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螺如何养殖大全和方法
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田螺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贝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田螺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田螺养殖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帮助养殖者提高田螺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一、场地选址和准备养殖田螺需要选址在水量充足、水质清洁的地方,最好是有溪流或湖泊的河滩、湖滩。
在选址时,要注意水域不得受到污染,远离化工厂和养殖废物排放口。
养殖区域的土质应为泥质或淤泥质,这种土壤能够保持水分,有利于田螺的生长。
在场地准备方面,首先要对养殖区域进行清除,将杂草、垃圾等清理干净。
然后进行水域的整理,修剪水草,清除淤泥和废弃物,保持水质清洁。
清理完毕后,对养殖场地进行围栏或者网栅的搭建,以防止田螺逃逸或受到外界的捕捞。
二、品种选择和种苗培育田螺的品种选择很重要,不同品种的耐寒性、繁殖力和生长速度有所不同。
一般选择耐寒性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的品种进行养殖。
常见的品种包括华螺、江螺、黄螺等。
种苗的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选用健康的种苗,避免带有疾病的田螺进入养殖场。
种苗的培育可以通过雌雄螺分开养殖,以提高繁殖效果。
可以用塑料网或竹片等材料搭建的临时栖息场所,把雄螺和雌螺分开养殖,以保证种苗的数量和质量。
三、科学投放和饲养管理在科学投放方面,需要控制放流密度和投放时间。
放流密度不能过高,一般每亩放养数量控制在5000-10000只之间。
投放时间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水温适宜,有利于田螺的生长和繁殖。
田螺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养殖效益的关键。
要提供充足的饲料,采用合理的喂养方式。
常见的饲料包括麦麸、豆粉、鱼粉等,可以根据田螺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配比。
喂养频率一般为每天一次,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太阳照射高温时喂养。
同时,要定期清理养殖场底部的积泥,保持水质清洁。
四、疾病防治和生长促进田螺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腹足溃疡病、蛋白菌病等。
为了防治疾病,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或化学药物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的四个方面

田螺人工养殖技术的四个方面田螺人工养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养殖场地想要规模化养殖田螺,可专门建池养殖,田螺池可以是土池,也可建水泥池。
商品螺池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种苗池以40平方米较好,便于饲养管理。
池深70~80厘米,池底铺20厘米厚肥土,供田螺栖息和生活。
水深保持40~50厘米,池的两端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均应安置铁丝网或塑料网防逃。
利用稻田养殖田螺,不能施农药,也不能犁耙,要施有机肥。
二、种螺投放种苗一般到稻田、池塘、沟渠收捡。
要选择壳色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壳口圆片盖完整的作种螺。
田螺雌雄有别,雌螺个大体圆,头部左右两侧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个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后右内弯曲,弯睡部分为生殖器。
大部分地区3~11月均可以投放养殖,每平方米放养100~150个种螺,在天然水域内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种螺。
三、饲养管理1.施肥投饵养殖池先投施些粪肥,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蚯蚓、血粉、玉米、豆饼、鱼虾杂碎及动物下脚料,投限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
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 天投喂1次,投喂时间为每天上午。
如果发现田螺壳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饲料不足,螺饥饿,应增加投喂量;如果田螺壳口圆片盖放缩,肉质溢出,则说明田螺缺钙,应在饲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
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0摄氏度时,不需投饵。
