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信2012年巨亏大解密
2012年IT通信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2012年IT通信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盘点2012年IT通信行业风起云涌,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上市了,中国视频行业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合并了,曾经的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没落了。
其中,网民关注热度前三位的是Facebook上市、摩托罗拉裁员、优酷土豆合并。
事件详述Facebook上市,新闻传播指数6997.2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于北京时间5月18日晚11点(纽约时间早上11点)正式上市交易。
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通过远程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钟,上市时股价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超过谷歌成为互联网产业史上最大的上市案例。
必须实名加入的Facebook将互联网带入了社交时代,将社交变成比搜索更疯狂的力量,而搜索则是上一个奇迹“谷歌”的秘密。
成立8年之后,除了极少数特殊国家,Facebook几乎在每个市场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扎克伯格创办的这个网站几乎成为了社交网站的代名词。
Facebook如今的月活跃用户9亿,80%用户来自美国以外,5亿用手机登陆;网站上有1000亿对好友关系,每天用户赞和评论27亿次,日均上传图片2.5亿张。
与竞争对手的对比非常悬殊:2012年年初的数据显示,美国网民每月使用Facebook的时间长达421分钟,相当于谷歌、雅虎与微软的总和。
慧视点:在整个美股IPO历史上,Facebook的IPO规模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通用汽车与VISA公司;在互联网公司IPO历史上,Facebook的IPO无疑是最大的,将第二名Google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Facebook影响力绝大,虚拟的空间正在逐步改写现实的社会,模糊真实的国界。
摩托罗拉裁员,新闻传播指数5793.42012年8月12日,摩托罗拉移动宣布裁员4000人,其中中国裁员1000人。
中国区是裁员的重点区域,据媒体报道称中国裁员人数超过1000人,涉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等地。
而北京裁员人数占绝大多数,约700人。
关于中兴事件,我的九点看法

关于中兴事件,我的九点看法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本文作者:陈志刚本文来源:水煮通信(shuizhutongxin)杂谈投稿邮箱:****************1:中兴有错毫无疑问,中兴今天面临的艰难困境,是中兴管理层,尤其是高级管理者在公司治理、管理和发展中的态度、能力、意识的系列错误所致,以至于把8万名员工30万股东全球排名第四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弄到几乎万劫不复的地步。
我们很多时候不大重视规则,尤其是不大重视写在纸上的规则和流程,更愿意相信桌子底下的东西和口头的承诺,这种东西在中国市场没有什么问题,到了西方市场就行不通,所以中兴事件是给我们一个严重的警示,我们如果想在全球经济中少吃苦头,就必须放弃老祖宗给我们的小聪明,重视规则和逻辑,重视条文。
2:中兴要救中兴要救活,国家没有置之不理,从高层到部委都出面积极斡旋,并不是中兴这一城得失多么重要,而是先例不能开,况且中兴有错也不至于要倒闭,以美国的治外法权精准打击另一个国家的全球化公司到倒闭,国际上先例也不多,当下的中国更是不能开先例。
有些舆论认为中兴要挟国家,其实是没看到本质,要挟我们的不是中兴,是美国。
3:中兴迎来转机是好事近日中兴事件的转机好消息不断出现,无论是多么难以接受的条件,对于中兴来说,只要能够恢复正常营业,就是好事,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关键是知耻而后勇,中兴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对得起中兴这个名字。
中兴恢复业务运营,对全球的电信运营商和上游下游供应商也是好事,毕竟还有太多网络设备需要中兴去支撑维护,有太多上下游企业需要开工。
对大家都是好事。
4:不要给中兴贴上巨婴的标签短短十几年,中兴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并不是弱者,想想那些欧美电信设备制造商,朗讯、阿尔卡特、西门子都已经成了历史,中兴就不算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以中兴不能掌控全产业链条,没有掌控所谓核心技术,不能研发所谓核心芯片就责怪中兴是巨婴,这实在是中兴所不能承受之重。
美国制裁中兴,一本尘封的旧账

美国制裁中兴,一本尘封的旧账作者:李瑶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06期一桩4年未果的旧案,短短数日就上升到大国间经贸摩擦的层面。
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兴等采取限制出口措施。
按照限制措施,在规定的限制时期内,美国供应商在向中兴出口任何商品之前,都必须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按往例,这些申请都会被拒绝。
对于美国的限令,中兴已发表声明:1、作为深港两地上市的全球化公司,中兴通讯致力于遵循国际行业惯例及所在国法律法规。
2、中兴通讯一直以来积极配合美国所有相关机构的调查,并将继续保持合作态度,同时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致力寻求尽快解决事件的方案。
