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合集下载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主备人教课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课准备第 4章第3节课题: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2)陈德承审查人殷珏培日期2013 年 12 月日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经过实验研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要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经过阅读表格认识不一样资料的电阻特征。

3、认识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认识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初步解析能猜想影响电阻的一些要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要素许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依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构成资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研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踊跃参加学习活动。

2、感觉知识建立,品味成功愉悦,燃起学习兴趣,激发思想热忱。

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资料之间的关系依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二次备课课程导入: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异是什么?--导电能力的差异这说明什么?--说明各种资料的导电能力是不一样的。

--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之一:资料【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要素还有哪些?--生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学习新知:一、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控制导体的资料和粗细同样,用镍铬合金导线 EF 和 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 1 内.表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发问:解析实验数据,可以获得什么结论?--导体的资料、粗细(横截面积)都同样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二、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粗细的关系控制导体的资料和长度不变,用镍铬合金线 CD和 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 2 内.表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教学流程发问:解析实验数据,可以获得什么结论?设--导体的资料、长度都同样时,导体的越细(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计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遇到阻拦的机遇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挪动遇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三、研究导体电阻与资料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当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研究当导体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状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用3.铁下来列制关作于同导样体规的格电的阻导的线说,法电中阻正比确铜的做是的(要大)许多,所以一般不用铁导线。 电有阻一是 些导元体素本,身例的如性硅质、。锗,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比导体差,比绝缘体强,常常称为半导体。
阻碍作用越大。 在2.相单同位的:条欧件姆下(,o通hm过)铜,丝简的称电欧流,比符镍号铬Ω合。金丝的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课堂反馈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压线的绝缘子(如图)为什么用陶瓷材料 而不用玻璃? (2)铁比铜便宜,为什么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 用铁导线?
半导体和超导体
1.半导体 有一些元素,例如硅、
锗,导电性能介于导体 和绝缘体之间,比导体 差,比绝缘体强,常常 称为半导体。
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 作二极管、三极管。利 用这些可制成芯片。
半导体和超导体
2.超导现象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
温度时,如铝在 1.39K(-271.76℃ )以下,电阻就变 成了零。这就是超 导现象。
右欧图姆展(1示78的9~是1不85同4材)是料德在国导物电理性学能家上,的提排出序了,经从典上电至磁下理,论材中料著的名导的电欧性姆能定依律次。减弱。 二电、阻影 是响导电体阻本大身小的的性因质素。
2.单位:欧姆(ohm),简称欧,符号 在导相线同 多的是条用件铜下制,作通的过,铜特丝别的重电要流的比电镍器铬设合备金的丝导的线大还,要为用什昂么贵会的有银这来种做差。别呢?
(反1之),高电压阻线较的大绝,缘导子电(性如能图较)弱为。什么用陶瓷材料而不用玻璃?
典电磁1k理Ω论=1中03著Ω名,的1M欧Ω姆=定10律6Ω。。为纪念其重要贡献, 人们将其名字作为电阻单位。
一、电阻(R)
3.电阻器
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教案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

2、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

3、了解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4、了解电阻大小的改变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初步分析能猜测影响电阻的一些因素。

2、知道在与一个物理量的相关因素较多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3、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4、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2、感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可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四、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工具:电流表、小灯泡、温敏电阻(金属材质)、电源、开关、导线;学生实验工具:9组学生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老师家的电风扇坏了,经检查是其中的一根导线断了,手头上有铜线、铁线、铝线,用哪一根会比较好?--铜丝为什么?--铜丝的导电能力好真的是这样吗?一、探究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猜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生答:导线的粗细、长度、温度等有这么多因素在影响着电阻大小,实验过程中该用到怎样的实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时,设置对照组有哪些注意事项?--只让被研究的因素改变,其余因素控制不变。

【设计电路图,用于测量电阻大小】1、根据课堂生成——学生自主评价各电路图的优缺点——完善电路图;2、该电路图如何判断电阻大小?——小灯泡亮暗和电流表示数3、从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示数大小可以感知到电阻的大小,我们把这种科学方法叫做?——转换法。

【设计实验方案】1、与温度的关系变量?——温度如何改变温度? ——一个常温,一个加热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如何判定电阻大小?——灯泡暗,电流表示数小,电阻大。

八年级科学上册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知识点梳理(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上册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知识点梳理(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上册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知识点梳理(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物质的导电能力A.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金属、石墨(碳)、人体、大地和盐类的水溶液都是导体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都是绝缘体C.半导体:有一些材料(如硅、锗)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称为半导体。