2.水质调节田螺最适应的池水pH值为7~8。
pH偏低时可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 15~0.18千克,隔10~15天施1次,水深保持25~30厘米。
繁殖季节保持池水流动,特别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为好,水质不洁净要及时换注新水。
3.越冬管理冬季气温低,水温下降到8~9摄氏度时,田螺开始冬眠。
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 厘米,每3~4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田螺养殖技术要点

田螺养殖技术要点养田螺技术方法:养殖水温、养殖方式、种螺放养、水质要求、撒放稻草、饲养管理、繁殖管理、投料饲养、捕捞方法、田螺放养密度。
1、养殖水温:田螺养殖适宜水温为20℃-26℃,这时候进食充沛。
当水温升到30℃-33℃时,田螺便潜进土里消夏避暑,不饮没动都不发展,肉质地也发硬枯燥。
因此应该注意把水温调整在26℃以内。
2、养殖方式:田螺的养殖方法有专池养殖、水稻田兼养和鱼螺共养等。
专池养殖的水塘总面积宜小、土层绵软、水源充足。
池中应适当种些茭笋、慈菇等水生花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为田螺造就有隐敝自然生态环境。
3、种螺放养:田螺大部分是自然繁殖,养殖的时候可以到小河边、水田等地区人工收集,还可以去市场中选购。
最好是选择颜色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新鲜螺作种螺。
4、水质要求:含有铁质和硫质水,一定不能采用,不然种螺致死率高,或壳上粘附红锈,不堪入目服用。
更是以稍浑浊的河流或池塘水较理想。
其中富含天然饵料和O2。
5、撒放稻草:在养殖鸟鸣涧撒一些切碎的麦草,它的作用,一是遮盖田螺栖居的穴孔,预防禽鸟克星损害。
二是有益于水生物鱼饵微生物菌种繁育,作为田螺的鱼饵。
6、饲养管理:肯定海域中粗放型的养殖方法,仅需维持水质肥度,每隔一段时间释放适量猪粪、羊粪、粪肥或麦草等有机肥就可以达到田螺生长发育必须。
在密度高的精养前提下,则需投人工鱼饵。
田螺对营养成分要求较低,简单的用谷糠、麸皮、豆粉以60%、25%和15%比例相互配合既成田螺的布等精饲料。
7、繁殖管理: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地区每一年4~5月和9~11月是产卵期,雌螺一般是分次生子,每一只田螺每一次可产20~30个田螺,母螺产崽后需要14~16月才可以再度繁育,刚生产出来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之后可以达到3~5克之上,9月便能达9克。
8、投料饲养:田螺为杂食,谷糠、菜屑、瓜叶、动物的尸体及商品饲料都可喂食,一般以水生花卉类、土壤层腐殖类、蔬菜水果西瓜皮等作为正餐,富饶水田,鱼螺共养或河面散养红萍、绿萍、水藻等低洼,可以少投或者不投精饲料。
养田螺技术及疾病防治

养田螺技术及疾病防治养田螺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通常用于水稻田的生态调控和病虫害防治。
它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控制一些田间害虫和杂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养田螺的养殖技术以及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治方法。
一、养殖技术1. 配种及繁殖养田螺的配种和繁殖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要选择品质优良的种螺进行繁殖,以确保后代的质量。
随后,将母螺和父螺放置在一个适宜的容器中,让它们进行自然交配。
交配后,母螺会产卵,孵化出小螺。
在此过程中,容器的水温、光照和水质等因素都需要适宜控制,以促进螺的繁殖成功。
2. 养殖环境养田螺需要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水质的保持,要保证水体清澈透明,并保持一定的水流和水深。
其次是水温的控制,最适宜的水温一般在20-30摄氏度之间。
此外,光照、氧气供应和水草等也是影响养殖环境的重要因素,都需要合理配置和维护。
3. 饲养管理养田螺的饲料主要以水稻秸秆、蔬菜叶子等为主,可以适量添加一些鱼粉或者其他蛋白质较高的饲料。
此外,养殖场的清洁和消毒也是关键步骤,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疾病防治1. 寄生虫感染养殖田螺容易遭受寄生虫的感染,如螺旋体病、钩螺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定期检查和清洁养殖容器,并对容器进行消毒;- 保持水质清洁和流动,避免滋生病原体的温床;- 使用适量的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用药量和频率,避免对田螺产生毒害。
2. 疾病防控田螺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足软病、贝类衰退综合征等。
