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

合集下载

浅析小高层住宅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浅析小高层住宅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浅析小高层住宅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发表时间:2018-08-07T11:52:32.3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作者:陈柏春[导读] 本文主要从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分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江苏文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丹阳 212300摘要:本文主要从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分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小高层住宅;设计一、前言短肢剪力墙是指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倍剪力墙结构,且墙厚不小于200 mm。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种,多用于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大多数墙肢相对较短,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小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墙肢可灵活布置,房间内无露梁露柱的现象,给建筑较大的灵活空间,剪力墙数量较少,减轻了自重,减小了水平地震作用,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的用量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运用。

为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小高层住宅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用。

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1.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

2.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

3.在结构布置方面灵活性及可调整性大,可选择的方案较多,较易处理楼盖的支承。

4.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

可隐蔽。

5.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

4.5.2 最底层的短肢剪力墙配筋除按电算结果配置外,还应同时满足高规(JGJ3-91)第5.3.15条对剪力墙加强区的最小配筋率要求,第5.3.16条剪力墙端部,暗柱底部加强区最小配筋率要求和第5.3.17条对剪力墙小墙肢的配筋要求。
4.5.3 为确保短肢剪力墙的安全,其暗柱箍筋适当加大,2层框架柱即短肢剪力墙下层的柱箍筋也全场加密,三层楼面框架梁则参照框支梁的要求增设侧向钢筋和密箍。
3.构造要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同一般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端部做暗柱,设置剪力墙力水平和竖向分布筋,另一种有点类似异形柱的配筋方法,以腹部均匀配筋,腹部钢筋面积根据电算时人为设置竖向分布的配筋率来计算,电算出的暗柱钢筋面积放在端部,以L形为例见图一。这两种配筋形式何者更有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肢长较短时,后者配筋更简化,有利施工且用钢量稍优。对于肢长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则采用前者更佳。
另外,在结构设计中要注意,并非剪力墙越多越好,因为设置过多的剪力墙虽然结构刚度增大,能抵御很大的地震力,但在使用功能上有时很不方便,且结构自重明显增加,造成结构和基础材料的过多消耗。在风荷载,地震作用下,过多的短肢剪力墙使建筑物顶点和层间位移很小,但从结构的安全和节约材料而言都没有必要,因此,在短肢剪力墙的布置中,应力争做到刚柔并济,既保证结构在风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的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又要保证设计经济,合理且实用。
短肢剪力墙布置尚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平面布置上宜使结构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对称,两个主轴方向的布置应协调,避免扭转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合力中心尽可能和刚度中心重合,减小偏心距。(2)各墙肢应尽量对齐,使之与梁一起构成较规整、多跨的抗侧力体系。(3)建筑平面的收进和突出部分L/B≤1,且L/Bmax≤0.3。(4)竖向布置上,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内收,以及楼层刚度沿竖向突变。

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住宅中的应用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灵活,广泛应用于小高层住宅建筑中。

本文主要对短肢剪力墙结构设的基本概念、布置原则、计算分析要点和构造要求等进行探讨,结合实例,提出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小高层住宅设计方法1.短肢剪力墙结构概述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最初由结构大师容柏生院士提出。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为5~8的抗震墙,墙厚通常在200mm以上,肢长在1.0~2.5米。

短肢剪力墙常用截面形式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及“一”字型等。

2.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特点《高规》对短肢剪力墙具有明确定义:指墙肢高度与厚度之比(简称墙肢高厚比)为5~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可结合建筑平面分割布置竖向构件,不与建筑功能产生矛盾。

短肢剪力墙墙肢间连梁设置与建筑分割墙内,使房间内不露梁。

布置灵活,楼盖方案简单,可根据建筑平面布置普通剪力墙筒体及短肢剪力墙形成抗侧力体系,满足整体结构刚度及强度要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相比,随着剪力墙数量减少和结构自重减轻,整体结构刚度也相应减小,可削弱地震作用,主要由受弯承载力决定破坏状态,对结构抗震较为有利。

墙肢间连梁跨高比较大,以受弯破坏为主,地震作用下首先在连梁两端出现塑性铰,能起到很好的耗能作用。

短肢剪力墙的力学性能介于柱与剪力墙之间变化,变形由框架的剪切型逐渐过渡到剪力墙的弯曲型,大部分为弯剪型。

弯曲型变形的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延性,弯剪型的短肢剪力墙延性不如一般剪力墙,抗震性能也就不如一般剪力墙。

