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机械工程是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生产及维修的工程学科。
这学科要求学员对应用力学、热学、物质与能量守恒等基础科学原理有巩固的认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静态和动态物质系统,创造、设计实用的装置、设备、器材、器件、工具等。
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可应用于汽车、飞机、空调、建筑、桥梁、工业仪器及机器等各个层面之上。
——维基百科这个专业可分为以下几个分支:(1)能量,主要涉及的学科有:能量、摩擦、燃烧、流体这几大类。
一般需要物理、燃烧学、传热学和热力学、摩擦学和流体力学背景。
(2)材料,主要涉及机械领域内的纳米微米材料,聚合工程,生物机械。
一般需要工程材料学、材料力学和固体力学背景。
(3)制造,主要包括设计和制造两大方向。
一般需要计算机语言、力学、计算机画图设计能力。
(4)系统和控制,从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应用两方面来研究控制科学和工程包括机器人,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与自动控制,微电子系统。
一般是需要计算机语言、应用数学、编程能力,同EE,CS结合紧密。
(5)声学和震动、光学,主要包括:激光技术、光电测量,声音动力学、公路噪音控制、震动,一般物理、材料、数学、计算机语言和测量方面的背景。
从上面可以看出机械工程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专业,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
那么,什么背景的人可以申请这个专业呢?从MIT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We expect an applicant to have earned a bachelor's or a master's degree by the time he/she registers in ME. Most incoming students will have a degre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 some related branch of engineering. The department's admission criteria are not specific, however, and capable students with backgrounds in different branches of engineering or in science may gain entry.”也就是说有较强的工科背景的学生基本都能申请ME。
对机械专业的认识

对机械专业的认识一、专业简介:机械工程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紧密,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制造物质财富和提高文明水准的重要学科。
.在科学和技术的开展史上,从人类有史以来,就成为生产活动最为关注的学科,第—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当前的信息革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同机械工程的开展有紧密关系。
随着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飞速开展和相互交叉,渗透,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本学科根底,拓宽和开展了本学科研究领域,并促进机械产品日益向周密化、高效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技术集成化等方向迅猛开展。
本学科研究领域包含机械根底理论、各类机械产品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制造技术、检测与操作、自动化及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根底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操作、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周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治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于一体,以“机电一体化操作〞、“先进制造技术〞为特色,以实验环境、实习基地为根底,以教学改革为导向,以优良的教师队伍为主体,培养了大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中能采纳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并结合微电子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现代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治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根底、机械制造根底、现代操作理论、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治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根底理论课程。
我的认识:我所读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第—次了解这个专业是在高考填报自觉指南上,在此之前我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我上高中时特别关注的似乎是像销售或效劳之类的,毕竟关系到将来的就业问题,所以经常看到的就是那些媒体各方面说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填报自觉那几天同学们都相互通商量一下什么专业好一点,那时候说的最多的好似是数控,机电一体化,电气类的,对现在所学的这个专业闻所未闻。
机械工程学科介绍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法 3)系统科学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2 知识、能力、素质 3.2.1 认知能力 3.2.2 主动实践能力 3.2.3 创新能力
3.3 研究型教学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4.1 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领域——特定的学科子域 子知识领域——知识领域独立的主题模块 知识单元——子知识领域独立的主题模块 知识点——知识单元内的具体内容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知识结构与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 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知识结构与能力
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 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 会的影响
1、概述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 程学会、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 《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规划机械专 业乃至相关课程的内容。
2、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涵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
2、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4.2 机械工程教育知识领域
1)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 2)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 3)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 4)计算机运用技术 5)热流体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Flexsim能应用于生产系统、物流系统建模、 仿真及优化以及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2024-01-03
目录
• 机械工程概述 • 机械工程的核心课程 • 机械工程的应用领域 • 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 机械工程师的职业前景
01
机械工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机械系统、设计 、制造、运行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特点
机械工程涉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 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制造业等, 需要掌握数学、物理、工程图学、材 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描述
机械设计基础涉及机械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分析、优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 机械设计基础,学生可以掌握机械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为机械工程学 科的专业课程提供支持。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
总结词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和技术。
详细描述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涉及机械制造的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机械制造 工程基础,学生可以了解现代机械制造的工艺和技术,为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提供
热力发动机
研究热力发动机的原理、设计与优化 ,提高热力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新能源技术
研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 开发与利用技术。
农业工程
农业机械设计
农业灌溉技术
研究农业机械的原理、设计与优化,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研究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 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生物技术
农业信息化
