴侣用自己的小手编一首儿歌、3、小伴侣想一想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小伴侣都乐观参与,踊跃回答。
然后老师出示挂图(小手),老师又问小伴侣啦?今日的小精灵都是小手,我们今日和谁玩嬉戏呀,小伴侣都大声回答:“小手” 老师又说我们快来和小手边唱儿歌边做嬉戏吧......孩子们不知不觉就仿编了许多句,比如:眼睛可以看亮,鼻子可以闻味,耳朵可以听声,大拇指是哥哥,二拇指是弟弟,小指是妞妞......一节课就在我和孩子玩玩说说中结束了。
二.反思(1)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发挥其乐观性、主动性。
活动开头,用魔术吸引孩子的留意力,使得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期盼接着老师的提问:“你们的小手会干什么。
幼儿园中班手指操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手指操教案及反思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手指操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如握拳、张开手指、交错手指等。
2.学生能够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手指操的动作,提高肢体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手指操的练习,锻炼手部肌肉,提高手指灵敏度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教学生如何正确握拳和张开手指,以及交错手指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动作规范和准确。
2.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并能根据音乐节奏配合进行练习。
3.帮助学生理解手指操对于手部肌肉的锻炼作用,并能够感受到手指灵活度的提升。
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手指操的动作。
2.如何让学生在手指操的练习中增强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环节1.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手部慢跑,让学生打开和活动手指,为手指操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让学生进行双手握拳和张开手指的动作练习,重点讲解手指的动作规范和技巧。
二、手指操的基本动作1.展示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如交错手指、食指指尖相对转动等。
2.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模仿这些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尽量做到规范和准确。
三、配合音乐进行手指操练习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配合音乐进行手指操练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手指操练习,如画圈圈、弹钢琴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手指操的动作和技巧。
四、手指操的作用和小结1.让学生自己感受手指操对手部肌肉的锻炼作用,帮助他们意识到手指操的好处。
2.进行手指操的小结,让学生回想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和练习过程,提高对手指操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在这堂课的授课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配合音乐进行练习以及让学生自己感受手指操对手部肌肉的锻炼作用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学生们愉快地完成了手指操的学习过程,并能够熟练掌握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同时,学生们在练习手指操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肢体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中班乐趣手指舞教案反思

中班乐趣手指舞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乐趣手指舞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中班学生通过手指舞活动培养动作协调能力。
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案步骤:1. 热身活动:- 利用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指运动,如摇摆、弹跳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
2. 学习手指舞动作:- 介绍手指舞的基本动作,如手指伸直、弯曲、旋转等,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指舞动作组合,如上下、左右、圆圈等,让学生体验不同动作的变化和连贯性。
3. 配合音乐进行手指舞表演:- 选择适合的音乐,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进行手指舞表演。
- 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不同的手指舞动作,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团队合作表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手指舞表演,包括不同的动作和配合音乐的节奏。
-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完成表演的编排和排练。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
5. 反思和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手指舞教学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 引导学生思考手指舞对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
-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反思:在这个教案中,我尝试通过手指舞活动来培养中班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活力。
他们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掌握了手指舞的基本动作,并能够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在团队合作表演环节,学生们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精彩的表演。
他们互相鼓励和欣赏,体现了良好的社交技能。
然而,在教案的设计中,我可能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的音乐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和需求。
另外,我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这个教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
![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bad84a21614791611281e.png)
