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基本知识.pptx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教育ppt课件

03
跨区域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各民族之间的跨区域迁移也日
益增多。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
风俗习惯
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节庆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风俗习惯。例如,藏族的传统服饰是 藏袍,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烤肉和奶制品,苗族的传统节日是苗年节。
文化特点
各民族在语言、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维吾尔族的舞蹈热情奔 放,苗族的银饰工艺精美,蒙古族的长调音乐广阔婉转。
方法
采取多种情势的教育手段,如课 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与效果
实践
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 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效果
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具有 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公民。同时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促进民族团结。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 大多数。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 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的民族散布
01 02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中国的民族散布显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广泛散 布在各地,而少数民族则相对集中在一些地区,如内蒙古、新疆、西藏 、宁夏等。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民族散布存在差异,如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而西北和西南 地区则以少数民族为主。
促进社会和谐
民族团结有助于减少民族矛盾和冲突,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和谐稳 定的社会环境。
推动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能够促进资源的公道配置和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 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增强文化交流
民族团结有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 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学习笔记.pptx

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宣传
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 )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 积极 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代 表,至少有代表一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全国代 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会议,都提供有关民族语言文 字进行诉讼和辩护。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各少数民 族都有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3、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6、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
学海无涯
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 式,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某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 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 本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或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 习 惯,去处理与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4 、什么是民族问题?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集团间在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1、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 )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 积极 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族都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代 表,至少有代表一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全国代 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会议,都提供有关民族语言文 字进行诉讼和辩护。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各少数民 族都有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3、如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6、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
学海无涯
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 式,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某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 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 本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或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 习 惯,去处理与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4 、什么是民族问题?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集团间在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民族团结教育课件ppt

现状
目前,我国各民族之间呈现出和谐、稳定、繁荣的局面。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 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断加 强。
02
CHAPTER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的特点
汉族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文化具有 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强调和 谐、包容和融合。
藏族文化
政策扶持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 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普及
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 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民族团结的意义
01
02
03
国家稳定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 础,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 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 治久安。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文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具 有热情奔放、多元共存的特点,舞蹈 、音乐和美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藏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包括唐卡、酥油花、藏 戏等。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 交流历史,如丝绸之路、茶马古 道等,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多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包括政策制定、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等 方面,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民族团结教育的瓶颈
分析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突破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发现供需之间的差距和不匹配,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
提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目前,我国各民族之间呈现出和谐、稳定、繁荣的局面。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 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不断加 强。
02
CHAPTER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各民族文化的特点
汉族文化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文化具有 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强调和 谐、包容和融合。
藏族文化
政策扶持
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 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教育普及
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各族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 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民族团结的意义
01
02
03
国家稳定
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 础,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 团结,才能实现国家的长 治久安。
维吾尔族文化
维吾尔族文化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具 有热情奔放、多元共存的特点,舞蹈 、音乐和美术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藏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 的艺术风格,包括唐卡、酥油花、藏 戏等。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的历史
中国各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文化 交流历史,如丝绸之路、茶马古 道等,这些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多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包括政策制定、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等 方面,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民族团结教育的瓶颈
分析民族团结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突破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发现供需之间的差距和不匹配,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
提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民族团结教育 ppt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其自治权是在执行 宪法、法律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下的自治权。
民族团结教育
15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团结教育
16
民族团结教育
级 90 的 自年地 治代区 党 区初实 和 ,,行 政 一全民 府 百国族 在 多建区 少 个立域 数 自了自 民 治五治 族 县个。 集 。省到 聚
40
民族团结教育
41
民族团结教育
42
民族团结教育
43
民族团结教育
44
民族团结教育
45
民族团结教育
46
民族团结教育
47
民族团结教育
48
抗日战争时期,在
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 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 的抗日部队——回民支 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 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 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 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 不克,无坚不摧,打不 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 胜的回民支队”。马本 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 支队的司令员。
民族团结教育
52
• 平等 • 团结 • 互助 • 和谐
民族团结教育
53
对于生活在多民族地 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民族团结教育
54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 滴做起,从自我做起, “心连 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 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 族团结。用我们心中那超越血缘、 超越亲情、超越民族的无上崇高 的大爱,来描绘我们更加美好、 更加辉煌的未来!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15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团结教育
16
民族团结教育
级 90 的 自年地 治代区 党 区初实 和 ,,行 政 一全民 府 百国族 在 多建区 少 个立域 数 自了自 民 治五治 族 县个。 集 。省到 聚
40
民族团结教育
41
民族团结教育
42
民族团结教育
43
民族团结教育
44
民族团结教育
45
民族团结教育
46
民族团结教育
47
民族团结教育
48
抗日战争时期,在
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 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 的抗日部队——回民支 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 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 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 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 不克,无坚不摧,打不 垮,拖不烂的铁军”。 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 胜的回民支队”。马本 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 支队的司令员。
民族团结教育
52
• 平等 • 团结 • 互助 • 和谐
民族团结教育
53
对于生活在多民族地 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民族团结教育
54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 滴做起,从自我做起, “心连 心、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 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 族团结。用我们心中那超越血缘、 超越亲情、超越民族的无上崇高 的大爱,来描绘我们更加美好、 更加辉煌的未来!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PPT模板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 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 结。
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格局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密切的交往、联系和融合。
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历史传统和文化特征,是各民族 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 和创新。
02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融合进程
古代民族关系演变历程
炎黄部落联盟
传说中炎帝与黄帝两大部落的联合,奠定了 华夏民族的基石。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秦朝统一六国,汉朝继承秦制并开疆拓土, 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应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维护其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 同感。
引导各民族群众理性对待宗教问题,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经济发展差异对民族关系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民族关系复 杂敏感。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 加强各民族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
差距。
繁荣发展目标。
04
校园内外促进民族团结举措展 示
课程设置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01
02
03
要基础。
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中,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 化和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2024)