中国外交部也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利用其国内法制裁中国企业。
中国商务部也表态:中兴公司一直在积极从事国际化经营,与数百家美国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投资合作,为美国贡献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美方此举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方将继续与美方就此问题进行交涉。
3月16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证实正在与中兴就制裁一事进行磋商。
不过截至发稿,尚没有明确的磋商时间表和结果。
一本尘封4年的旧账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翻出的,是一本4年前的旧账。
2012年路透社曾报道,中兴与伊朗一家电信运营商“伊朗电信”签下价值百万美元的电信设备合同。
随后,美国商务部称中兴涉嫌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后转卖给伊朗,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高科技产品出口禁令,开始对其展开调查。
更早的背景是,从2003年起,美国就因为浓缩铀问题推动联合国对伊朗发起军事制裁,并逐步扩大到经济、技术等领域。
到2012年,美伊关系持续紧张,美对伊的制裁范围又从金融扩大到贸易、能源、人员等领域。
所以,中兴与伊朗电信的合同,自然也被美国政府视为“非法”。
之后,虽然中兴积极配合调查,但美国商务部一直没有公布结果,外界的关注也逐渐消匿。
中兴通信裁员揭秘:国内被挤 海外华为咄咄逼人

中兴通信裁员揭秘:国内被挤海外华为咄咄逼人有消息称,中兴通信计划裁员3000名员工,裁员人数约占整个公司的5%,裁员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
消息还显示,中兴手机业务所在的中兴终端是此次裁员的重点,全球的手机事业将裁减600名员工,相当于该公司手机事业员工的10%。
一名中兴通讯的高阶主管表示,中兴通讯的中国的手机事业也将有超过20%的员工遭到解雇。
事实上,为了改善公司经营,中兴早在2012年便曾有过剥离子公司、大幅裁员的举措。
2012年底,因为前三季度巨亏,中兴便曾裁员15%,规模超万人,部分项目被迫撤销,部分员工更是被降薪。
业界分析指出,之所以手机业务波及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美国商务部对中兴的制裁,另一反面则是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地迅速崛起,再加上当时“中华酷联”因为电信运营商的洗牌,导致中兴手机业务的地位非常尴尬。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称,中兴通讯2016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与2015年相比锐减了36.5%。
有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兴手机国内市场出货挤出十名开外,品牌步入下行通道,甚至被小辣椒等二三线的品牌超越,销量仅仅290万台。
国产手机迅速发展得这几年,中兴手机业务却不断倒退,持续消耗中兴集团多年积累的势能。
据外媒报道中援引中兴手机业务海外分公司管理层人员称,一些员工曾试图应聘竞争对手华为,被视为‘不稳定因素’被指名必须裁减。
如今华为海外业务取得节节胜利,已于CES期间全面进军美国大力开拓市场,势必疯狂挖角中兴员工,将对中兴发展势头良好的北美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再加上中兴、华为两家素来不和,上演‘窝里斗’戏码在所难免。
面对华为的咄咄逼人,这一次中兴可能又将落败。
关于裁员事件,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公司有八万多名员工,每年流动率约为5-8%,属于业内正常水平。
”截至目前,中兴并没有正面回答裁员一事是否确实存在。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此次手机业务裁员2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激进市场策略、研发能力欠缺与中兴通讯巨亏

激进市场策略、研发能力欠缺与中兴通讯巨亏作者:唐娜来源:《新会计》2014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以中兴通讯为案例进行研究,从利润的构成部分来分析其自上市以来第一次发生巨亏的原因。
研究发现,激进市场策略导致毛利下滑、销售费用的剧增,加上企业研发能力欠缺导致发生巨额的研发费用是其巨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兴通讯巨亏市场策略研发能力一、背景介绍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其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致力于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系统和设备,包括运营商网络、终端、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等,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导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在中国,该集团各系列电信产品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中国主导电信服务运营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国际电信市场,已向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服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有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是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厂商之一。
