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对联》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寻找对联之美》名师课件

2.对联的基本要素
②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2.对联的基本要素
③平仄相合,仄起平收。 青山有幸埋忠骨 (平平仄仄平平仄) 白铁无辜铸佞臣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对联的基本要素
④内容相关,上下通联。
正对
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反对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研讨练习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 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 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医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研讨练习
2、结合当前疫情补全对联
驰援武汉争分夺秒 保卫神州————
疫情当号角 争向灾区明赤胆 ————————————
5.欣赏经典对联
最有趣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hǎi shuǐ cháo,zhāo zhāo cháo,zபைடு நூலகம்āo cháo zhāo luò 下联读: fú yún zhǎnɡ,chánɡ chánɡ zhǎnɡ, chánɡ zhǎnɡ chánɡ xiāo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学习目标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积累并欣赏经 典对联。
培养观察生活中语文现象的习惯,树立在生 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
寻找对联之美
生活处处有语文
1.对联的起源与种类
对联又称对子、楹贴、 楹联,是写在纸、布或 刻在竹子、木头、柱子 上的对偶语句。
2.对联的基本要素
①字数不限,字数对等。 满地绿荫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对联的特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
三、对联的规则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3)情感抒发 角度: 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本联在文字上巧下功夫,极具特色。上 下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符合严式对的要 求。最为突出的是运用复字、迭字等方式, 奇巧有趣。上联中“月圆”、“月半”、下 联中“年尾”、“年头”,既是复字对,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对联的气势。
`
(4)形式角度: 注意对联的对仗、 平仄、词性、结 构、修辞等方面。
例:一帘春色门垂柳(; 上联) 万斛珠光地涌莲(下联)
练:寿比南山不老松(下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上联)
练:风吹杨柳千门绿(上联) 雨润杏桃万户红(下联)
`
(2)看字词含义或词语习惯。 写对联时通常上联是引导 句,下联是引申句,上联的 价值多在引导出下联的含 义,下联才是主角。上下联 基本属于因果关系。此联 用初春的意境带出吉祥的 祝福。
3.拟写对联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好友程明和辉 京结伴出游。太阳西坠,两人回归宾馆,闻 得宾馆篱边盛开的连翘飘香。程明兴起,开 口吟出上联:天边斜阳悠悠逝。辉京也不堪 示弱,即刻对出下联:
天边 / 斜阳 / 悠悠 / 逝
窗外 篱花 阵阵 香
驿角连翘朵朵开
`
对对联顺口溜 对对联 不用慌 仔细审题明方向 划节奏 辨词性 寻找突破巧联想 实对实 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平仄合 音韵谐 句子通顺不牵强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对联》名师课件

▪ 雄鸡辞旧岁
贴对联:
灵犬迎新春 雄鸡辞旧岁
(下联) (上联)
春迎
灵
雄
犬
鸡
迎
辞
新
旧
春
岁
(下联)
(上联)
▪ 二、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 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
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5.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Hale Waihona Puke 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故居. 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群顽童在 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升庵的衣裤 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让 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长 江 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扬名乡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 辟邪,不染瘟疫。 曈曈tóng: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符是什么?
