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词)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词)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
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应当就诗论诗。
一、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一)二字:清新、明快、冲淡、自然、含蓄、绚丽、悲慨、沉郁、缠绵、质朴、浅显、通俗、工丽、典雅、简洁、豪放、飘逸、雄浑、奔放、幽默、苍凉、诙谐、隐晦、风趣……(二)四字: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富有韵律、色彩丰富……(三)语言风格分类详述1.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2. 平淡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3. 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4.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相关术语:明白晓畅、明快简洁。
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高中诗歌鉴赏语言风格有很多,例如:明快、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率性、整散结合、音律和谐、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含蓄委婉、清新明丽、清新、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等。
以下列举部分风格特点: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语言风格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 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本诗语言凝重肃穆而又慷慨激昂。(点明 特色)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 夜景图,一个“满”字,将阴沉肃杀的战前气氛烘托 得非常浓重。后两句写奋力出击,全歼敌军,诗中的 “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表现了主将果 断刚毅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心,(具体分析)洋溢着边 防将士保疆卫国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表达情 感)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 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风格的涵义。 2、复习常见诗歌语言风格,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 基本方法。
3、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类题型的提问 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4、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诗歌的语言风格及鉴赏术语:
①平淡(质朴、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不加修 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 冲淡自然。 ②含蓄: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 语:含蓄隽永、委婉含蓄。 ③清新: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 致、淡雅自然。 ④ 绚丽: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 丽、绚丽飘逸。
方法指津:诗歌鉴赏中语言风格类题型答题模式 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提问变体:请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语言特色) 答题步骤:第一、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词常见语言风格

1.常见语言风格例析(1)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语言清新生动。
(2)质朴无华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如陶渊明的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华美绚丽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简洁明快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5)委婉含蓄特点是非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6)雄奇瑰丽特点是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像九个烟点,大海小的像杯中之水。
(7)幽默讽刺特点是在诗中用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来表现主旨。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刘邦、项羽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8)沉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析语言特色起伏迭变。
文案文章类型语言风格

文案文章类型语言风格
01 抖包袱
抖包袱,相声术语,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比如笑话,最后一句可笑的,点睛之笔,就叫包袱。
常应用于对话形式,一般表现是2人对话形式,比如捧哏和逗哏。
02 急刹车
急刹车文案,前后会有极大反差,让受众们猜到开头猜不到结尾,妙趣横生。
像一些高赞的热评,网易跟帖盖楼等经常出现,意想不到是精髓,收尾往往出其不意,引发惊叹。
03 同风格
顾名思义,同风格前后尽量保持一致,多种类比,共振的力量能有聚合效应。
收尾很关键,收尾的部分可以是结合当前热点,人们关注的话题,从而引发共鸣。
04 留想象
想象力,是在大脑中描绘图像的能力,包括图像,还包括声音、味道等五感内容,以及疼痛和各种情绪体,都能通过想象在大脑中“描绘”出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05 谐音梗
谐音梗,是指一个词汇利用同音或者近音的条件下,用同音或者近音字来代替本字。
谐音梗的代表人物当属王建国,而且,远古时代歇后语里都得以流传,妙用谐音,双关两意。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案例十五:人们熟知各种水果的谐音,能让大众眼前一亮。
06 强反差
强反差往往是前后做对比,两个场景、两个角色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反差极大,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和急刹车技巧有共同之妙。
07 抓场景
提到场景,一定离不开人群,你的读者是谁,在什么场合,带着什么心理状态在看内容是构成场景的几个基本要素。
场景,是在某个时间空间下发生,有开始有结尾的事情片段,反映人的所处环境与内心活动。
(完整版)语言风格常用术语例析

诗词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
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清幽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 (《鸟鸣涧》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砦》 )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
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
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恬淡的艺术美与淳朴的生活美深深融在字里行间。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术语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术语及答题类型(一)了解常见得语言特色与风格古代诗歌语言得风格特色就是多种多样得,有得清新,有得古朴。
有得诗绚丽多彩,有得诗却质朴无华.有得诗语言明朗,有得却含蓄,言此意彼.有得诗平易近人,有得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就是要体会语言得美,体会其内蕴.1﹒常见得概述语言特色风格得词语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得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绚丽。
特点:有富丽得辞藻,绚烂得文采,奇幻得情思。
如杜甫得《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得“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得画面。
(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得“遥瞧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就是说九州小得象九个烟点,大海小得象杯中之水。
(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得笔调与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得笔调去描绘广阔得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得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得忧郁色彩与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得严格诗律与铿锵得音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
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清幽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形象,包括①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③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④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8、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9、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10、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沉则不浮,郁则不薄。
”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
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1、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
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
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3、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14、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
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
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5、音律和谐语言具有音乐美。
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音律讲究;多用叠词、回环、顶真修辞和象声词,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
读来朗朗上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16、整散结合整句(对偶、排比等)与散句错杂。
语言具有整齐美、对称美、复叠美、回环美、错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得富有文采,情浓意满,酣畅淋漓。
说明方法作用答题格式【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一般在前面找),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或是种类),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
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诗词;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D、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E、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