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时平均数专项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答案)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答案)

初级奥数模拟试卷平均数问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五个人进行投篮比赛,分别投中3次、6次、6次、10次、10次,平均每人投中多少次。

()A、5B、6C、7D、8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饮料。

倒入的饮料高度不同,分别是4厘米,6厘米,6厘米,8厘米,那么这要使这四杯饮料的高度一样,应该是多高。

()A、6厘米B、8厘米C、7厘米D、4厘米3、甲、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乙、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丙比甲大几岁。

()A、8B、7C、6D、54、已知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4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36,去掉的数是多少。

()A、60B、79C、80D、815、有5个数的平均值为4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0,平均值为50,这个数是多少。

()A、20B、10C、50D、306、刘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5分。

那么她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A、90B、85C、95D、807、糖果店把3千克白糖,3千克的麦芽糖,4千克的水果糖混合成什景糖。

已知白糖每千克4.50元,麦芽糖每千克4.10元,水果糖每千克7.50元,那么什景糖每千克多少元。

()A、5.57B、5.58C、55.8D、5.568、某学校一次奥数测试,有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女生3人,平均成绩是92分,那么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93B、95C、94D、80.89、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

()A、36B、37C、38D、3910、小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是80分,自然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那么他的自然科学成绩是多少分。

()A、87B、88C、89D、9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有一列数是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398,405,401,400,402,403,400那么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 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专项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 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专项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专项卷一、我会选。

(每小题3分,共24分)1.5名同学身高最高的是160 cm,最矮的是132 cm,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 )cm。

A.161 B.145C.132 D.1302.胡昊6次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个数为:23、17、20、22、21、23。

你认为用( )代表胡昊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个数比较合适。

A.20 B.17C.21 D.223.何力前两个单元数学测试成绩总和是185分,第三单元是91分,三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 )分。

A.276 B.138C.94 D.924.聪聪和明明比赛拍皮球,聪聪2分钟拍166下,明明3分钟拍258下,则( )。

A.明明拍得快B.聪聪拍得快C.两人一样快D.无法比较谁拍得快5.用每千克12元的水果糖和每千克15元的奶糖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每千克的价格可能是( )元。

A.10 B.12 C.13 D.166.李明五次拍球的平均下数是40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都是40下B.每次都多于40下C.每次都少于40下D.每次拍球下数有的多于40下,有的少于40下,还有可能是40下7.2020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全国铁路客流旺盛,连续三天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预计10月3日可能发送旅客( )人次。

A.1140万B.800万C.2000万D.3000万8.下面关于平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乙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乙池塘每个地方不一定都比甲池塘深。

②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四年级平均每名同学捐款10元,全年级每名同学都捐了10元。

③民族小学女子排球队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队员李慧钰的身高不可能是 163厘米。

④李东前三天平均每天写毛笔字40个,第四天比前三天的平均数少,四天平均每天写毛笔字的个数少于40个。

A.①和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二、我会填。

(每空3分,共39分)1.小刚、小亮、小明、小芳的体重分别是41千克、34千克、44千克、45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 )千克,比平均体重重的是( ),比平均体重轻的是( )。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_平均数同步练习题题(有答案)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_平均数同步练习题题(有答案)

