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一)我国的民族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我国的民族关系1。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西藏的民主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
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3)优越性(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适合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四)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原因或意义)(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和谐稳定;(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五)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政府):( 1 )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国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 2 )政治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分裂活动;( 3 )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加快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等。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和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和唐朝的关系。
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②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
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相关知识

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是我国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增进友谊、加强民族团结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
1.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是我国倡导的一种民族关系理念,强调各民族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这种理念体现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和民族关系的和谐。
2. 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这是为了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
活动形式多样,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座谈会、联欢晚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各民族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加深了解和友谊。
3. 民族团结教育:这是我国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而实施的一项教育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民族意识、增进民族了解、促进民族团结。
教育内容包括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
4.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是我国为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活动旨在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5. 民族团结政策:我国实行的民族团结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干部政策等。
这些政策旨在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民族关系环境。
民族团结基本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4、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5、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6、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7、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8、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9、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0、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1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1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1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1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1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18、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19、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22、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23、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24、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5、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26、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27、六个相互: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包容2016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市。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注重民族团结的发展。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全社会都应该知晓与了解民族团结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道题:一、基础知识1. 中国目前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2. 中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最多?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中,有关保护少数民族的规定属于什么范畴?4. 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共同特点?5. 请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
二、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关系6. 请解释“民族关系”这一概念的含义。
7. 民族关系的和谐状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8. 请举例说明如何维护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9. 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关系存在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10. 什么是民族差异化?该如何处理这种差异?三、民族关系中的问题与解决之道11. 请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
12. 什么是民族意识?为什么它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13. 请说明少数民族教育在民族关系中的作用。
14. 多民族国家中,如何解决少数民族的语言问题?15. 请简述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16. 请简述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
17. 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哪些优点?并请举出案例。
18. 多民族国家中,文化交流有哪些难点?19. 请谈谈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 为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五、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21. 请简述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概念。
22. 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有哪些难点?23. 如何保障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24. 对于外部影响,多民族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25. 请谈谈多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问题。
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26. 请简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概念。
27. 民族文化保护有哪些困难?28. 请提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民族文化?29. 外来文化会对本地区文化产生哪些影响?30. 文化保护的国际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七、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31. 请简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概念。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

民族团结相关知识点1、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就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56个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甚至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就是56个民族都就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
壮族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达1800万。
2、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旋、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就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我国就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同胞权利的?(党与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与实施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大力培养与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③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尊重各民族文化,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与特点:①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地区的自治有机地统一起来,既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地主性事务,发挥地主优势,促进本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7、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于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作用或重要性)?(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立场坚定地反对分裂?)①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团结互助的民族。
历史上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通婚,大大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的典范。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00问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00问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1、现阶段我国经过识别确认的共有个少数民族()A.54B.55C.56D.572、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B.共同发展提高C.共同繁荣进步D.共同团结奋斗3、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保持祖国的统一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A.自治县B.自治旗C.民族乡D.自治州7、《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是规范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于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A.1990B.1992C.1993D.19948、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儿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9、《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A.父亲B.母亲丁父亲和母亲D.父亲或母亲10、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主题是()A.和睦相处聚合力、和衷共济绘蓝图、和谐发展奔小康B.融主流、促团结、谋发展、创和谐、保稳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A. 1954 年9 月20 日B. 1955 年9 月20 日C. 1956 年9 月20日D. 1958年9月20日1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A.撤销B.合并C.成立D.撤销或者合并1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C.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D.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1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A.2个B.3个C.4个D.5个15、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成立于()A.北京B.上海C.浙江D.湖南16、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民族是()A.壮族B.满族C.回族D.蒙古族1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经有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A.44 个B.45 个C.46 个D.47 个18、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识别确定最晚的是()A.基诺族B.蒙古族C.朝鲜族D.满族19、我国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比例是()A.占71%B.占83%C.占62%D.占50%20、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会议上()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A.1949年9月29日B.1949年10月1日C.1978年9月29日D.1956年7月26日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A.保护合法、制止非法B.遏制极端、抵御渗透C.保护合法、打击犯罪D.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23、国务院先后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4次B.5次C.6次D.7次24、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25、目前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种少数民族文字()A.2B.3C.4D.526、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A.国家统一B.繁荣发展C.民族复兴D.团结稳定27、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和平稳定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8、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A.平等B.团结C.发展D.稳定29、我们经常看到的旗袍来源于族的服饰()A.满B.朝鲜C.蒙古D.回30、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是族()A.满B.回C.壮D.蒙古31、同志提出了“三个离不开”思想()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32、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设置的D.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3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民族团结进步事业B.和谐文化C.和谐社会D.社会事业34、民族精神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A.时代精神B.奉献精神C.友爱精神D.进步精神35、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36、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我国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A.50%B.70%C.63.8%D.81.3%37、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3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民族团结基础常识

