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平台技术规范
专线通道技术规范

广西电网公司电力通信业务 通道租用(专线通道) 技术规范
2012 年 3 月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北京市电梯运行安全监测管理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开始征集意见

行安全监测管理信息平台 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开始 征集意见。 据悉,电 梯运行安全监测管理信息
平台由市级、区级、维保 监测、电梯数据汇聚平台 四部分组成。当电梯发生 故障时,各级平台进行联 动,
实现故障分级响应处置。 标准规范了市级、区级电 梯运行安全监测管理信息 平台的功能。包括应
实现对辖区内任何一部电 梯实时运行状态监测查看 的功能,实现对各类信息 的查询、存储等功能,为 电梯
故障或事故分析提供依据 。用户能查询电梯运行的 各种状态。 同时,还 包括电梯故障报警管理。
如电梯运行出现异常,电 梯数据采集终端将主动向 平台发送故障信息,平台 收到后,电梯要播放安抚 音,
告知乘客报警收到,并根 据故障类别,平台自动向 相关单位发布报警信息。 标准还包括电梯维保
第二天早上我6点就起 床了,因为要跟老爸 去爬山,当然早晨起 来的第一件事忘不了。
监测平台的功能,如故障 事故管理等。其中预警报 警功能应实现对主要部件 的报废做出预警。同时, 应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醒电梯维保单位定期检测 电梯。此外,维保平台应 建设电梯运行监测公共服 务门户,包括信息公开、 网上
米折网 c6g3m
汇聚层交换机技术规范书(3750)

2、性能要求:
2.1.支持320G背板带宽,最多可扩2个万兆口
2.2.硬件路由,线速三层交换包转发率达到131Mpps
2.3.千兆光纤支持最大80公里的远距离传输,可直接连入城域骨干网
3、路由协议要求:
3.1.支持静态路由
备注:对于本次招标文件中的1-5项要求,投标人必须做出阐述、点对点应答,任何虚假或不符合招标文件的偏离项都有可能造成废标处理。
4.2.支持MPLS(多协议帧标记交换)、VMAN(透明LAN服务协议)、EAPS(以太网自动环保护)、WDM(波分复用)、RPR(弹性分组环网)、SLB(服务器负载均衡)、WCR(Web cache重定向)等协议
5、本次机箱、管理引擎及接口模块配置要求:
24个10/100/1000M千兆电口、4个千兆SFP复用光口、2个万兆模块扩展槽(最大可扩2个万兆口)、1个Console口
3.2.支持RIP v1/v2、OSPFv2,BGPv4等多种动态路由协议
3.3.支持PIM-SM、PIM-DM、DVMRP等多种组播路由协议
4、路由转发技术要求:
4.1.支持策略路由,根据数据流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多个出口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可实现数据流在多出口之间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分担。(从应用角度,如多出口、流量分担、路由安全方面提供论述)
汇聚层交换机技术规范书
1、基本功能要求:
1.1.采用集群技术,支持多台设备堆叠,利用统一的IP地址进行集中管理,节省地址资源
1.2.可以通过控制口、Web、SNMP等多种方式管理
1.3.可以通过TFTP/ZMODEM进行软件升级和BootRom升级
1.4.支持DHCP服务器和中继功能,动态分配IP地址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技术规范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项目技术规范书龙岩市数字龙岩建设办公室2017年9月目录一、总则 (1)1.1概述 (1)1.2开发建设与服务内容 (1)1.3招标品目与服务清单 (1)1.3.1 应用软件系统品目 (2)1.3.2 系统软硬件品目 (3)1.3.3 硬件品目 (3)1.3.4 技术服务项目品目 (3)1.4报价要求 (3)1.5付款方式 (4)1.6验收方式 (5)1.7产权申明 (5)1.8遵循的技术标准 (5)1.9系统软硬件部署环境 (7)1.10安全与保密 (7)1.11关键技术与术语 (8)二、项目概述 (10)2.1项目背景 (10)2.2建设目标 (11)2.3建设和服务内容 (11)2.4建设原则 (13)2.5运行环境 (13)三、总体设计 (14)3.1总体架构 (14)3.2技术架构 (16)四、基础软件建设要求 (18)4.1大数据平台软件 (18)五、平台功能建设要求 (25)5.1功能结构 (25)5.2平台门户 (25)5.2.1 总量分析 (25)5.2.2 今日数据 (26)5.2.3 数据超市 (26)5.2.4 分类排行 (26)5.2.5 服务总线 (26)5.3数据服务 (26)5.3.1 数据查询 (26)5.3.2 服务管理 (27)5.4数据管理 (28)5.4.1 数据目录 (28)5.4.2 数据接入 (29)5.4.3 数据汇聚 (30)5.4.4 数据建档 (31)5.4.5 接口管理 (32)5.5数据工场 (33)5.5.1 模型库 (33)5.5.2 算法库 (33)5.5.3 数据加解密 (34)5.5.4 数据脱敏 (34)5.5.5 数据集成 (34)5.5.6 数据可视化 (34)5.6平台管理 (34)5.6.1 机构管理 (34)5.6.2 用户管理 (35)5.6.3 角色管理 (35)5.6.4 权限管理 (35)5.6.5 日志管理 (35)5.6.7 接入配置管理 (36)5.6.8 运行监控 (36)5.6.9 评价考核 (37)5.7我的工作 (38)5.8消息服务 (38)六、数据资源建设要求 (40)6.1数据资源中心总体架构 (40)6.2数据分区 (41)6.3数据组织分类 (41)6.3.1 部门业务数据库 (41)6.3.2 基础数据库 (41)6.3.3 主题数据库 (41)6.3.4 