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 精品
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方案 (2)3篇

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方案 (2)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方案 (2)精选3篇(一)活动主题: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活动时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活动地点:校园、社区、公共场所活动目的:1.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知识的认识和关注;2. 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应对的意识和能力;3. 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4. 增进公众对气象工作者及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活动内容:一、开展气象知识讲座1. 特邀气象专家、科研人员、气象工作者等进行讲座;2. 主题可以包括气候变化、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防等;3. 吸引大众参与,提问互动,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二、举办气象科普展览1. 设置展板、模型、虚拟体验等展示形式;2. 展示气象科学的基本知识、仪器设备、气象观测过程等;3.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气象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三、组织气象知识竞赛1. 面向学生和公众开展气象知识竞赛;2. 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年龄层次的竞赛;3. 设计多样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增加趣味性。
四、举办气象数据解读活动1. 利用公开的天气数据,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解读;2. 解读天气变化原因、气象现象的科学解释等;3. 吸引公众参与,提高对天气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五、开展环保宣传活动1. 分发宣传资料,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生活方式;2. 举办废物回收活动、植树造林活动等;3. 通过实际行动提醒公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举办气象主题艺术表演1. 邀请表演团队进行气象主题的舞台剧、音乐会等表演;2. 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关于气象知识、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信息;3. 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七、设置互动体验区1. 制作气象观察工具,如风速仪、温湿度计等,让公众进行实际观测;2. 设立虚拟气象实验室,让公众体验气象科学实验;3. 提供互动游戏和趣味装置,吸引公众参与。
活动宣传、推广:1. 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等宣传气象日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2. 制作宣传海报、传单、宣传片等,宣传活动的主题和意义;3. 利用社交媒体、电子平台等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参与者;4. 邀请媒体、报道机构等进行报道和推广。
2023年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

2023年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是为了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气象科学知识益于人民生活、助力社会发展的正确理念。
2023年,作为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一年,我们将围绕气候变化、气候灾害预警、气象观测技术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以期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宣传目标1.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了解;2. 增强公众的气象观测技能和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3. 推广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和认可;4. 打造全民气象科学知识学习的氛围。
三、宣传内容1. 气候变化知识科普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展览、论坛等形式,介绍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结合最新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加深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引导公众在生活、工作和消费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2. 气象灾害预警科普以举办气象灾害预警科普活动为重点,通过制作宣传手册、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各类气象灾害的特点、严重性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演练和救援行动,积极参与社区自救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抵御气象灾害的良好氛围。
3. 气象观测技术科普通过举办气象观测技术科普展览、观测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设备,提高公众对气象观测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鼓励公众参与气象观测活动,加深对气象观测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宣传方式1. 专题讲座邀请专业气象学者和科普专家进行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预警和观测技术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公众传递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
2. 展览活动组织气象科普展览活动,展示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气象数据和图片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公众介绍气象知识和工作。
同时,配合展览活动,可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公众亲身参与气象观测和模拟气象灾害应对,增加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气象日主题宣传方案案例分析与借鉴

气象日主题宣传方案案例分析与借鉴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气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每年的气象日,各地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大家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气象知识,决定借鉴一些成功的气象日主题宣传方案,进行一次案例分析。
案例一:以“气象科普知识讲座”为主题的活动借鉴: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活动,邀请气象专家或者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为孩子们进行气象科普知识讲座。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气象知识。
案例二:以“气象观察实践”为主题的活动在一个气象日活动中,组织者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进行了一次气象观察实践。
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习了如何使用气象仪器,如何记录气象数据,以及如何根据气象变化来判断天气情况等。
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借鉴: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气象观察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气象工作的乐趣。
在观察实践中,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气象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案例三:以“气象绘画比赛”为主题的活动在一次气象日活动中,组织者们举办了一场气象绘画比赛。
孩子们通过画笔,将他们对气象的理解和认识表现出来。
这个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气象知识。
借鉴: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活动,举办一场气象绘画比赛,让孩子们通过画笔来表达他们对气象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气象知识。
气象日主题宣传方案的案例分析与借鉴,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活动形式的成功。
其中,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气象观察实践和气象绘画比赛,这三个案例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气象观察实践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气象工作的乐趣。
在观察实践中,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气象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到户外进行气象观察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气象工作的乐趣,从而更好地了解气象。
气象绘画比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气象知识。
气象宣传活动策划书3篇