民族团结能够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 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民族团结的意义
80%
加强民族认同
民族团结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认 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文化 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100%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各民族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得以加强,有助 于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80%
保障人权
民族团结体现了对各民族平等权 利的尊重和保护,确保了各民族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02
我国民族概况与政策
我国民族概况
民族构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 族,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地理分布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 杂居的分布格局。这种分布格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人口迁 徙和民族融合形成的。
03
民族文化与交流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 征,包括语言、服饰、饮食、艺 术、节日等方面,这些特征构成 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差异
在民族交流中,应尊重不同民族 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促 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 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和谐。
05
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维护民族团结的挑战
民族间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这 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宗教信仰冲突
某些民族或地区可能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异,处理 不当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经济发展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占8、41%。
其她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然较少,但她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泛。
2)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都位于(祖国)边疆。
3)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4)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与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勒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5)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她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6)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还设了(1173)个民族乡。
7)问:我国有几个民族自治区?她们就是那些?
答:我国有5个民族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广西壮族自治区
(4)宁夏回族自治区(5)西藏自治区
8)写出几个民族的名称?
(1)维吾尔族(2)汉族(3)哈萨克族(4)回族
(5)蒙古族(6)傣族(7)藏族(8)苗族
(9)壮族(10)白族(11)土家族(12)高山族
(13)水族(14)土族(15)满足
9)您的家乡居住着那些民族?这些民族有那些特色的生活习俗?
答:我家乡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族,藏族)等民族。
10)您知道那些名胜古迹?(旅游胜地)
(1)吐鲁番的千佛洞与火焰山
(2)云南的西双版纳
(3)乌鲁木齐的天池
(4)哈纳斯湖
(5)湖南的张家界
11)少数民族地区有那些农作物?
答:棉花,小麦,玉米,水稻,谷子。
12)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特色的水果?
答:杏子,石榴,红枣,李子,葡萄。
13)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您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不?
答:人参,红花,天麻,三七,贝母。
14) 少数民族地区还藏着那些矿产资源?
答:煤炭,盐池,铜矿,锡,铅,锌
15)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象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
16)藏族,哈萨克族,科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与裕固等绍阿湖民族,普遍居住帐篷与毡房
里,这些帐篷或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17)维吾尔族普遍居住平顶房,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18)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事务以什么为主?
答以吃肉唱奶为主。
19)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答: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20)汉族与少数民族有那些杰出的诗歌与传说故事?
答:汉族的“离骚”,“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还有大量的唐诗,宋词,小说等。
少数民族的有: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2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剧种有京剧,川剧;少数民族的剧种有藏剧,白剧,壮剧,苗剧。
22)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曲型民歌就是“信天游”,“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曲型民歌就是“十二木卡姆”“花儿,就是回,东乡”等。
23)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那些?
答:汉族的青铜器,陶瓷,绘苗;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就是:挑花,刺绣,编织…
24)晒书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多姿多样有摔跤,赛马,划龙舟,抛绣球的各种形式。
“摔跤”就是蒙古,满族,彝(yi),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赛马”就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跑绣球”就是壮族同胞喜欢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武术”就是回族,满族,苗族,傣族,土家族的一种体育活动。
“射箭”就是蒙古,藏族,满族,锡族,黎族的体育活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