二、快速发展最近几年,中兴通讯为了实现快速发展,在2010年3月由偏向于市场开拓和销售的史立荣代替偏向于技术的殷一民,成为中兴通讯的新任总裁。
在新一任高管的带领下,2010年,中兴通讯CDMA产品以30%份额居全球市场首位,固网宽带产品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GSM 产品按载频计居全球前三,光网络产品按销售额计居全球第三,无线产品按载频计居全球第四,终端出货量突破2亿部,居中国厂商第一,手机及数据卡总出货量达9000万件,出货量位居世界第四。
2011年,中兴通讯实现全年营业收入86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9%,增速位居行业首位。
其中,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67.58亿元人民币,占整体营业收入54.21%,同比增长24%。
中兴通讯系统设备已全面服务于全球高端市场的顶级运营商,智能终端增速强劲,已跃居全球第五大手机制造商,同时企业也成为第五大电信设备商(刘璐,2013)。
中兴通讯巨亏原因分析

中兴通讯巨亏原因分析作者:卢康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7期摘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手机生产制造商、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综合性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
然而在2012年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亿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人民币。
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刻探究了该公司亏损的原因,希望能对企业管理有一些警示作用。
关键词:中兴通讯巨额亏损原因分析一、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介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深圳交易所主板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两地上市,是全球第四大手机生产制造商、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公司致力于设计、开发、生产、分销及安装各种先进的电信系统和设备,包括:运营商网络、终端、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等。
在国际电信市场,公司已向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服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让全世界用户享有语音、数据、多媒体、无线宽带、有线宽带等全方位沟通。
(二)2012年公司经营状况据中兴通讯发布的财报显示:2012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84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7.9%;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人民币。
由此可以看出中兴通讯在2012年可谓发生了巨额亏损,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二、亏损原因分析(一)外部原因1、行业整体低迷,营业收入下降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波澜起伏,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最近几年表现不佳,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各大运营商的需求放缓,导致通信设备商设备销售下降,研发没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疲软状态。
受此影响,2012年,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营业收入都有一定幅度下降,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75%和2%,中兴通讯当然也不例外。
中兴事件始末与反思

中兴事件始末与反思中兴通讯事件暴露出中国企业管控合规风险的能力滞后、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存在明显漏洞。
在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企业竞争进入到全球价值链竞争的当今时代,这是一个重大隐患。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兴通讯开展任何业务往来。
公告称,中兴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
当时,美国政府指控中兴非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口。
2017年3月,中兴通讯与美国政府就出口管制调查案件达成和解,中兴通讯支付约8.9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罚金,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中兴通讯的3亿美元罚金被暂缓,是否支付将依据未来七年中兴对协议的遵守情况而定。
这是中国企业收到的来自美国政府的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
