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地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整理(部分)(2020年整理).pptx
2020地理初中会考会考知识点

2020地理初中会考会考知识点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自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昼夜交替和时差。
公转中心是太阳,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大约是一年。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是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2.经线和纬线是地球上的基本网格线。
纬线以赤道(0°纬线)为界把地球分为南纬(用S表示)和北纬(用N表示),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
经线以0°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为界把地球分为东经(用E表示)和西经(用W表示),而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限是以20 °W和160°E。
经线的形状为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极点除外),长度是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
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4.特殊的经纬线包括赤道(即0°纬线)、0°经线、20°W、160°E、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和南极圈(66.5°S)。
不同的经纬线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地带,如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和高纬度地区(60°—90°)。
5.地图上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图的语言)。
6.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有三种:通常情况下,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认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过指向标来辨认方向,指向标指示北方;在有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商务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第一、二节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网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亚里士多德)→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3.纬线与经线概念起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以赤道为起点圆圈(除极点外)半球:不相等全球: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东西方向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的弧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半圆所有的经线都相等南北方向4.经度与纬度起点度数最小值与最大值北纬南纬东经西经变化规律符号纬度赤道为0°0°与90°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北纬 N南纬 S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0°与180°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东经 E西经 W5.重要的经纬线:(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只有一条。
(2)180°经线:只有一条(3)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5)23.5°N与23.5°S: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6)66.5°N与66.5°S:北极圈与南极圈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7.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新教材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要点让我们一同走进地理一、生活离不开地理1.地理与日常生活:o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不同地区的服饰特点受气候影响;各地的饮食特色反映当地的物产;不同的建筑风格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交通方式的选择也与地理条件有关。
2.地理与生产建设:o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工业生产的原料、能源、市场等也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
此外,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地理知识。
3.地理与风土人情:o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宗教信仰等。
了解这些可以增进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o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o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发展适宜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避免劣势。
3.综合地分析问题:o地理现象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4.具备地理空间观念:o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地理事物,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第一章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o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o平均半径:6371 千米。
o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o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1.地球仪o概念: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o地轴:地球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o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是南极。
2.经线和纬线o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星球地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地球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
北N;南S;东E;西W。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
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复习(星球版)12.12

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汇承中学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东经)0°10°20°180°10°20°180°本初子午线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0°10°10°20°20°90°90°(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完整版)星球版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知识点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第一、二节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经纬网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亚里士多德)→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6371千米;2.千米;赤道周长:约地球的大小:表面积:万5.14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3.纬线与经线指示方向起点长度形状概念以赤道为起点圆圈在地球仪上,与赤(除极半球:不相等纬线东西方向全球:道平行环绕地球仪度数相同的点外)两条纬线长度相等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经线都相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方向以本初子午线半圆经线为起点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的弧线4.经度与纬度起点度数最小值与最大值北纬南纬东经西经变化规律符号北纬 N 纬度°与90°赤道为赤道以北为北纬 0°从赤道向南向 0 以南为南纬北逐渐增大 S南纬经度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为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1800°与°东经 E 向西逐渐增大以西为西经西经 W5.重要的经纬线:(1)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只有一条。
(2)180°经线:只有一条(3)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4)0°纬线:又称赤道,经过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5)23.5°N与23.5°S: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6)66.5°N与66.5°S:北极圈与南极圈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7.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2020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专题之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2020年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归纳(湘教版)专题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3)登高望远。
(4)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等2. 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3. 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并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图解周期一天(约 24 小时)一年(约 365 天)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一)昼夜更替(周期24小时)(二)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2.五带3、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公转(如图)北半球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昼夜情况夏至(A) 6.22 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B) 9.23 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C)12.22 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春分(D) 3.21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寒冷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寒冷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2020年整理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pdf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星球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1)北方(2)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边缘(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横断山脉)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该界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异1、“干旱”的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区域特征是气候干旱。
原因:由于本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并有高大山脉阻隔,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早。
本区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生成的戈壁、沙漠。
②自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的变化。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由东向西减少的缘故)③河流稀少,而且多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流湖,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呈带状或点状。
(4)西北地区的干旱的原因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2、“高寒”的青藏地区(世界的屋脊)(1)地理位置: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啊尔金山以南(2)气候:独特的高原和山地气候为主(冬寒夏凉、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本区有两个显著的自然特征:“高”和“寒”高:本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属于地势第一阶梯,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或者源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 地形与土壤 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黄土)、 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天府
异
黄土高原(黄土)。
之国)、东南丘陵(红壤)。
水文特征
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
有结冰现象
水量大、汛期长,冬季不会结冰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作方式
粮食作物
生 产
农 油料作物
活 动
业 糖料作物
的
自东向西: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
植被 草原→荒漠(原因:降水量自西向东越
高寒草地
来越少)
特色牧场
温带草原牧场(内蒙古牧区) 山地牧场(新疆牧区)
高寒牧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著名畜种
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 细毛羊(新疆)滩羊(宁夏)
牦牛(青海和西藏)、藏绵羊
灌溉农业(河西走廊和宁夏河套平原)、 河谷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
东
气候特征
冷湿
湿热
自 1 月平均气温 然 年降水量
低于 0°C 400 毫米——800 毫米
高于 0°C 800 毫米以上
环 面积与人口
பைடு நூலகம்
占全国的面积 20% ;人口 40% 占全国的面积 25% ;人口 55%
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
以平原、高原为主,代表地形:东 代表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
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
江的 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 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 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 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 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 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 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 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 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台湾的美称及其含义
台湾美称
含
义
海上米仓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制糖业发达。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森林之海 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脑王国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东南盐库 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水运为主(船) 米饭为主 赛龙舟、游泳等
北京的概括
经纬度位置
(40°N,116°E)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东面面向渤海。
温度带干湿地区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邻省
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地形
山地、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自然环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学海无涯
秦岭——淮河一线总结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秦岭—淮 河以北降水量小于 800 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 7、8 月份; 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 秦岭—淮河是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 1 月 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 1 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上,冬季基
河流
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主要城市职能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名胜古迹 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世界遗产)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2
学海无 涯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昆仑山
位置范围
—阿尔金山以北
青藏地区 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农业类型 绿洲农业(新疆)
地)
主要农物
小麦、玉米、长绒棉、瓜果等
青稞、豌豆、小麦、
资源
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地热能、聚宝盆,察尔汗盐 湖区
四大分区与四大牧区
名称
位置和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 我国季风区的北部地区,1 月份 0°C 等温
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线和 800mm 等降水量线以北
美丽宝岛 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玉山、日月潭等。
富饶宝岛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1
学海无 涯
项目
秦岭—淮河线以北(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南方地区)
位置范围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
鞘岭以东
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 1 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 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
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 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
主要水果
差
异
作物熟制
能源、矿产
旱地 小麦、 玉米 大豆、花生
甜菜
苹果、梨 一年一熟(东北地区)、
两年三熟(华北地区) 煤、石油
水田 水稻 油菜
甘蔗
柑橘 香蕉 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年三熟(海南岛等热带地区)
水能、有色金属
住宅特点
生
活 传统交通具
文 化
生活主食
运动项目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陆路运输为主(马) 面食为主 滑雪、溜冰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自然特征
干旱
高寒(由高生“寒”)
地形 气候
河湖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多 季节性河道,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
河。
以高原、山地为主(有“世界屋脊” 之称)
高原山地气候 河湖众多,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 华水塔,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 江的源头),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 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