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详解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A )A.PAL B.NTSC C. SECAM2、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B )。

A. 交互式视频游戏、彩色电视B. 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C. 彩色电视、彩色画报D. 有声图书、彩色画报3、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 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 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 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 采样,D/A变换,存储,压缩,解压缩,A/D变换4、传送视听数据、控制实时视听数据使用的协议分别是( A )A. RTP和RTCPB. RTCP和RTSPC. RSVP和SIPD. SDP和SAP5、彩色可用( C )来描述。

A. 亮度、饱和度、颜色B. 亮度、对比度、颜色C. 亮度、色调、颜色D. 亮度、饱和度、色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B.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C. 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D. 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和B.信息量等于信息恼与数据量之差C.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差D.信息量等于信息墒与冗余量之和8、下列不是MPC对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是( B )。

A.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真的图形B.可以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像C.实现三维动画D.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9、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不同信息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 C )连接的。

A.结点 B.字节 C.链 D.媒体信息10、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B )。

A.动态设计 B.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11、音频数字化过程中采样和量化所用到的主要硬件是( C )。

多媒体复习资料

多媒体复习资料

多媒体复习资料第一章1.1.2 多媒体的技术背景(填空、选择)1) 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条件。

2) 数据压缩技术。

3) 多媒体的软件条件。

4) 相关技术的支持。

1、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

2、媒体的类型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信息交换媒体3、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4、什么是流媒体流媒体是指网络间的视频、音频和相关媒体数据流从数据源(发送端)同时向目的地(接收端)传输的方式,具有连续、实时的特性。

5、多媒体产品的特点信息多元化;调动视觉、听觉感官,提供大量直观信息;具备人机交互控制功能;通用性强;数据量大;创作周期长;光盘是首选载体。

第二章1、多媒体关键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集成电路制作技术,存储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2、什么是mpcMPC是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的缩写、“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是指符合MPC 标准的具有多媒体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3、mpc的主要特征1) 具有激光驱动器CD-ROM。

2) 输入手段丰富。

3) 输出种类多、质量高。

4) 显示质量高。

5) 具有丰富的软件资源。

2.2.1 CD-ROM激光存储器CD-ROM Compact Disc –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光盘存储器,采用光学存储原理。

激光束照射到光盘铝反射层的微小区域,使局部烧出凹坑,有、无凹坑代表了二进制信息的两种状态,完成记录信息。

2.3.1 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采用的是动态RAM(DRAM),断电丢数据。

存储卡、优盘等采用的是RAMNon-volatile,断电不丢数据。

2.3.2 M.O. 磁关盘存储器M.O.磁光盘可无限次读写,其磁性介质的磁化次数不受限制。

2.3.3 CD-R 和CD-RW激光存储器CD-R 激光存储器所使用的光盘具有“有限次写,多次读”的性质,而CD-RW激光存储器所使用的激光盘片则可反复读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1.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能建立起有机的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2. 多媒体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包括: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及编码技术、多媒体信息的大容量光学存储技术、多媒体的同步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3.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

4. 模拟声音信号需要通过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才能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

5. 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的方法是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图形和静态图像、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6.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

7.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信道(网络)控制管理软件。

8. 在多媒体音频技术中,对音频信号索样的三个标准采样频率为11.025 KHZ (语音效果), 22.05 KHZ(音乐效果),44.1 KHZ(高保真效果),常见的CD 唱片采样频率为44.1 KHZ。

9. 根据奈奎斯将采样定理:一段频率为10KHZ的声音,如果要求采样后不失真重放,那么它的有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是 20KHZ 。

10. 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链、接点、信息块。

11. 在计算机中,根据图象记录方式的不同,图像文件可分为位图和矢量图两大类。

12. 影响图像显示的重要指标主要有图像分辨率、显示器分辨率、图像深度、显示深度。

13. “冗余”是信息存在各种性质的多余度,信息量和数据量的关系是信息量 = 数据量 + 数据冗余。

14. 在Flash中可以创建两种形式的动画即帧动画、渐变动画。

15. 音频卡的性能是以合成芯片为基础的,MIDI音乐合成方式一般有 FM (调频)合成和波形表合成两种。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全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全

