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国文1,张丽萍1,龚靖2,白利涛1,冯朋1

(1.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2.成都龙泉高科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鱼腥草资源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R93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6-0158-02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ZHAO Guo-wen1,ZHANG Li-ping1,GONG Jing2,BAI Li-tao1,FENG Pong1

(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igong643000,China;

2.Chengdu Longquan High-tech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o.LTD.,Chengdu610100,China)

Abstract:Flavonoids are natural medicines which have broad applied prospect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major sources of flavonoids.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each technology were analysed to provide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as references.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flavonoid;extraction;separation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现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1]。鱼腥草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槲皮素和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甙、金丝桃甙等。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等行业。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植物中获得,所以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关注从植物中提取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鱼腥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居多[2],而且易于大量栽培且栽培技术成熟,资源极其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来源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利用鱼腥草提取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能合理地利用鱼腥草资源,更好地提取分离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现针对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

1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水提法

水提法适于鱼腥草黄酮甙类物质提取。该法成本低、对环境及人类无毒害,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但提取杂质(如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等)多,提取效率低,现在很少单一使用该法。戴伟锋等[3]研究了鱼腥草中总黄酮的热水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0,提取时间45min,提取温度90℃,提取次数3次。邱江匀等[4]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鱼腥草中的黄酮,需煎煮3次,每次提取需30min。

1.2有机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杂质极性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有机溶剂,其选择性好、渗透性强、浸出率比热水法高,但提取产物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不高,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有污染[5]。一般游离甙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黄酮甙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的溶剂,故高浓度的醇(如90%左右)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醇水溶液适宜提取甙类[6]。叶春等[7]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鱼腥草叶中提取总黄酮,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乙醇浓度50%,固料比1∶30,其黄酮提取率可达92%以上;与热水浸提法的比较试验表明,用乙醇提取鱼腥草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水提法。游见明等[8]用乙醇溶液浸提鱼腥草粉末,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1∶20,提取时间65min,提取温度70℃,可得黄酮含量为47%。

1.3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9],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能力,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

收稿日期:2010-11-28

作者简介:赵国文(1972-),男,硕士,工程师,E-mail:zhhbjzgw@ https://www.360docs.net/doc/2d7924480.html,

通讯作者:张丽萍(1964-),女,硕士,教授,E-mail:zlp666111@ https://www.360docs.net/doc/2d7924480.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158

溶出。该法具有操作方便、无需加热、保护热不稳定成分、省时、提取率高等优点,但是目前尚处于小规模试验研究阶段,要用于大规模生产,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有关工程设备的放大问题。顾瑶华[10]对鱼腥草中槲皮素分别用3种方法提取(用甲醇回流提取2h;用甲醇浸泡,然后超声提取30min;用甲醇索氏提取至无色),试验表明超声提取效率较高。吴景林[11]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鱼腥草中槲皮素进行提取,超声波提取50min,与回流法需要4h相比,更省时。

1.4微波辅助萃取法

微波辅助萃取法是让微波直接作用于分子,使分子热运动加剧,相互碰撞、挤压,从而引起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使其穿透到介质内部,快速破坏细胞壁,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体系中迅速地分离提取出来[12]。此法操作简便省时,具有高效性和强选择性,溶剂用量少、产率高,产物易于纯化[13],浸出过程中材料细粉不凝聚、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法易凝聚、糊化的不足;但是不利于热不稳定性物质的提取,提取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提取率反而降低。陈斌等[14]利用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提取鱼腥草中槲皮素进行研究,微波辅助萃取的时间从30min缩短为4min,槲皮素的提取效率比超声提取高。

1.5酶解法

近些年来,随着酶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了酶的特性开发了新的提取方法。酶解法是利用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只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不破坏有效成分,有利于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此法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其提取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克服了活性成分在高温下易分解破坏的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对环境无污染的提取方法[15],一般要与其他提取方法联用,不足之处在于提取时间较长。王白强[16]采用0.6%纤维素酶和0.2%果胶酶对鱼腥草进行酶解处理,在40℃、pH值为6.0条件下,酶解120min,鱼腥草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6%,而未用酶解的传统工艺,其得率仅