为保证结构安全,应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高规》对短肢剪力墙提出了8条抗震措施, 目的就是提高短肢剪力墙的延性,例如要求在结构体系中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应布置一定的筒体和一般剪力墙,并且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这条要求就是限制短肢剪力墙的数量,由具有良好延性的筒体和一般剪力墙占主导作用,保证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综述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综述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综述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建筑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其中比较明显就是高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等结构类型。

其中所采用的建筑结构也比较特殊,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短肢剪力墙结构。

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青睐,主要是由于这种结构不仅打破了传统建筑模式的弊端,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在工程造价和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上都发挥了较大的优势作用。

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式和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设计原则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发挥其结构本身的异形柱的优势作用为主,在建筑结构中进行广泛地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可以还空间的不协调和不科学对策布局情况进行高度缓解。

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所应用的主要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因此,其强度和高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提出了加高的要求。

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将断肢剪力墙结构看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需要用相对比较轻的材料进行填充,施工方式的应用需要个具体的框架结构相符合。

1、结构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在小高层的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平面因素考虑到其中,同时还需要采用间隔墙的结构来对其进行高效的布置。

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不断加强对短肢剪力墙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严格地控制,其结构和大小都应该进行控制。

从某种情况上看,应用措施要将墙体的抗侧力作为主要的依据。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高效发展,建筑结构类型和应用技术都得到了高效的发挥。

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其灵活性相对较大,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对其进行高效调节。

另外,可供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选择的方案相对较多。

所以,完全可以选择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标准的施工方案。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科 学 论 坛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 建 筑 中的设计 与应用
储 园 园

( 泰州 市建 筑设计院有限公 司) 要: 短肢剪力墙 结构 是普通现浇剪力墙结构 的一种特殊形式, 具有布置灵活 使用方便等特 点, 因而在住宅楼结构设计 中被广泛采用 。本 文结合
笔者 多年工作经验 , 详细探讨 了小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短肢剪 力墙结构设计 。 关键词 : 短肢 剪力墙 结构 设计 小 高层 灵活
对二十到三十层 的住宅楼设计的,其中的环抱状布置可 以使结构保持基本 的对称要求 , 每层一般情 况下是六到八户 , 在用地受到 限制 的时候, 每层是
三到 四户。 4 . 7 在进行杆件 内力计算和结构动 力特性分析的时候 , 最好采取三维 的
在对短肢剪力墙进行结构设计时, 主要包括对墙肢和连梁的设计。 对于 墙肢的截面设计来说, 在设计前要进行受剪 、 受弯 的试验 与计算 , 还要对 正
4 . 4要对短肢剪力墙结构 的属性准确的进行判定 。在设计跨高 比的时 候, 最合理 的方法就是将各个梁规范的分类然后分别进行设计。 这样做可以 使设计更加的满足 要求 , 也可以使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偏压的状态 , 那么墙的延展性就会相对较差 。即便是在大偏压的状态下 , 如 果轴压较大 , 混凝士边缘应力也较高, 这样就会使混凝土 的约束不够甚至没 有约束 , 从而会使混凝土最先出现极限压应变 , 使构件丧失承载能力和变形 能力 。 4 . 2 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中最薄弱的环节 出现在抗震性方面 , 主要是 在建筑 的边缘和其角点处的墙肢 , 尤其是针对~字型的剪力墙 , 最先 出现破 坏的问题 。在设计 的过程中, 首先要加强的是针对 以上 出现问题 的部位 , 加 强相关 的抗震性能设计 。 4 . 3 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来制定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 方便对配筋 的提高, 还 要对短肢剪力墙进行周期性的折 减, 加强地震的抵抗 能力 , 保 证

小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点分析

小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点分析

小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在普通剪力墙结构之上发展而来,并且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小高层建筑结构的常见形式,因此为了保证其质量,本文概述了短肢剪力墙,阐述了短肢剪力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优势,对小高层建筑结构中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特征;应用;优势;小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一、短肢剪力墙的概述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所谓“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是融合框架结构的优点,剪力墙的长短可灵活布置,是介于剪力墙与异形柱之间的新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能较好适应小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高层住宅平面的特点,利用竖向交通中心区的分隔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墙,组成一个基本完整的核心筒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部分。