气象宣传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气象宣传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气象万千,智慧生活”二、活动目的本次气象宣传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众对气象变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促进气象科学的普及和发展。
三、活动时间[具体日期]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专业气象人员、志愿者、公众六、活动内容1. 气象知识展览在活动现场设置气象知识展板,展示气象学的基本概念、气象灾害的种类和防范措施、气象观测仪器和技术等内容。
2. 气象科普讲座邀请专业气象人员举办气象科普讲座,讲解气象变化的原因、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范等知识。
3. 气象仪器展示与体验设置气象仪器展示区,展示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气压计、雨量计等,并邀请公众进行现场体验和操作。
4. 气象知识问答设置气象知识问答环节,准备一些与气象相关的问题,向公众提问,答对者可获得小礼品作为奖励。
5. 气象主题文艺表演安排一场与气象相关的文艺表演,如气象主题歌曲、舞蹈、诗歌朗诵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6. 现场互动环节设置互动游戏环节,如气象拼图、气象知识竞赛等,让公众在游戏中加深对气象知识的了解。
7. 发放气象宣传资料在活动现场发放气象宣传资料,如气象科普手册、海报、宣传单等,供公众阅读和参考。
七、活动宣传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活动通知、预告和相关信息。
2. 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展示活动主题和内容。
3. 邀请当地媒体参与活动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气象仪器设备费用:[X]元3. 宣传资料制作费用:[X]元4. 讲座费用:[X]元5. 表演费用:[X]元6. 奖品费用:[X]元7.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了解公众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对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根据活动参与人数、宣传效果等指标,评估活动的影响力和效果。
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确保公众的人身安全。
气象科普活动方案

气象科普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着我们的出行、健康、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
然而,很多人对气象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为了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应对气象变化的能力,我们计划组织一次气象科普活动。
二、活动主题“探索气象奥秘,共建美好家园”三、活动目的1、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知水平。
2、增强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激发公众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4、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关注,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全体市民六、活动内容及形式1、气象科普展览在活动现场设置展览区域,通过展板、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气象的基本概念、气象观测设备、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等内容。
2、气象科普讲座邀请气象专家举办讲座,介绍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热门话题。
3、气象观测体验设置气象观测设备体验区,让公众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过程,如使用温度计、风速仪、雨量计等设备,了解气象数据的采集方法。
4、气象科普游戏设计一些与气象知识相关的游戏,如气象知识问答、气象拼图、气象谜语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5、气象科普影片展播在活动现场播放气象科普影片,如《气候变化的真相》、《气象灾害的防范》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公众传播气象知识。
6、气象科普资料发放向公众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如小册子、传单、书签等,内容包括气象基础知识、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等。
七、活动宣传1、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预告,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2、线下宣传在学校、社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发放传单,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合作媒体宣传与当地的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媒体合作,对活动进行报道和宣传。
八、活动预算1、展览布置费用:X元包括展板制作、图片印刷、实物模型购买等。
“世界气象日”活动策划书4篇