0.8%。

1.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随着国际上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迅速发展,用该技术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愈加广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点,对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从而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法适合于萃取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剂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质,静态法适合于萃取与样品基体较难分离或在萃取剂流体内溶解度不大的物质[17]。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CO2,因为它具有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临界压力适中、临界温度接近常温、不影响萃取物的生理活性、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易回收、无环境污染、价格便宜等优点[18]。该法提取率高,无溶剂残留污染,对热敏性物质不易破坏而保持天然特征,但生产成本高,对极性较强的物质溶解能力不足,目前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19]。2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2.1聚酰胺吸附法

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其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的。该法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制备性分离,但是操作麻烦、耗用时间长、有效成分有损失。郭艳华等[20]用聚酰胺吸附法对鱼腥草提取液进行纯化,且聚酰胺处理后对黄酮含量的测定无影响,黄酮得率为0.586%。

2.2大孔树脂吸附法

大孔树脂吸附法是将提取液直接或经浓缩得浸膏后溶解于溶剂中,再上大孔树脂柱,以适当溶剂洗脱并收集,从而对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达到提取分离的方法。该法具有物化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好、解吸条件温和、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纯化,但是操作麻烦、耗用时间长。杨国荣等[21]将鱼腥草提取液经AB-8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总黄酮,在室温条件下,采用70%乙醇溶液400mL作洗脱剂,洗脱速度为1mL/min,大孔树脂重复使用3次后要再生,鱼腥草水提总黄酮得率为2.83%。。

2.3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高效、高选择性的固定相对液态或溶解后的固态样品进行萃取分离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样品不易被污染,固相萃取柱能再生,可以批量生产。杨亚玲等[22]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鱼腥草样品提取液后直接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2.4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主要有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此法具有操作简便、不需加热、不损坏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率高、超滤装置可反复使用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膜的强度差,使用寿命不长,易被玷污而影响分离效率。

2.5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产率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且适应于大分子、高沸点、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的分离。近年来,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广泛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3结论与展望

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很多,基本原理都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破坏细胞壁,再根据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极性及溶解性能的差异来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要根据提取物的性质、提取成本、工艺设备等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提取方法,增大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提高鱼腥草原料的利用效果。由于酶解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环境安全而无污染,符合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可作为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随着提取分离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技术也不断更新完善,总的趋势是朝

(下转第167页)

境。

3结论与讨论

3.1据统计,迄今为止发现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有200种以上[7]。有关石油及其产品的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常有报道,土壤中最主要的降解细菌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am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节杆菌属(Arc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棒杆菌属(Coryneform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t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等[8]。在大多数土壤环境中,上述细菌是主要的石油降解菌,其中最常见的是假单胞菌,其对短链及长链烷烃、芳烃均能降解,而且能使烷烃彻底降解。这些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体中,尤其是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在本试验中,5株高效石油烃降油率的菌株分别为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和微球菌属。

3.2很多研究的筛选方法通常都是在土著微生物中进行,并采用现场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降解率检测,存在驯化及筛选时间长、定量不够精确等问题。本试验从已知的可降解的菌落中筛选菌种,并采用定量模拟石油污染土壤进行降解率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且可筛选出高效菌种。试验用菌种在28℃培养降解5%石油污染土壤10d 后降解率可达51%。

3.3本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石油降解菌来说,在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时,土壤环境对石油烃降解率影响显著。本试验着重研究了盐度和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在实践中,微生物接种量、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等条件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3.4为进一步提高菌株的石油降解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1)优化培养条件,如接种量、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溶氧量、培养液pH值、摇床转数等,便于筛选出的细菌大量繁殖。(2)选择几株合适的细菌优化组合,但要考虑相互之间是否产生拮抗。(3)采用紫外线或化学方法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诱变,通过筛选平板上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的大小说明其降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构建“超级菌”。由于石油中的不同组分往往需要不同的细菌来分解,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超级菌”,提高其分解石油的速度和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子间,刘勇弟,孟庆梅.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J].化工环保,2009,29(3):193-198.

[2]汪洋;史典义,聂春雨.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生物

技术,2009,19(2):94-96.

[3]谢丹平,尹华,彭辉,等.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J].应用与环境生物

学报,2004(2):210-214.

[4]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崔丽虹,郭萍,李宝明,等.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J].生物技

术通报,2009(9):143-147.

[6]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第2版)[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1.

[7]徐冯楠,冯贵颖,马雯,等.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0(7):221-226.

[8]张鹏.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的研究[D].济南:山东

师范大学,2006.

着分离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卫.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4):367-368.