▪ 一、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 的对偶语句。
▪ 二、对联的种类 从张贴处上分: 春联(大门)、楹联(柱子)、堂联(堂屋墙上)…… 从用途上分: 寿联(祝寿)、婚联(结婚)、挽联(哀悼)……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对联教学设计

《联林珍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学会对对联。
过程与方法:了解中考对联题型,运用一定的解答策略解答试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中考对联解题的方法,同时又能让他们提高学习对对联的浓厚兴趣二、教法和学法新课程理念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学习的被动性和依赖性,提倡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探究学习。
我首先让学生复习对联的一些基本特点。
其次展示中考对联常考题型以及相对应的解题要点,从而有效地复习这一题型。
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道中考题,由浅入深,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
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技巧。
这一部分是整节课的重点,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
教师主要是起到导向的作用,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主体。
双方在这样的关系下互动,实现共同学习。
三、过程(一)导入:以中考对联真题测试导入,通过测试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水平,发现自身的问题,引起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探究的热情。
例:(2010漳州中考)综合探究:(2分)材料一: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华玉温润玲珑,以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与此。
材料二:一组玉雕图。
材料三:古往今来,玉是美的化身,象征高洁、坚贞的精神。
“冰肌玉骨”、“锦衣玉食”,人们用玉字组词,来形容美好的食物;“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屈原将玉比作美德,用玉抒写贞操和志气……(3)请运用上述材料,对出下联。
(2分)上联:华夏诗篇流意韵下联:答案示例:九州美玉见精神评分标准如下:(一)从形式上考虑(1分)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二)从内容立意考虑(1分)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春风故事飞花香(1分)人间岁月入心声(1分)。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纪晓岚对联故事

话说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珅)和御史连袂来访。
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
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的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
”(尚书是狗)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呢,原来上竖(尚书)是狗,哈哈。
”此时纪晓岚不慌不忙的接着又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
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御史吃屎)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
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
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
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
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
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
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
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
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兴。
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
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作文讲评》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不填饭肚子,怎么有精力劳动?而现在,社会进步,人们不但要求”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玻璃瓶的可乐冻到出现小小的冰粒时,可乐的上上下下到处都是小冰粒,每一口都可以吃到它。那就是梦幻可乐。 薯条,刚出锅的,热热的,表皮脆脆的,有一点细盐在外面,里面还是软的。拿这种薯条刮上甜筒冰淇淋吃能吃到盐、脆的外皮,有些烫的土豆肉, 还有冰凉可口又奶味十足的冰淇淋,可以冷热甜咸硬软一口全吃到,味道 好的无法描述。 吃鸭脖子时用手一条一条地撕下肉吃,吃完肉把骨头分开,一点一点吃骨肉上的手,最后咬一口白的脆骨,是最美味的。其实,吃鸭脖子时不要中 间的去洗手擦手,应该一刻不停地吃,不然会因麻烦而扫兴。 橘子不要剥皮,横切,一瓣一瓣捞出来吃。因为横切会散发水里的清香,色、香、味俱全,还不用担心剥皮时被溅得满手 子汁。橘子还可以一瓣一 瓣放在桌子上晾干,放在暖气片上更有趣。小橘子的水分会少一点,皮会变脆,把皮剥开,翻过来,只吃橘肉,更甜,又很好玩。…… 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都有独特的方式吃,会变得更美味。只要你喜欢吃,乐于创造,就会发现普通食物也有更好吃的时候。
我喜欢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认为,中间的“食”字指的是“美食”。我吃过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最让我回味的是我家乡小吃——粉皮。 粉皮是河南汝州市的传统特产,以其色嫩白如玉,质薄如纸,韧强味鲜,营养丰富,利口消腻,使用方便而颇负盛名。 粉皮一直是汝州的传统食品,公元1840年年间,当时汝州城内西街水坑沿有一个商贩叫田家有,去南阳的社旗贩盐,见那里有人用杂豆制作“粉 皮”,每斤八到九张,计斤称卖,使用时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不能现时食用。田家有回来后改用绿豆淀粉试制,苦心探求,反复实验。他涮出 的粉皮越来越保经过四代传人研制,到每斤五十多张。这时的“汝州粉皮”已远近闻名,形成了市场名牌,陕州、三门峡、西安的商贩赶牲口前来汝州驮 购粉皮。解放后,该工艺经田新光(田家有的后代)之手又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达到了每斤六十张的水平。一张张粉皮不大不孝重量相等、厚薄一致。 现在,为了求学,离开了家乡已经好几年了,许多事情在我心中渐渐模糊起来,但是我永远忘记不了家乡的粉皮。 在学校里,有时候午餐是家乡的饭——粉皮。吃起那熟悉的粉皮,就想起了我美丽的家乡,盛满记忆的老屋,陪伴成长的家人。那熟悉的味道温暖 了我的心房,沸腾了我的血液……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特产——粉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精讲课件专题 对联、广告、标语

