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ppt

合集下载

慢性病的流行状况PPT课件

慢性病的流行状况PPT课件

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极端工作条 件可能增加某些慢性病的风险。
生活习惯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
高盐、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与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相关。
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肥胖、糖 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吸烟与饮酒
吸烟和过度饮酒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医疗条件因素
良生活习惯有关。
中国慢性病死亡原因排名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 首要死亡原因,主要包括 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 等。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中国居民第二 大死亡原因,肺癌、肝癌 、胃癌等是常见的恶性肿 瘤。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第 三大死亡原因,主要包括 脑梗塞和脑出血等。
中国慢性病防治现状
04 慢性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
某些慢性病在家族中呈现聚集现 象,表明遗传因素在慢性病发病 中起重要作用。
基因变异
研究发现,基因变异与慢性病风 险存在关联,如高血压、糖尿病 等。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会增加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水质污染
饮用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可能引发 多种慢性疾病。
政策应包括慢性病防治的各个方面,如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同时要 注重政策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慢性病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分享防治经验和技术成果,推动慢性 病防治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慢性病防治意识逐步提高
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公众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我 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创新举措二
推广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发挥中医药 特色优势。成效评价:拓宽防治手段,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创新举措三
开展社区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 供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成效评价:提高患者 依从性,改善预后。
经验教训及改进措施
经验教训一
部分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碎片化、缺乏协同问题。改进措施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防控体系,推动跨部门合作。
案例二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减轻患者负担。 启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提高筛查覆盖率 。
案例三
跨部门合作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形成合力。启示:加强部门间协作 ,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防控效果。
创新举措及成效评价
1 2 3
创新举措一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慢性病风 险,实施个性化干预。成效评价:有效提高干预 效果,降低发病率。
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持续发展。
对未来工作提出期望和祝愿
期望提升防控水平
01
希望未来慢性病防控工作能够在技术水平、防控策略
等方面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期望加强社会宣传
02 加大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
认知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明确任务分工与责任主体
政府主导
发挥政府
部门协作
卫生、教育、体育等部门加强协作 ,共同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慢 性病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格局。
02
防控措施实施情况
健康教育与宣传
宣传材料制作与发放
制作慢性病防治宣传手册、海报等,通过社区、医疗机构等渠道 发放。

慢病管理PPT模板

慢病管理PPT模板

慢性病的防治
我国慢病防控体系及工作进展(202X年)
1、中国慢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 慢病管理任务依然艰巨。 2、中国已建立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为主,各地疾 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为辅的慢病防控体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2X年)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 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 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心脑血 管疾病
癌症
口腔疾 病
慢病
慢性呼 吸系统 疾病
内分泌
糖尿病
慢性病的特点
慢性病的特点
1、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或很难治愈。 病程长、预后差、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2、慢病一般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多因一果); 一种危险因素引起多种疾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等特点。
发病机制 相对单纯,容易阻断
复杂,不容易阻断
病程及所需服 短,治愈或死亡,所需服务时间较短 务
长,甚至终身带病,需连续性的预防、保 健、康复服务
预防措施
有传染性,人群预防的效果和效益极佳,多无传染性,人群预防的效果尚不突出,
公共卫生人员和政府行为为主
以个人预防为主
预后
多数后遗症少,需要单一的躯体功能康 多器官、多系统损害,需要连续性、综合

性的康复服务
慢性病的现况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2X—2025年)》
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 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 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均提出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 任务要求,并明确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的发展目标。