“世界气象日”活动策划书“世界气象日”活动策划书精选4篇(一)活动名称:世界气象日庆祝活动活动宗旨:通过举办世界气象日庆祝活动,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提高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预防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活动时间: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活动地点:本地气象局/气象科学博物馆/学校等活动目标:1. 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预防意识。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4. 吸引更多人参与气象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
活动策划:1. 活动主题确定:确定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可以根据气象局的建议或全球气象组织的安排确定。
2. 活动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活动,包括社交媒体、广告牌、电视、报纸等。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页,以吸引公众的注意。
3. 气象知识展览:设立气象知识展览展示气象的基础知识、气象仪器、气象预报信息等。
提供互动体验,让公众能够亲自操作和感受气象科学。
4. 气象科普讲座:邀请气象专家举办科普讲座,介绍气象科学的基础知识、天气预报技术、气候变化等内容,以增加公众的知识储备。
5. 气象应急知识培训:邀请气象局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士举办气象应急知识培训,教授公众如何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
6. 环保行动:组织环保活动,如树木种植、环境清理等,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7. 手工制作比赛:举办气象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公众用创意和想象力表达对气象的理解,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互动性。
8. 公众互动活动:设计互动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公众参与其中,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9. 气象科研展示:邀请气象研究机构或科研人员展示最新的气象科研成果,提升公众对气象科学的关注和认知。
10. 社会参与:邀请当地企业、社区组织、学校等加入活动中,共同宣传和推广气象知识,加强社会的参与性和影响力。
11. 总结和反馈: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馈,收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
2023年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

2023年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 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居民的气象防御意识和应对能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2. 增强全社会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关注和重视,推动社会各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3. 增进气象科普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
二、活动内容:1. 气象知识讲座和培训:(1) 组织专业气象科普讲座,邀请气象专家和学者为市民讲解气象知识,重点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2) 针对学校师生和居民群体,开展气象科普培训课程,包括气象观测与预报常识、气象灾害防范与救援措施等。
2. 科普展览和体验活动:(1) 在市区内搭建气象科普展览馆,介绍气象观测设备、气象预报系统、气象科研成果等,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气象工作。
(2) 举办气象科普体验活动,设置气象模拟实验室、气象观测模拟台等,让市民亲身体验气象观测和预报的过程,增加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 大型气象主题图书展销会:(1) 组织大型气象主题图书展销会,集结各类气象著作、科普读物和儿童读物,供市民浏览、购买,以提升市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 邀请气象专家和作家举办读书分享会,推荐和推广与气象相关的优秀著作和科普读物。
4. 在线气象科普推广活动:(1) 开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气象科普推广活动,定期发布气象知识问答、气象观测数据解读等,引导用户关注气象科普内容。
(2) 组织在线气象科普讲座,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邀请知名气象专家和学者进行气象知识普及和互动交流。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活动期间市民对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50%以上的参与者能够正确回答气象相关知识问答。
2. 吸引至少5000名市民参观气象科普展览馆,增强市民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3. 推广有关气象的图书、科普读物,促进全民阅读,达到图书销售额增长20%以上的效果。
4. 在线气象科普活动能够吸引至少50000名用户参与,提高公众对气象科普内容的关注和喜爱度。
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