[2]边清泉,李天东,何志坚,等.鱼腥草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测

定[J].分析试验室,2009,28(5):57-60.

[3]戴伟锋,杨国荣,周强,等.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考察[J].云

南化工,2006,33(1):11-14.

[4]邱江匀,杨亚玲,杨国荣,等.鱼腥草中总黄酮提取及其抗过敏活

性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3):239-244.

[5]朱菊花.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的研究进[J].中国药业,

2010,19(7):88-90.

[6]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等.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

究概况[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3):42-44.

[7]叶春,阚健全,谭书明,等.鱼腥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食

品科学,2007,28(9):192-195.

[8]游见明,刘达玉.鱼腥草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25(6):55-56.

[9]李南薇,唐晓恩,钟银链.大豆异黄酮提取和应用研究进展[J].广

东农业科学,2010(5):118-120.

[10]顾瑶华.HPLC法测定鱼腥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中槲皮素

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5):364-365.

[11]吴景林.鱼腥草中槲皮素提取方法的研究[J].四川化工,2010,13

(1):17-21.

[12]张梦军,金建锋,李伯玉,等.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J].

中成药,2002,24(5):334-336.

[13]胡晖.翻白草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与纯化工艺[J].广东农业科

学,2010(6):145-147.

[14]陈斌,郁颖佳,归靓,等.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

腥草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35(1):142-144.

[15]王芸芸,李莉,李香玉,等.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J].化

学与生物工程,2008,25(8):49-51.

[16]王白强.酶法工艺提取鱼腥草有效杀菌成份的研究及其应用[J].

福建轻纺,2008(1):20-25.

[17]王多加,周向阳.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广东

农业科学,1997(3):40-42.

[18]钱俊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工文摘,2008

(6):35-40.

[19]朱廷风,廖传华.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

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4):66-68.

[20]郭艳华,许江扬.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黄酮类型的初步鉴

定[J].食品科学,2007,28(9):287-291.

[21]杨国荣,钱锦花,倪朝敏,等.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鱼腥

草总黄酮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9,36(5):131-133.

[22]杨亚玲,周强,刘东辉,等.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腥

草中的黄酮[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2):157-160.

(上接第159页)

!!!!!!!!!!!!!!!!!!!!!!!!!!!!!!!!!!!!!!!!!!!!!!!

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成分及研究进展

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原理及成分研究 抗氧化是抗氧化自由基的简称。因为人体常与外界接触,平时的呼吸、外界污染、放射线照射等因素会导致人体内产生自由基,过量的自由基会导致人体癌症、衰老和其它疾病,而抗氧化自由基(以下简称“抗氧化”)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危害。因此,抗氧化已成为保健品和化妆品市场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从多种类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成分及其原理出发,阐述了各界近年来利用植物对抗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一、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原理 不同的植物提取的有效成分不尽相同,同样,抗氧化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也有很多不同成分,其作用机理也有所区别,西安源森生物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 (一)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与自由基有关的酶类分为氧化酶与抗氧化酶两类,植物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体现在抑制相关氧化酶的活性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两方面。 1. 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生物体内许多氧化酶,如P-450 酶、黄嘌呤氧化酶(XOD)、脂氧化酶、髓过氧化酶(MPO)和环氧酶等,与自由基的生成有关,能诱发大量的自由基。 另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缺血再灌注时活性增加,产生大量NO而导致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许多植物提取物对上述各种氧化酶有抑制作用,从源头抑制自由基生成。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槲皮素、姜黄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抑制iNOS 的活性,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绞股蓝皂苷可以降低异常增高的XOD 和MPO 的活性,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 2. 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机体存在具有防护、清除和修复过量自由基伤害的抗氧化酶类,如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等。SOD 是体内超氧阴离子的主要清除者,将其催化分解为H2O2,但H2O2也具有氧化损伤作用,CAT 将其转化为O2和H2O。同时H2O2也可通过GSH-Px 的催化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反应生成H2O,同时生成氧化型谷胱甘肽。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提取抗氧化成分不仅能防护体内抗氧化酶,还能增强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如黄酮类中的槲皮素能减少胰岛β细胞的氧化损伤,同时还能恢复Fe2+致肾细胞损伤动物的SOD、GSH-Px 和CAT 的活力;皂苷类物质对氧自由基本身影响较少,但大多能提高体内SOD、CAT 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此外,一些天然物质可在基因与转录水平上诱导体内抗氧化酶如SOD 的表达,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二)抗氧化成分之间互补和协同作用 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成分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关系,在体内通过电子和/ 或质子转移、作用于氧化酶和抗氧化酶、螯合钝化过渡金属离子、影响基因表达等途径联合发挥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和西洋参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随着浓度上升,协同增效作用也相应增强。VE 和VC对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还原能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VC与鹰嘴豆抗氧化多肽的协同作用较VE更强,所有的协同作用随添加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三)直接清除或抑制自由基 植物提取物能够作为氢质子或电子的供给体,直接猝灭或抑制自由基,终止自由基的连