19
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01
02
03
04
语言多样性
中国拥有众多民族语言,各民 族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
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服饰多样性
各民族传统服饰丰富多彩,反 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
审美观念。
饮食多样性
各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形 成了多样化的饮食习俗和美食
。
艺术多样性
各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美 术等艺术形式各异,展现了多
03
多元文化政策与民族尊重
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
民族团结。
25
社会治理与民族团结
基层治理与民族参与
加强基层治理,推动各民族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民族自治能力和水 平。
社会组织与民族协作
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各民族协作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民族团结 进步。
公共安全与民族稳定
当代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当代中国的文化整合与民族团结
中华文化认同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 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
2024/1/28
多元一体格局
推动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 性。
文化交流与互鉴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 互鉴,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民族团结完整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民族团结概述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 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 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民族团结的文化基础 • 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 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0年整理)民族团结知识.pptx

学海无涯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9%)少数民族占 8.41%。其他 55 个民族人口数量虽然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
却非常广泛。
2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 疆)(
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都位于(祖国)边疆。
20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那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答:汉族的“离骚”,“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还有大量的唐诗,宋词,小说等。 少 数民族的有: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21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剧种有京剧,川剧;少数民族的剧种有藏剧,白剧,壮剧,苗剧。 22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曲型民歌是“信天游”,“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曲型民歌是“十二木卡姆 ” “花儿,是回,东乡”等。
6
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还设了(1173)个 民
族乡。
7 问:我国有几个民族自治区?他们是那些?
答:我国有 5 个民族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广西壮族自治区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西藏自治区
8()1写)出维几吾个尔民族族的名称(?2)汉族
3 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4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勒 的
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5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 己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9%)少数民族占 8.41%。其他 55 个民族人口数量虽然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
却非常广泛。
2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 疆)(
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都位于(祖国)边疆。
20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那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答:汉族的“离骚”,“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还有大量的唐诗,宋词,小说等。 少 数民族的有:如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21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剧种有京剧,川剧;少数民族的剧种有藏剧,白剧,壮剧,苗剧。 22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那些? 答:汉族的曲型民歌是“信天游”,“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曲型民歌是“十二木卡姆 ” “花儿,是回,东乡”等。
6
我国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还设了(1173)个 民
族乡。
7 问:我国有几个民族自治区?他们是那些?
答:我国有 5 个民族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广西壮族自治区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西藏自治区
8()1写)出维几吾个尔民族族的名称(?2)汉族
3 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4
伟大祖国的 56 个兄弟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勒 的
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5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 己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应知应会知识ppt模板

法律法规体系
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我国制 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03
民族文化与交流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详细描述
鼓励各民族传承人开展传统文化 传承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传 统工艺制作等。
总结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通 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保护和传承 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收集和整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资 料,包括历史、文学、艺术、习 俗等,建立完整的档案库。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文化 融入学校教育体系,提高各族群 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人物与事迹
典型人物
马本斋、王震、焦裕禄等。
典型事迹
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王震在建国初期率领部队开 发北大荒,为边疆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焦裕禄在河南兰考县治理风沙、盐碱地,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 件付出了巨大努力。
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总结词: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 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 民族团结。
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旅游交流,让更多人 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民族 学、历史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
详细描述
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民俗活 动等,展示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魅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与案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9、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10、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1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3、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4、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9、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2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23、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2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2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2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2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2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29、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3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3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3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1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13、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1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1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1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1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1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5、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 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 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6、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7、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3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3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学海无涯
3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10、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1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学海无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3、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4、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19、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2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23、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2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2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2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2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2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学海无 涯
民族团结进步基本知识
29、 一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31、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3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3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族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12、 四个人人: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 人人都懂得
民族政策 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 人人都做民族团结 的事 13、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14、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15、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1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1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1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
5、 四个扎扎实实: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扎 扎 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 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6、 五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认同
7、 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 维 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民族团结
36、 六观: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民族观 宗教观 祖国观 37、 六个相互:相互欣赏 相互尊重 相互学习 相互帮
助 相互了解 相互包容
学海无涯
38、 2016 年底,争创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州先进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