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3·1 平均数[学生用书B20]__1.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温度(单位:℃):1,2,0,-1,-2,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C) A.1B.2C.0D.-12.[2011·肇庆]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5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3-1-1所示,那么这5天平均每天的用水量是(C)图3-1-1A.30吨B.31吨C.32吨D.33吨【解析】由折线统计图知,这5天的平均用水量为(30+32+36+28+34)÷5=32(吨),故选C.3.[2013·北京]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小时) 5 6 7 8人数10 15 20 5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B) A.6.2小时B.6.4小时C.6.5小时D.7小时4.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B )A .11元/千克B .11.5元/千克C .12元/千克D .12.5元/千克【解析】15×10+12×20+10×3010+20+30=11.5.5.[2013·温州]在演唱比赛中,5位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如下:8.2分,8.3分,7.8分,7.7分,8.0分,则这位歌手的平均分是__8.0__分.6.[2013·义乌]若数据2,3,-1,7,x 的平均数为2,则x =__-1__. 7.[2013·重庆]某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下表:时间(单位:小时)4 3 2 1 0 人数24211则这10名学生周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平均时间是__2.5__小时.8.如图3-1-2统计图显示的是绵阳某商场日用品柜台10名售货员4月份完成销售额(单位:千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柜台的人均销售额为__6.7__千元.图3-1-2【解析】 从统计图中得出数据,人均销售额为110×(1×3+2×4+4×5+2×8+1×20)=110×67=6.7(千元).9.饮料店为了了解本店罐装饮料上半年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8天该种饮料的日销售量,结果如下(单位:听):33,32,28,32,25,24,31,35. (1)这8天的平均日销售量是多少听?(2)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上半年(按181天计算)该店能销售这种饮料多少听?解:(1)18×(33+32+28+32+25+24+31+35)=30(听).(2)181×30=5 430(听).10.[2011·湛江]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得到如图3-1-3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查了__60__名学生;图3-1-3(2)所抽查的学生一周平均参加体育锻炼多少小时?(3)已知该校有1 200名学生,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超过6小时?解:(1)60(2)4×15+5×10+7×15+8×2060=6.25(时);(3)1 200×15+2060=700(名).11.[2012·武汉]对某校八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的平均分数是(C) A.2.25B.2.5C.2.95D.3【解析】总人数为12÷30%=40(人),∴3分的有40×42.5%=17(人),2分的有8人,∴平均分为1×3+2×8+3×17+4×1240=2.95(分).图3-1-412.[2011·义乌]如果x 1与x 2的平均数是4,那么x 1+1与x 2+5的平均数是__7__. 13.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王老师的得分情况如下:领导平均给分80分,教师平均给分76分,学生平均给分90分,家长平均给分84分,如果按照1∶2∶4∶1的数量进行计算,王老师的综合评分是( A )A .84.5分B .83.5分C .85.5分D .86.5分【解析】 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80×1+76×2+90×4+84×11+2+4+1=84.5,故选A.14.[2013·梧州]某校为了招聘一名优秀教师,对入选的三名候选人进行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两种考核,现将甲、乙、丙三人的考核成绩统计如下:候选人 百分制教学技能考核成绩专业知识考核成绩甲85 92 乙 91 85 丙8090(1)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同等重要,则候选人________将被录取.(2)如果校方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比专业知识水平重要,因此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他们赋权后各自的平均成绩,并说明谁将被录取.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85+92)÷2=88.5(分),乙的平均成绩是(91+85)÷2=88(分),丙的平均成绩是(80+90)÷2=85(分),∵甲的平均成绩最高,∴候选人甲将被录取.(2)甲的平均成绩是(85×6+92×4)÷(6+4)=87.8(分),乙的平均成绩是(91×6+85×4)÷(6+4)=88.6(分),丙的平均成绩是(80×6+90×4)÷(6+4)=84(分),∵候选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候选人乙将被录取.15.[2013·天水]某班同学分三组进行数学活动,对七年级400名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八年级300名同学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九年级300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别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表格来描述整理得到的数据.图3-1-5时间1小时左右 1.5小时左右2小时左右 2.5小时左右人数508012050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七年级400名同学中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是多少?(2)补全八年级300名同学中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频数分布直方图;(3)九年级300名同学中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1)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25%-25%-10%=40%,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为400×40%=160(人),即七年级400名同学中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是160人.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3)1×50+1.5×80+2×120+2.5×5050+80+120+50≈1.8(时).答:九年级300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约为1.8小时.初中数学试卷灿若寒星 制作。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含答案)