多媒体技术复习围第一章1 媒体的分类,每一类媒体的具体含义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把媒体分成5类: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直接产生感觉(视、听、嗅、味、触觉)的一类媒体,如:语音、音乐等表示媒体是指为了更有效地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和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

它包括上述感觉媒体的各种编码,如:语言编码、图像编码、文本编码等表现媒体是指感觉媒体与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中,用于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如: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即存放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代码的媒体,如:磁盘、光盘等传输媒体是指用来将表示媒体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物理传输介质,,如: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等。

2 多媒体的定义,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的三个特征多媒体是指多种信息媒体的表现和传播形式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一项技术。

多媒体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3个主要特征。

4 流媒体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完整的影像和声音数据经过压缩处理后保存到服务器,用户边下载边播放,而无须将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后再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4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

4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除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主机硬件以外,通常还需要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各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具体包括:(主机、接口卡、外部设备)6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成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多媒体驱动程序、多媒体设备接口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多媒体创作工具。

应用软件:直接面向用户,满肚用户各种需求在多媒体创作平台上设计开发的面向领域的软件系统。

5 MPC的组成(包含5个基本单元):个人计算机、CD-ROM驱动器、声卡、Windows 操作系统以与一组音箱或耳机。

多媒体复习资料(考试全攻略)

多媒体复习资料(考试全攻略)

样得到的瞬间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量化是把幅度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幅度上离散的数值。

答:第一步是采样,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间隔读一次声音的幅度。

第二步是量化,就是把采样得到的声音信号幅度转换成数字值。

量化可归纳成两类:一类称为均匀量化,另一类称为非均匀量化。

量化也是一种压缩数据的方法。

最后,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已经是数字形式了,为了减少数据量,还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压缩和编码,在按照某种规定的格式将数据组织成为文件。

44.1×10 ×16/8×2×120=21.168MB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化为秒)/8=存储容量a.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方法编程生成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b. 用彩色扫描仪扫描彩色图形和静态图像,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

c.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通过摄像机、录像机等手段获得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经过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以获得静态和动态图像。

d. 用数码相机将直接获得的数字化彩色图形的静态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

e. 用数码摄像机将直接获得的数字化动态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

答:方法:在WINDOWS XP 启动扫描仪扫描步骤:(1)根据扫描仪的接口方式将扫描仪和计算机连接,打开扫描仪的电源。

(2)将被扫描的物品放在扫描仪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好位置。

(3)启动扫描仪软件。

(4)保存扫描结果。

答:1.利用抓图工具(例如TechSmithShagIt) 可以将屏幕上选中区域的动态图像捕捉下来。

2.利用Print screen 键抓取图形。

答:MIDI是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英文简写。

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接口,广义上将其为理解为电子音乐合成器,是电脑音乐的统称,包括协议、设备等等相关的所有技术。

多媒体技术期末复习内容

多媒体技术期末复习内容

1.(矢量动画)是经过计算机计算生成,只有一帧画面的,主要表现变换的图形、线条、文字和图案动画。

2.(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是一种用来描述万维网页面上三维交互环境的文件格式。

3.JPEG标准采用了(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混合编码方法。

4.JPEG定义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TC))的有损压缩算法和基于空间线性预测技术(DPCM)的无损压缩算法。

5.JPEG建议使用的两种熵编码方法分别是(Huffman)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

6.JPEG算法的四种操作方式为顺序编码、累计编码、无失真编码、分层编码。

7.MPC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等。

8.VOD的中文含义是(视频点播技术),英文全称是(Video On Demand))。

9.按照传输方式的不同,大致将多媒体通信模式分为单播、组播、点播和广播。

10.常见的视频卡主要包括(视频捕获卡),(电影卡),(电视卡),(视频转换卡)等。

11.超文本是由(节点)和(链)构成的一个有向图。

12.从人的视觉系统看,颜色的三要素包括(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13.当采样频率等于被采样对象的最高频率的2倍时,称为(奈魁斯特)频率。

14.多媒体核心系统的实质是(多媒体操作系统),也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

15.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讯、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

16.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系统规划、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开发制作五个步骤。

17.多媒体软件的开发通常采用螺旋式生命周期模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18.多媒体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19.多媒体数据数据压缩编码方法可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两大类。

