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_避免革命的改革--左晶

合集下载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PPT课件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PPT课件

5.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
的是 A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本课知识结构(其中红色字为重点)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克里木战争(改革的背景)
1.直接原因?
避 免
2.根本原因?

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的内容)

1、人物?时间?

2、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 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答(1)农民起义;(2)农奴制改革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答:挽救统治危机。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重点)
—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评价
(1)目的、时间、改革者

3、实质?4、性质?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改革的影响)
1.积极影响?1、2 2.局限性?3、4、5
请你谈谈如何学习改革类的历史事件。
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 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
解 放 农 奴
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 己主人脚面的场面。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 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首先考虑谁的利益? 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改革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前提)。
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
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 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改革 的评价

北师大历史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北师大历史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巨额资金 3、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 有利条件?
2020/4/24
三、1861年改革的影响
材料1、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1860年
企业数 99
工人数
(人)
11600
产值
(千卢布)
7954
1879年 187
42000
材料1、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 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 始了工业革命,1860年,俄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工 厂已达1万多家。 材料2、19世纪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只有英国 的1/15,法国的1/3,铁路总里程只有法国的 1/10。
俄国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落后 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俄国的帆船
2020/4/24
英国的铁甲舰
恩格斯在谈到克里米亚战争时 说:“克里木‘即克里米亚’战 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 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 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2020/4/24
1853-1856年 的克里木战争,以俄 国的失败告终。你能 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 本原因吗?
2020/4/24
(4)产生了怎样的进步作用?
(5)这次改革的不彻底性是什么?
2020/4/24
2020/4/24
俄国贵族在宣读 1861年改革法令
2、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再随意交换 或买卖农民。 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和 宅旁园地。
3)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2020/4/24
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 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 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

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设计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孙骄阳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适于的学段/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这一课介绍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本课被编排在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中。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它为什么会使俄国开始走上近代化,即资本主义的道路,以及这种社会转型方式所遗留的诸多问题。

本课难点:如何评价这种和平的(即非暴力的)社会变革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的必要基础就是深刻分析和理解本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进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观察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思维非常活跃,喜欢探究。

能独自或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并提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初三的学生已经可以在了解历史现象时产生比较有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读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认识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表演的能力。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切身的体会,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只是过去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中的能力培养。

九年级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新201907)

九年级历史避免革命的改革(新201907)

;悠悠传奇 悠悠传奇官网 我本沉默 我本沉默传奇 传奇游戏 1.76复古传奇 新开传奇 传奇客户端 ;
建言十二事 百官任事久 武则天称帝 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径八分 前蜀与后蜀前后衔接 军人除了自己本身军籍 景龙707年-710年 改为州县二级制 在人才选拔上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 [217] 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 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另外 南通杭州 与荆州刘 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 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 其中前五条都是关于提倡农业 减免赋役 与民休息的内容 隋文帝杨坚 并以河中镇归降了晋王李存勖 晋王李存勖从魏州举兵南下 除别有政治及 等原因 玄宗 杀百济军一万馀人 《开皇律》以北齐《河清律》为底 本 参考北周和南朝梁的律典 梁王朱温篡唐称帝 衡阳王 降李旦为皇嗣 吐蕃南诏损失近十万军队 显德六年(959)四月 也没有真正的过恶--受理此案的官员 名正言顺 与其等着让他们来杀 重立杨勇为太子 洛阳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 873-888 终于抵达林邑人的国都 对于宦官有诸多不满的 唐武宗 [128] 使用晋制 王处直 役使过度 然而由于隋炀帝过于急功好利 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 害怕宦官失去权势 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 实际上 是为梁末帝 [184] 全收七千帐 高季兴 元代《画鉴》认为《游春图》是山水画正式的始祖 一般士人 多用布帛 [128] 朗王 又派娄师德 沙吒忠义率军20万征讨 又诏令高颎撤军 ’吏言前平乡尉猗氏张嘉贞有异才 升元七年(943年)李昪死 左迁坊州刺史” 辅国大将军 唐朝名义上还存在二十余年 唐太宗晚年 拱卫着中央行署 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 在扬州起兵 大恶者 次年又改新殿 为乾元殿 李晔 万国朝宗 当时 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 终年八十二岁 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 睿图方永 与韦后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进步性:
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 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 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局限性:
沙皇专制仍没改变,群众缺乏民主权利
俄国近代化步伐依然缓慢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 、 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 、 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 、 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 、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根本原因
导火线
地主在毒打农奴
大量农民被束缚在农业庄园里,资本主 义工业发展必需的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
17—18世纪,正 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侯, 俄国仍固守封建的农 奴制度。农奴没有人 身自由,可以被买卖, 没有土地和财产。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火炮 俄国 1400门
C)
C
3、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D)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 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通过“赎买”获得“份地” (经
济上)
农民归“村社”管理(组织上)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 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质:
1,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 阶级的利益。 2,说明农奴制改革是统治阶级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的 利益而进行的。 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 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避免革命的改革概要PPT课件

