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一章绪论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给排水系统是什么: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1、2、给排水系统功能:向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运输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3、给排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给水系统、排水系统。
4、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三项主要功能:①水量保障②水质保障③水压保障5、给水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给水管网是压力管,一般布设成环状管网,排水管网是重力管,不会布设成环状管网)①原水取水系统。
包括水源地、取水头部、取水泵站②给水处理系统。
生活饮用水一般采用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和设施;工业用水一般采用冷却、软化、淡化、除盐等工艺设施。
③给水管网系统。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
④排水管网系统。
包括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运输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等)等。
⑤废水处理系统。
物理工艺格栅、沉淀、曝气、过滤等;化学工艺有中和、氧化等;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处理、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⑥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理设施,如排放口、稀释扩散设施、隔离设施和废水回用设施。
给水系统1、给水系统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2、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特点:用水量大,用水地点集中)、和工业企业生活用水(特点: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差异大)。
3、工业生产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又可分为产品用水(水成为产品的一部分)、工艺用水(水作为溶剂、载体等)和辅助用水(冷却、清洗等)等。
4、市政消防用水:指城镇或工业企业区域内的道路清洗、绿化浇灌、公共清洁卫生和消防用水。
5、城市供水系统必须要具备:①充足的水资源②取水设施③水质处理设施④输水及配水管道网络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2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2.1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3. 泵站 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提升设施。 一泵站将浑水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送入给水处理厂。经处理的清水流入清水池。 二级泵站从清水池内抽水加压后,通过清水输水管送入配水管网。 如果城市面积较大,或专为局部地形较高的区域供水,在远离水厂的管网中另 设加压泵站。加压泵站一般从贮水池内抽水,也有少数直接从输水管中直接抽 水。 泵站内往往设多台水泵机组。 4. 水量调节设施 有清水池、水塔或高地水池。其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水厂内清水 池的作用是调节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的流量差。水塔或高地水池则起二级泵站 供水和城镇用水量不等的调节作用。 5. 附属设施 有阀门(闸阀、调节阀、止回阀、排气阀、泄水阀等)、检测仪表(压力、流 量及水质检测等)和消火栓等。
3.2 远距离引水工程
选线: (1)尽量利用现有河道或渠道,经过适当整治,作为输水管渠的一部分,以降 低工程造价。 (2)利用现有河道或明渠输水,一方面要防止水质污染,另一方面还应考虑沿 河一带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影响,确保城市所需的水质水量。 (3)由于管线长,管理、维修难度大,安全供水尤其重要。 (4)因管线长,沿途地质、地形条件不同,管道压力也有变化,因此,管道材 质或渠道的选用应根据地质、地形、管渠的尺寸和压力、管道价格和施工条件 等,经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给水管道大中口径用焊接钢管,用于高 压力的输水管道,特点适用于地形复杂 的地区。无缝钢管中小口径,可用于直 饮水管道。
5.1 给水管道材料与配件
1. 管道材料 (2)铸铁管
铸铁管是给水管道系统使用最多的一种管材。 灰口铸铁管,逐渐不再使用。 球墨铸铁管,耐腐蚀性强于钢管量轻于灰口管,搞冲击 和抗震能力比灰口管强,价格低于钢管,高于灰口管。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件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废水排放。
本课件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学习者对该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系统概述1. 给水管网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是将水源地的水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的系统。
它包括水源地、水处理厂、输水管道、水塔、水泵站等组成部分。
2. 排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是将城市居民产生的废水经过收集、处理后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系统。
它包括污水管道、检查井、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组成部分。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给水管网系统设计原则(1) 水源充足可靠:确保水源的稳定供应,避免用户用水不足的情况发生。
(2) 压力稳定合理:保证给水管道中的水压稳定,以满足用户的正常用水需求。
(3) 管道布局合理: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地理条件,合理布置管道,降低输水阻力。
(4) 防止污染交叉:采用适当的阀门和设备,防止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污染。
2. 排水管网系统设计原则(1) 正确计算流量: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业用水量等因素,合理计算排水管道的流量。
(2) 正确选择管材:根据排水管道的使用环境和排水水质,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管道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3) 合理设置检查井:设置足够数量的检查井,以便检查和维修排水管道。
(4) 合理设置泵站:根据排水管道的高度差和流量要求,合理设置污水泵站,以确保废水能够顺利地流入污水处理厂。
四、系统组成部分1. 给水管网系统组成部分(1) 水源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
(2) 水处理厂:对水源进行净化、消毒等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输水管道:将经过处理的水输送到城市各个用户。
(4) 水塔:储存处理后的水,以应对高峰用水时的需求。
(5) 水泵站:负责将水从水源地或水塔抽送到输水管道中。
2. 排水管网系统组成部分(1) 污水管道:将城市居民产生的废水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3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3.2 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构成 排水管网系统构成:
废水收集设施 排水 排水管网 管网 排水调节池 系统 提升泵站 构成 废水输水管(渠)
废水排放口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3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排水系统组成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4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类型与体制
1.4.2 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系统
为了满足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各种用水 需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 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 水管道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给 水系统。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系统的分类
为了满足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各种用水 需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 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 水管道网络系统,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给 水系统。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排水系统
各种用途的水在被用户使用后,水质受到了 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废水。这类废水携带有不 同来源的污染物质,会对人体健康、生活环境和 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需要及时地收集和 处理,然后才能排放到自然水体或者重复利用, 为此而建设的废水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工程 设施,称为排水工程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引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为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并将废水排出城市。