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及教学反思[合集5篇] 第一篇: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及教学反思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活动双手,锻炼大脑,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手指游戏活动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手指游戏和户外游戏几个"宝贝手指谣"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身体的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对于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
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
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密切和重要关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
其实手指谣并不难,想要宝宝高兴起来也不难,只要你想学就很简单。
1.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唱大戏),小妞妞(抓住孩子的小手,边点着她的手指头边说)爬呀爬呀爬上山(食指从胳膊一步步点到肩膀)耳朵听听(捏捏耳朵)眼睛看看(点点眼睛)鼻子闻闻(点点鼻子)嘴巴尝尝(点点嘴巴)咯吱一下(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孩子脖劲处,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会惊喜地等着这一时刻)2.爸爸是司机,开汽车,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东东东(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鼓动作)3.我(指着自己,表情夸张)是一个大苹果(双手张开表示”大”)小朋友们都爱我(双手食指点着前面的人)请你先去洗洗手(双手做洗手的动作)要是手脏(用右手食指点着左手手掌)别碰我!(挥动右手表示”不”)4.包饺子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伸出左手手掌)擀擀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状)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馅的动作,就象手指在抓挠)包个小饺子(说一个字,用右手食指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来,盖住,问孩子)(然后孩子说给谁吃,就把饺子递到嘴边)5.小熊小熊圆圆脸(用手在宝宝的手心画圆)一步一步上上坡(从宝宝的手往手臂上点上去)几里古噜滚下来(在宝宝身上从上往下做滚状滚进一个山洞里(用手点到宝宝的胳吱窝挠挠)6.一根棍,梆梆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主题快乐手指谣教案反思
1、幼儿熟悉红、黄、绿、蓝四色。
2、复习点数1——5。
3、知道一些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儿童节等。
4、发展幼儿十指协调能力。
5、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
1、讲好游戏规则
2、激发孩子的兴趣
3、保证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小朋友,你们好,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让我看到你们漂亮的脸蛋!知道我是谁吗?真乖!今天老师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我一起玩游戏?那好,告诉我,哪个小朋友
可以来拍拍我的手?我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出示奖励品,激起幼儿爱好。
(这些东西呀,老师全要送给你们,就看你们谁最棒!)
二、基本部分
1、师拿各色彩条抖动,(拿在三分之一处),问幼儿,象什么?积极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师可作适当提示,如花,什么花,漂亮的.花,幼儿学习“漂亮”一词;本季节菊花开了,可引导幼儿说出菊花。
2、幼儿熟悉颜色(小朋友们看,这都是些什么颜色呀?)逐个拿出彩条让儿说出什么颜色
(2)、红色:好,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和四周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鼓励幼儿大胆找,在听课的老师身上也可以找,(呀,小朋友好棒,找了这么多红色,想想看,还有什么是红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火”,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教幼儿了解火警电话“119”。
(2)、黄色,同上。
了解安全标记,如小黄帽等。
(3)、蓝色,同上。
(4)、绿色,同上。
可出示环保标记,让幼儿了解。
3、师小结:(呀,这么多颜色放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真漂亮)
4、引导幼儿点数1——5,数出五根彩条,幼儿点数一次
5、教师说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将彩条撕起碎片装在小蓝里),并抓起来给幼儿看,彩条变成小彩片罗,引导幼儿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彩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撒这种彩片?如结婚、过节,过生日,兴奋时等等。
6、问幼儿自己想不想变魔术?将幼儿分组去撕彩条,装在篮子里。
7、(小朋友,你们变得很多了吗?到老师这里来,给我看看,竞赛看谁快?)让幼儿拿着篮子到自己身边来。
8、(好,小朋友,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可以撒彩片的时候,那现在我们也来撒,好不好?)师喊结婚了,和小朋友们一起撒,又
喊过节了,过生日了等,说一个就撒一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心情地玩,撒!
9、(唉,好累,好累,某老师累了,你们呢)师作很累的样子,动作尽量夸张,目的是让幼儿从兴奋的状态中停下来,(我们让小彩片也休息一下,它们也累了)
10、待幼儿安静下来之后,师从地上捡起一张彩片,大声问(咦!看老师捡到什么颜色的彩片了?)让幼儿找相同颜色的。
目的是复习颜色。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今天玩得兴奋吗?,我也是,跟你们在一起,老师觉得好快乐,那现在你们和我一起跳个舞,好不好?)放音乐,师生同乐,自然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活动课对幼儿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从知识中获得快乐。
我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刚开始这部分学生还能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游戏,可是到了后面他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着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随意走动讲
话等。
另一方面就是游戏时间过于急促,很多小朋友还没有玩尽兴。
下一次我还会重新和孩子们开展这个活动,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
2、在找颜色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慧,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
3、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
4、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