中药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的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细菌和阴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防癌作用: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鱼腥草的复方应用 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23T09:36:27.62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鲍兴隆[导读] 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浙江大学校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黄酮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对黄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旨在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为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黄酮类化合物传统及新型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发现,新型提取方法相对于传统提取法而言提取率具有明显优势,但新型提取技术对原料、设备、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偏少。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或一个吡喃环或吡喃环连接而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和黄酮醇类、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及二氢异黄酮类、查尔酮和二氢查耳酮类及花青素类等[1]。黄酮类化合物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苷元的形式存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等药理活性,在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有传统的超声波提取法等;以及新型的: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等。 1传统提取方法 1.1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空化作用使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这样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和溶出,另一方面可加速提取液的分子运动,使得提取液和苎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快速接触,相互溶合、混合,此外超声波热效应也有利于水溶作用,有效缩短了提取时间。贺波[2]以“华苎4号”苎麻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液固比30:1,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60W,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提取一次。在此工艺条件下苎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4.94%。2新型提取方法 2.1微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是微波转化成热能使细胞内部温度上升,当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细胞破裂,其有效成分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萃取介质捕获并溶解。此外,微波产生的电磁场还能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速率,缩短萃取组成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张海慧等[3]以黑穗醋栗为试材,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最后确定了微波辅助法提取黑穗醋栗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以95%乙醇为溶剂,微波功率500W,微波65℃,提取8min,液料比10:1,此时提取率可达到0.738mg/g。张鹏等[4]通过实验得出银杏黄酮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5,回流温度70℃,微波时间120s,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1.02%。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省时、节约溶剂、提取率高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过程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余青等[5]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超临界CO2萃取具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夹带剂乙醇浓度75%,CO2流量20kg/h,夹带剂添加量5mL/g在此条件下乌饭树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3.10%(n=3,RSD=3.58%)。谢建华等[6]利用响应面发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苦瓜总黄酮的工艺参数,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1.0mL/g,萃取压力33.4MPa,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53.2min。此条件下苦瓜总黄酮提取率达到84.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速度快,提取率高,流程简单,且对生物活性保留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除以上的提取方法外,还有双水相萃取分离、双水相—超声耦合、超声—酶法耦合、酶法—高压脉冲电场耦合等技术。总的来说,传统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基本在5%左右,而新型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在1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80%-90%),相对于传统提取法而言,新型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具有明显优势,但对新型提取技术对原料、设备、处理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国内外研究相对偏少。3展望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范围广、种类多,黄酮类化合物的保健品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注意,而且大部分毒理学研究提示其一般无毒,近年来此类化合物一直是生化制药、保健品生产方面的热门之一,在最近上市的保健产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其主要功效成分就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涉及的功能食品也很多。最近由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死亡人数呈快速增长,而黄酮对心血管系统及防癌抗癌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发相关的产品,前景较好。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作用机制与合成途径,有些实验结果的解释可能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的是生物利用度、代谢动力学、体内的氧化损伤及长期服用产生的慢性后果等方面[7]。开发出更加可靠、令人信服的模型或系统,以此来精确评估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TAYLOR L P,GROTEWOLD E. Flavonoids as developmental regulatoes [J].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2005,3(8):317-323. [2] 贺波.苎麻叶中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张海慧.微波辅助法提取黑穗醋栗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9):32-35. [4] 张鹏.银杏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96-5497,5730. [5] 余青,郑小严,黄红霞,等.超临界CO2萃取乌饭树叶总黄酮的工艺[J].2009,38(01):97-102. [6] 谢建华,单斌,彭云.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苦瓜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2010,08(1):66-71. [7] 佟永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展望[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7):188-190.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 任红丽2009090141 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 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 1.1 传统提取方法 1.1.1 热水提取法 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 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1.1.3 有机溶剂热回流及冷浸提取法 根据杂质极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醇、甲醇、丙酮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15]。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和鉴定教学文案