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认识和了解;2. 增强公众的气象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3. 推动气象科学的普及和发展;4. 促进公众对气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活动内容:1. 气象科普主题讲座:邀请专业气象人士为公众进行气象科普讲座,介绍基本气象知识、天气基础课程和相关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增强公众的实际动手能力。
2. 气象科普展览:在公共场所如商场、学校等设立气象科普展览,展示气象仪器、图表、模型等。
并设置互动环节,如气象小测验、实际天气操作等,吸引公众参与和学习。
3. 气象科普宣传视频:制作气象科普宣传视频,在互联网平台、电视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
视频内容包括气象知识讲解、气象灾害预防知识、气象仪器使用方法等,形式生动有趣,易于普及和理解。
4. 气象科普活动手册发放:制作气象科普活动手册,包括气象知识、气象事件的应对方法、天气预报读取、灾害应急措施等内容。
并在公共场所、学校等发放,引导公众主动学习和研读。
5. 气象科普互动游戏:在社区、公园等场所组织气象科普互动游戏,如气象知识问答、气象模拟器操作、气象仪器观测等。
通过游戏方式,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6. 气象科普宣传演讲比赛:邀请学校、社区等单位举办气象科普演讲比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象科普活动中来。
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提高公众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气象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7. 气象科普观测实践活动:组织公众参与气象观测实践活动,如观测天气变化、测量气象参数等。
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增强对气象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活动组织和推广:1. 确定活动主办单位:可由气象局、学校、社区等单位共同参与,并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具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2.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宣传方式等。
3. 宣传推广: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活动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方案
我局紧紧围绕“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主题,进一步向全社会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针对今年入春以来的天气气候特点和防灾减灾实际,结合春播、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积极做好气象科普活动,现就活动做如下安排:一、气象科普进农村
组织农技人员下田间地头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发布春播与农情专题及气象科普材料,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活动时间:3月8日~3月15日
负责人:唐美容、樊佳明、罗文
二、气象科普进乡镇
组织各乡镇气象信息站在人口密集区、集镇、合作社、种养值区,开展围绕“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发放春播与农情专题材料及气象防灾减防科普资料。
活动时间:3月20日~3月23日
负责人:唐美容、陈蓉、罗文
三、气象科普进校园
以红领巾气象站、观测站为依托,组织气象台向社会公众开放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市民参加,开展气象部门形象展示、气象知识科普宣传。
并开展气象科普进课堂活动,为中小学生讲一堂“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主题的课。
活动时间:3月25日~3月27日
负责人:张小英、樊佳明
四、气象科普活动宣传报道
充分借助报刊、广播、络等媒体,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结合防灾减灾和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向广大群众发布活动信息,积极宣传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作用。
负责人:陈蓉、罗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
上午九时,气象局组织气象技术人员、专家在步行街北段利用条幅、各种气象宣传材料开展气象宣传和咨询活动。
包括xx市xx县20**年年度气候预测、农业年景分析、春季气象预报、春防期专题气象服务专题、春播期农业气象服务专题、气象放在减灾专题。
在步行街北段,不少群众和过路的行人都前来观看展板和索取气象宣传材料,了解气候变化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一上午时间,气象宣传人员就向社会群众发放应对天气气候变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和开展防雷减灾等各类宣传资料数千份,回答前来咨询有关气象知识及相关内容数十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0**年3月是我市第六个“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月”,为进一步增强市民安全意识,提高其预防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能力,根据以往形成的工作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正面引导,紧紧围绕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科普宣教活动,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全市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为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为实现东莞高水平崛起创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年3月1日至3月31日,为期一个月。
三、活动内容
(一)召开气象工作会议暨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会
3月中旬,市政府主持召开气象工作会议暨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会,各镇街及市有关单位领导参加,部署应急月、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
(二)运用各种媒介集中宣传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站等媒体,刊登或播放气象灾害防御公益广告和法律法规。
东莞日报在 3月23日刊载“世界气象日”专刊,电台、电视台播出世界气象日专题节目,东莞阳光开辟气象科普专题栏目。
通过“东莞天气”等官方微博发布各类气象灾害应急知识;举办微博话题,加强互动,宣传气象、三防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
通过手机短信宣传,市气象局编撰有关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内容的短信,由市通信运营商负责在全市范围内以短信方式向手机用户发送。
(三)气象灾害应急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1)市气象局、市政府应急办联合在市行政办事中心举办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展览,以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和电子显示屏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2)市气象局负责制作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宣传折页和海报,供各镇街和市教育局领取并向市民、学生发放;联合市安监局制作安全生产导刊气象应急知识专版,随东莞日报发放。
(3)各镇街、市有关部门负责制作防御气象灾害、安全度汛的标语,悬挂在易涝黑点、广场、学校、企业、市场等重点位置及人流密集地方;利用各类电子显示屏,播放气象灾害应急知识及宣传教育月活动的相关宣传内容。
(4)各镇街、市有关部门组织各单位负责应急工作、安全生产的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气象信息员)学习有关防御气象灾害的法律法规活动。
(四)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暨城市内涝应急抢险演练
由市水务局、市三防办牵头组织一次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暨城市内涝应急抢险演练,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配合。
(五)应急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