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技术条件(暂行)20150211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研究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研究周界防护系统作为现代化安防领域的重要安全防护信息系统之一,在各个行业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安全防护信息系统之一。
在高速铁路沿线配备周界防护系统,可有效地对入侵者进行威慑、阻挡和报警。
文章结合高铁沿线、车站等重要设施及场所的防护需求及应用场景,对目前主流的周界防护系统技术,如振动光纤、脉冲电子围栏、红外激光对射及智能视频分析等,进行论述及方案比选,介绍了适用于铁路安全运营的周界防护系统及具体技术解决方案,探讨了铁路周界防护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标签: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护;振动光纤;电子围栏;视频分析1.铁路周界系统应用需求分析随着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和规划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改造提速,铁路沿线的安全防护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高速铁路沿线非法穿越水泥栅栏或防护网、在轨道上放置异物、非法入侵沿线机房等危险或恶意行为,会给铁路安全运营造成严重事故隐患。
客运车站站台两端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和车辆的出入,乘客的非正常出入会造成铁路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在高铁沿线、车站以及重要设备及场所的周界安全防护很有必要。
目前威胁高铁运行安全的破坏行为主要包括违法进入限界上线设障和针对重要设施的破坏行为。
不法分子侵入限界的主要方式有:破坏栅栏护网、砸断水泥栅栏、强行攀爬护栏(含栅栏、应急疏散通道、围墙)、破坏排水铁篦、破坏工作门、栅栏底部钻入、站台两端侵入、攀爬橋梁铁塔、线路高空抛物。
2.铁路周界系统应用场景铁路周界系统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区间重要设备的防护、高速铁路重要机构设施的防护以及铁路安全运营的防护。
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1)高速铁路沿线无人值守的机房、院落;(2)客运车站周边,如站台端头;(3)在易进入铁路线的低路基、铁路隧道口等区域;(4)铁路沿线的高架桥维护梯;3.铁路周界防护技术选择研究3.1 振动光纤振动光纤基于“光纤干涉仪”原理,采用两芯单模光纤构成平衡光纤干涉仪,当用相干激光器向其发射一束激光,由这两根光纤组成的干涉仪输出干涉光信号,当光纤受到外界侵扰,如:攀爬、破坏、挖掘、触碰、敲打等,则干涉光的输出波形改变,并产生干涉图像,通过光探测器可检测到这一波形变化,通过软件分析变化波形的特征,可以分辩出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达到“入侵模式识别”的效果。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尤立江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15(0)7
【摘要】高速铁路沿线配备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可有效地对入侵者进行威慑、阻挡和报警.对目前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并对铁路主要应用的周界防护技术(振动光纤、电子围栏、对射探测)进行方案比选.应根据铁路沿线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铁路周界防护手段.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尤立江
【作者单位】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8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2.高速铁路沿线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振动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在铁路的应用
4.窄带物联网下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应用探索
5.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虚警率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 66 -CHINESE RAILWAYS 2015/07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铁路沿线的安全防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非法破坏或穿越铁路护栏、在轨道上放置异物等危险或恶意行为,都会给铁路运营造成严重事故隐患。
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线路反恐及治安防范工作压力巨大。
因此,各种成熟有效的周界入侵报警技术被应用于铁路沿线重点设施的安全防范。
1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1)入侵报警。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简称系统)需确保线路发生入侵行为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系统不发生漏报,对过车、树木碰触、开山爆破等行为能准确过滤,尽量减少误报警的发生。
发生报警时,系统监控终端要有明显的声光报警,提示监控人员进行处理。
报警探测设备附近也可安装警铃、喇叭等设备对非法入侵行为进行有效威慑。
(2)报警定位。
系统应能通过软件设置,在监控终端显示辖区内的监控区域缩略图。
当发生报警时,系统能准确定位入侵的地点,当多处同时报警时也能够实现多点定位,以便于监控人员及时通知外勤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3)视频联动。