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和鉴定[适用对象] 中药国际交流、中药知识产权、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专业 [实验学时]9 一、实验目的要求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识,通过实验要求: (1)了解沸水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由芸香苷水解制取槲皮素的方法。 (3)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槐花中提取芸香苷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芸香苷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各种化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三、仪器设备 烘箱、水浴锅、铁架台,烧杯,三角烧瓶,滤纸,试管,层析槽,毛细管等。 四、相关知识点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主要含芸香苷(芦丁),含量高达12~20%,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及鼠李糖。 芸香苷(rutoside),分子式C27 H30 O16,分子量610.51,淡黄色针状结晶,mp.177~178℃。难溶于冷水(1﹕8000),略溶于热水(1﹕200),溶于热甲醇(1﹕7),冷甲醇(1﹕100),热乙醇(1﹕30),

冷乙醇(1﹕65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石油醚等,易溶于吡啶及稀碱液中。 槲皮素(quercetin ),分子式C 15 H 10 O 7,分子量302.23,黄色针状结晶,mp.314℃(分解)。溶于热乙醇(1﹕23),冷乙醇(1﹕300),可溶于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吡啶等,不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中,几不溶于水。 O O O H OH OH OH OR 五、实验步骤 (一)芸香苷、槲皮素和糖的纸色谱鉴定 1、点样:取新华一号色谱滤纸,规格20 cm ×20 cm ,在滤纸下端约2 cm 处用铅笔画一直线,间隔2 cm 分别点上下列样品或标准溶液: (1)糖样品溶液 (2)标准葡萄糖溶液 (3)标准鼠李糖溶液 (4)芸香苷样品甲醇溶液 (5)芸香苷标准品溶液 (6) 槲皮素样品甲醇溶液 (7)槲皮素标准品溶液 2、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上行展开。 3、显色:展开完毕,将滤纸取出,记录溶剂前沿位置。待溶剂挥尽后,在(3)与(4)点之间剪开,分别显色。 (1)糖的显色:喷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10分钟,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鱼腥草草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凉拌鱼腥草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清热、消炎、抗病毒 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3、利尿的作用 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4、防辐射的作用 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练习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四氯化碳和碘 B.苯和甲苯 C.溴苯和水 D.乙醇和乙酸 ,溶液不分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而溴苯 不溶于水,液体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C项正确。 2.下列物质的提纯,属于重结晶法的是( ) A.除去工业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 B.提纯苯甲酸 C.从碘水中提纯碘 D.除去硝基苯中含有的少量Br2 ,乙醇是被提纯的物质,液体的提纯常用蒸馏的方法,即工业酒精可用蒸馏的 方法提纯,A错误;苯甲酸为无色、无味片状晶体,含杂质的粗苯甲酸因制备苯甲酸的方法不同所含 的杂质不同,均可采用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加适量稀盐酸→冰水冷却→过滤→重结晶 →纯苯甲酸,B正确;碘是固态的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或苯,难溶于水,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萃取,不适合用重结晶的方法,C错误;Br2易溶于硝基苯中,提纯的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溶于水,但硝基苯不溶于水,然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取上层液体得纯净的硝基苯,所以提纯硝基苯不适合用重结晶法,D错误。 3.化学家从有机反应RH+Cl2(g)RCl(l)+HCl(g)中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 获得副产品的设想已成为事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 A.水洗分液法 B.蒸馏法 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HCl极易溶于水,而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的特征,采用水洗分液法得到盐酸是最简便易行 的方法。 4.工业上食用油的生产大多数采用浸出工艺。菜籽油的生产过程为将菜籽压成薄片,用有机溶剂浸泡,进行操作A;过滤,得液体混合物;对该混合物进行操作B,制成半成品油,再经过脱胶、脱色、脱 臭即制成食用油。操作A和B的名称分别是( ) A.溶解、蒸发 B.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 D.萃取、过滤 A是用有机溶剂浸泡,该过程属于萃取;有机溶剂与油脂的混合物则需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国文1,张丽萍1,龚靖2,白利涛1,冯朋1 (1.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2.成都龙泉高科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鱼腥草资源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R93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6-0158-02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ZHAO Guo-wen1,ZHANG Li-ping1,GONG Jing2,BAI Li-tao1,FENG Pong1 (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igong643000,China; 2.Chengdu Longquan High-tech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o.LTD.,Chengdu610100,China) Abstract:Flavonoids are natural medicines which have broad applied prospect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major sources of flavonoids.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each technology were analysed to provide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as references.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flavonoid;extraction;separation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现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1]。鱼腥草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槲皮素和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甙、金丝桃甙等。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等行业。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植物中获得,所以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关注从植物中提取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鱼腥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居多[2],而且易于大量栽培且栽培技术成熟,资源极其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来源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利用鱼腥草提取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能合理地利用鱼腥草资源,更好地提取分离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现针对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 1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水提法 水提法适于鱼腥草黄酮甙类物质提取。该法成本低、对环境及人类无毒害,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但提取杂质(如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等)多,提取效率低,现在很少单一使用该法。戴伟锋等[3]研究了鱼腥草中总黄酮的热水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0,提取时间45min,提取温度90℃,提取次数3次。邱江匀等[4]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鱼腥草中的黄酮,需煎煮3次,每次提取需30min。 1.2有机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杂质极性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有机溶剂,其选择性好、渗透性强、浸出率比热水法高,但提取产物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不高,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有污染[5]。一般游离甙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黄酮甙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的溶剂,故高浓度的醇(如90%左右)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醇水溶液适宜提取甙类[6]。叶春等[7]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鱼腥草叶中提取总黄酮,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乙醇浓度50%,固料比1∶30,其黄酮提取率可达92%以上;与热水浸提法的比较试验表明,用乙醇提取鱼腥草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水提法。游见明等[8]用乙醇溶液浸提鱼腥草粉末,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1∶20,提取时间65min,提取温度70℃,可得黄酮含量为47%。 1.3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9],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能力,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 收稿日期:2010-11-28 作者简介:赵国文(1972-),男,硕士,工程师,E-mail:zhhbjzgw@ https://www.360docs.net/doc/2d7924480.html, 通讯作者:张丽萍(1964-),女,硕士,教授,E-mail:zlp666111@ https://www.360docs.net/doc/2d7924480.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158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多种,形成国际市场上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产地、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 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 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 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实用)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以达到处理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化学处理往往是为物理处理作准备,最后均要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方法和操作简述如下: 1. 分液法��常用于两种均不溶于水或一种溶于水,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下: 分液前所加试剂必须与其中一种有机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或溶解其中一种有机物,使其分层。如分离溴乙烷与乙醇(一种溶于水,另一种不溶于水): 又如分离苯和苯酚: 2. 蒸馏法��适用于均溶于水或均不溶于水的几种液态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步骤为: 蒸馏前所加化学试剂必须与其中部分有机物反应生成难挥发的化合物,且本身也难挥发。如分离乙酸和乙醇(均溶于水):