为了防治这些疾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饲养健康的种螺,提高养殖场的疾病抗性;- 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病原体滋生;- 定期观察和检测田螺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病害监测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田螺的病害,对病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方法可以包括田螺的观察、病理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养殖技术一、池塘要求: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壤为好,面积大小不限。
为了增加田螺的爬附面积,同时也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遮阳条件,可以在池边种植空心菜;如果池塘面积较大,还可以在池塘中央种植一部分莲子等挺水或浮水植物。
二、水源条件:田螺耐寒、怕热,其生活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即停止摄食而钻入泥土、草丛以避寒暑,当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被烫死。
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能经常向池塘冲水,养殖场地的水源一定要充足,且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污染。
三、池塘消毒:在种螺饲养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展开全盘消毒,核心思想就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为60kg/亩~70kg/亩,濶濑清塘(水深1m)用量为kg/亩~kg/亩,化浆后全池丢掷;漂白粉干池消毒用量为10kg/亩~12kg/亩,濶濑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kg/亩~14kg/亩,熔化后全池丢掷。
四、种螺的选择与放养:种螺的规格以60只/kg~80只/kg左右为好,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螺,也可直接从产地收购野生螺。
在收购野生螺时,要剔除表壳粗糙、上有大量藻类附着、颜色暗黑的成螺,因为这类成螺往往在产仔后大批死亡,有些甚至产仔未完就死亡了,直接对养殖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种螺的饲养时间应当掌控在当年第一批产仔以前,因为养殖产量的多寡与第一批仔螺的数量密切相关。
江南地区以3月中下旬为不好。
种螺放养密度以kg/亩~kg/亩为宜;如果采用上一年养殖的1龄变成螺,放养密度可以提升至kg/亩~kg/亩。
为了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可以在田螺养殖池中混养少量的花、白鲢和泥鳅。
五、饲料的挑选与投过喂食:根据田螺的食性特点,挑选畜禽粪做为田螺的主要饲料,另外减少投过喂食部分由60%的米糠、20%的麦麸、10%的豆饼和10%的玉米粉酿制的人工饲料。
田螺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田螺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水质要求:田螺仅在中性或稍碱性水中生长良好,它们不能在碱性水中生存。
水质指标pH应保持在7.2~7.8之间。
2、投喂原则:田螺的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藻类、碎肉等,另外还可以投喂少量的家畜垃圾或鱼粮、虫草等天然食物。
投喂量比较正常,每天不能投喂过多。
3、防止病害:要在盐碱条件好的水中饲养田螺,避免病害的发生,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
一般来说,田螺的病害主要是病毒性和真菌性的病害。
4、繁殖方式:田螺的繁殖方式也相对简单,只要把繁殖成熟的雄螺和雌螺放入到水中,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幼螺。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幼螺投喂,适当更换水,可以保证田螺的健康生长。
田螺养殖一亩产多少斤 田螺养殖技术方法

田螺养殖一亩产多少斤田螺养殖技术方法田螺是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总称,螺肉质厚实、丰腴细腻、鲜嫩可口,人工养殖田螺投资少、方法简便、效益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田螺养殖一亩产多少斤,以及田螺养殖技术方法。
一、田螺养殖一亩产多少斤养殖田螺一亩的产量要视投放量及具体地域条件而定。
经过计算,田螺亩产一般为666.6公斤~3333公斤。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
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
二、田螺养殖技术方法1、养殖地域选择在什么地方可以养田螺?废弃的排水沟、坑塘或养鱼池塘都可以养田螺,只要是水好无污染,一年四季不于涸,能保持30-50厘米水深,底质是富含有机质的软士就行。
最好能在水里种一些荸荠、慈姑、茭白、菱角等水生植物。
也可以把田螺直接放到鱼池中,让它吃鱼的残渣剩饵,任其自行繁殖生长,但要注意有鲤鱼、青鱼的池子不能养田螺,以免被鲤鱼、青鱼吃光。