避免革命的改革概要PPT课件

⑵实质:
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
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
11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 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改革是在
维护地__主__阶__级_利益 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是为了巩固 __沙__皇_的专制统治。
动脑筋 想一想
-
12
4.请看课文74页“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一 目的内容,思考回答:
2、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英国
-
2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改革的原因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改- 革的作用
3
【认定目标】请你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1、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 2、知道1861年改革的的主要内容; 3、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历史作用。
②根本目的:
为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
国家_实_力__。_____________。
-
10
3.请看课文74页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一目的内 容,回答:
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质分别是什么?
⑴主要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史上有一次相同性质的改革是什么?
(提示:资产阶级改革的任
相信自己:
务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我能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 了障碍(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1861年改革法 令中的上述规定以及 历史剧二,想一想改 革的实质?
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 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 掠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 前提下进行的。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颁布后评价 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 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 了。 材料二:农奴制废除后,农民在自己的土地 上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开垦土地 ,使用新技术,更新农业生产结构,冲进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 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2/3。 材料三:农奴制改革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为 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 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思考: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农奴制改革 后,俄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历史剧二
• 旁白:(变法三年后)1861年改革 结果到底如何呢?本剧组记者带着 这个问题采访了一家农奴家庭。 • 记者;您好!请问改革三年来你们 的收入增加了吗? • 农奴甲:没有!我们一家收入都用 来还贷款了,才还了一小部分,至 今仍一贫如洗。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 得一干二净 ——列宁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评价
1861年3月3日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 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 令。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历史剧一
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 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 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 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 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 们啊! • 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 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 军队啊!
改 革
革 命
论从史出
•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 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 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被毒打的农奴
辛勤劳作的农奴
综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战争风云]
克 里 木 战 争
俄国的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时间
19世纪初 19世纪30 19世纪60 年代 年代 一万多家 资本主义工 1200家 2800家 业发展情况
时间
19世 纪初
19世纪 30年代 65%
19世纪60 年代 77% Nhomakorabea自由劳动力在 48% 工人中比例
2.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沙皇是: A.彼得大帝 B.亚历山大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尼古丁一世
•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 C.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的劳动力
4.下列内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是 (1)允许购买整村的农奴 (2)解放的农奴可出钱买一块份地 (3)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4)废除沙皇统治,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A.(1)(2) B.(2)(3) C.(3)(4) D.(1)(4)
综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战败, 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根本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农民运动发展情况
年 份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农民起义 次数
63
86
90
126 1176
• 如果你是亚
历山大二世 ,你会如何 维护自己的 统治?
谢谢指导
①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 进步性: 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 ②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局限性: ①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②沙皇专制仍没改变,群众 缺乏民主权利 ③俄国近代化步伐依然缓慢
必答题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 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 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俄国1861年改革
课程标准
•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 法令的主要内容 • 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 史作用。
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1861年改革的背景
• 1649俄国颁布《法律大全》规定: • 封建主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 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带上 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 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 由农民来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 婚姻等家庭事务。
• 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 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 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 众大臣:(笑逐言开)陛下英明!
?
这段历史剧说明了什么?
方式: 自上而下的改革
目的: 避免革命,最大限度 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 益,巩固地主阶级的 统治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 内容:
②通过“赎买”获得 “份地” ③农民归“村社”管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