3. 洗气法��适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步骤为: 例如: 此外,蛋白质的提纯和分离,用渗析法;肥皂与甘油的分离,用盐析法。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1,洗气 2,萃取分液溴苯(Br2),硝基苯(NO2),苯(苯酚),乙酸乙酯(乙酸) 3, a,制无水酒精: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b,酒精(羧酸)加新制生石灰(或NaOH固体)蒸馏c,乙醚中混有乙醇:加Na,蒸馏 d,液态烃:分馏 4,渗析 a,蛋白质中含有Na2SO4 b,淀粉中KI 5,升华奈(NaCl) 鉴别有机物的常用试剂 所谓鉴别,就是根据给定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被检物质的性质,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不同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来.有机物的鉴别主要是利用官能团的特征反应进行鉴别.鉴别有机物常用的试剂及特征反应有以下几种: 1. 水 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密度不同的有机物的鉴别.例如:苯与硝基苯. 2. 溴水 (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 (2)与含有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醛类,甲酸. (3)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白色沉淀. 3. 酸性溶液 (1)与分子结构中含有C=C键或键的不饱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例如: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等. (2)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被氧化而褪色.例如:甲苯,二甲苯等. (3)与含有羟基,醛基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褪色.例如:醇类,醛类,单糖等. 4. 银氨溶液(托伦试剂) 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 5. 新制悬浊液(费林试剂) (1)与较强酸性的有机酸反应,混合液澄清.例如:甲酸,乙酸等. (2)与多元醇生成绛蓝色溶液.如丙三醇. (3)与含有醛基的物质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例如:醛类,甲酸,甲酸酯和葡萄糖等. 6. 金属钠 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例如:醇类,酸类等. 7. 溶液 与苯酚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8. 碘水 遇到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9. 溶液 与酸性较强的羧酸反应产生气体.如:乙酸和苯甲酸等.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红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作者:王小华, 邓斌, 张晓军, 龙石红, WANG Xiao-hua, DENG Bin, ZHANG Xiao-jun,LONG Shi-hong 作者单位:王小华,WANG Xiao-hua(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 邓斌,DENG Bin(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 家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 张晓军,ZHANG Xiao-jun(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 学国家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6), 龙石红,LONG Shi-hong(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刊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英文刊名: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26(2)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9条) 1.邵红论红薯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02(05) 2.胡立明.高荫榆.陈才水甘薯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2(01) 3.卢新建.吕美琴甘薯茎叶菜用及栽培技术 2000(04) 4.邹耀洪国产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研究[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1996(01) 5.孙艳梅.徐雅琴.杨林天然物质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3(03) 6.夏维木.陈杞.张利民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活性氧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7(04) 7.高愿军黄酮化合物结构鉴定技术 2002 8.石锦芹.黄绍华测定过氧化值 1999(05) 9.方素英.赵亚军.李琳食品抗氧化剂 1998 引证文献(2条) 1.薛长晖.端允双波长法测定山丹叶中总黄酮含量[期刊论文]-粮油加工 2009(10) 2.冯雷.吴冬青.王永生.安红钢.王军霞.任雪峰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及羟基自由基清除方法比较[期刊论文]-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d7924480.html,/Periodical_hbhg200902009.aspx