20.多媒体通信系统可分为(对称全双工)和(非对称全双工)两类。

21.多媒体系统一般分为多媒体外围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多媒体核心系统、媒体制作平台与工具、创作/编辑软件、(多媒体应用系统)等6个层次。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1媒体:存储信息的实体;(多媒体)信息的载体。

2媒体的类型 :感觉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直接产生感觉;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即各种编码;显示媒体:是指感觉媒体与用于通信传输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的一类媒体,即感觉媒体与计算机的界面。

又可分为两种: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又称存储介质,保存表示媒体的介质;传输媒体:传输的物理载体,即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

3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4多媒体的特征:多维化、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

5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文字和符号、矢量图形、位图图像对象、动画对象、音频对象视频对象。

6多媒体信息系统: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家庭系统7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教育(形象教学、模拟展示)、商业广告(特技合成、大型演示)、影视娱乐业(电影特技、变形效果)、医疗(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旅游(景点介绍)、人工智能模拟(生物、人类智能模拟)。

8:相应习题见PPT。

第二章:多媒体硬件1 CD-ROM:构成: 激光驱动器、激光盘片;性质:只读属性 (不能写入,只能读出)、光学存储原理 (激光烧结)。

容量—— 650MB/74 min2CD-RW:性质:可读写属性 (CD-R盘片:追加写/读 CD-RW盘片:可读/擦写)、光学存储原理 (激光烧结)。

3DVD 标准 (Digital Versatile Disk)——采用MPEG-2压缩技术的标准,可存放488分钟影片、4.7GB~17GB的数据。

4 DVD规格:5 DVD的存储容量提高方法:第三章:多媒体数据压缩基础1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图像信号:黑白480×360,8bit;大小是480 ×360÷1024=168.45KB 彩色大小是480 ×360×3÷1024=506.25KB;视频:PAL制每秒数据量506.25KB×25帧/秒=12.36MB/s。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定义,目前媒体可分为五大类。

(1)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a)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

如:语言、音乐,声音、图形、图像(2)表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a)指传输感觉媒体的中介媒体,为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即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是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表示形式。

如图像编码(JPEG、MPEG等)(3)显示媒体(Display Media)指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用的一种媒体(设备)。

如键盘、摄像机、显示器、喇叭(4)存储媒体(Storage Media)存放表示媒体的媒体。

如:软硬盘、CD-ROM、磁带、唱片等。

(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a)指用于将表示媒体传送到其它计算机的通信载体。

多媒体的概念: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分为:视觉类媒体、听觉类媒体和触觉类媒体等1. 视觉类媒体:顾名思义就是眼睛所看到的内容,包括位图图像、矢量图形、符号、视频2.听觉类媒体:指的是人耳所能听到的一切声音,主要包括:波形声音、语音、音乐3. 触觉类媒体:指的是能使人接触产生感觉的媒体,主要包括:指点、位置跟踪、运动反馈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使这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是融合两种以上媒体的人-机交互技术,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综合性,二是交互性。

超文本是一种电子文档,超文本技术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而超媒体技术的管理对象为多媒体体多媒计算机技术定义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多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多媒体系统。

三电(电信、电脑、电器)通过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相互渗透融合。

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发展交互多媒体和智能多媒体技术与设备。

流媒体应用领域远程教育宽带网视频点播互联网直播视频会议媒体依人的感官可分为视觉类媒体和听觉类媒体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视频中声音的质量( A )。

A. 取决于帧大小、帧速率及位速率B. 只取决于帧大小C. 只取决于帧速率D. 只取决于位速率2.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是指( B )。

A. 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B.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C.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D. 三者都不是3. 信息结构的动态性是指( C )。

A. 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B.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C.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接D. 三者都不是4. 关于数据压缩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只能压缩文本数据B. 通信时间、传输带宽、存储空间甚至发射能量,都可能成为数据压缩的对象。

C. 只能压缩图像数据D. 只能压缩图形数据5. 数据压缩的性能指标( D )。

A. 压缩比不是数据压缩的性能指标B. 压缩比无所谓C. 压缩比要小D. 压缩比要大6. 衡量数据压缩性能( C )。

A. 只要考虑实现压缩的算法是否简单B. 只要考虑恢复原始效果C. 既要考虑算法是否简单,又要考虑数据恢复效果D. 只要考虑压缩比7. ( A )多依赖于专用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完成。