2017年4月,我们赴位于深圳的中兴通讯公司总部,与公司合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沟通;我们请中兴公司有关负责人到北京参加中兴事件专题座谈会;我们搜集了美国政府公开的有关文件。
由此,我们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反思中兴通讯案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经济高度全球化时代全球型公司的竞争方式,有助于提升我国企业以合规为基础的全球竞争力,也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走向世界。
1.事件始末根据美国商务部网站的信息显示,中兴通讯自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知晓美国依据《伊朗交易与制裁条例》对伊朗长期实施制裁的情况下,仍将内含美国制造的受限类配件和软件产品出口到伊朗,以获取伊朗公司的合同并参与当地庞大通讯网络的供应、建设、运营及服务,这些合同金额达到数亿美元。
最终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提出的三项指控包括了串谋非法出口、阻挠司法以及向联邦调查人员做出虚假陈述。
事实上,早在2012年美国政府就对中兴通讯立案调查,但直到2016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简称“BIS”)才正式将中兴通讯及其三家关联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并采取具体管制措施。
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中兴通讯在应对美国政府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失误。
中兴通讯变身“地雷”

第11期第42期Cover ·Story 责任编辑:文琪10月15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今年第三季度预计亏损达到19亿-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4.89%-768.30%;受此影响,前三季度预计亏损16.5亿-17.5亿元,盈利下降254.42%-263.78%。
公告当日,公司股价跌停。
这使得该股今年以来的跌幅已经高达44.08%,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地雷股”。
不过,这样的跌停并非偶然。
早在2012年7月16日,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之日,股价就出现了一次跌停。
不过,当时的一些研究机构并未因此丧失信心,瑞银证券、光大证券均认为公司下半年盈利将出现增长,高华证券甚至发布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但此后,受所谓的“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调查影响,中兴通讯股价持续走弱。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这一系列负面信息暴露之前,机构投资者对于这只昔日的明星股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Wind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中期,157只基金产品合计持有4.1亿股中兴通讯,较2011年末减少了1.08亿股,减仓幅度超过20%。
力度不可谓不大。
不过,不同基金公司之间的态度迥异。
华夏、大成、博时三大基金管理公司成为今年上半年减仓中兴通讯力度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合计减仓数量为5303.26万股,减仓后,三家公司旗下产品仍持有中兴通讯4104.58、2136.91、1264.21万股(表1)。
三大基金公司的集中减仓导致中兴通讯上半年下跌超过30%,不过,也不乏机构投资者选择进场。
嘉实、银华、宝盈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成为上半年增仓中兴通讯力度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合计增仓2057.19万股(表2)。
合计持有中兴通讯数量最多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易方达基金。
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易方达基金合计持有5114.78万股中兴通讯,较去年末增持238.57万股,但主要是易方达深证100ETF 的被动持有,该基金上半年持有3210.47万股中兴通讯,也是持股最多的基金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公司简介 (2)二、公司巨亏 (3)(一)公司和外界媒体的报道 (3)(二)财务数据上的表现 (3)(三)资本市场的表现 (4)三、原因分析 (5)(一)低毛利合同的集中确认 (5)1.按产品分类的收入结构变化 (5)2.按地区分类的收入结构变化 (6)(二)营业成本的上升 (7)1.应付职工薪酬上升 (7)2.中兴产品结构的变化 (8)(三)全球经济环境影响 (9)1.华为和中兴的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10)2.华为和中兴经营现金流量的比较 (12)3.华为和中兴偿债能力比较 (13)4.