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及鉴别

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及鉴别 作者:黄锁义,万承俊,邹永芳,李容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鉴别 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鱼腥草植物资源,探讨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48%,回收率为102.4%,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鱼腥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鉴别 Th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Flavanone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by Ultrasonic Wave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the extraction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was approached.MethodsThe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by ethanol as the solvent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ith ultrasonic wave and ethanol extraction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to extract and check the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ResultsThe content of the total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as C=6.48% and the rate of recovery was 102.4%.ConclusionThe outcome and the purity of the flavanone are all very high .This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按所用溶剂不同分类 (1)热水提取法(以水作溶剂)---------- 灵芝多糖热水提取 (2)有机溶剂萃取法-----------生产茶多酚工业试验、乳酸 (3)碱提取酸沉淀法.---------- 橙皮苷、黄芩苷、芦丁等都可用此法提取. 2.按提取条件不同分类 (1)回流提取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 (2)索式提取法----------柑橘属类黄酮 (3)微波辅助提取法----------采用微波辅助法从黎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4)超声提取法----------提取山楂中黄酮类物质 (5)超滤法----------黄岑甙 (6)酶提取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红景天进行酶解处理,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浸出率 (7)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竹叶黄酮、从干姜片中提取挥发油 PH 梯度萃取法:石榴果皮褐变产物、葛花总异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五味子、葛根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甘草、分离蜜环菌发酵液乙醇提取部位 柱色谱法 (1)硅胶柱色谱:姜黄素 (2)聚酰胺柱色谱:紫锥菊 (3)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回心草、茵陈蒿 (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川草乌、三七总皂甙 二. 槐米中芸香苷(芦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设计) 方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 (1) 槐米粗粉20g 加约120ml 的%硼砂水溶液, 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至pH8-9, 并保持该pH 值煮沸20分钟,四层纱布 趁热滤过,反复2次 提取液 药渣 浓盐酸调pH2~3 搅拌,静置放冷,滤过。 滤液 沉淀 热水或乙醇重结晶 芸香苷结晶 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槐米中芸香苷的流程图 (2)取30g 槐花米,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硼砂沸水200ml ,在搅拌下缓缓加入石灰乳调节pH=8~9,在此pH 下保持微沸20~30min ,趁热用棉花滤过,残渣再加水,同上法再煎一次,趁热抽滤。合并滤液,在60~70℃下用浓盐酸调至pH=4—5,静置。 提 碱 取 溶 分 酸 离 沉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5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在生产和实验中,经常会遇到两种以上组分的均相分离问题。例如某物料经过化学反应以后,产生一个既有生成物又有反应物及副产物的液体混合物。为了得到纯的生成物,若反应后的混合物是均相的,时常采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一、简单蒸馏 通过简单蒸馏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挥发度不同的液体分离,这两种液体的沸点应相差30℃以上。 1. 简单蒸馏原理 液体混合物之所以能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是因为组成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例如,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而甲苯的沸点为110.6℃。若将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在蒸馏瓶内加热至沸腾,溶液部分被汽化。此时,溶液上方蒸气的组成与液相的组成不同,沸点低的苯在蒸气相中的含量增多,而在液相中的含量减少。因而,若部分汽化的蒸气全部冷凝,就得到易挥发组分含量比蒸馏瓶内残留溶液中所含易挥发组分含量高的冷凝液,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同样,若将混合蒸气部分冷凝,正如部分汽化一样,则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多。这里强调的是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若将混合液或混合蒸气全部冷凝或全部汽化,则不言而喻,所得到的混合蒸气或混合液的组成不变。综上所述,蒸馏就是将液体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使液体汽化,然后,蒸气通过冷凝变为液体,使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过程,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2. 蒸馏过程 通过蒸馏曲线可以看出蒸馏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20所示。 图2-20 简单蒸馏曲线图 在第一阶段,随着加热,蒸馏瓶内的混合液不断汽化,当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施加给液体表面的外压相等时,液体沸腾。在蒸气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不变。一旦水银球部位有液滴出现(说明体系正处于气、液平衡状态),温度计内水银柱急剧上升,直至接近易挥发组分沸点,水银柱上升变缓慢,开始有液体被冷凝而流出。我们将这部分流出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由于这部分液体的沸点低于要收集组分的沸点,因此,应作为杂质弃掉。有时被蒸馏的液体几乎没有馏头,应将蒸馏出来的前滴液体作为冲洗仪器的馏头去掉,不要收集到馏分中去,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