慢性病工作总结PPT

慢性病工作总结PPT
慢性病工作总结PPT
汇报人:XXX
01 慢 性 病 防 治 成 果 02 诊 疗 与 服 务 03 质 量 管 理 与 创 新 发 展
目录
01 慢性病防治成果
慢性病患者数量控制
慢性病防治成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措施, 成功地控制了慢性病患者数量的
增长。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慢性
探讨了如何通过跨部门合作、资 源整合等方式推动慢性病防治工
作的创新发展
国际交流与经验分 享
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在慢性病防治 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分享成功经
验和做法
谢谢
汇报人:XXX
能力。
康复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 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同时,评 估结果也可以为医疗服务提供反馈和改 进建议。
03 质量管理与创新发 展
慢性病防治质量监控体系
质量管理
通过对慢性病防治过 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 监控和评价,保障慢 性病防治的质量和效 果。
创新发展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 医疗科技的发展,不 断完善慢性病防治质 量监控体系,提高防 治水平。
病发病率。
慢性病患者健康改善情况
疾病管理效果
有效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水 平。
定期评估和监控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以了解其健康改善情 况。
慢性病防治宣传普及成效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宣传册、 媒体、社区活动等,普及慢性病防 治知识和技能。
随着宣传普及的力度增加,慢性病 防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群众的认 知程度有所提高。
患者服务流程及优化措施
患者服务流程
提供流程化的诊疗服务,提高患者的就诊 效率。

慢性病共病患病现状及研究进展 PPT课件

慢性病共病患病现状及研究进展 PPT课件
25%以上的美国人和三分之二的美国老年人至少有2种慢 性躯体疾病或行为健康问题
据估计,MCC患者消耗了大约66%的国家医疗花费。
65岁及以上加拿大老年人MCC患病率
男、女分别为77%和85% 来自加拿大萨格奈地区21个家庭医疗诊所调查显示,18-
44岁:69% 45-65岁:93% 65岁以上:98%
一项来自沈阳的调查结果 国内外研究现状 推荐的管理原则
2
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 严峻
慢性病导致的死亡
占总死亡的 86.6%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定义
• 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 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 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 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 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 总称。是指病情持续时间 长、发展缓慢的疾病。
24
MCC分类
疾病风险特征相关的疾病(concordant conditions)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 血管病等。
疾病风险特征不相关的疾病(discordant conditions)
慢性腰背痛、骨关节疾病、炎症性肠病、哮喘、前列腺 癌、抑郁、焦虑等。
25
病例摘要
IV. CLINICAL FEASIBILITY DOMAIN
• Consider treatment complexity and feasibility when making clinical management decisions for older adults with multimorbidity.
II. INTERPRETING THE EVIDENCE DOMAIN
• Recogniz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vidence base, interpret and apply the medical literature specifically to older adults with multimorbidity.

慢性病防治管理 ppt课件

慢性病防治管理  ppt课件

慢性病往往呈现的共同特点:
病程长 预后差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慢病的分类
根据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分类 • -精神和行为障碍:老年性痴呆、神经衰弱等 • -呼吸系统:慢支炎、肺气肿 • -循环系统: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脂肪肝等 • -内分泌• -恶性肿瘤:肺癌、肝癌等
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
慢病流行状况
• 只有2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高收入国家
• 8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或中等收
入国家。
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前5个国家 2025-143.6million
10% 15%
9%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印度
40% 26%
Source: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Diabetes Care: V21: No 9 1998
恶性肿瘤增加60%
精神分裂症增加29%
疾病风险与可持续发展
• 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威胁使中国 遭遇了“未富先病”的严重威胁 • 疾病已经成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甚至政治风 险的直接诱因 • 中国每十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处于贫困或贫困的 边缘 • 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1/4至1/3与疾病直接相 关 • 慢性病是致贫返贫的直接原因
• 高血压成为我国居民健康头号杀手
• 如不采取措施,糖尿病将为中国居民健康 带来重要威协
高血压-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手
慢病已成为中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1996~2005,慢性疾病急速上升 慢性病总例数增加14.3%
糖尿病增加305%
高血压增加176% 脑血管病增加106% 损伤中毒增加77% 冠心病增加63%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

慢病防治PPT课件

慢病防治PPT课件

农村居民家庭人年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年均可支配收入
心脑血管病直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
20
16
❖ 从 1993 到 2003 年
的 10 年间
12
%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
8
增长速度为 9.0%
而慢性病中最主要的
4