外围部分的竖向构件,视结构受力需要和建筑平面布置,在房间的分隔墙体处可灵活设置短肢剪力墙。

在各短肢剪力墙之间布置连系梁,把短肢剪力墙和核心筒体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整栋建筑的结构体系。

二、短肢剪力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优势1、短肢剪力墙特征。

主要表现为:(1)在开展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时,应当结合隔墙来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竖向构件,从而保证对此类结构的可靠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出建筑结构实际应用功能。

(2)在小高层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技术人员应该结合项目具体状况来判断短肢剪力墙结构具体数量、位置以及长短,另外也应当采用合理手段来科学调节短肢剪力墙结构系统,以便保证此结构可以与实际施工需求相符合。

(3)在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过程中可知,其灵活性较高,而这便可不断丰富相关的设计施工方案,经过筛选、优化,得以使此类结构类型获得更好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

(4)将短肢剪力墙结构应用于小高层建筑当中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隐蔽梁柱,传统长肢剪力墙结构的优势较小。

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小高层住宅建筑得以快速发展。

在当前小高层住宅建设过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文中从短肢剪力墙及其特点入手,对其结构设计及结构布置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进一步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小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结构布置;构造要求前言短肢剪力墙结构以其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强度及布置的灵活性等特点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当前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更是受到广泛的青睐。

由于短肢剪力墙在结构体系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对其结构设计进行分析,确保建筑稳定性得以提升。

1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概况1.1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短肢剪力墙作为剪力墙结构的一种,其墙肢截面的高度和厚度之间的比例在7左右,这类剪力墙结构统称为短肢剪力墙。

1.2 必要条件在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建筑中进行应用时,需要将抗震性能的设计作为必要条件。

在建筑总体建筑中,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都属于短肢剪力墙底中地震倾覆力矩,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抗震性能作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必要条件。

1.3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短肢剪力墙结构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设施,一旦短肢剪力墙较小,则会导致其抗震性能不能与工程施工的要求相符,这就会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只能将短肢剪力墙结构当作普通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不能有效的发挥出短肢剪力墙的重要作用。

1.4 短肢剪力墙的优点(1)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结构较轻,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建筑荷载的降低,这对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短肢剪力墙结构较短,灵活性较强,这使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为施工带来许多便利。

(3)短肢剪力墙自身的延性较好,而且墙肢具有较大的宽度和高度。

(4)在建筑结构中,一旦有受弯破坏力产生,短肢剪力墙能够起到有效的耗能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谈谈小高层建筑中的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谈谈小高层建筑中的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谈谈小高层建筑中的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在小高层建筑内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人性化要求,对于原来外露梁柱的现象已经不能接受,这时候提出了短肢剪力墙并迅速普及,这种结构弥补了一般剪力墙的缺陷。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分析了其经济性与适用性,并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点短肢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体系,在小高层建筑平面与空间的特殊化布置与要求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优势。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具有如下优点:1.2.1对于小高层建筑来讲,抗震墙工艺具有便于力学计算的优点,但是从美观性上来说却不占优势,梁体和柱子都露在外面,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有时候在平面复杂的状态下系统也不大合理,并不容易被计算,而短肢剪力系统则可以杜绝这些缺陷,其内部结构都不必露在外面,在感官上实际用途上都较为省心,结构也较随意。

墙的肢长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肢长上和数量上较为随意,经过不同的规划布置后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

2.2.2 与常用的剪力墙结构相比,短肢剪力墙将墙肢所具有的承重能力利用进来。

而通常对于墙体长宽比较大者必须另外使用钢筋加固避免弯曲和折断,减少结构的本身重量,也从而能够带来花费的降低。

在地基承载不足的地方更有较强的实用性。

抗震性能较好,在抗震使用中有较强优势。

大部分墙肢的形状较有延展性,对于晃动和剪力等能够较好的适应。

在刚度与韧度之间能够较好的把握。

从而在摇晃发生的时候能够自身进行调节,连梁的延展性能够补充墙体本身的延展性。

2.小高层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经济性与适用性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的经济性与适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以某小高层住宅小区的两栋建筑为例,其中一栋建筑结构形式为异形框架结构,另一栋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将两栋楼的结构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侧向位移小、刚度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高层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平面对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以剪力墙为基础,并吸取框架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一种能较好适应小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即所谓“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一般在12层~15层)。