系统发生报警时应实现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报警联动,将报警发生地的视频图像在监控终端上进行显示,以便于监控人员对报警情况的视频确认和入侵行为的实时监控。
(4)行车调度台应急处理。
根据报警定位信息,系统应具备自动弹出报警区域所对应的列控分区,在紧急情况下行车调度员可根据列控分区和在线运行列车的闭塞位置信息,指挥列车的启停,以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
2 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架构系统由探测层、控制层、监控层和传输网络构成(见图1)。
(1)探测层。
主要由现场探测设备和报警主机组成,包含各类探测手段,依据现场情况的不同采用相对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尤立江: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100070摘 要:高速铁路沿线配备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可有效地对入侵者进行威慑、阻挡和报警。
对目前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并对铁路主要应用的周界防护技术(振动光纤、电子围栏、对射探测)进行方案比选。
振动光纤监狱周界报警方案

振动光纤探测报警系统监狱周界监控应用方案[摘要] 监狱是关押和改造犯罪人员的场所,安全是首先要保障的。
要保障社会的安全,也要保障狱警人员的安全以及在押人员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基于光纤传感技术而开发的系统设备已经达到了监狱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要求...监狱是关押和改造犯罪人员的场所,安全是首先要保障的。
要保障社会的安全,也要保障狱警人员的安全以及在押人员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基于光纤传感技术而开发的系统设备已经达到了监狱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的要求,并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
通过光纤报警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地加强对服刑人员的管理,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光纤报警系统可以准确及时地反映重要地点的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是监狱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系统设计说明方案采用三安古德的“sa-z8振动光纤探测报警系统”,设备已取得相关认证。
该系统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器,具有不受电磁干扰、耐腐蚀、受环境影响小、误报率低、定位精度高等,与其它安防设备相比该系统有无源、无辐射、抗干扰、防区范围大等特点。
报警主控系统装有—套自适应算法程序,由于采用这样的自适应算法,使得系统可以补偿环境影响,消除由于环境造成的误报。
光纤传感器能够将当前的天气状况变化反应给处理器,使主控系统能够消除风的影响而不降低探测灵敏度。
系统总体逻辑设计报警主机负责对周界的围栏部分进行探测,报警主机设置在中心机房,并通过TCP/IP与监控软件进行通信。
在中心机房的监控软件通过TCP/IP或RS232和视频矩阵或PA等其他第三方系统进行联动。
当某一防区探测到报警事件后,根据事先的设定触发相应的视频联动进行视频监控。
振动光纤探测报警系统还可以通过继电器输出的方式和视频/PA/声光等系统进行连接,以干节点信号触发联动。
系统详细设计振动光纤探测报警系统,监狱地埋布置光纤传感器,这条光纤传感器构成探测回路,可以保证最佳的探测效果。
铁路总公司 防入侵技术方案

铁路总公司防入侵技术方案
铁路总公司应采取以下防入侵技术方案来保护其设施和信息安全:
1. 安全监控系统:安装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在铁路设施的关键区域和要点位置,实时监控并记录可能的入侵行为。
监控系统应具备高清晰度、远程访问和存储功能,能够对异常事件进行快速识别、报警和追踪。
2. 门禁系统:在进入关键区域设置门禁系统,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
门禁系统应采用高度安全的身份验证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扫描或ID卡等,以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3. 周界安全系统:铁路总公司应在周界设置特殊的感应设备,如微波、红外线或雷达等,来检测任何非法入侵行为。
该系统应能够准确地识别人员和车辆,并及时发出警报。
4. 网络安全措施:铁路总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和恶意软件攻击。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审计工具等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
5. 物理安全措施:在关键设施周围设置高墙、栅栏和固定巡逻人员,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近。
此外,还可以使用大门锁、安全门窗和防撞装置等物理安全设备来保护建筑和设备。
6. 安全培训和意识:铁路总公司应定期开展员工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对入侵行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
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注意安全风险和威胁。
综上所述,铁路总公司应综合运用监控、门禁、周界、网络和物理安全等综合技术手段,以实现全面的防入侵保护。
这些技术方案将有助于确保铁路设施和信息的安全,减少入侵风险和损失。
