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洒溢处理流程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标本溢洒污染物表、地面后处理流程
1. 标本溢撒后,首先放置警示标识。
2. 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喷洒覆盖消毒30 分钟
左右。
3. 用吸水纸或纱布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4. 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抹布将污染区擦拭干净,待表
面自然干燥后,方可使用。
5. 将吸水纸和纱布,以及抹布投入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桶内浸泡消毒消毒桶内浸泡消毒。
标本溢洒污染工作服、衣裤、鞋袜后处理流程
1工作服处理:用棉签蘸取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涂擦溢洒污染区。
必要时更换工作服送供应室清洁消毒。
2 衣裤、鞋袜处理:用棉签蘸取75%酒精涂擦溢洒污染区。
必要时更换衣裤、鞋袜。
标本溢洒污染皮肤、粘膜后处理流程
1 皮肤处理:棉签蘸取碘伏消毒污染皮肤。
2 粘膜:眼睛用洗眼器冲洗后滴眼药水。
口腔生理盐水漱口。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1)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一、1. 标本溢撒后,首先放置警示标识。
2.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覆盖消毒30分钟左右。
3. 用吸水纸或纱布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4.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抹布将污染区擦拭干净,待表面自然干燥后,方可使用。
5. 将吸水纸和纱布,以及抹布投入含有效氯2000mg/L的二、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标本溢洒处理流程标本溢洒↓皮肤粘膜衣物、物表、地面↓↓(1)、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冲洗后用75%的酒精或者0.5%的碘伏等进行消毒。
(3)、有伤口和粘膜暴露者需报告院感染科职业暴露备案,根据标本性质争取相应防御措施。
三、视标本性质选择消毒液浓度:1、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作用>10min。
2、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作用>30min后清洁处理。
3、当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表面时先用5000mg/L-10000/Lmg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60min后擦拭。
4、工作服1000mg/L消毒(1). 标本溢撒后,首先放置警示标识。
(2).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覆盖消毒30分钟左右。
(3). 用吸水纸或纱布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 4).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抹布将污染区擦拭干净,待表面自然干燥后,方可使用。
(5). 将吸水纸和纱布,以及抹布投入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桶内浸泡消毒消毒桶内浸泡消毒。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毒液浸泡消毒,再进行清洗。
7、所有消毒操作后,洗手消毒。
在处理标本溢洒时,需要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皮肤和粘膜的污染,应该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彻底冲洗,并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需要使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
对于有伤口和粘膜暴露的情况,需要报告医院感染科职业暴露备案,并根据标本性质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在处理衣服、物表和桌面的污染时,首先需要放置警示标识,并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覆盖消毒30分钟左右。
然后使用吸水纸或纱布进行擦拭,以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接着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抹布将污染区擦拭干净,并等待表面自然干燥后再使用。
最后将吸水纸、纱布和抹布投入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桶内浸泡消毒。
如果标本溢撒在衣物上,需要脱去衣物并使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再进行清洗。
所有消毒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洗手消毒。
因此,在处理标本溢洒时,需要根据不同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消毒操作,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1.判断溢洒情况:当发生标本溢洒时,首先需要判断溢洒的范围和溢洒物质的性质。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确保个人安全:任何时候都应该将个人安全放在首位。
如果溢洒的样本是有害物质,操作人员应立即戴上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带有防护面罩、手套和防护眼镜的实验室服。
3.立即清理溢洒区域:必须立即开始清理溢洒的区域,以防止进一步的扩散。
最好使用吸收剂(如吸油剂/吸水剂)覆盖波及区域,将样本尽量吸附并集中在一处。
4.防止扩散:确保溢洒物质不会继续扩散到其他地方。
在清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屏障、透明薄膜或其他可防止样本扩散的物品,尤其是在开放的液体溢洒中。
5.使用适当的清洁消毒剂:根据溢洒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清洁剂。
通常情况下,使用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但如果溢洒的样本具有特定特性,例如具有腐蚀性,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6.装备和表面的消毒:任何可能与溢洒物质接触的设备和表面都应该进行彻底的消毒。
这包括实验室台面、工作台、试管架和其他实验室设备。
确保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
7.废物处理:将吸收或清洗后的溢洒物质和清洁剂放入合适的容器中进行妥善的废物处理。
根据溢洒物质的特性,选择正确的废物容器,并遵循当地和国家的废物处理规定。
8.彻底清洁和确认:完成清理和消毒后,对整个溢洒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确认。
确保没有残留物或其他污染物,并对清洁过程进行记录。
9.事故报告和调查:将标本溢洒事件的详细情况记录在实验室管理或安全报告中,并进行相关的调查。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10.增加预防和培训:通过改进实验室操作流程、增加预防措施和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对标本溢洒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减少溢洒事件的发生。