华为和中兴公司战略分析 (14)四、中兴应对亏损的措施 (16)(一)出售资产弥补亏损 (16)(二)内部转型整合 (17)(三)强化内部管理 (17)(四)加强对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 (17)(五)充分发掘“大数据”,加快科技创新 (18)五、文献参考 (18)中兴通讯2012年巨亏大解密摘要:2012年10月15日,中兴通讯发布三季度财报预警,201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将达到19亿元至2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34.89%至768.30%;而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也高达16.6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54.42%至263.78%;而且我们在其2012年年报中也可以看出当年总亏损达到了26亿,其中营业亏损近50亿,随着中兴的亏损消息宣布,其股价也大幅度下降,降到了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2012年遭受巨额亏损?关键字:中兴;巨亏;低毛利;管理模式一、公司简介中兴通讯(股票代码:000063)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坚持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性、客户化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持续赢利,构建自由广阔的通信未来的经营理念。
凭借在运营商网络产品、终端产品、电信软件产品等领域的实力,中兴通讯已成为中国电信市场最主要的设备提供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并于1994年成功进入国际市场,至今已有19个年头;同时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国内最早走出国门闯荡海外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全球通讯行业巨头之一。
早在1994年,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中兴通讯开始有意识的尝试海外项目。
从中国的邻国开始,到亚洲,再到非洲、拉美,中兴凭借其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广大新兴市场中取得了成功,其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公司整体规模和实力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如图1的中兴业务结构图所示,中兴通讯的产品涵盖无线、核心网产品、接入承载、业务、终端产品等五大产品领域。
一直以来,中兴坚持以市场为驱动的研发模式进行自主创新。
通过独立自主的开发主体,层次分明、科学规范的创新体系、持续的研发投入,中兴通讯在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
图1.中兴业务结构图数据来源:中兴官网二、公司巨亏(一)公司和外界媒体的报道面对这样的亏损事实,中兴公司高管集体降薪50%、分析师会议上道歉、撤裁亏损的办事处,其对亏损的解释为由于国内运营商集采模式的改变对公司收入确认方式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12年11月17日公司也表示拟出售所持有的深圳市长飞投资有限公司股权。
各家媒体也纷纷对其2012年度的预计亏损公告做出报道,其中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展开了调查,梳理其战略导向引致的发展方向摇摆及由此带来的业绩波动,同时试图还原其背后复杂的商业“帝国”,理清这些关联公司在商业版图中的角色;金融界对其资本市场的动态、巨亏原因和应对措施也及时的做出报道……(二)财务数据上的表现从图2中兴近五年来的营业情况走势图可以看出:中兴通讯在2008-2011年销售收入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其中2009年还实现了高达36%的增长,销售业绩非常优秀,说明了这四年以来中兴通讯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并且其在市场上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其在2012年营业收入为842.19亿元,同比下降2.36%,为近五年来收入首次下降,但在其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其营业成本既然出现上升的走势,2012年营业成本近640亿,同比增长6.53%;也正是因为2012年营业收入的下降,营业成本的上升导致其营业利润为负值,为近五年来的首次营业亏损,亏损将近50亿,同比下降了近12.6倍,为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营业亏损;且在其利润表中可看到净利润亏损26.04亿,同比下降2.16倍,为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亏损。
图2. 中兴近五年的营业情况走势图(单位:千元)数据来源:中兴近五年合并利润表(三)资本市场的表现面对中兴2012年的巨亏,资本市场上也做出了一定的回应。
我们从图3的中兴通讯近五年股价走势图可以看出,随着中兴通讯2012年财报亏损预警公告的发出,和其最终经审计后的年报公布,资本市场上做出了消极的回应,股价直线下降到了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在其发出2012年度前三季度预告亏损后,股价狂跌,10月15日,中兴A股开盘即跌停,下跌10%,报9.45元,H股盘中一度大跌17%;其中仅以挽救的是16日H股反弹4.17%,而A股继续狂跌4.23%,仅仅两日蒸发市值已超过38亿。
但在公司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后,股价在2013年有所回升。
图3. 中兴通讯近五年的股价走势数据来源:证券之星三、原因分析(一)低毛利合同的集中确认中兴在其2012年的财务报告中指出,由于受到国内部分系统合同签约的延迟,终端收入的下降,和国际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延迟等影响,2012年度营业收入下降,同时由于非洲、南美、亚洲及国内较多的低毛利率合同在2012年确认业绩,总体的毛利较2011年有所下降。
1.按产品分类的收入结构变化中兴的产品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大比重的是运营商网络,另外两个是终端产品和电信软件、服务类。