本文将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概念、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其重要性。
概念和结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由管道、泵站、储水设施等组成的系统,其目标是将清洁的水送达居民家中,并将废水排出城市。
这个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由供水源、水处理厂、水管道和水箱等组成。
供水源可以是水库、河流或地下水等。
水处理厂负责将原始水经过处理后,变成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洁水。
水管道将处理后的水送达居民家中,并利用水箱储存水源。
泵站用于提升水压,确保水能顺利流向居民家中。
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两部分。
雨水排水主要通过雨水污水管道将雨水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以防止城市内涝。
而污水排水则需要进行初次处理,再通过污水管道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主要组成部分1. 供水源供水源是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起点,可以是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或人工供水源(如水库、蓄水池)。
供水源的选址和水质的保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2. 水处理厂水处理厂负责将原始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沉淀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杂质,使其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3. 水管道和水箱水管道和水箱是将处理过的水送达居民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水管道需要经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和恰当的材料选择,以确保水的流动畅通和水质的保持。
水箱则用于储存水源,以应对突发情况或水压不足的情况。
4. 泵站泵站主要用于提升水压,确保水能顺利流入每个家庭。
泵站的选址和泵的选择需根据管网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
5. 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是将居民家中产生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重要通道。
污水管道需要合理的布局和坚固的材料保证,以有效防止泄漏和污水外泄。
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初次处理和综合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排水管网工程主要内容

排水管网工程主要内容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教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 概论:排水工程概念、内容、作用、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等2.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污水管道的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设计举例3.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雨水管道的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设计举例4. 合流制管渠系统设计:合流制管道的使用条件、水力计算、改造途径等5. 排水管渠要求及附属构筑物:排水管渠断面形式、接口、基础、附属构筑物等第一部分概论一、排水工程的发展历史――河南省淮阳的古城下,发掘出公元前2800年埋下的陶制排水管,比公元前2500年埃及发现的排水沟早300年――河北省易县出土了战国后期的圆形陶制排水管――陕西西安出土秦代五角形陶制排水渠,在皇宫内出现了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排水系统――唐代长安建造了较为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在近代我国排水工程发展缓慢,建国前全国103个城市建有排水设施,管线总长6034.8km,全国只有上海、南京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
1921年上海北区污水厂,是我国最早的活性污泥法水厂。
二、排水工程的概念与内容1. 排水工程的概念:指为保护环境而建设的一整套用于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2. 排水工程的内容:一是污水的收集、输送部分――排水管网二是污水的处理、利用部分――污水处理三、排水工程的作用1. 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洪水之灾2. 促进工农业生产,保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四、排水系统的体制1. 污水的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改变了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水,叫污水。
2.污水的概念与分类:按来源分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降雨和降雪)。
3. 污水的最终出路有三:一是排放水体二是灌溉农田三是重复使用4. 排水系统体制的概念: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可以采用一个管渠来排除,也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管渠来排除,污水的这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给排水系统概述

给排水系统概述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给排水系统是指将城市中的供水、排水、雨水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水资源供应、废水排放和雨水排放的系统。
本文将对给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阐述。
一、概念及组成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雨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1.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水需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源、水处理、输水管网以及供水设施等组成部分。
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河流、湖泊等,通过水处理设施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经过输水管网输送到用户家中。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保障城市居民废水排放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污水管网以及污水收集设施等组成部分。
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过过滤、沉淀、生物分解等工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然后经过排水管网排放到河流或海洋中,保障水体的清洁。
3. 雨水系统雨水系统是保障城市雨水排放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排放以及雨水利用等组成部分。
雨水通过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收集设施进行收集,经过排水管网排放到雨水沟或转运至排水设施,同时也可以通过雨水利用系统回收利用,例如用于冲水、灌溉等方面。
二、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给排水系统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可靠的供水给排水系统能够确保城市居民得到充足、安全的供水,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需求,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通过排水系统,废水可以得到集中处理,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后排放,有效防止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水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保障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雨水系统的建设使城市具备了更好的防洪排涝能力。
通过雨水收集和排放设施,使得雨水能够及时、高效地排放,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保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财产安全。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要点

第14页/共61页
给水排水系统子系统划分
1)原水取水系统
图1.2 给水排水系统示意图
包 括 水 源 地 ( 如 江 河 等 地 表 水 资 源 , 地 下 水 资 源1-,取复水用系水统资;源 ) 、 取 水
208.71 1950
7445
841
1975
2000
管道长度km
第7页/共61页
9445 2005
城市居民日平均生活用水量
liters/cap.d
年份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用水量 128 132 143 162 170 176 186
年份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 水量输送:即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和排水 的地点要求;