以上是标本溢洒处理流程的详细步骤。
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和标本特性,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个性化操作。
但总体上,及时处理溢洒并确保个人安全,清理溢洒区域,消毒设备和表面,并进行适当的废物处理是处理标本溢洒的关键步骤。
标本运输溢洒应急处置流程

标本溢洒应急处置流程
(附:处置流程图)
一、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处理:
1)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戴眼罩和护目镜。
2)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
破碎物品。
3)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由外向内进行处理。
4)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30分钟),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
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
5)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6)如果用容器清理破碎物,应当对它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
效的消毒液内浸泡。
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7)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
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8)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
二、有腐蚀、有毒、含微生物样品进入眼睛、污染台面处理:
1) 若有上述样品进入眼睛,立即用护眼冲洗器仔细冲洗。
2)冲洗后去眼科就诊,对伤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填写“异常事件报告单”并报医务科,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3)若污染台面,即用1:100“84”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消
毒。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
↓
↓
↓
↓
↓
↓
检验科。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1.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向纸巾上倾倒消毒剂(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
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外围向中心处理。
5.作用适当时间后,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
如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
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
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医院标本溢洒应急预案

XXXX医院标本溢洒应急预案一、目的为规范检验科标本溢洒(包括各种临床检测标本、培养物等发生的溢出)处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造成实验室污染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发生在检验科内的各种标本的溢洒。
三、职责但发生标本溢洒时,实验室人员按本预案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四、工作程序(一)台面、地面标本溢洒1标本溢洒后,首先放置警示标识。
2负责清理的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护目镜和双层手套等防护用具。
3取吸水纸覆盖污染区域,吸干液体部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4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覆盖消毒30分钟左右。
5用锻子将吸水纸连同破损的容器小心钳入医疗垃圾袋中(若破损的容器是玻璃等损伤性利器,则要钳入锐器盒中)。
6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过的抹布自外向内擦拭污染区域,作用30分钟。
7抹布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锻子取污染后高压灭菌,30分钟后用清水拖布擦拭污染区域两次待干。
拖布放入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二)生物安全柜内标本溢洒1处理溢洒物时不要将头伸人安全柜内,也不要将脸直接面对前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
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
2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mL时,可直接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或其他材料)擦拭。
3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宜按如下操作:(1)使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等待至少5min.(2)在清理时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护目镜和双层手套等防护用具。
(3)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酒精的吸收材料,作用至少20min以发挥消毒作用。
必要时,用酒精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4)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后,脱下手套。
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后,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洗暴露部位。
(5)穿好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双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保护装置等。
(6)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或其他吸收材料)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复用新的纸巾(或其他吸收材料)将剩余物质吸净;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银子或钳子处理。
医院检验管理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医院检验管理标本溢洒处理流程一、引言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检验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然而,偶尔会发生标本溢洒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确保医院的检验质量和工作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检验管理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1.发现标本溢洒当工作人员发现标本溢洒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操作,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或负责人,以及质量管理部门。
