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
大连市总体规划

市域轨道交通 规划“两纵两横”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服务和引导北部地区的发展。市域轨道线路, 采用中低运量市郊铁路系统建设。 市域客运枢纽 1.一级客运枢纽:南关岭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大连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大连金 州湾国际机场综合客运枢纽。 2.二级客运枢纽:大连港综合客运枢纽、金州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高铁登沙河站 综合客运枢纽、羊头洼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高铁普兰店站综合客运枢纽、瓦 房店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高铁庄河站综合客运枢纽、长兴岛客运站综合客运 枢纽等。 3.三级客运枢纽:花园口客运站、皮杨客运站、旅顺客运站、北岗桥客运站、金州 中心客运站、开发区客运站、小窑湾客运站等。 市域货运枢纽 市域货运枢纽由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及货运站和城市配送中心构成。 1.物流园区 建设金州湾国际机场、二十里堡、旅顺羊头洼、长兴岛及太平湾等物流园区, 扩建大窑湾港国际物流园区,形成服务于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大型、多功能、 综合物流园区。 2.物流基地及货运站 规划建设开发区、金州、瓦房店、普兰店、庄河、旅顺等物流基地及货运站。 3. 城市配送中心 在中心城区建立生活服务及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在金州、开发区、长兴岛、花 园口建立为生产和经营服务的配送中心。
中国足球之城
六、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格局建设 构建“两横一纵、五大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体系。 1.“两横”:指北部芙蓉山、鸡冠山、桂云花山、老 边山与高丽城一线构建的北部山地生态安全防护带和 连接成山头、金石滩、大黑山与荞麦山的城市生态安 全防护带。 2.“一纵”:指沿瓦房店市高丽城、阴凉顶子和普兰 店南台至金州区大小黑山、旅顺老铁山一线构建的生 态防护带。 3.“五大生态廊道”主要依托市域五条汇水面积大于 500平方公里的主要河流,包括复州河廊道、大沙河 廊道、碧流河廊道、庄河廊道及英纳河廊道。
大连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和布局情况-精品文档

13.9 19.7 17.1 16.7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20413
4465 2591 11679 3534 7391 10352 -7005 12230 5130
10.3
18.3 -23.1 21 21.8 24.3 -22.9 20.5 13.6
22316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7.3 6.5 5.2 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40 1302 1451 --
21.6 8.4 11.6 --
4554 3503 2393 3414
30 23.4 17.6 10
600 722 982 1162
15.1 26.5 18.4 12
312 406 608 565
4141
702 51 106 126 228 573 379 173 640 104
19.4
23 16.6 35.2 21 25.9 25.8 53.9 31.2 22.2 40.4
2455
427 23 48 58 117 309 230 23 415 61
20.2
20.7 13.1 18.4 9.2 34 24 65.5 13.3 17.5 49.1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9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 800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 口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 融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

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包括长兴岛片区和西中岛片区,规划面积77.1平方公里,将构建炼化一体化为龙头,碳一化工、氯碱化工、海洋化工为支撑的石化产业体系。
同时,承接大连城区、大孤山等相关区域石化产业调整和转移。
近年来,大连一直致力于石化产业的园区化、基地化。
国家发改委关于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的批复是国家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对大连长兴岛发展石化产业的进一步肯定和推动,标志着城区、大孤山等石化企业的整体搬迁正式纳入国家产业发展规划,也标志着以西中岛为核心的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已纳入国家石化产业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当中,成为国家新一轮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核心承载区域,大连石化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发改委在批复中要求,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大连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布局、陆海联动、安全环保、开放合作的原则,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思路,建成功能分区明确、产业结合紧密、项目布局有序、公用工程统筹、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和谐、管理服务高效、民众关系融洽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打造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推动环渤海地区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实施将改变大连石化产品以油品加工为主的结构,向中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链拓展,成为未来大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同时将迅速提升长兴岛石化产业园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等龙头石化项目以及关联产业项目的集群发展。
预计到2020年,园区炼化一体化能力可达到5000万吨,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为尽快迈向万亿元产值,建成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和谐、管理服务高效、民众关系融洽,比肩新加坡裕廊、美国休斯敦等世界一流化工园区的石化产业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滨海名城:塑造自然景观、历史风貌与现代气质相交融的滨海城市特色,建 设面向国际的旅游名城、文化名城、体育名城和宜居名城。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本版总规:
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 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 滨海国际名城。
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家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对大连的要求,
可以替代 “港口城市”的提法。
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大连已从“门户”走
向“中心”,本次规划经深入分析认为,大连应成为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高 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制造业中心之一。可以用“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来概括。
城市发展分目标:
区域中心、创业基地、生态城市、滨海名城
区域中心: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龙头、环渤海地区 协作平台和东北亚地区战略节点。