运营商网络包括了无线通信、有限交换及接入和光通信及数据通信;终端类产品包括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手机和数据卡产品;电信软件系统和服务及其他产品分类负责提供运营支撑系统等电信软件系统及收费服务。
图4. 中兴按产品分类的收入结构数据来源:中兴近三年报表从图4中可以看出,2012年的运营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9%,同比减少了11%,销售毛利率也有所下降,而终端产品销售比重2012年保持不变,维持在31%,但查阅其绝对数后发现其绝对额是有所下降的;电信软件、服务类的收入有所增加,由2011年的15%提高到了2012年的20%,其原因主要是中兴实施“大国大T”战略1,其为了追求整体营业收入规模的扩大,中兴不得不加大终端产品以及加大电信软件和服务类的的研发和销售,因此终端产品和电信软件服务类产品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终端类产品收入比重由2010年的26%,跃升至2012年的31%,但其高速增长不得不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终端类的销售毛利率不断降低,由2010年的20%降至2012年的16%;同时,电信软件和服务的销售比重虽有所上升,但毛利率却是下降的,再加上主要产品运营商网络的销售比重和毛利率在下降,其毛利率由2010年的38%降到2012年的28%,且中兴在追求规模的扩张的同时,加大对另外两种产品的研发支出,以低利占据市场份额,但这却换来了各类产品的低毛利率。
2.按地区分类的收入结构变化从图5中兴2011-2012年按地区分类的收入结构可以看出,2012年较2011年总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国际合同延迟执行、国内两方合同转三方的影响,导致其第三季少确认了近40亿元网络设备收入,其中约有20亿元的国内设备合同会延迟到四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确认。
来自非洲的收入有所下降,从2011年的106亿降到了2012年的78亿,根据中兴高层的解释,这是因为非洲地区的政府领导人换届、伊朗地区的安全调查等因素,导致其有近20亿元的海外收入未能在三季度实现。
图5. 中兴2011—2012年按地区分类的收入结构数据来源:中兴2012年年报从图6中兴2011-2012年的地区营业利润率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中兴在2012年度的的营业利润率除了欧美地区外其他均在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非洲,从2011年的46.82%下降到了2012年的29.62%,下降了将近一倍,其次为○1“大国大T”战略指的是为占据市场牺牲短期效益中国和亚洲。
这是由于中兴采取的是“大国大T”战略,不惜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牺牲短期效益,和国外许多国家签订了低毛利的合同,且低毛利合同在第三季度集中确认。
在查阅其前四年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未发现中兴有第三季度集中确认低毛利合同的惯性做法。
据报道所称,集中确认的低毛利合同遍及全球各个地区,时间跨度包含2010年至2012年,集中低毛利合同确认的赶巧,也让我们不禁怀疑其是否存在“洗大澡”的嫌疑,即会计中所说的一次亏个够。
由于在报表中未披露低毛利合同的明细和所占收入比重等,所以此处主要结合中兴的企业战略、地区营业利润率的下降和低毛利合同集中确认这一事实论证。
图6.中兴2011-2012年度地区营业利润率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兴2011—2012年财务报表附注(二)营业成本的上升1.应付职工薪酬上升应付职工薪酬明细中的年初数表示年初还剩下的未支付余额,本年增加数指的是本年提取计入费用的工资总额,本年减少数指的是本年已经发放的工资,年度余额指的是尚未发放的。
从图7应付职工薪酬变化图中可以看出,在2012年中兴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增加了110亿,总的应付职工薪酬增加了近136亿,2012年应付职工薪酬占总营业收入高达16.16%,而2011年为15.50%,同比有所增加,从其2012年报表附注中也可以看出绝对数也有所上升,从2011年133亿增加到2012年的136亿。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营业收入在12年度也有所降低,而应付职工薪酬却在增加,这不免让人怀疑其在员工管理和薪资管理上存在不合理。
也正是由于2012年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导致营业成本的增加,在当年营业收入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兴2012年出现亏损也就不言而喻了。
图7.中兴2012年应付职工薪酬的变化数据来源:中兴2012年财报2.中兴产品结构的变化通过文章前面对中兴产品结构的收入和营业利润率的分析后,我们得知中兴原本销售比重最大的产品是运营商网络,由于中兴“大国大T”的战略,其为了扩大规模,加大对终端产品和电信软件系统的的研发和销售支出,但带来的是销售比重最高和营业利润率最大的运营商网络同比均有下降,最终造成总的利润率的下降。
从图8中可以得出:总的营业成本从2011年的598亿上升到了638亿,其中大部分成本的增加集中到了电信软件系统、服务该类产品,其成本同比增加了近40亿,增长比例高达46.2%,但收入只增加了31%,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兴为了扩大规模不惜牺牲短期效益的战略造成的,其加大来了对该类产品和终端产品的研发支出;另外,运营商网络2012年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1%,但其营业成本却在增加,同比增加了将近5%,这主要是由于光通信系统、有线交换与接入系统、CDMA系统设备的成本增加,加上城市建站业务量较大,对站点的容量要求严格,荷载要求比较高,运营成本是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