应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 低农业生产成本。
船舶材料
研究新型材料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提高船 舶性能和耐久性。
船舶制造
涉及船体焊接、船舶涂装、船舶动力等工艺 流程的优化和管理。
船舶推进系统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简介机械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维护等领域的工程学科。
它关注如何应用物理原理和科学知识来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
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最新的机械工程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
学科方向机械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1. 机械设计与制造:这个方向主要关注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
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并了解机械制造的不同工艺和技术。
2. 自动化与控制:该方向着重于机械设备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方向关注能源转换和利用。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热能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流体力学与热传导:该方向研究流体力学和热传导现象,并应用于设计和分析流体和热能系统。
研究内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研究一系列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工程原理。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课程:- 工程力学:涉及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分析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 机械设计: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械零件设计、机构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等。
- 热力学和热能转换:研究能量转换和热动力系统,包括热力学循环、热传导和传热设备等。
-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基本的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建模和分析、控制器设计和实现等。
- 制造工艺学:研究不同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包括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
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拥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在制造业、能源行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就业岗位:- 机械工程师: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 自动化工程师:设计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
- 热能工程师:设计和优化热能系统。
- 流体力学工程师:设计和分析流体和热能系统。
机械工程(领域代码085201)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00. 20. Martin Philip Bendsoe , Ole Sigmund. Topology optimization-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为 32,其中学位课程 20 学分,非学位课程 10 学分;必修环节 2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
附表。
五、学位论文
机械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必须要有明确
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要通过文献阅读、选题开题、中期进展等过程。
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领域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
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试验技术、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
位证书。 六、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主要时间安排表 详见培养方案说明。
七、推荐阅读的重要书目、专著和学术期刊:
1. 张根宝.自动化制造系统(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黄长艺.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汗青.设计与法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设计管理协会(DIM).设计管理欧美经典案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实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王秀凤等.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7. 殷国富.Solidworks2004 模设计实例精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 刘飞.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杨文玉.数字制造基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 肖刚等.机械 CAD 原理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 余跃庆.现代机械动力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2. 桂定一.机器精度分析与设计.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李诚人.数控化改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 张学仁.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5. 张洪武.有限元分析与 CAE 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 曾攀.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7. 闻邦椿.振动机械的理论与动态设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8. Cottrell J.Austin,Hughes Thomas J. R., Bazilevs Yuri. Isogeometric analysis: toward integration of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机械工程(英文)名称: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机械工程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研究和解决各类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应用并融合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对机械结构、机械装备、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进行研究, 研制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科研活动需求的产品和装置,并不断提供设计和制造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以及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使能技术的特性,它是发现规律、尤其是改造世界的强有力工具。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微机电工程等。
机械工程学科是最早和最基础的工程学科之一,从石器时代制造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的智能机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当前的信息革命,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同机械工程学科有密切关系。
在牛顿力学建立和蒸汽革命以后,1847年世界首个机械工程师学会在英国成立,标志着机械工程已走向一个独立的学科。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机械电子的理论和技术发展一直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铁道交流时代;公差互换性等理论,带来了福特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而火车、汽车等车辆生产实践,催生了车辆工程学科专业。
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机械工程学科经历数百年辉煌以后,其内涵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机械工程学科不断吸收自然科学和其它应用技术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新的工程领域也为机械工程学科提出了新的需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带来了数字化制造时代。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机械工程学科以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学院、高速切削工程中心为基础,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41人和讲师45人。
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级高速切削工程中心,有10个教学科研实验室,14个科学研究所。