创业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以绿色产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 为引领、以集群发展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原材 料工业为支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 改善民生、以人为本
2007年
大连 天津滨海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
深圳特区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 改善民生、以人为本
2007年
大连 天津滨海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
深圳特区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城市发展总目标:
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实现经济发 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 发展目标。 将大连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 集群高端、具有较强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东北亚重要 国际城市。
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城
市环境优美、滨海特色尤为明显,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下大连 应依托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大连等市核规划心局竞中争国力城市,规建划设设计滨研究海院国际大连名市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市域常住人口规模预测
旅游型 旅游型 商贸型 工业型 商贸型 综合型
工业型 旅游型 综合型
综合服务 型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战略
发展目标:
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创新机制为保障,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带动人口 集聚,推动城市组群化发展,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功能结构合理配 置、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城乡 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
用地规模: 现状:2009年,城市建设用地387.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06.3平方米。 预测: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49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99.2平方米。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大连市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大连市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刘岩各位博士、各位同学:下午好!我很高兴有机会就大连市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希望各位对中小企业问题多加关心和研究,共同促进大连市的中小企业发展。
我准备谈三个问题。
一、大连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市现有中小企业 8.1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大连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一是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安臵就业和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
从市统计局普查资料看,大连市中小企业安臵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5.8%,近年来,我市下岗、失业人员达35万人次,其主要流向是中小企业。
二是中小企业产业布局相对均衡,行业结构比较合理。
我市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六个行业:第一是以都市型工业为主要特征的消费类产品制造业,如:服装、医药、旅游工艺品和食品制造业;第二是以为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为主的机械制造业;第三是以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流通业和服务业;第四是以精细化工、农药和日用化工品为主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第五是以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建筑业、建材制造业;第六是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器件制造、软件制造业。
三是中小企业正在快速进入高新技术领域。
在我市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领域或行业中,中小企业发展明显加快。
海辉科技、三仪生物、三环复合材料等一批新兴科技企业正在快速壮大;美罗药业、环宇通信等一批骨干企业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振邦涂料、路明发光材料等一批知名高科技项目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大森数控、三高科技、鸿基新材料等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经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大森数控已成为我国中档以上数控系统的最大生产基地。
四是一批具有拉动效应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
2004年国家下达了两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在我市入选 45个项目中,中小企业项目占了30个。
在两批国家高技术项目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中,我市入选27个项目中有18个是中小企业的项目。
大连特色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辖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进驻,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连成功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如汽车制造、物流、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大连特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连特色产业现状分析1. 大连汽车制造产业: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一些国内外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如奥迪、沃尔沃和长安等。
然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饱和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大连的汽车制造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转型升级的需求。
2. 大连物流产业:由于大连地处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位置,并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大连的物流产业一直是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大连的物流产业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
3. 大连信息技术产业: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信息技术中心,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条件。