人口对象档案 (42)6.3.5 法人对象档案 (42)6.3.6 开放开发共享数据库 (42)七、数据共享交换要求 (43)7.1部署实施 (43)7.1.1 信息资产目录调查 (43)7.1.2 系统接入与数据处理 (43)7.1.3 数据共享服务 (43)7.2与省级平台数据共享要求 (43)7.2.2 目录通 (44)7.2.3 接口通 (44)7.2.4 数据通 (44)7.2.5 流程通 (45)7.3与外围系统数据交互要求 (45)7.3.2 市级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入与共享 (45)7.3.3 主题共享 (45)7.3.4 业务协同 (45)7.3.5 平台门户 (46)7.4.1 数据采集 (46)7.4.2 数据推送 (47)八、典型应用服务要求 (48)8.1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48)8.2企业信用(全省一张网)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48)8.3网格化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49)8.4网上办事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49)8.5龙岩公共服务网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49)8.6涉税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50)8.7精准扶贫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50)8.8“多规合一”基础信息共享应用服务 (50)九、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52)9.1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52)9.2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52)9.3网络与边界安全 (53)9.4主机系统安全 (54)9.5应用安全 (54)9.6数据安全 (56)十、平台软硬件配置 (57)10.1组网拓扑 (57)10.2物理服务器 (57)10.3云平台虚拟机 (58)10.4网络设备 (59)10.5安全系统设备 (59)10.6显示设备 (60)十一、项目实施管理要求 (61)11.1项目组织管理 (61)11.1.1 项目管理方法 (61)11.1.2 管理措施 (61)11.1.4 软件开发管理 (62)11.2工期与进度要求 (62)11.3质量管理 (64)11.4需求调研与分析 (64)11.5应用软件系统开发 (64)11.6应用与系统集成 (65)11.7运维服务质量要求 (65)11.8安装调试与部署 (66)11.9系统培训 (67)十二、持续开发和服务要求 (69)12.1持续完善平台功能,强化平台服务能力 (69)12.2持续改进服务措施,提升平台服务水平 (69)十三、运行维护、技术支持和保修服务要求 (70)13.1服务组织机构 (70)13.2服务响应 (70)13.3产品升级服务 (70)13.4软件开发、安装调试配合服务 (71)13.5售后服务的续保 (72)十四、标准规范建设要求 (73)14.1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运行管理制度 (73)14.2数据管理和共享规范 (73)14.3数据接入规范 (73)14.4分析任务开发管理规范 (73)14.5分析模型开发管理规范 (74)14.6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运维规范 (74)十五、原型系统演示 (75)15.1平台门户演示 (75)15.2部门数据资源中心管理演示 (75)15.3对接省平台获取回流数据目录 (75)15.4对接省平台实现数据回流 (76)15.5大数据平台管理能力 (76)15.6数据回流技术规范 (76)十六、技术文件及交付物 (77)十七、其他 (78)附件:福建省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数据回流技术规范 (79)1.1.目的 (80)1.2.解释权 (80)1.3.规范性引用文件 (80)1.4.术语和定义 (80)3.1.接口约定 (82)3.2.身份认证接口 (83)3.3.目录获取接口 (84)3.4.数据获取接口 (85)3.5.公钥获取接口 (86)图3-1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总体架构 (14)图3-2 平台技术架构 (17)图5-1 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25)图6-1 数据资源中心总体架构 (40)图7-1 省市平台的关系 (44)图7-2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与外围系统对接设计 (45)图10-1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组网拓扑 (57)表4-1 大数据平台软件 (18)表4-2 大数据支撑软件 (19)表9-1 系统安全目标说明表 (52)表10-1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物理服务器配置要求 (57)表10-2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虚拟服务器配置要求 (58)表10-3 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群集交换机配置要求 (59)表10-4安全设备清单 (59)表11-1 项目工期进度安排表 (62)一、总则1.1.1 概述本文件是龙岩市数字龙岩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买方)为拟建的“龙岩市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建设和应用服务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向提供项目开发、建设和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整体技术与服务要求,作为双方合同签订的技术附件。