五年级奥数---仄衡数问题之阳早格格创做1、五年级一班的共教举止数教尝试,根据前五次检测的仄衡结果是80,他念使结果再普及一些,那他第六次考几分才搞使那六次的仄衡结果达到82分?2、二组数据,第一组16个数据的战是98,第二组的仄衡数是11.二组数的仄衡数是8,那么第二组有几个数据?3、一次数教考验,齐班仄衡分是91.2分,已知女死有21人,仄衡每人92分,男死仄衡每人90.5分,供男死有几人?4、一位共教正在期中尝试中,除了数教中,其余几门功课的仄衡结果是94分,如果数教算正在内,仄衡每门95分.已知他数教得了100分,问那位共教一共考了几门功课?5、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仄衡数是38,前三个数的仄衡数是27,后三个数的仄衡数是48,中间的一个数是几?6、五一班有60人介进数教竞赛,齐班仄衡分为92分,男死仄衡分为94分,女死仄衡分为91分,供五一班男死战女死分别是几人?7、东东介进数教尝试,他第一次得了60分,第二次得了70分,第三次得了65分,第四次的结果比那四次的仄衡分还多15分,那么东东第四次考验得了几分?8、甲乙丙三人的仄衡年龄是22岁,其中甲乙的仄衡年龄是18岁,乙丙的仄衡年龄是25岁,那么乙的年龄是几岁?9、二组共教跳绳,第一组有25人,仄衡每人跳80下,第二组有20人,仄衡每人比二组共教跳的仄衡数多5下,,二组共教仄衡每人跳几下?10、小华的前频频数教考验的仄衡结果是80分,那一次得了100分,正佳把那频频的仄衡分普及到85分.那一次是他第频频考验?11、二天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火止齐程需要10小时,已知火流速度为6千米/小时,供往返仄衡速度.12、以2为尾的连绝52个自然数的仄衡数是几?13、有四个数,从第二个起,每个数皆比前一个数大3,已知那四个数的仄衡数是24.5,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几?14、把一份书籍稿仄衡分给甲乙二人来挨,甲每分钟挨30个字,乙每分钟挨20个字.供甲乙仄衡每分钟挨几字?解1: 80+(82-80)x6=92解2:(16x8-98)÷(11-8)=10解3: 21x(92-91.2)÷÷0.7=24解4: 94+(95-94)* x=100 x=6门解5: 27x3+48x3-38x5=81+144-190=35解6: (94-92)÷(92-91)=2:1(女:男)60÷3x2=40(女) 60÷3x1=20(男)解7:(60+70+65+15)÷3=70 70+15=85解8: 18x2+25x2-22x3=20解9: 80+20x5÷25=84解10:(100-85)÷(85-80)=3 3+1=4次解11: 360÷10=36千米/小时------顺火速度36-6=30 静火速度 30-6=24顺火速度360x2÷(10+360÷解12: 2+(52-1)=53(终项)(2+53)÷解13: [(x-9)+x]÷2=24.5 x=29解14:假设公有600个字, 600÷(300÷30+300÷20)=24个/分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问题专项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问题专项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三下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练习一: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练习三: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四: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平均值习题(1)

平均值习题(1)

平均值习题(1)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平均值题的解答。

请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每个问题的平均值:
1. 首先,将给定的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2. 然后,将总和除以给定数字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题一
给定一组数字:3,5,9,12,7,4,8,10
我们需要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3 + 5 + 9 + 12 + 7 + 4 + 8 + 10 = 58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58 ÷ 8 = 7.25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7.25。

题二
给定一组数字:2,4,6,8,10
请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2 + 4 + 6 + 8 + 10 = 30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30 ÷ 5 = 6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6。

题三
给定一组数字:1,3,5,7,9
请计算这组数字的平均值。

解答:
步骤1:将这些数字相加:1 + 3 + 5 + 7 + 9 = 25
步骤2:将总和除以数字个数:25 ÷ 5 = 5
因此,这组数字的平均值为5。

总结
通过以上题的解答,我们研究到了如何计算一组数字的平均值。

根据给定的数字,我们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和,然后将总和除以数字
个数得到平均值。