在该领域我们已取得科研成果6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直蚌线无连杆发动机、CX300型数控车铣加工中心、高频焊管生产线及其关键设备“高精度定尺飞锯机”和“卧式螺旋活套”、多功能动平衡测试仪、4M12-78/34氧气压缩机、雷管自动装配与检测技术、C D Q 专用电磁振动给料机等。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高速切削及数控装备技术:高速切削机理研究;面向高速切削的刀具技术研究;高速车铣原理及车铣加工技术研究;薄壁回转体零件和大型回转体零件的高速车铣加工技术研究;复杂曲面的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研究;数控高速精密机床的开发研究;高速锯切机床的开发研究;机床的振动及动力学研究;机床结构件的有限元分析;电主轴技术研究。
2.网络化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产品建模与Cax/DFx技术;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 PDM技术;异地协同设计技术;制造企业信息网络技术;快速产品设计和开发网络技术;由独立制造岛组成的产品制造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和用户服务网络技术;制造工程信息通信技术; CAD/CAM集成一体化技术研究;CAI应用技术技术研究等。
3.新材料精密及特种加工技术方向:各类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高硅铝合金等非铁类难加工材料和新材料的精密高效切削加工及其刀具技术研究;复合材料及硬脆材料的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研究;金刚石膜等新型功能材料的超精密抛光技术研究;超硬材料刀具及刀具涂层技术研究;微细切削加工及其刀具技术。
4.信息元器件制造及其装备技术: IC晶片集成平坦化抛光技术研究;电子陶瓷薄膜动压悬浮流延技术研究;IC封装超细线印刷技术和POP壁障的滚压加工技术研究;IC与MEMS 的CMP集成平坦化技术;PDP壁障层的流延与微加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简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该学科主要以现代工程机械和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工程机械和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检测与维护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专业和学科围绕“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这两种对湖南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机械产品,开展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形成了“机电系统建模与控制”、“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及可靠性设计理论”、“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车辆安全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从系统建模、结构优化、可靠性设计三个方面研究工程机械及工程车辆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从机电一体化技术集成的角度,研究工程机械及车辆中微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管理等与机械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在机械制造方面,主要从CAD/CAE/CAM技术集成的角度研究机械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着重研究车辆安全设计、车辆与环境作用的机制及安全控制工程领域,着重研究车辆安全设计、车辆与环境作用的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
在上述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和专利,如某大型工业轧机辊系及液压自动厚控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结构拓扑与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微波加热修复设备、水泥路面超高压水射流破碎设备、车辆碰撞能量吸收机理、车辆智能耐撞与避撞技术等,年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多篇。
近五年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型专利6项。
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
四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均为所在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术团队中有博士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26位,年均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人,已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条件。
本学位点现有导师20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7人。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与计算应用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
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扎实肯干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技术文献,撰写论文及简单会话,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毕业后可胜任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及产品开发的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机械设计及理论
(1)现代筑养路机械设计理论及设备
主要研究新原理、新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为现代工程机械提供创新设计原理和技术。
研究筑养路机械设计理论及设备产品结构,提高其性能参数,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的广泛适应性、作业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和机械使用寿命。
(2) 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主要研究工程液压系统流体脉动与冲击产生机理、传播特性、减振机理,研究液压系统振动控制方法与技术。
(3) 机电液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以提高工程机械系统可靠性、动力性、安全性、效率及环保等使用性能为目标,研究机电液系统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和仿真技术,为现代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的性能评估、优化设计、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寻找改善现代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设计的途径。
(4) 现代机械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
以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为目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复杂机械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复杂机械系统新的设计途径。
(5) 机械CAD/CAE/CAM
研究工程机械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技术和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基于特征建模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化设计系统,并针对CAD/ CAE/CAM集成中的产品信息建模技术以及面向实际应用的CAD/CAM集成系统进行研究。
2. 机械电子工程
(1)机电液系统模型辨识与状态监测
主要针对工程机械及大型工业设备,研究机电液动力学系统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模型辨识和状态监测的理论和技术。
(2) 机电液系统集成与控制
以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为对象,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结构、驱动与控制的创新设计,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理论。
(3) 流体传动与控制
主要针对工程机械及其它机电液系统,基于流体传动与控制原理、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虚拟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流体传动计算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节能技术,液压及流体技术的可移动应用技术等。
(4) 精密测控技术
主要研究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现代公差技术、在线测量及监控技术、精密工程及仪器。
3. 车辆工程
(1) 车用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与排放控制
基于建模仿真和电子技术开展汽车排放控制,运用控制理论和单片机技术,为优化在用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手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 汽车安全集成技术
考虑汽车车身结构及其各子系统的瞬态冲击响应特性,将人—车—路作为一个动态耦合系统,进行车辆安全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基于建模仿真和电子技术开展汽车主、被动安全控制,运用控制理论和单片机技术,为优化汽车主、被动安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手段;研究结构拓扑和布局优化的理论与新方法,为提升车辆零部件和结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3) 汽车电子控制理论与技术
运用现代测控理论知识,结合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和试验研究等手段,展开现代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和电子控制防抱死系统等方面的电子控制的理论与建模、系统抗干扰技术及相关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