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提升,高速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保障列车和乘客的安全,高铁隧道内的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都必需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掌控。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一、监测方法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监测方法重要采纳物体侦测技术。
首先,在隧道内设置红外感应探头或超声波探头,探头与监测系统连接后,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到物体的位置、缺陷或错位等信息。
二、系统与流程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探头、信号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显示器等构成。
监测流程如下:1. 隧道异物侵限监测安装红外感应探头或超声波探头在隧道内,当物体进入监测范围,探头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数据采集器采集数据后,传送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后数据传送至显示器呈现出来,同时发送声光警示信号,告知隧道内车辆驾驶员适时注意道路情况。
2. 隧道周界侵入监测周界侵入重要是指隧道内有非正常情况下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要在隧道四周安装监控摄像机,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把握隧道四周环境情况,发觉不明人员适时报警处理,保证隧道内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自动化监测方法与系统能够实时、精准地检测和把握电气和安全情况,有效地提高了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监测设备的优势1. 快速反应,精准性高:自动化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检测到隧道内任何异物或周界侵入情况,并能够通过声光信号进行传递。
2. 有效防备事故:监测设备的安装能够有效防备隧道内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
3. 降低人工成本: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削减人工巡察隧道的成本,同时提高巡察工作的效率和精准性。
综上所述,高铁隧道异物侵限和周界侵入自动化监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是目前最为有效和牢靠的监测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我们信任,它将在将来为隧道运营供给更加安全、稳定和牢靠的保障,为高铁行业做出贡献。
03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03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暂行)编制大纲2015年2月前言本暂行技术条件是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标准框架下的一部分,用于规范在高速铁路上使用的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本暂行技术条件对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适用范围,规范及标准引用,术语,设备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运行环境,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进行了规定。
本暂行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暂行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本暂行技术条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目录1适用范围 (1)2规范及标准引用 (1)3术语 (1)3.1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13.2感应光纤23.3光接入单元23.4光处理终端23.5入侵报警响应时间23.6断纤报警响应时间24设备构成 (2)5功能要求 (2)5.1入侵报警25.2断纤报警35.3支持远程布撤防35.4设备状态自检36性能要求 (3)6.1实时性要求36.1.1入侵报警响应时间36.1.2断纤报警响应时间36.2定位精度要求36.3可靠性要求36.4可用性要求46.4.1抗风干扰46.4.2抗雨干扰46.4.3抗雪干扰46.5可维修性要求46.6安全性要求46.7外壳防护等级要求46.8接口要求47运行环境 (4)7.1电源要求57.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要求57.3环境条件要求58试验方法 (5)8.1功能试验58.1.1入侵报警58.1.2断纤报警58.1.3支持远程布撤防58.1.4设备状态自检58.2性能试验68.2.1实时性试验68.2.2定位精度试验68.2.3可靠性试验68.2.4可用性试验68.2.5可维护性试验68.2.6安全性试验68.2.7外壳防护等级试验68.2.8接口试验68.3运行环境试验68.3.1电源试验68.3.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试验68.3.3环境条件试验79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9.1标志79.2包装79.3运输79.4贮存71适用范围本暂行技术条件适用于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现场监测设备(以下简称“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
振动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在铁路的应用

- 82 -CHINA RAILWAY 2016/06着我国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维护高铁线路安全日益重要。
目前主要的防护手段是沿线的防护栅栏以及人防巡逻,当不法人员侵入时,很难实时发现安全隐患。