A. 视频解码以及音频的编码、解码B. 文本信息的编码解码C. 图像信息的编码解码D. 图形信息的编码解码8.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 D )。

A. 不会损耗B. 有损耗,但只与时间有关C. 有损耗,但只与频率有关D. 损耗与时间和频率都有关9. 数字信号( D )。

A. 不易存储和处理B. 易存储,不易处理C. 易处理,不易存储D. 易存储和处理10. 变换编码由于( C )。

A. 变换所产生的变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大,可以分别独立地对其进行处理B. 变换所产生的变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不可以分别独立地对其进行处理C. 变换所产生的变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可以分别独立地对其进行处理D. 变换所产生的变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小,不可以分别独立地对其进行处理11. DPCM( B )。

A. 将预测误差值转换为像素值B. 将像素值转换为预测误差值C. 将DCT系数值转换为像素值D. 将像素值转换为DCT系数值12. DC( D )。

A. 将预测误差值转换为像素值B. 将像素值转换为预测误差值C. 将DCT系数值转换为像素值D. 将像素值转换为DCT系数值13. 最常见的熵编码方法是( C )。

A. 算术编码B. 仙农码C. 霍夫曼编码D. 游程编码14. 关于熵编码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 )。

A. 熵编码是有损编码B. 熵编码是无损编码C. 熵编码旨在去除信源的统计冗余信息D. 熵编码是一种数据压缩编码15. 序列图像的运动估值是( B )的重要途径。

A. 文本编码B. 视频编码C. 图像编码D. 图形编码16. 序列图像的运动估值,这主要是消除( C )。

A. 序列图像在时间上的冗余B. 序列图像在空间上的冗余C. 序列图像在视觉上的冗余D. 序列图像在视觉,空间和视觉上的冗余17. 比较成熟的估值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块匹配方法和像素递归法其中(D )。

A. 只有像素递归方法估计物体的平移,所以它应用比较广泛B. 只有块匹配方法估计物体的平移,所以它应用比较广泛C. 两类方法都只估计物体的平移,其中像素递归方法应用比较广泛D. 两类方法都只估计物体的平移,其中块匹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18. 关于帧间预测编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直接传送每一帧的像素值B. 不直接传送当前帧的像素值,而是传送与前一帧的对应像素之间的差值C. 不直接传送当前帧的像素值,而是传送与后一帧的对应像素之间的差值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9.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标准有(A )。

A. JPEG标准B. BMP标准C. GIF标准D. PNG标准20. JPEG用于( C )图像。

A. 离散变化的动态B. 离散变化的静止C. 连续变化的静止D. 连续变化的动态21. JPEG包括(C )变化。

A. 灰度等级的连续B. 颜色的连续C. 灰度等级和颜色两方面的连续D. 灰度等级和颜色两方面的离散22. JPEG的压缩方法(C )。

A. 只有有损压缩B. 只有无损压缩C. 包含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各有不同的操作模式D. 包含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但操作模式是相似的23. JPEG2000的目标是(B )。

A. 高压缩、高比特速率B. 高压缩、低比特速率C. 低压缩、高比特速率D. 低压缩、低比特速率24. MPEG 运动图像压缩编码采用( D )。

A. 无损和对称压缩编码算法B. 无损和不对称压缩编码算法C. 有损和对称压缩编码算法D. 有损和不对称压缩编码算法25. VCD采用的是(A )编码。

A. MPEGB. JPEGC. H.261 视频D. 以上都不是26. 1993年制定的MPEG-1标准把图像编码分成I帧、P帧、B帧和D 帧共4种类型,其中( B )的压缩率是几种编码类型中最低的。

A. P帧B. I帧C. B帧D. D帧27. MPEG-2设置了(D ),并相应地对运动补偿和DCT方法进行了扩展。

A. 按帧编码一种模式B. 按场编码和按序编码两种模式C. 按帧编码和按序编码两种模式D. 按帧编码和按场编码两种模式28. H.261视频编码标准( C )。

A. 支持实时静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开展单向声像业务B. 支持实时静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开展双向声像业务C. 支持实时动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开展双向声像业务D. 支持实时动态图像的压缩编解码,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上开展单向声像业务29. 软件多媒体产品是指在计算机上开发和应用的图形、声音、文字等的多媒体工具。