半导体的特性是导电性能易受温度、光照、杂质等因素的影响。

半导体是制造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二极管、三极管都是由半导体制成的D.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微观解释1.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这些自由电荷可以是电子,也可以是正离子和负离子,但不可能是质子。

2.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二)电阻A.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B.对电阻的理解,要从“性质”和“阻碍作用”两个角度分析1.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对于同一电路,在电路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2.导体电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由导体自身情况决定,不管这个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也不管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改变,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总是存在的。

无电流通过时,这种阻碍作用仅仅是没有体现出来而已C.符号: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D.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见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他们的换算关系是1MΩ= 103kΩ,1kΩ= 103ΩE.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名师导学——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名师导学——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溶液等。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3. 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4.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5.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用R表示。

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其他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兆欧=1000千欧,l千欧=1000欧。

二、重要提示1.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导体中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住,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容易导电。

但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如潮湿、高压、高温、状态等条件发生改变时,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2.物体根据导电能力的大小,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但它们是渐变的,没有明显界限。

科学广场世界上第一根绝缘导线的产生人类最初认为电是一种看不见的能流动的液体,并千方百计设法将电从一处引流到另一处。

第一次实现“引流”的是英国学者斯蒂芬·格雷,他通过长期反复的试验,于l729年用实验第一次实现了电荷的传导。

在这个实验中,他使长270米的金属线的一端跟摩擦起电的玻璃棒相接触,结果发现跟金属线另一端相接触的橡皮球因带上电荷而吸住邻近的羽毛。

后来格雷继续研究,第一个将容易导电的物体命名为导体,不易导电的物体命名为绝缘体,并将绝缘材料包绕在金属裸导线的外面,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根绝缘导线。

解题指导【例l】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里有多余的电子,绝缘体里没有B.导体里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所以易导电C.绝缘体里没有电荷,所以不易导电D.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解析】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并不是有多余的电子。

有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电,导体和绝缘体是中性的,没有多余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且带电与导电是不同的。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2课时全)(课件-42张PPT)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2课时全)(课件-42张PPT)

ρ
L
S
电阻率(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 “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
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铜导线比铁导线的 电阻小,或者说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率小。
练习判断
× 1. 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
× 2. 导体中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
√ 3. 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为什么用金属铜做导线, 而用塑料或橡胶做金属导线的外套呢?
物质的导电能力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
猜测:下列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物质不容易导电?
• 实验器材Leabharlann • 电路设计•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盐类水溶液等
铜导线
铝导线
食盐水溶液能导电,纯净水能导电吗?
烧红的玻璃能导电 潮湿的空气能导电
② 在条件改变时,导体导电能力下降。
被氧化或腐蚀的导体(如生锈的铁丝)
你还能举些例子,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 不是绝对的吗?
纯水是绝缘体,含有杂质的水往往是导体。 干木棒和湿木棒导电能力不同。 插头被氧化后导电能力会下降。
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绝缘体在 一定条件下的转化,防止触电。
这个探究中,主要变量是 导体的长度 ,要控制 不变的因素是 导体材料、导体横截面积、温度 。
【实验结果】
材料﹑粗细相同的导体,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研究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
这个探究中,主要变量是 导体横截面积 ,要控制 不变的因素是 导体材料、导体的长度、温度 。
【实验结果】
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 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超导现象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 ✓ 用超导技术可制造磁悬浮高速列车; ✓ 用超导材料制成的导线在长途输电时几乎没有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版)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版)

第4章电路探秘4.3-2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目录 (1) (2) (2) (3) (9)1.电阻(1)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值就大。

(1)符号: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阻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比欧姆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1兆欧(MΩ)=103千欧(kΩ)=106欧(Ω)。

说明:(1)导电能力越强,电阻值越小;(2)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粗细)和材料有关。

同种材料的导线,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阻也越大。

3.超导现象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而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水银在-269 ℃时,电阻会突然消失)。

超导现象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点拨】在电厂发电、输电、贮电等电力方面使用超导体,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而引起的电能损耗。

1.电阻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不同。

科学上用电阻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因此,电阻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越强,其电阻值就越大。

电阻用字母R表示。

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希腊字母,读作omega)。

比欧姆大的单位是千欧(kΩ)和兆欧(MΩ)。

1兆欧(MΩ)=103千欧(kΩ)1千欧(kΩ)=103欧(Ω)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这种阻碍作用总是存在的,不会因为导体两端没有加电压,或者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这种阻碍作用就消失。