2.封锁溢洒区域为了防止污染蔓延,工作人员应立即封锁溢洒区域,确保其他人员不进入,同时关闭与该区域相邻的门窗。
3.佩戴防护用具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自己不接触污染物。
4.处理标本若溢洒的是液体标本,可以使用吸水巾或吸油纸将标本上的液体吸干,然后将污染物放入特定的容器中,以待后续处理。
若溢洒的是固体标本,可以使用力士拖等工具将标本收集,并放入特定的容器中,以待后续处理。
5.清洁和消毒完成标本的处理后,应及时对溢洒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地面、墙面和设备,并确保消毒剂的浓度符合要求。
6.废弃物处理将所有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按照医院的废弃物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尽量避免人员直接接触废弃物和污染物。
7.报告和记录完成标本溢洒的处理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或负责人报告,并填写相关的记录表,包括溢洒时间、溢洒区域、处理措施等信息。
8.事故分析和改进标本溢洒事件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同时,对标本溢洒处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医院的标本管理水平。
三、总结医院检验管理标本溢洒处理流程的正确实施对于保障检验质量和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同时也应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标本溢洒事件能够被及时有效地处理。
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并改进流程,医院可以进一步提高标本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垣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标本洒溢处理流程
一、标本或感染性废物发生洒溢时,首先根据洒溢位置判断是否会立即造成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如果洒溢发生在实验室未直接接触医务人员身体的地方,应先设置洒溢标识,防止其他工作人员接触到或被污染。
二、各种区域处理程序
1、工作人员在处理洒溢事件时必须穿工作服或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2、实验室地面,台面,桌面的消毒:发生洒溢后(洒
溢量超过10mL )立即用清洁布或吸水纸覆盖受污染的物品表面或区域,然后在上面倒上含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覆盖30 分钟后擦拭清洁污染区域。
洒溢量少于10mL 时直接
向洒溢处倾倒含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覆盖30 分钟后擦拭清洁污染区域,然后将擦拭后的清洁布或吸水纸放于感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再用清洁的抹布擦洗溢出区域,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用后的抹布置于含500mg/L 有效氯的消毒液内30 分钟。
3、实验室内使用材料、试验仪器内外表面有感染性物
质洒溢时,一般选择小型喷雾器喷雾消毒,以降低有机材料被损害的程度。
4、衣物被污染后应立即脱下浸泡于含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30 分钟后清洗。
5、潜在感染性标本在离心时发生破裂与洒溢时应立即关闭离心机电源,先使离心机仓内气溶胶沉淀30 分钟再打开离心机盖处理,处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镊子夹着棉花来进行,玻璃碎片应置于利器废物盒处理。
离心机腔内发生洒溢的部位均应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3 次,然后用清洁水擦拭干净并干燥,将所有的擦拭物品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7、若标本或感染性液体溅入眼睛或口鼻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8、标本洒溢导致工作人员意外吸入或意外接触暴露后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科主任和院感科,如工作人员在处理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锐器损伤,应立即按相关程序紧急处理。
襄垣县人民医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
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一、局部紧急处理:
1、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至少10 分钟。
2、如有伤口应立即从伤口周边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地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禁止局部按压。
3、用75%酒精或0.5% 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并包扎。
二、评估与上报
1.发生暴露30 分钟内向本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在2 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及资料保存。
3.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及职业暴露当事人免疫情况,立即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HCV 、HBV 、HIV 、梅毒
4.请感染科专家对患者、操作者的检验结果、发生职业
暴露的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确定下步预防或治疗方案
5.若患者HCV 、HBV 、HIV 、梅毒抗原检测阴性或职业暴露当事人HCV 、HBV 、HIV 、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无需做特殊处理。
6.若患者HCV 、HBV 、HIV 、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职业暴露当事人HCV 、HBV 、HIV 、梅毒抗体检测阳性也无需做特殊处理。
7.若患者HCV 、HBV 、HIV 、梅毒抗原检测阳性或职业暴露当事人HCV 、HBV 、HIV 、梅毒抗体检测阴性时需做如下处理。
7.1HIV 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HIV 暴露者预防性用药应于接触后4 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 小时,原则上用药越早越好。
暴露者应于暴露后0 周、4 周、8 周、12 周、6 月、12 月进行血清学检查。
7.2HBV 暴露者的处理:应在24 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按0 月、1 月、6 月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 、5ug 、5ug )。
并于3 月、
6 月、12 月时进行血清学检查。
7.3HCV 暴露后参考注射干扰素(自愿),并于4 周、6 周、4 月、6 月进行血清学检查。
7.4梅毒暴露者参考注射长效青霉素(自愿)。
7.5污染源不明的视同阳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