下列不属于软件多媒体产品的是( D )。

A. 媒体播放工具B. 图形制作和图像浏览器C. 保真音乐播放软件D. mp330. 声音是人类听觉范围內的声波,这种一连串的( A )。

A. 模拟信号,可通过音效卡转换为数字信号B. 模拟信号,不能通过音效卡转换为数字信号C. 数字信号,可通过音效卡转换为模拟信号D. 数字信号,不能通过音效卡转换为模拟信号二. 多项选择题1. 国际电讯联盟标准化组织对媒体信息表示和传播的形式载体分类包括(ABCD )。

A. 感觉媒体B. 表现媒体C. 存储媒体D. 传输媒体2. 多媒体集(ABCD )等为一体,是计算机处理信息多元化的技术和手段。

A. 文本B. 声音C. 图像D. 视频和动画3. 存储媒体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包括(ABC )。

A. 磁盘B. 光盘C. 磁带D. 视频4. 表示媒体又可以分为(BCD )。

A. 视频和动画B. 视觉类媒体C. 听觉类媒体D. 触觉类媒体5. 多媒体包括(ABCD )等基本要素。

A. 文本B. 图形和静态图像C. 声音和动画D. 视频剪辑6. 文字是一连串人们能理解的字符,它包括(ABD )。

A. 普通文本B. 图形文字C. 静态图像D. 动态文字7. 关于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 )。

A. 记事本文档有ASCII码及格式化编码B. 文本文档( DOC ) –包含文字及格式化编码,但需使用特别软件打开及导出C. Rich Text Format包含文字及格式化编码,不可跨平台D.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 PDF ) –能保留原文件的版面设定及排版格式。

8. 关于线性文本与非线性文本超文本说法正确的是(AD )。

A. 非线性文本超文本是采用超文本技术开发B. 线性文本是采用超文本技术开发C. 线性文本的开发所花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超文本的开发D. 超文本的开发所花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线性文本的开发9. 与文本信息相比,图片信息(BC )。

A.图片信息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 而且图片信息不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 一般比较直观,抽象程度较低,容易阅读D. 比较抽象,不易阅读10. 声音信息主要有(AC )两方面的特性。

A. 瞬时性B. 实时C. 顺序性D. 直观性11. 图形的颜色是指颜色产生的方式,以及在图形中识别的方法,其基本描述包括(ABCD )。

A. RGBB. CMYKC. 索引颜色D. 灰度12. 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常见的格式( ACD )几种。

A. WAVEB. PDFC. MIDID. MP313. FLIC动画文件可由动画软件(CD )生成。

A.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B. Macromedia公司的DirectorC. 3DstudioD. Animator Pro14. 视频中声音的质量,取决于(BCD )。

A. 录入速率B. 帧大少C. 帧速率D. 位速率15. 视频文件一般是以(ABCD )等格式存储的。

A. AVIB. MOVC. MPGD. DAT16. 多媒体技术主要特点有(ABCD )。

A. 集成性B. 控制性C. 交互性D. 非线性17. 数据压缩的编码方法主要有(ABCD )。

A. 预测编码B. 量化C. 变换编码D.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18.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包括(AB )。

A. 序列图像的运动估值B. 帧间预测编码C. 变换补偿D. 量化补偿19. 电子出版物的特点包括(BC )。

A. 实时性B. 交互性C. 集成性D. 直观性20. 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体现在(ABC )。

A. 专用芯片不断出新B.信息家电平台凸现C. 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应用越来越广D. 与网络相结合21.通常说的三网合一指的是(ACD )。

A. 有线电视网B. 局域网C. 通信网D. 因特网22. 新一代的多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ABC )的多媒体。

A. 网络化B. 智能化C. 部件化D. 直观化23. (BC )多媒体技术能够在网络环境创建出更加生动逼真的二维与三维场景。

A. 静态的B.交互的C. 动态的D. 非交互的24. 虚拟现实的定义可归纳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ABCD )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

A. 视觉B. 听觉C. 触觉D. 嗅觉25. 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三个重要特征:(BCD )。

A. 奇特性B. 临境性C. 交互性D. 想象性26.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设备包括(ABCD )。

A. 立体眼镜B.头盔显示器C. 数据手套D. 六自由度三维鼠标27. (ABCD )是虚拟现实开发工具。

A. World Tool KitB. VegaC. VTreeD. OpenGL28. 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