大连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如软件开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
然而,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大连的信息技术产业仍然存在一些差距,需要加强创新和国际合作。
4. 大连金融服务产业:随着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大连的金融服务产业逐渐兴起。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拥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
然而,大连的金融服务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人才短缺和行业监管不完善等。
二、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 创新驱动: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大连特色产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创新驱动将成为大连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政府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需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
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

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大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大连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幸福生活,更关系到全体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发展。
大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化进程,增强区域竞争力。
乡村振兴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
大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等措施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1.2 大连乡村振兴现状分析近年来,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渐展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大连乡村振兴的现状呈现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较低,农村人口流失严重。
大连乡村振兴中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
一些乡村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大连乡村振兴实施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支持不充分、人才流失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大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措施。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渠道;推动农村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农业、懂经营、懂技术的新农民;加强乡村环境治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只有全面提升大连乡村振兴的实施水平,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2. 正文2.1 加强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指导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2 3 4 5 船舶 重型装备 汽车及零部件 轴承 石化通用 行业名称 2015年 1000 800 1000 550 630 2020年 1500 1300 1500 800 850 序号 6 7 8 9 10 行业名称 机床工具 电工电器 轨道交通 环保装备 其他 2015年 450 480 240 50 1800 2020年 800 760 400 100 2500
1.2.1地区生产总值
2012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 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完成 75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5690亿元。 全市GDP高于全国水平4.3个 百分点,进一步突破6000亿 元大关,达到6150.1亿元, 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 名第七;实现全市口径一般 预算财政收入651亿元,同比 增长30%,高于全国水平5.2 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 级城市中位列第XX。
2.1.2装备制造业
大连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 70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实现工业增加 值2100亿元。打造船舶、重型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轴承、 石化通用设备等5个产值规模500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实施2000个以上建设项目,总投资额2500亿元, 新增产值4000亿元。
1.7对外开放
1.实际使用外资连续3年超100亿 美元,连续4年位居副省级城市 首位。累计引进内资5706亿元。 2.一批重大内、外资项目相继落 户大连,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 百强企业381家。完成了41个海 外并购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3.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1.5%。出 口市场扩展到全球196个国家和 地区。 4.旅顺、长海获准扩大对外开放。 长兴岛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1.3.1区域布局
2012年,新市区与渤、黄海组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62%,县 域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于全市2、 13和3.7个百分点。 1.整合成立金州新区、普湾新区,拓展高新区、保税区、长兴岛 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发展空间,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 达到19个; 2.钻石海湾、生态科技创新城、高新区“一带多园”、旅顺绿色 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 3.普湾新区“十大园区”初步形成。 4.金州新区“十大产业园区”载体作用突出 5.保税区汽车物流城产业架构基本形成; 6.长兴岛世界级石化产业园区、花园口新材料和生物产业基地、 瓦房店风电产业基地、庄河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加快。
2010年度增加值 2011年度增加值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现代装备工业 船舶制造工业 电子信息工业 石化工业
1.9.1重点产业园区
1.9.2重点产业园区
1.9.3重点产业园区
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
1.装备制造业 2.新能源发电 3.石油、化工 4.港口、物流 5. 轨道交通 6. 汽车产业 7.商贸、旅游 8.海洋工程产业 9.金、普新区
目
录
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二、产业规划、布局及发展情况 三、大连分行区域信贷政策申请
一、大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1.城市布局 2.地区生产总值 3.区域布局