为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恐怖袭击和破坏铁路的犯罪活动,建设铁路沿线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迫在眉睫。
通过对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分析,提出振动光纤技术监测的解决方案[1]。
1 技术方案1.1 振动光纤光纤传感器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众所周知的优势: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耐高低温,传感光纤本身无源、无易老化部件、寿命长易维护,可监测距离长,无源传感光缆可达数十千米,多个单位可以级联组成庞大的检测系统等。
振动光纤可实现全天候工作,对周边环境适应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可实现对不规则周界的探测;可直接铺设在各种铁网、铁艺、塑钢、砖墙以及不规则围墙上。
1.2 振动光纤周界报警系统的技术原理振动光纤周界报警系统的感应部件是光缆,通过对运动、压力和振动的快速感应可以对诸如攀爬、剪切、行走等行为进行监测。
振动光纤具有特殊核心层和特殊护封,能够保证正常使用而不受外界气候和恶劣环境的影响。
当光信号输送进光纤时,系统软件探测器会处理接收到的光信号的相位,当振动光纤受到运动或振动的干扰时,光信号的传输模式就会发生变化。
在振动光纤技术应用中多数采用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技术的防区型产品。
两芯单模光纤构成光纤干涉仪[2],用相干激光器向其发射一束激光,由这两根光纤组成的干涉仪输出干涉光信号,当光纤受到外界侵扰,如:挖掘、触碰、敲打等,则干涉光的输出波形改变,并产生干涉图像,通过光探测器可检测到这一波形变化,通过软件分析变化波形的特征,可以分辨出事件的真实情况,从而达到入侵模式识别的效果。
振动光纤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在铁路的应用陈树骏: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安防技术分公司,产品经理,北京,100070摘 要:为了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置恐怖袭击和破坏铁路的犯罪活动,针对目前铁路沿线防护栅栏和人防能力薄弱的问题,建设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迫在眉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
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暂行)
编制大纲
2015年2月
前言
本暂行技术条件是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标准框架下的一部分,用于规范在高速铁路上使用的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本暂行技术条件对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适用范围,规范及标准引用,术语,设备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运行环境,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进行了规定。
本暂行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暂行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本暂行技术条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规范及标准引用 (1)
3术语 (1)
3.1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1
3.2感应光纤 (2)
3.3光接入单元 (2)
3.4光处理终端 (2)
3.5入侵报警响应时间 (2)
3.6断纤报警响应时间 (2)
4设备构成 (2)
5功能要求 (2)
5.1入侵报警 (2)
5.2断纤报警 (2)
5.3支持远程布撤防 (3)
5.4设备状态自检 (3)
6性能要求 (3)
6.1实时性要求 (3)
6.1.1入侵报警响应时间 (3)
6.1.2断纤报警响应时间 (3)
6.2定位精度要求 (3)
6.3可靠性要求 (3)
6.4可用性要求 (3)
6.4.1抗风干扰 (4)
6.4.2抗雨干扰 (4)
6.4.3抗雪干扰 (4)
6.5可维修性要求 (4)
6.6安全性要求 (4)
6.7外壳防护等级要求 (4)
6.8接口要求 (4)
7运行环境 (4)
7.1电源要求 (4)
7.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要求 (5)
7.3环境条件要求 (5)
8试验方法 (5)
8.1功能试验 (5)
8.1.1入侵报警 (5)
8.1.2断纤报警 (5)
8.1.3支持远程布撤防 (5)
8.1.4设备状态自检 (5)
8.2性能试验 (5)
8.2.1实时性试验 (5)
8.2.2定位精度试验 (6)
8.2.3可靠性试验 (6)
8.2.4可用性试验 (6)
8.2.5可维护性试验 (6)
8.2.6安全性试验 (6)
8.2.7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6)
8.2.8接口试验 (6)
8.3运行环境试验 (6)
8.3.1电源试验 (6)
8.3.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试验 (6)
8.3.3环境条件试验 (6)
9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
9.1标志 (7)
9.2包装 (7)
9.3运输 (7)
9.4贮存 (7)
1适用范围
本暂行技术条件适用于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现场监测设备(以下简称“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营维护。
2规范及标准引用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暂行)》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 16796-2009《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