• 水量调节:即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 不平均问题。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 1-1 § 1-2 § 1-3 § 1-4 § 1-5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城市用水量变化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第3页/共61页
1.0 给水排水管网基本概念 水工程技术发展历史
• 1619年,伦敦铺管道向家庭用户供水。 • 1804年,苏格兰佩斯利城首次用沉淀池和砂滤池处理用水,马车运送给用
用水量 194 208 214 219 219 212
第8页/共61页
国内部分城市给水系统规模比较 (200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 期末考试成绩(70%)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2 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 1.3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初步具备进行管网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编制 工程设计文件的能力;
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初步 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课程主要内容
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2.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3. 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 4.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5. 给水管网水力分析和计算 6.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3)降水――雨水和冰雪溶化水,防止地面积 水和洪涝灾害。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降水应尽 可能被收集和利用,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 源、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目的。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给水排水系统功能关系示意图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 水量保障——保障用户给水足处够理的措水施量;或及时排除污
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 (2)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 (3)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
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 (清水池、水塔等)等,简称输配水系统。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4)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水和废水收集与输送 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等。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第0章 绪论
0.1 教学目的 0.2 教学要求 0.3 课程主要内容 0.4 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
0.1 教学目的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 主干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 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了解管网系统的运 行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给 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从事科研的 能力。
上述各类用水量总和称为城市综合用水量。居民 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称为城市综合生 活用水量。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定义: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 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 功能: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需求的 水质和水量,同时承担用户排出的废水的收集、 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 体健康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 组成:给水、排水。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2)工业生产用水——工业生产过程中满足生 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的用水,对水量水质、 水压要求差异很大。可分为产品用水(水成为 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工艺用水(水作为溶 剂、载体等)、辅助用水(清洗、冷却等)。 (3)市政和消防用水——城镇或工业企业内道 路浇洒、绿化、公共清洁和消防用水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0.2 教学要求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规 划设计原理;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水量计算和管网系统 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理论和 计算方法;
0.2 教学要求
了解管网系统运行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模式和 信息化技术,初步具备解决常见生产实际问题 的能力;
0.3 课程主要内容
7.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自学) 8. 给水管网运行调度与水质管理(自学) 9.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10. 雨水管渠设计和优化计算 11. 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和附件 12.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
0.4 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
1. 学习方法: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程设计
☆ 课堂讲授——突出重点,掌握基础理论和方法; ☆ 课后练习——(1)作业练习;(2)专题讨论; ☆ 课程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习实际工作方
1.2 城市用水量和用水量变化
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1.2.2 用水量表达和用水量变化系数
1.2.1 城市用水量分类和用水量定额
由给水系统统一供给的城市用水量为规划设计范 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工业用 水以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主要包括:(1)居民生活 用水量;(2)公共设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 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 量;(5)市政用水量;(6)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 管网漏失水量。
(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 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 终设置设施。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一般城镇给水排水系统图如下:
1-取水系统; 2-给水处理系统; 3-给水管网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 5-废水处理系统; 6-排放系统
(废)水和雨水; 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物理、
化学等手段控制水质变化;
水质保障——保障供水废水水处质理或设将施符合排放标准的 污(废)水排放水体;
水压保障——提供符合标准的用水压力或使排水 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给水排水子系统 (1)水源取水系统:包括水源地、取水设施、提
※ 给水用途分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 政消防用水。
(1)生活用水——各类生活活动中直接使用的 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满足一定水质标准)、 公共设施用水(用水量大,集中,水质基本同 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活用水(水量与工业 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条件有关,水质同居民生 活用水)。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上述各种用水在被用户使用以后,水质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称为废水。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废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1)生活污水――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的生活 污水,受污染程度比较严重。 (2)工业废水――一类受到较轻微的水质污染或 水文变化;另一类在生产工业过程中受到严重 污染,含有很高浓度的污染物质,甚至含有大 量有毒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