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系统组成信息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的集成:(1)硬件集成使用硬件设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例如使用路由器连接广域网等.(2)软件集成软件集成要解决的问题是异构软件的相互接口。
(3)数据和信息集成数据和信息集成建立在硬件集成和软件集成之上,是系统集成的核心,通常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合理规划数据和信息•减少数据冗余•更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保密(4)技术与管理集成企业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益,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工作,做到市场销售、产品生产和管理的高效运转,是系统集成的重要内容。
(5)人与组织机构集成系统集成的最高境界,提高每个人和每个组织机构的工作效率,通过系统集成来促进企业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系统特点系统集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有机构成、系统的效率、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的灵活性等,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最终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数据量高速膨胀、网络异构化程度加深,加剧了数据的破碎性。
1.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3CIM基础平台的时空数据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投影坐标系
或与之联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4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可靠的规定,运行环境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密的规定。
图3.2.1 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其支撑作用
3.2.2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和三大体系,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以及技术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
1设施层:应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联网感知设备;
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与登记、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物联网感知和公共专题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
1.0.3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及其相关应用的建设和管理。
1.0.4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1.1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DigitalTwin)、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
3服务层:提供基本功能、物联监测和模拟仿真等功能与服务;提供面向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信息模型审查、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施工图模型审查和竣工验收模型备案等功能和服务;
4技术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
5信息安全体系:应按照国家相关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网络、平台运维等的安全;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技术规范

附件一:
技术规范及要求
为了实现校园网络建设及服务目标,投标人所投方案涉及设备的性能和数量至少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说明:
1、投标人需针对以上技术要求做逐点应答;
2、以上设备数量和技术参数性能仅为基本要求,未列出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服务器、安全设备等。