短肢剪力墙结构,有利于住宅建筑布置,又可进一步减轻结构自重,应用逐渐广泛。

[关键词]:小高层住宅建筑短肢剪力墙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 0446 -01 “短肢”剪力墙仍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只不过是采用较短的剪力墙肢(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而且通常采用t形、l形、]形、+形等。

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茼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共同抵抗水平力。

另外所谓”筒体”就是以楼电梯间所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所谓“一般剪力墙”就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墙厚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的特点:(1)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

(2)剪力墙的数量可多可少,剪力墙肢可长可短,
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尺寸和布置以调整刚度和刚度中心的位置。

(3)连接各墙的梁亦随墙肢位置而位于间隔墙竖向平面内,属于隐蔽型。

(4)由于减少了剪力墙数量,而代之以轻质填充墙,不仅房屋总重量可以减轻,同时也可适当降低结构刚度,使地震作用减小,这不仅对基础设计有利,而且对结构抗震较为有利,同时也可降低工程造价,还可加快施工进度。

这种结构体系通常视建筑平面及抗侧力的需要,将中心竖向交通区处理成为筒体,以承受主要水平力。

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1)短肢剪力墙应均匀布置,使墙的轴向应力差别不宜过大。

竖向布置短肢剪力墙,尽可能做到墙肢上、下对齐、连续,尽量避免洞口错位,与连梁一起构成连续跨数较多的抗侧力体系。

(2)每道短肢剪力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相连接,连梁尽可能布置在墙肢的竖向平面内。

短肢剪力墙应该尽量在另一方向上设置翼缘,尽可能避免有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出现。

结构布置上考虑纵横墙的共同作用。

(3)短肢剪力墙应设计成强墙柱弱连梁的体系。

所谓强墙柱,是指墙柱可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加强墙柱配筋;尽可能减少连梁高度,使分配的地震力不至于太大,也使短肢剪力墙体系计算更合理。

(4)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能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

(5)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结果分析、判断和调整:(1)地震作
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目前住宅建筑设计的平面和立面往往不规则,宜考虑扭转耦联影响。

应根据振型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90%来确定振型数。

(2)计算地震作用时,其第一周期对短肢剪力墙结构一般应控制在t1=0.04n-0.08n(n为结构计算层数)。

(3)剪重比是反映结构承受地震作用大小的指标之一,地震力计算不能偏大,但也不能太小。

由于短肢剪力墙本身抵抗地震的能力教差,如果短肢剪力墙分配的地震力太大,很有可能不满足要求。

剪重比应满足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5.2.5相关规定。

(4)轴压比是体现墙肢抵抗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能力。

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0.5,0.6和0.7;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

(5)在进行短肢剪力墙结构整体设计时,主要是对刚度要求的控制。

房屋的层间位移与层高比及质点位移与总高之比等指标规范均有明确的规定。

在6度区,当位移角较小时,一般剪力墙结构位移比可适当放宽,短肢剪力墙部分的位移要求应从严控制;同时还应加强顶层设计,在顶层端开间内、外墙处,应考虑温度作用下的变形影响,适当加大顶层墙体的水平及竖向配筋数量。

(6)计算时应考虑小塔楼(电梯机房、屋顶水箱)的鞭梢效应。

出屋面短肢剪力墙应相应提高其强度和延性。

抗震规范第5.2.4条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凸出屋面的塔楼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系数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凸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凸出屋面部分可以作为一个质点。

高规第
3.3.10条和第3.3.11条建议,小塔楼宜每层作为一个质点参与计算;此时计算的地震作用无需再放大。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构造:(1)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高规第4.8.2条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2)抗震设计时,底部加强层应按高规第7.2.10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

(3)短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4)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

(5)对抗震等级为二级以上的短肢剪力墙,由于墙肢长度较短,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两个方向近于整段墙肢,为了加强墙肢抗震性能,可以把整段墙肢作为约束边缘构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土地变的越采越紧缺,因此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层建筑将是以后住宅的主流,然而在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中,由于框架柱截面比较大,降低了房间的利用率,这种结构形式上受到了限制。

而一般剪力墙结构形式虽然可以提高房间利用率但是成本偏高,也不是很可取的结构形式。

因此在多层住宅里,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恰好是这两种结构形式之间的一种补充。

即避免了在房间内出现柱棱角,提高了房间的利用率,又比剪力墙结构形式降低了成本。

目前这种结构在工程中已经广泛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