3.1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
通过感应光纤对入侵行为所引起的振动信号做出响应,并发出报警信号的设备。
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振动光纤监测设备是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现场监测设备的一种。
3.2感应光纤
用来感应入侵行为所引起的振动信号的光纤。
3.3光接入单元
和感应光纤连接,用来发出和接收光信号并实现光电转换的装置。
3.4光处理终端
通过对光接入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并生成报警信号的装置。
3.5入侵报警响应时间
从感应光纤探测到入侵行为到现场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3.6断纤报警响应时间
从感应光纤被断开到现场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
4设备构成
振动光纤监测设备至少包括感应光纤、光接入单元和光处理终端。
5功能要求
5.1入侵报警
入侵行为发生时,应能给出入侵报警信号。
5.2断纤报警
当感应光纤被断开时,应能给出断纤报警信号,该信号应区别于入侵报警信号。
5.3支持远程布撤防
能够通过现场监控中心实现对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布防和撤防。
5.4设备状态自检
具备自检功能,能够将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实时上传给现场监控中心。
6性能要求
6.1实时性要求
6.1.1入侵报警响应时间
为保证发现入侵行为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入侵报警响应时间应≤4秒。
6.1.2断纤报警响应时间
为保证发生感应光纤中断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断纤报警响应时间应≤4秒。
6.2定位精度要求
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定位精度应优于200米。
6.3可靠性要求
振动光纤监测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应低于10000h。
6.4可用性要求
在满足高铁行车条件下振动光纤监测设备必须能够正常工作,1个月内误报警数量应小于2条。
6.4.1抗风干扰
在风速小于等于七级的条件下振动光纤监测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6.4.2抗雨干扰
在4mm/min的降雨强度下振动光纤监测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6.4.3抗雪干扰
在12小时内积雪深度小于10mm的条件下振动光纤监测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6.5可维修性要求
振动光纤监测设备设计及安装应考虑便于组件的更换与检修,并能保证维护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
平均故障恢复时间:MTTR≤4h。
6.6安全性要求
(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压要求)
6.7外壳防护等级要求
感应光纤应符合GB 4208-2008中IP65的规定,光接入单元和光处理终端应符合GB 4208-2008中IP21的规定,应满足铁标规定。
6.8接口要求
满足《高速铁路周界入侵报警(防侵入)系统接口技术条件(暂行)》的要求。
7运行环境
7.1电源要求
应根据需要设置不间断电源,按持续工作小时配置电池。
7.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要求
参见GA/T 368-2001 第6章要求,应满足铁标规定。
7.3环境条件要求
(应满足最新铁标规定)
温度要求:室内设备;室外设备。
湿度要求:室内设备;室外设备。
工作平均气压:
振动要求:室内设备;室外设备。
8检验方法
8.1功能试验
8.1.1入侵报警
设计入侵报警试验,应符合5.1的要求。
8.1.2断纤报警
设计断纤报警试验,应符合5.2的要求。
8.1.3支持远程布撤防
设计远程布撤防试验,应符合5.3的要求.
8.1.4设备状态自检
应符合5.4的要求。
8.2性能试验
8.2.1实时性试验
设计实时性试验,应符合6.1的要求。
8.2.2定位精度试验
设计定位精度试验,应符合6.2的要求。
8.2.3可靠性试验
设计可靠性试验,应符合6.3的要求。
8.2.4可用性试验
设计可靠性试验,应符合6.4的要求。
8.2.5可维护性试验
设计可维护性试验,应符合6.5的要求。
8.2.6安全性试验
设计安全性试验,应符合6.6的要求。
8.2.7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GB 4208-2008中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6.7的要求。
8.2.8接口试验
设计接口试验,应符合6.8的要求。
8.3运行环境试验
8.3.1电源试验
设计电源试验,应符合7.1的要求。
8.3.2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试验
设计防雷、和接地及电磁兼容性试验,应符合7.2的要求。
8.3.3环境条件试验
设计环境条件试验,应符合7.3的要求。
9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9.1标志
产品明显处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产品标志:制造厂商名称或注册商标;产品名称和型号;产品序列号或批号;制造日期。
9.2包装
产品应使用适合长途运输的材料做包装,包装箱内应有防潮、防震措施。
包装箱中应有随带文件: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装箱单。
9.3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规工具运输,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雨雪淋袭、太阳久晒、接触腐蚀性气体及机械损伤。
9.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无酸碱及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