心脑血 管病费用的增
长速度却高达 17.3%。 0
17.3
11.8
12.9
9
国内生产总价值卫生总费用
4-中国慢病防控行动
“健康中国2020”: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策略
❖ 预期目标
与慢性病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 方式、吸烟和被动吸烟、酗酒下降
4种生物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检测 率和控制率
6种主要慢性病: 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肺癌、肝癌、 COPD:标化死亡率下降;
建国初 1981 2005
35
67.9
72.0
200
34.7
19.0
250-300 61.0
22.5
1500
80.0
47.7
2140* 1884
263
18*
3.5
0.8
*为1955年数据;**为1991年数据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45 40 35 30 25 % 20 15 10 5 0
40
6 1964
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
3
2.6
2.5
2
患 1.5 病 率1 %
0.5
0.67
0 1979年
2002年
❖ 中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0.67%,增加到

常见慢性病的防治PPT课件

常见慢性病的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并发 症。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 并发症。治疗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冠心病
总结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与高 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02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健康宣传 和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 能力。
加强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 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 传播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公 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慢性病的危害 、病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针 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 的宣传方式和手段。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和管理,包括记录病情变化、按时服药 、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05
慢性病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慢性病防治的挑战
高发病率与低控制率
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等发病率持续上升,但控制率
却较低。
预防意识不足
公众对慢性病预防的重要性认 识不足,缺乏自我管理和早期 筛查的意识。
建立慢性病管理机制与体系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机制和体系,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制 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医疗机构应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加强慢性病患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管理, 提高慢性病防治的效率和质量。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
自我管理与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了 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积极配合 治疗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
225.32
1
8.35
18.81
1
呼吸系统 疾病
130.57
2
0.50
0.66
9
脑血管病
105.64
3
2.13
2.25
3
损伤中毒
66.44
4
14.88
9.89
2
心脏病
45.38
5
2.67
1.21
7
2020/10/6
23
全省2019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从肿瘤发病情况看,恶性肿瘤报告发 病率215.65/10万,城市农村分别为 244.79/10万和183.21/10万,35岁以上年 龄组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肿瘤种类与死 亡情况一致。
我国不同地区7-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
超重率 肥胖率
18
16
14
13.1
12
10
8.1
8
7.1
6 4 2
4.1 3.2
1.9
3 1.7
0城压乡患大分病B城i别率g 市c为依ity1次9为.中M32/% 小0S城.c和4it市% y18、.C6l1一a%s8类s.,18农大% R村u城r、a市l2、二1C.l类中a0s% 农s小2村、城Ru1市r9a三、l.0类一C%l农a类s、村s至320四Ru.2四类ra%类l农农、C村la村s高s 血4Rural 12.6%。
慢性病主要影响老年人
-现实是: 几乎50%的慢性病人在70 岁以下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男人
-现实是: 慢性病在男女中的分布是相等的
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
慢性病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现实是: 穷人和儿童 – 他们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慢性病是不能预防的
-现实是: 80% 早死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
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 。
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10个误区
慢性病主要影响是有钱的国家
-现实是: 80% 在低或中等收入的国家
低或中等收入国家应该控制传染病而不是慢性病
-现实是: 双重负担– 双重的应对策略
慢性病主要影响的是富人
-现实是: 主要集中在穷人
1996 2002 3.9 3.4
中小城市 M/S City ≥ 20 years
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
20
17.5
15
12.8
10
5
0 超重
Overweight
1992 2002
5.7 3.1
肥胖
Obesity
≥ 20 years
沉重的负担-影响劳动力人口
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25%
劳动力人口 非劳动力人口 75%
6.40%;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30分钟 中等程度体育锻炼差距非常大。
每天看电视1.91小时,城市农村接近。
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1、人口老龄化