通过多次练,我们可以更熟练地计算平均值。

以上为平均值题的解答。

统计学例题-序时平均数

统计学例题-序时平均数

102.4
52.4
4 000 1 000 1 030 1 215
121.5
56.1
2 000 500 600 400
80.0
50.0
11 000 2 750 2 970 2 895 105.33
53.3
2019/10/31
第四章 总量指标
1
例:某企业第二季度平均各月库存额
月份
1
2
3
平均商品库存额(万元) 57.6 49.4 49.9
某公司某年一二季度产资料
企业
甲 乙 丙 合计
计划总产值
(万元)
全年
第二 季度
实际总产值
(万元)
第一 第二 季度 季度
第二季度产值 计划完成(%)
截止第二季度完 成全年产值的
(%)
(1) (2) (3) (4) (5)=(4)÷(2) (6)=(3 + 4) ÷(1)
5 000 1 250 1 340 1 280
2400333 1660.3(7 元/人) 1383.33 62.33
序时平均数
某企业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
a 实际销售额(万元) b 计划销售额(万元) c 计划完成程度%
1月份 94 90
104.44
2月份 128 120
106.67
3月份 68 60
113.33
10/31/2019
280
b 月末商品库存额(万元)
100
140
160
120
c 商品流转次数(= a ÷ b)
-
2.5
2.8
2
怎么算出来的?
10/31/2019
25

数列求平均练习题

数列求平均练习题

数列求平均练习题在数学中,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字。

求数列的平均值是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数列求平均的练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这个概念。

问题一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四项为:4,7,10,13。

求这个数列的平均值。

解析:数列的等差差值为3(即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结果),前四项分别为4,7,10,13。

为求平均值,先计算这四项之和:4 + 7 + 10 + 13 = 34。

再将总和除以项数,即34 ÷ 4 = 8.5。

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平均值为8.5。

问题二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2,末项为20,项数为10。

求这个数列的平均值。

解析:数列的等差差值为(末项 - 第一项)÷(项数 - 1) = (20 - 2) ÷(10 - 1) = 18 ÷ 9 = 2。

首项为2,末项为20,项数为10。

为求平均值,先计算这十项之和: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110。

再将总和除以项数,即110 ÷ 10 = 11。

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平均值为11。

问题三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3,末项为7,项数为9。

求这个数列的平均值。

解析:数列的等差差值为(末项 - 第一项)÷(项数 - 1) = (7 - (-3)) ÷(9 - 1) = 10 ÷ 8 = 1.25。

首项为-3,末项为7,项数为9。

为求平均值,先计算这九项之和:-3 + (-1.75) + (-0.5) + 0.75 + 2 + 3.25 + 4.5 + 5.75 + 7 = 18。

再将总和除以项数,即18 ÷ 9 = 2。

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平均值为2。

以上是关于数列求平均的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列和平均值的概念,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某银行2001年部分月份的现金库存额资料如下: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1)这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万元,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
++⨯++⨯++⨯+=a
14.某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

某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量和成本资料
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

解:产品总产量∑=+++++=)(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
1
.148万元=⨯==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4.某县1997年上半年各月猪肉消费量与人口数资料如下:
各月猪肉消费量 单位:万斤
人口资料 单位:千人
试以猪肉消费量代替零售量,计算该县一、二季度和上半年人均猪肉消费量。

①第一季度人均猪肉消费量3
12
698
6952269569010
)180230200(⨯++⨯+⨯++=
人斤/79.8=
②第二季度人均猪肉消费量=2
700
69810
)240225200(+⨯++ =斤/人
③上半年人均猪肉消费量=
6
32
700
698126986952269569010)240225200180230200(⨯++⨯++⨯+⨯+++++=斤/人
1.某商店1997年1-6月份各月商品销售额分别为220、232、240、252、292和255万元,试计算该商店一、二季度及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额。

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额=
67.2303
692
3240232220==++(万元)
二季度平均每月销售额=
33.2663
799
3255292252==++(万元)
上半年平均每月销售额=5.2486
1491
6255292252240232220==+++++(万元)
2.某企业1997年一季度职工人数变动如下(单位:人):
由题可知:
一季度平均工人数:
)
(101590
91300
1
1人===
∑∑==n
i i
n
i i
i t
t
x x
由题意可知:
1月1日至4月1日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为:
)(3.420
.46.4万元=+ 4月1日至9月1日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为:)(9.32
8
.30.4万元=+
9月1日至12月31日的平均商品库存额为:)(6.42
4.58.3万元=+
该商店商品全年平均库存额:
)
(23.4365
9.15441
1
万元===
∑∑==n
i i
n
i i
i t
t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