4.“三个中心”建设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结构调整经济转型
7.对外开放
1.1城市布局
大连处于东北亚经济区 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 区域,是东北、华北、 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 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 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全市现辖六区、三市、 一县,另外还有5个对外 开放先导区(大连经济 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保税区、长 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花园口经济区,其中前 四个均为国家级开发 区)。
到2020年,大连装备制造业产值实现超万亿元的目标。
2.1.3装备制造业
大连是东北地区重要 的工业城市,尤其是在石 化、电子、机械加工制造 等传统工业领域基础雄厚, 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骨干 企业。 近年来,面对以服务 外包、服务贸易、高端制 造和技术研发环节为重点 的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趋 势以及国内产业“南资北 上”的契机,大连市结合 自身传统产业发展基础, 借力于国家政策扶持优势, 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 心放在引进高端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项目上。
1.3.2区域布局
1.4“三个中心”建设
1.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已经形成。 “一岛三湾”核心港区建设加快, 2012年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 万标箱,增幅位居沿海规模以上港口 首位。 2.国际物流中心功能不断完善 大窑湾保税港区功能向东北腹地延伸, 建设大中型内陆港15个,开通集装箱 铁路班列7条。培育引进物流及相关企 业3500余家。煤炭、粮食等国际性交 易中心正式运营。 3.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全市各项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引进 和新设各类金融及融资机构315家。跨 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全省60%,金融 中心指数位列东北第一。
2.2.2新能源发电
2.2.3新能源发电
2.3.1石油、化工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 ——强化主轴大连—营口—盘锦主轴是哈大和东北沿海两个一 级发展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 化工等产业。石化产业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 有机材料,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培育形成若干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城市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现价) 亿元 大连 青岛 宁波 广州 ±%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额 亿元 ±% 进出口总额(海关口 径) 亿美元 ±% 出口总额 亿美元 ±%
8700 12663 11848 15807
25 20.4 17.9 12.9
东北振兴规划 ——石化产业要向炼化一体化、精细化、园区化发展,重点 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学品等高端石化产品, 适时启动大连长兴岛炼化一体化等项目。
2.3.2石油、化工
发展情况:
——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有1300万吨/年炼化一体、 150万吨LPG制乙烯、精细化工基地、甲醇制烯烃(MTO)、渣油制 烯烃、低碳烃综合加工、合成橡胶、浓海水综合利用等29个项目, 总投资约2861亿元。2012年上半年启动和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及公 用工程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694亿元。引进国电电力、日本 日立、伊藤忠、西班牙百菲萨、法国苏伊士、新加坡胜科、日本大 阳日酸、挪威奥德菲尔等世界500强企业。 ——松木岛化工园区:累计签约企业61家,投资总额达249亿元, 其中以大化集团、大染集团为产业上游的企业就有20多家,初步形 成海洋化工、合成气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完善的产品链条。 2012年预计实现产值40多亿元。 ——大孤山石化产业
33690 37971 43339 447639
7.3 6.5 5.2 5.3
640 1302 1451 --
21.6 8.4 11.6 --
4554 3503 2393 3414
30 23.4 17.6 10
600 722 982 1162
15.1 26.5 18.4 12
312 406 608 565
2.2.1新能源发电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 ——加强能源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应能力。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大连红沿河二期工程 建设。
东北振兴规划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国家有关规划要求,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稳妥发展核电,建成红沿河核电站一期 工程,推进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实现突破 5000亿 实现突破 3000亿 实现突破 6000亿
2011年
GDP稳步增长,增长率如下:
33%
20%
34%
100%
过去5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 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9%;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24.8%。
1.2.2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十五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13.9 19.7 17.1 16.7
深圳
厦门 哈尔滨 沈阳 西安 武汉 南京 成都 长春 杭州 济南
20413
4465 2591 11679 3534 7391 10352 -7005 12230 5130
10.3
18.3 -23.1 21 21.8 24.3 -22.9 20.5 13.6
22316
2.1.1装备制造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做强优势工业壮大先进 装备制造业。大连重点发展发动机、城市轨道车辆和大功率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数控机床、制冷设备、特种轴承基础件; 石油装备、冶金成套装备、风电设备及港口和机场仓储物流 装备等大型成套设备。
东北振兴规划 ——依托骨干企业,强化自主创新,重点建设 大连重型机械、通用成套设备产业基地;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
日本
韩国
东盟
六大主要出 口市场
美国
欧盟
香港
1.8四大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船舶、装备、石化、电子“四个基地”工业增 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1.6%、31%、23.2%和17.5%。2011年 “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1646.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全部增加值的66.2%、同比增长14.4%,其中现代装备工 业增加值785.5亿元、增长24.9%,船舶制造工业增加值235亿元、 增长21.5%,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5.9%,石化 工业增加值508.5亿元。
15654 ----17333 -----
1
12.4 ----17.8 -----
2257
647 ----------
0.3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