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人口比例 为8.84%,进入老龄化,2019年全省居民平均 期望寿命75.99岁。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 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 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 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NCD是我国死因构成的首位
2019年我国死因顺位
顺位 1 2
3 4 5
城市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病 损伤和中毒
农村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呼吸系病 心脏病 损伤和中毒
2020/10/6
资料来源: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22
我市死因构成的首位(2019年数据)
疾病名称 死亡率(1/10万) 死因顺位 平均减寿年数 减寿率(‰) 减寿顺位
治疗率
城市 农村
9.7 3.5
控制率
2019年全省主要健康指标
出生率为10.71‰,死亡率为5.76‰。 婴儿死亡率11.3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5.14‰ 平均期望寿命75.99岁。 居民前5位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呼吸系疾 病、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心脏病,占 全部死亡的80%。
浙江省2019年居民死因构成
脑卒中报告发病率183.63/10万,城市农村分 别为177.34/10万和189.49/10万,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性,3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明显。
高血压等主要慢性病流行情况
--------2019年资料
1、高血压
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80%,估计全 省有高血压患者612万;
城市患病率21.78%,农村19.39%; 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 知晓率37%,城市50%,农村27%; 服药率30%,城市43%,农村19%; 控制率10%,城市14%,农村7%。
2
0
15
25
35
45
55
65
75
全省合计 城市 农村
年龄(岁)
浙江省居民超重率
超重率(%)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5 25 35 45 55 65 75
全省合计 城市 农村
年龄
3、血脂异常 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为24.66%,
估计全省血脂异常现患人数为803万; 城市30.34%,农村21.56%; 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8.34%; 高甘油三酯血症现患率20.73%;
后面: 为年龄标化患病率。 诊 断 标 准 统 一 采 用 197980年标准,标准人口统一 采用1964年全国人口,对 象均为15岁以上年龄。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的相对增长量为30.9%,患 病人数的绝对增长量为9千万人。
糖尿病率(%)变化趋势
7
6.4
6
5
4.6
4
3
2
1
0 大城市
Big City
全省心脑血管病死亡与发病情况
心脏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52.03/10 万上升到2019年的66.35/10万;
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2019年的107.14/10万 上升到2019年的122.83/10万。
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40.83/10万,城 市农村分别为36.70/10万和42.55/10万,农村高 于城市,男性略高于女性,45岁以上发病率上升 明显;
慢性病现状及综合防治
2020/10/6
1
慢性病定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对一类 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 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 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包括心脏病 、脑血管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 和糖尿病,视力衰退和失明、听力衰退和失聪、 口腔疾病和遗传疾患是另一类慢性病。
意外伤害(100万)
传染病(100万)
慢性病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脑卒中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 2019年10月 《预防慢性病 一项重要的投资》
慢性病对全球健康的威胁
2019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患者1.6亿 高血脂患者1.6亿; 超重者2亿; 肥胖者6000万;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
3、环境的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态环境改变,空
气、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破坏 。
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1、人口老龄化
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65岁以上人口比例 为8.84%,进入老龄化,2019年全省居民平均 期望寿命75.99岁。 2、行为方式的变化
生活模式、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和行为特 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 食、高脂血症、肥胖和超重、体力活动少、焦 虑、紧张以及关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2、吸烟 15岁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
27.28%,估计全省15岁以上烟民888万 。
城市21.97% ,农村29.93%; 城市男性46.39%,女性1.54%; 农村男性58.61%,女性1.17%。
慢病相关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3、饮酒 15岁以上居民现在饮酒率为28.07%;
2019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
25 23.4
男性
21.1 18.9
21.9 20.7 20.5
19.920.8
女性
20
17.5
18.0
15
13.1
12.4
10
5
0 大城市
中小城市
一类农村
二类农村
三类农村
四类农村
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
30
26.4
27.5
男性
女性
24.7
25
21.4
19.3
20
15.7
16.5
16.4
20.2
17.9 16.8
14.1
15
10
5
0 大城市
中小城市
一类农村
二类农村
三类农村
四类农村
超重及肥胖率(%)
25
22.8
超重
肥胖
20
17.5
15
10
7.1
5.7
5
3.4 2.0
4.5 2.1
0 0岁-
7岁-
18岁-
合计
Criteria for obesity:0-6 years:WHO-Z score,7-17years:WHO Criteria, ≥ 18years: Chinese Criteria Overweight 24≦BMI<28, Obesity BMI≥28。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