一个导体的电阻,不会因为两端有电压或有电流通过而改变。

2.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比较电阻大小的方法①定性比较:在同一电源下,把对照的电阻分别和同一小灯泡串联,观察比较灯泡的亮暗。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课件 2022-2023学年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课件 2022-2023学年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实验结果
易导电物质有硬币、铅笔芯(碳棒)、食盐水;不易导电物质有塑料直尺、玻璃片、粉笔、纯净水
续表
注意 实验电路中若只接电流表而不接小灯泡,在测量通电能力极好的良导体时,会因电路中电流太大而损坏电流表
2.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导体
绝缘体
概念
容易导电的物质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实例
第4章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学习目标
1.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测物质的导电性。
2.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
3.理解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4.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分析并猜测影响电阻的因素。
5.能设计实验来探究导体电阻与其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6.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7.能设计实验来探究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知识点1 物质的导电能力
1.教材第134页活动: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实验目的
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 哪些不容易导电
实验材料
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
实验方法
转换法(物质的导电能力无法直接测量,用灯泡的亮暗程度或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反映)
当接入镍铬合金制成的导体戊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戊的电阻较大;当接入铜制成的导体己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己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续表
实验结论
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当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当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大小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A组基础练【学B P62】
1. 在一些战斗中,会使用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电厂停电。

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C )
A. 炸塌厂房
B. 炸毁发电机
C. 使设备短路
D. 切断输电线
2. 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 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 C )
A. 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
B. 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
C. 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D. 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
3. (2018·鄂尔多斯)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变大
B.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
C.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任何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都不可能为零
D. 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4.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导线的数量及连接可改变),演示板上的金属丝长短粗细都
相同,A、B和C都是镍铬丝,D是铜丝,E是铁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实验中,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电阻越大
B. 该装置无法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C. 在图示情况下,将B接线柱处导线改接在C处,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D. 在图示情况下,连接B、C接线柱,电流表示数将变大
5. 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__串__联的。

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灯泡亮度__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__电流表__替换灯泡,做进一步的判断。

6. 小军怀疑家里饮用的“纯净水”不纯净,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电学实验来证明。

如图是小军设计的电路,其中A、B为两金属棒,放在玻璃杯C中,小军取一小杯“纯净水”
倒入C中。

若灯亮,则“纯净水”__不纯净__(填“纯净”或“不纯净”,下同),这是因为__水中溶有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是容易导电的__。

若灯不亮,则是__纯净__水。

7. 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换用不同导体做实验时,将不同导体接入同一电路中,得出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比较1、2两次实验结果可得结论__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材料有关__。

比较1、3两次实验结果可得结论__导体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__。

B组提升练【学B P62】
8.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有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金属丝。

则( B )
A. 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
B. 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能探究
C. 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不能探究
D. 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横截面积的关系
9.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B、E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是否与__长度__有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D和__A__(填导体的代号)。

【学B P63】
10. 老师讲的“水果电池”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几位同学就对苹果的导电性能进行了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有同学猜想:苹果的导电性能不仅与苹果的甜度有关,还可能与苹果的不规则形状有关。

为此,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 对同一苹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削,发现导电性能不变;
B. 选择甜度不同而形状相同的苹果进行测量,发现导电性能不同。

通过苹果的电流与果汁中的糖浓度关系:
(1) 经过讨论选择了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并获得了苹果的导电性能与苹果的形状关系不大的结论。

你认为实验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A__。

(2) 据上表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苹果汁中的糖浓度越大,苹果的导电性能就越__大__(填“大”或“小”)。

如果糖浓度达到0.08克/毫升就能感到甜味,当通过苹果的
电流是210微安时,这个苹果是__甜__(填“甜”或“不甜”)的。

C组拓展练【学B P63】
11. 有些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量的大小,刮动的速度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

小强查阅相关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监测网),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1) 小强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检测网未放入水中,电流表无示数;再将检测网放入水中,电流表有示数,表明水是__导体__(填“导体”或“绝缘体”)。

(2) 小强通过观察电路中__电流表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

(3) 将检测网竖立并缓慢浸入水中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水中部分越多,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__变小__(填“变大”或“变小”)。

我们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__材料__、长度和横截面积,由此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横截面积__变化引起的。

(4) 小强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会转动,无法实现挡风玻璃的清洗。

若要解决此问题,可以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开关,请说明连接方法:__在检测网处并联一个开关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