2、田螺的放养准备放养前在池中每667平方米施基肥15千克,基肥用切碎的稻草3份和新鲜鸡粪1份混合均匀制成,10天后将肥料踏入养田螺池子的底泥中,几天后池底不再产生气泡,就可以放养田螺了。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2龄田螺100只,其中75只雌的,25只雄的。
3、饲料种类与来源田螺需要氧气多,所以养田螺的池子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田螺吃青菜、浮萍、米糠、瓜果以及鱼杂、动物内脏,最好能经常在饲料中拌点贝壳粉。
一周喂两次,喂前先捞出上次剩余的饵料。
平时多围着池子转转,把游动力差、肉少壳厚的老弱病残螺捞出来,敲碎喂黄鳝,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田螺开始钻入泥中冬眠,只要保持0.5-1米水深,使冬季冰层不结到底就可以安全越冬。
田螺的养殖方法与管理技术

田螺的养殖方法与管理技术说到佐酒佳肴,爆炒田螺自然就一道菜不可多得的下酒美食。
随着近年来田螺市场的需求量增加,田螺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那么,田螺怎么养殖?田螺的养殖面积要求并不少很高,因此成功的吸引了许多养殖户的加入。
有田螺养殖大户曾这样说到:“在田螺的养殖过程中,只要做好管理工作,田螺高产还是很赚钱的”。
今天我们就现将田螺的养殖方法与管理技术就来给大家介绍如下吧。
一、田螺养殖池的建设方法1、选点养殖:虽然田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且养殖疾病少。
但是还是需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的水源,因此农村要养殖田螺虽然可以选择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来放养,但是还是要求是平常水体(未被农药污染过的水体)。
2、池塘建设:田螺建池养殖则需选择池长10-15米,宽1.5米,深30-50厘米的水泥池,且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方便行走。
田螺养殖池的池底还需要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好方便田螺藏匿。
田螺养殖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好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
这样的养殖池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螺池利用率,当然田螺养殖池周围筑还要做好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以防鸟害或是其他生物天敌的偷食。
3、池塘消毒:田螺养殖前还要全面清塘。
在清塘时一定要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来清塘,一般只要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即可,(其中消毒以生石灰为最佳),池塘消毒的用量是有水(水深30-50厘米)100-150千克/亩,无水50-75千克/亩,生石灰清塘有增加PH值、增加钙含量、调节水质、杀毒杀菌等好处。
二、田螺的养殖方法1、种螺选择: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一般体重15克-25克左右的田螺就能达到性成熟,且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因此一般人工养殖的田螺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2、放养时间:放养螺种可以选择一次性放足,也可以进行分批多次放入,如果想考虑提高成活率的话,一般只需要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来投放就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螺蛳也会死亡。
⑵看水色:看水好坏、肥瘦程度,及时调节水质。
⑶防病:主要防鱼病,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因为硫酸铜对螺蛳有杀伤作用。一般用生 石灰和杀菌药物或内服药物, 进行防治鱼病。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经常使用生石灰, 既可防 病又可增加 Ca 质及调节水质,一般 15 天使用一次为好。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到谷姚养殖
河螺养殖技术
一、池塘选择:要求选择面积 3-20 亩不等,池深 1-1.5 米,坡比 1:3,池塘底质较肥,
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
根据螺蛳
生物学习性,螺蛳喜欢生活在淤泥较少的底质上, 根据这一特点, 建议池滩、池埂可用网片
铺一下,增加螺蛳养殖的适应面积。 还有一个办法:用网片竖在鱼池四周, 进一步提高螺蛳
四、螺种选择:① 外观要求:螺蛳尖短小膨大,壳质带微刺,魇略带红色;② 60-100 粒/斤;③质量要求: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无病,无伤,无虫。
规格要求:
五、放养时间: 待药性消失后, 在清明前 15 天开始放养, 也就 3 月 20 日左右放养结束。
六、放养密度:一般池塘放养 质特别嫩,肉质特别肥厚。
; https:// ;