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 鱼腥草的利用价值 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学名蕺菜,各地名称不一,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鱼腥草的利用价值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学名蕺菜,各地名称不一,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 (一)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1.营养物质丰富鱼腥草是药食一体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在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中: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5.26克、脂肪2.41克,碳水化合物67.5克,还含有钙、磷、铁元素,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和多种氨基酸。此外,鱼腥草还含有鱼腥草素(一种挥发油)等物质。· 1’鱼腥草营养好,全株可以食用。其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凉拌、炒食、做汤或腌渍,能制作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2.广多用途 (1)直接食用在四川、江苏等地,鱼腥草的食用法通常是凉拌。即将鲜茎叶洗净,用开水浸烫一下,再加入盐、酱油、醋、姜、麻油等调味品,拌匀即可。幼嫩鱼腥草茎时‘用开水略烫后捞出,可作汤或作馅食用。在民间,鱼腥草被大量用于各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菜肴制作。此外,还直接用于炖肉、下面、煮粥等。鱼腥草直接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别有风味。 (2)作保健饮料栽培的鱼腥草,淀粉及可溶性纤维增多,制成可溶性纤维饮料是减肥的保健佳品,该饮料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销售很好。以鱼腥草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了一种具有清热、健脾、解暑等多功能的保健饮料。该饮料是将鱼腥草在一定的温度下热浸,在所获取浸液中加入除掉了鱼腥草气味的原料,最后通过饮料加工工艺,制得的有清香味、酸甜适口的保建饮料。 (3)作鱼程草茶将鱼腥草深加工成鱼腥草茶,不仅没有鱼腥味,而且经开水冲泡,色似红茶,散发出类似肉桂的香味。邹元友曾报道,鱼腥草的根茎按制茶工艺可制成香喷喷的粉末状的鱼腥草茶。王祥初报道鱼腥草茶具有减肥作用。 (4)酿嗣鱼腥草保健滔日本的今村英男以鱼腥草、蜂蜜及其他配料,经发酵后制成一种集多种保健功能为一体的鱼腥草酒。通过日本大量的临床病理案例研究得知,该保健酒对便秘、低血压、高血压、眼睛疲劳、机体疲劳、贫血、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痔、糖尿病、脱发和脚癣等几十种疾病有广泛的疗效。鱼腥草保健酒投放日本市场后,受到日本顾客的青睐。鱼腥草酒经我国解放军302医院药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验证,对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性治疗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缓解和治疗作用。这些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鱼腥草饮料、鱼腥草茶、保健酒等保健食品,在肿瘤辅助治疗、老年病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控制及健身、美容、保健方面,均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