请各投标人自行勘察后提交完整设计方案、优化建议、实施方案及工程量清单。
3、投标人必须承诺:采购人在签订合同前随时有权利要求投标人提供此次投标设备参加复查性测试,如投标人5日内无法提供设备配合测试或测试内容与投标文件应答内容不一致,则判定为虚假应标,取消中标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XX -XX 实施 信息汇聚平台技术规范V1.0Q/CT XXXX.01-2011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 2011-7 -XX 发布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未经同意,请勿翻印版本:v1.0 文档信息修改过程评审过程分发范围目录目录................................................................................................................................................... I I 前言. (IV)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2)3.1名词术语 (2)3.2缩略语 (2)4概述 (3)4.1信息汇聚平台的功能定位 (3)4.2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3)4.2.1信息汇聚平台与数据源的关系 (3)4.2.2信息汇聚平台与ISAG的关系 (4)4.2.3信息汇聚平台与ISMP的关系 (4)4.3组网架构 (4)5总体架构 (6)5.1架构框图 (6)5.2功能模块 (6)6数据流示意 (8)7处理流程示意 (9)7.1查询请求处理流程 (9)7.2通知规则建立请求处理流程 (11)7.3用户规则订阅请求处理流程 (12)7.4隐私授权请求处理流程 (14)8功能说明 (16)8.1用户数据库 (16)8.2基站用户表(可选) (16)8.3同质信息管理 (17)8.4数据挖掘 (17)8.5数据路由 (18)8.6SP签约属性管理 (19)8.6.1SP能力属性 (19)8.6.2SP产品属性 (20)8.7定购关系维护与鉴权 (20)8.7.1定购类产品的定购关系维护 (20)8.7.2点播类产品的临时定购关系维护 (21)8.7.3定购关系鉴权 (21)8.8服务提供 (22)8.8.1查询 (22)8.8.2批量查询 (23)8.8.3通知 (23)8.9用户通知规则订阅 (25)8.10隐私保护 (25)8.10.1隐私授权 (25)8.10.2隐私鉴权 (26)8.10.3白名单 (26)8.10.4黑名单 (27)8.10.5伪码 (27)8.11话单 (28)8.12门户 (28)8.13FTP功能 (28)附录A:XXXXXXXX (29)A.1 XXX (29)A.1.1 XXXX (29)A.2 XXX (29)附录B:规范版本修订记录 (30)9第一级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第二级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1第三级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系列技术标准之一,截止本规范发布之日,该系列规范的名称如下:(1)《信息汇聚平台接口规范V1.0》本规范在移动性动态数据引擎系列技术规范基础上,增加对能力开放横向架构的支持并增加隐私保护的内容。
本规范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主要用于XXXXXX(在此描述规范性附录的作用,其中规范性附录是指与本规范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如本规范内规定的编号规则)本规范的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主要用于XXXX(在此说明附录的作用,是指对于规范本身内容的更为详细的、参考于外部等的资料,如引用国际标准描述的编号规则、规范修订记录等)本规范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XXXXQ/CT XXXX.1-2011信息汇聚平台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制订了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的技术要求,包括信息汇聚平台的定位、网络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等。
本规范适用于向中国电信提供信息汇聚平台的设备提供商和与此相关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CP/SP),为信息汇聚平台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和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1x A接口分册⏹中国电信cdma2000核心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移动应用部分(MAP)⏹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AG)总体技术规范RC⏹QCT 2043.04-2008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管理接口协议规范SP管理分册⏹QCT 2043.02-2008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管理接口协议规范统一配置分册⏹QCT 2043.01-2008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接口协议技术规范-管理接口协议规范ISMAP分册⏹QCT 2042.02-2008中国电信CDMA业务网络设备技术规范-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设备技术规范数据分册⏹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接口规范⏹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设备规范。