张晨光是剧中压倒性的总统,华丽而节俭,可以详细看出他妻子的特殊情感。 这是娱乐,而他们出色的演技,很多骨的老戏产生硬经典人物观众在屏幕前忘了,但上一代几乎所有的演员,他们只能在电影中存在和电视作品中几乎是更重要的,因为低调的一部分,看拍摄电视和比较,因为在娱乐圈,他们的交通 发展的最大的明星之一的任何其他屏幕的流动,另外骨现有剧没有出现,他们没有被遗忘是真人秀节目这么多的广播许多观众对年轻明星的日常生活充满好奇,很多网友都对老人很好奇。日常生活怎么样? 然后,在现有技术邀请三位艺术家,他们包括台湾演员,年轻人的目标是体验生活是令人印象深刻,他来到了火箭,火箭,很多人进入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但只要我看到他,你就知道他的工作,他是 [m09A8B]他对前蒙古人的角色的诠 释,特别是明也很好,无数车轮粉,用于维护和管理,很多让人们想要那个老板。 其实,出道以来的火箭,这得益于其完整的垂直形状,他创造了可以说是专业家具总裁的总统多霸道的角色,他持有的智慧头脑的类型的角色,高富帅成熟版的气质。 虽然节目已经不可避免地推出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日常生活中的“霸权主席”曝光记录,但是上海的豪宅装修并不是太华丽,而是给人一种微妙的印象。 这个节目的主要曝光是他的行李寄存,并间接向观众透露他是一个特殊的爱好。 张晨光非常节俭,他老了。经过36年的工作,他的服装保存完好。没有张晨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运气。 其中一件衣服特别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件明亮的西装外套,这是我妻子给的第一件礼物。已经35年了,但这是我妻子的意图。他不愿意失去它。在这个细节中,他可以看出他多么爱他的妻子谢美晖。 我告诉我的妻子她已经送了396朵玫瑰花,她为她的妻子准备了99朵玫瑰,直到她的四岁生日来庆祝她的生日。那时,她终于同意追求她并娶了两人。 从那时起,Janggeul就扮演婚外情,因为他在与总统总统的戏剧中扮演了一个戏剧,并且有很多红色。当然他有一个诗人的谣言。斯梅海无条件张晨光,张晨光喜欢他的家人,我不这么认为。甚至开玩笑说,大陆的情妇太贵了,买不 起。现在他似乎真的爱他的妻子。让晨光的性格真的很好,如何为一个家庭成员,他的冰箱结婚工作的时间?在这个节目中,张晨光在家里的冰箱里介绍了东西,人们又一次谈到了自己的爱好。 但在冰箱里,毕竟,有食物的保质期,但吃了节俭的火箭部分是少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2014年日产鳕鱼的袋子,话少的人,章,节俭是一个很好的过期食品我不能忘记。 骨这个老戏像火箭,和很多,而且他们那种低调的演员,而如今,却在那个时代不同,可以接收,教育和文化,以显示火箭如此怀旧的表现,所有的生活和性格感恩的心态不知道有多少好,所以难得在今天的娱乐界,演员,最后各章 节的服装,我想离开背包,但我想每个人都会真的啊吃鳕鱼,是我。
殖主要以管理清明前后排的一批螺蛳, 它排卵与鲫鱼一样, 是分次分批排卵的, 成熟一批排
一批。一般仔螺经过 2-3 周后开始吃食。我们此时投喂饵料可以与夏花培育同时进行。根据
螺蛳生物学食性, 螺蛳与白鲢一样主要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水中的腐植质
(包括豆浆豆饼菜饼
屑),是通过水的过滤达到摄食作用。大家知道螺蛳过多,水质就会变清,甚至还会出现乳 白色的水色,此时说明水质变坏,出现这种情况后,特别是发夏阶段,第一要换水;第二要
20-30kg/亩,最好每亩套养 2-3 斤田螺,培养出的螺蛳壳
七、夏片放养:以吃食鱼为主(草、鲫、鳊)池塘放养, 尾/亩青鱼,规格 10 尾 /斤,控制螺蛳数量。
八、投喂饲料及水质管理
0.5-0.8 万尾 /亩。另外配养 3-5
一般螺蛳属多次产卵,一年有两个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后,二是秋季。我们螺蛳养
5-6
月份后,可以先把大螺蛳捕出(种螺) ,至 8 月份后,逐步起捕上标准的螺蛳,今后看螺蛳
生长情况 10-15 天依次起捕。
十、日常管理
谷姚养殖网:
⑴巡塘:每天看鱼吃食情况,看水中是否缺氧。如缺氧要及时开动增氧泵或换水,因为
水中含氧低于 1.5mg/l,螺蛳就开始死亡,另外水温超过
多投喂豆浆、 豆饼浆或者全池泼洒发酵的有机肥料。 在投饲施肥上要实行少量多次原则。 如 浮游动物过多, 可以使用少量的晶片敌百虫控制。 夏花培育结束后,在投喂饲料上,用菜饼
或豆饼作为最佳饲料, 在水质管理上, 一定要保持水质肥活爽嫩, 进行看水施肥, 看水投饵。
九、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在养殖期间,要提高螺蛳产量,要实行捕大留小原则。到
养殖面积。
二、池塘清整:池塘选择后,要进行鱼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过多淤泥,特 别是滩脚上的淤泥,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吸泥处理。
三、池塘消毒: 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钠清塘, 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 但以 生石灰为最佳,用量是有水( 30-50cm)100-150kg/亩,无水 50-75kg/亩。生石灰清塘有以下 好处:① 增加 PH 值;②增加 Ca质;③可以调节水质;④ 可以进行杀毒杀菌。
网。
谷姚养殖网:
; https:// ;
; https:// ;
; htt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