行路慎为本,开车礼当先 路好人稀车不飞,家人盼你安全归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三 标语
标语的拟写: 1.多用修辞,可使广告词生动形象,活泼多姿,增强宣传效果。 2.注重押韵,读来上口,易构简洁醒目,语言简练通俗,既给人以视觉的整齐 美,又便于记忆,加深印象。
二 广告
2.语言简洁精练,朴素平易。 广告词太长了一般不容易记住,因此要尽可能做到语言高度简练,篇 幅短小精练。广告是说给大众的,因此,用词又要平白简易通俗,而且朗 朗上口。
二 广告
3.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广告是用创意说话,它拒绝平庸,没有创意的广告就像没有幽默感 的人。富有创意的广告,是在用艺术的语言传播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是文化的浓缩和升华。如某公益广告语“因为你的一滴血,我的笑容不 再苍白”就赋予了献血行为一种全新的境界。
根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2)你认可这样的广告吗?为什么? 例:①不认可。一边拒绝酒驾,一边替白酒打广告,很不协调。尽管拒绝 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但在公路边置放这种自相矛盾的广告,让人难以 接受,难怪漫画中人要惊诧不已了。 ②认可。拒绝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而是要求和强调“开车不喝酒,喝 酒不开车”。从这一意义上说,让酒企参与宣传拒绝酒驾,多一份力量, 力度会更大些。这是广告设计师的一大创意,不必大惊小怪。
三 标语
标语,也叫做“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 用的口号。宣传标语的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也容易 起到“安民告示”的效果,它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
三 标语
宣传标语的特点: 1.主题性(鲜明集中) 2.简明性(简洁明了) 3.文采性(文化韵味) 4.人文性(文明温馨)
【知识精讲】对联、广告、标语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对联(语段压缩)题(共19张PPT)

15、看上联,组下联。 上联:红桃映日一川霞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顷、翠、风、舞、千、麦) 答案:翠麦舞风千顷浪
16、毕业在即,小王想送给老师一张纪念卡, 并题写一幅对联,请帮他完成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绽桃李 写春秋。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暖风和绽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7、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 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 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 心 D.千里共婵娟 答案: C.江山万里心
8、这是挂在岳麓山正门的对联,下联已被拆散 且打乱顺序,请将下联重新组合:浩气 黄蔡 勋 高 震名山 千秋 上联:学正朱张,一代文风光大麓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勋高黄蔡,千秋浩气震名山
10、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 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 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 上演生旦净丑。 答案:B
对联 (语段压缩)
备课人:郑春菊 上课人:郑春菊 上课时间:第八周
1、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幅写 给陆游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派开南宋 志 复中原 诗继少陵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 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 尘誓扫还金阙; 下联: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 馆重新接草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言尤沉痛 莫作空头文学家 自勉联 一对足千秋
对联知识
对联的特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晚年自勉励
内容相关,指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相关联。 平仄相对,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王庙联
对联知识
关于平仄
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 仄: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走 进 活 动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对联,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对联的基本 特点。 2.收集整理对联轶事,积累一些名联,增强创 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3.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 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活动环节
对联常识
上联概括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山水 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有眼前景 想到百姓的忧乐,触景生情,抒发爱国情怀。
名联赏析
亭台不落匡山后 杖策曾经工部来
这是遂宁射洪金华山陈子昂的“古读书台”的楹 联,上联意思是此台足与诗仙李白少年时在江油读书 的匡山媲美;下联记述诗圣杜甫拄着手杖前来凭吊陈 子昂的史实。用李白和杜甫来赞述读书台,足见后人 对陈子昂评价之高。
语文啊,让我们画出七色的彩虹, 神奇,绚丽;
对联啊,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 展翅,翱翔。
语文7年级下册人教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对联,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
谢谢大家
课堂总结
对联 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
一株奇葩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里的
一颗珍珠
课堂总结
对联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对联是清澈迷人的清泉,让人心旷神怡。 对联是巍峨雄壮的高山,让人沉稳厚重。 对联是广阔无垠的大地,让人驰骋飞奔。
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今天这堂课,你 有哪些收获?