3名词术语和缩略语3.1名词术语伪码:将用户号码(通常是手机号码)通过某种加密方法加密而成的新的识别号。
该识别号可代替真实用户号码向SP开放,避免真实用户号码的泄漏。
用户群:SP根据自身业务需要人为划分地由多个相同属性地用户组成的集合。
订阅:SP预先与信息汇聚平台约定规则的行为。
订阅完成后,信息汇聚平台会按预先约定的规则,向SP主动推送信息。
定购:特指在电信ISMP系统中发生的用户与电信产品的签约购买关系。
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SP Service Provider 服务提供商ISAG Integrated Service Access Gataway 综合业务接入网关ISM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XML eXtensible Make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管理维护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地位置寄存器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MDN Mobile Directory Number 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CCG Content Charging Gateway 内容计费网关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认证、授权和计费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CRM Client Relation Manager 客户资料管理系统SMSC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短信中心MMSC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彩信中心4概述4.1信息汇聚平台的功能定位信息汇聚平台是一个对网络中所有有价值有意义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汇聚、数据分析、数据发布、开放应用的系统。
与信息汇聚平台有关联的网元可以分为三类:管理者、调用者和数据源。
数据源网元包含:信令采集系统、IT系统、自注册平台以及其他数据源。
调用者可分为内部调用者和外部调用者,其中,内部调用者指电信内部应用。
外部调用通常为CP/SP或其他类型的合作者。
管理者包括ISAG与ISMP。
信息汇聚平台接入ISAG并通过ISAG进行信息能力开放,同时接受ISMP的管理支撑。
4.2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信息汇聚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4.2.1信息汇聚平台与数据源的关系信息汇聚平台系统是建立在其他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应用系统,信息汇聚平台本身没有数据,所有数据的获得都是来自于数据源类网元如信令采集系统、IT系统等。
信息汇聚平台从数据源类网元获取到所需要的数据后,经过分析、处理、归并以及数据存储,形成详尽的用户信息数据库。
4.2.2信息汇聚平台与ISAG的关系信息汇聚平台通过ISAG实现信息能力的对外开放。
外部/第三方SP不直接从信息汇聚平台接入,而是通过接入ISAG实现与信息汇聚平台的交互。
ISAG 实现对SP的认证、鉴权,其中,鉴权部分主要指对SP可调用的信息能力接口的粗颗粒度的管控。
电信内部业务和应用可不通过ISAG直接接入信息汇聚平台。
4.2.3信息汇聚平台与ISMP的关系ISMP实现对用户及SP的基础信息的管理维护和计费。
其管理的信息主要包括:用户订购关系、SP签约信息、SP能力签约信息、SP业务信息。
当SP业务签约发布后,ISMP会将必须的SP业务信息及SP能力签约信息通过统一配置接口将签约信息同步给信息汇聚平台。
信息汇聚平台基于这些信息了解SP业务签约情况,以此为依据,实现对SP能力调用的细颗粒度的管控。
4.3组网架构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的网络组织依托现有的移动基础网络和支撑系统、业务系统,支持本地用户和漫游用户动态信息的获取,并考虑未来的网络和支撑系统、业务系统的演进。
在中国电信信息汇聚平台的网络结构中,按省中心模式集中建设,同时设置一个全国中心信息汇聚平台实现全网互联,负责漫游数据的分发和其他的路由需求。
省信息汇聚平台之间不能直接互连,需要通过全国中心信息汇聚平台转发。
全国中心不维护具体的用户数据,主要职责为路由和分发。
网络结构图如下所示:全国型SP的业务请求通过NSAG接入,按订购/被查询用户MDN路由到用户归属的ISAG,再由归属省ISAG转交给归属省信息汇聚平台来处理。
省信息汇聚平台的数据变化通知如果涉及到全国型SP,同样由SAG负责转发。
省级信息汇聚平台负责省级数据源平台的数据接入,如信令采集系统,而全国中心信息汇聚平台负责全国型数据源平台的数据接入,如自注册平台。
全国中心信息汇聚平台接入数据后,还需按省将数据路由到数据所涉及用户的归属省的信息汇聚平台,所有数据均在省级平台进行维护管理。
5总体架构5.1架构框图将数据采集接口定义为IF1接口,将数据应用接口定义为IF2接口,将数据路由接口(省级信息汇聚平台与全国中心信息汇聚平台之间)定义为IF3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