课外延伸
语文7年级下册人教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对联,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
情景渲染
声 律 启蒙
朗诵对子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悯农》(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综合展示
用以下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出对本次“我的语文 生活——对联,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综合性学 习活动的理解与收获。
1.手抄报 2.贺卡 3.对联情景剧表演 4.对联相声
综合展示
对联手抄报
综合展示
对联手抄报
综合展示
对联贺卡
综合展示
对联贺卡
综合展示
对联情景剧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文明播东西 智慧贯西中 知识达亚欧 上联:春辉盈大地 下联:夏虹映长空 晚霞映苍穹 瑞雪满乾坤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
综合展示
对 联 相 声——巧对影联
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小组3道题,总共9道题,每 题5分。
(2)抢答题,总共 10题,每题2分,答对一 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2分。
各组比赛最终总分由高到低形成3个名次,小 组组分依次加10分、9分、8分。
必答题1
对一对
1组:辞旧岁 ( 迎新春 ) 2组:蜂采蜜 ( 蝶恋花 ) 3组: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对联轶事 对联赏析 对联比赛
综合展示
对联常识
对联起源于书桃符。 相传公元964年春节前 夕,后蜀主孟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 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大臣们把写好的对 句给孟昶过目,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手提 笔,在“桃符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佳节 号长春”。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 的春联。
山山水水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成都杜甫草堂 杭州西湖
灵泉诱我悠游林泉天下兴亡犹有责 佛地令人向往福地世上是非皆了然
遂宁灵泉寺
抢答题4
补写对联
下面是一个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 《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弃之可惜
下联: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必答题2
填一填
1组:(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2组: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 海阔天空 ) 3组: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 )又一村
必答题3
连一连
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三幅对联。
1组:黑发不知勤学早
一城山色半城湖
2组:无边落木萧萧下
白首方悔读书迟
3组:四面荷花三面柳
不尽长江滚滚来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 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人说:对联是 中国文化中的奇葩,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瑰 宝,我们应该将对联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对此,你怎么看?请继续收集有关对联的资 料,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诗 歌 朗 诵 对联,让我们张开金色的翅膀
热爱生活,亲近对联, 生活处处皆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对联, 生活就是语文; 在对联中感受生活, 语文就是生活。
抢答题1
猜行业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茶馆 餐馆
万千星斗心胸里 十二时辰手腕间 钟表店
抢答题2
猜人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千古诗才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 青莲居士谪仙人
杜甫 文天祥
李白
抢答题3
猜地名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1.上下联字数 相等 ,
2.上下联词性 相当 ,
3.上下联结构 相应 ,
4.上下联内容 相关 ,
5.上下联平仄 相对 。
对联知识 字数相等,是指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多少无规
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如果有多个分句,则分 句数要相等,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如: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重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对联常识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 文学样式。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必 须有上联和下联,有的还有横批。张贴对联时, 从观赏者的角度看,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 左边。对联大体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赠 联、挽联、自勉联、名胜联等。
对联知识
诵读佳联, 请观察并思考对联上下联在字数、 词性、结构、内容、平仄等方面的特点?
——李清照纪念馆联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 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等,即“实对实”、“虚对虚”。如: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朱熹为白鹿书院所题
对联知识
结构相应,指相对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 能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并列对并列。如:
如对联:
雪过三冬春有信
风来二月柳含烟
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对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一般要求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 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即“仄起平收”。
对联轶事
南北
六
二
七
三
八
四
九
五
缺“一”(衣)少“十”(食), 没有“东西”!
对联轶事
周瑜妒孔明
溪——奚——鶏(鸡) 棋——其——欺 扭——丑——妞 桥——乔——娇 槽——曹——糟
名联赏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 又有深意,特别具有诗情画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雄心壮志。风雨对家国,读书声对天下事, 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 琅。
名联赏析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