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在印度尼西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12月22日的海啸袭击,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B.随着华为公司CFO(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被暂时扣留一事的不断发酵,孟晚舟很快成为鲜为人知....的名人。

C.湛江首条高铁开通后,我市民众无需风尘苦旅....,只需3个多小时,就可以轻松抵达广州赏美景吃美食。

D.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我市许多加快发展的好建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切实保障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食品的监管,严防不合规的食材和身体不健康的工作人员杜绝进入校园。

B.2019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降低交通运输物流成本”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C.2012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最大设计深度海试,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左右,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

D.主席说:“对一个国家的评价,不能只看面积,也要看文化的影响力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________。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①——③小题爱这座城市的文化底yùn和独特气质,今天的西安人承袭了先祖的文化特质,但是融汇了现代意识,把古韵吟诵得有生有色,把现代之歌颂唱得气势pángbó。

领略大唐芙蓉园的瑰丽,西大街的古风,大明宫遗址上演绎“2006·盛典西安”的风采,就会看到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怎样脚步铿锵。

①把上面一段话中的拼音置换为相应的汉字,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4分)②解释文中“铿锵”的意思(1分)③改正文中一个病句:将改为(1分)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

(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B. 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C. 几个队的主教练先后下课。

(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D. 2006年全省健康形象大使“新鲜出炉”(新鲜出炉:首次面对公众)3、文学名著填空(3分)在文学名著的长河中,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拳打镇关西”、“煮酒论英雄”、“智救星期五”的主人公分别是、、。

4、古诗文默写(6分)①思恋是诗,我们回味“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落寞惆怅,也感受到“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肝肠寸断。

②奉献是诗,杜甫高歌至死不渝的理想“,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龚自珍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高贵的生命之歌。

③情谊是诗,“劝君更尽一杯酒,”是王维送友时的款款劝慰;而王勃送友时的真挚与豁达留下了千古绝唱“海内存知己,”二、综合性学习(9分)5、“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初三(6)班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

作为语文学习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①以古往今来某一“风流人物“为话题,请在下列词语中选用至少三个组成一段通顺的话(不超过80字)。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陕西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陕西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陕西初三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玷污( zhān )肃穆( mù )哺(fǔ)育巧妙绝伦(1ún )B.无垠( yín )畸形( qí )啜(chuò)泣相形见绌( chù )C.缄(xián)默迸(bèng)发苗圃(pǔ)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酝酿( niàng )溃 ( kuì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首屈一指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励精图治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络绎不绝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渡过难关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二、默写经典诗文默写 (6分)(1)山舞银蛇, 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2)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三、语言表达1.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4分)①环境保护是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名校协作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名校协作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名校协作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小珍应朋友之约,赏春景,品美食,心情舒畅,写下了一篇随笔,并将文字内容与朗读音频发给你,请你帮她修润。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春来,叮咚的泉水叩响了春天的门扉,蛰伏了一冬的小草萌.发出新芽,柔软的柳条显露出浅浅的鹅黄,枝头上鸟儿的歌声也瞭亮起来,与轻风流水应合着……我迎着春风出行,告别喧嚣.的都市,乘车翻越箭筈岭,前往千水之滨的千阳县城,品尝《千年陕菜》中堪称“西部一绝”的千阳大肉泡馍。

1.你发现小珍在朗读时有两个字的读音没有读准确,请你帮她纠正。

(1)萌.发( )(2)喧嚣.( )2.你再次阅读小珍的随笔时发现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她改正。

(1)“瞭亮”应写作“ ”(2)“应合”应写作“ ”二、名句名篇默写3.三秦大地不仅蕴藏着千年历史风韵,更沉淀着革故鼎新、锐意创新的特质。

诗词小组的同学以创新落笔,书写古诗文中的创新力量。

请你用古诗文原句将内容补写完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创新,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学而不思则罔,① ”(《〈论语〉十二章》),创新,是“学”“思”结合的融会贯通;“①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创新,是困境中坚持的豁然开朗;“虽有至道,弗学,① ”(《虽有嘉肴》),创新,需要不断学习;“① ,若出其中”(《观沧海》),创新,需要奇异的想象;“①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创新,需要执着的坚守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名著阅读4.活动中,同学们将多本名著互相勾连,提炼出共同主题。

请你从以下观点中任选一个,并围绕所选观点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两部,结合具体人物及情节进行阐述。

(不少于50字)观点一:一个人也能成为人生中的一道光。

观点二:在苦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

观点三:选择的背后,是人生价值的追求。

陕西省西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陕西省西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陕西省西安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得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3)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4);是失修的路基。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5)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所绘情境颇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神韵。

(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用新颖的比喻描绘边塞的奇异雪景,抒发诗人的惊喜之情。

阅读语段,完成下题。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yì,那是你的大福气。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

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sù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①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A.zhèng B.zhēng)铮作响。

②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A.fén B.féng)香,洒扫庭院。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游yì②重sù4.九年级(1)班举办整本书阅读交流会,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其精神品质。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B.一场大火,将实验室烧毁,全体实验人员都对这次遭受的损失令人心痛和惋惜。

C.从这些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D.根据各种实验和理论暗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没有研究的被称为“超对称”的结构。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栈.桥(zhàn)悲天悯.人大气磅礴.(bó)喟.叹B.饶.舌(ráo)鸦.雀无声钟灵毓.秀(yù)羸.弱C.喟.叹(kuì)入不敷.出汗流浃.背(jiā)张皇.D.板滞.(zhì)言简意赅.浪敛.波平(jiǎn)慰籍.3.短语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偏正短语美丽的花朵——偏正短语慢慢地爬——偏正短语B.把句子——介宾短语漂亮极了——偏正短语可爱的中国——偏正短语C.学习汉语——动宾短语跑一圈——动宾短语学习讨论——并列短语D.热得发烫——动补短语关系复杂——主谓短语无私奉献——主谓短语4.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培训会上,主持人说:“刚才专家的发言抛砖引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陕西省语文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陕西省语文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陕西省语文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暴躁(bào zào)倾斜(qīng xié)奔腾(bēn tóng)B. 沉默(chén mò)舒适(shū shì)瞬间(shùn jiān)C. 融化(róng huà)精湛(jīng zhàn)装扮(zhuāng bǎn)D. 模糊(mó hu)马虎(mǎ hǔ)炽热(chì r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使得这次旅行计划不得不推迟。

B. 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还增进了与队友之间的友谊。

D.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卫填海(fán)B. 悠然自得(yóu)C. 轻歌曼舞(màn)D. 欣欣向荣(xīn)(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勤()勉b.姿()色c.恍()惚d.磨()炼4、(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落落大方(fāng)B. 画蛇添足(zhuó)C. 震耳欲聋(zhèn)D. 滥竽充数(yú)(2)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a.周恩来总理曾说过:“虚心使人 ______ ,骄傲使人 ______ ,我们应当时刻保持 ______ 。

”b.“______”是形容人非常聪明,才智过人的成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安排两节阅读课。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荇.藻 (xìng) 慰藉.(jí) 纤.绳(qiàn) 呱.呱坠地(gū)B筵.席 (yán) 胚.芽 (pēi) 绯.红 (fēi) 踉踉跄.跄(qiāng)C迷惘. (wǎng) 深邃. (suí) 戏谑.(xuâ) 吹毛求疵.(cī)D魁梧. (wú) 坍.塌(tān)蝼蚁.(yǐ) 令人作呕.(ǒ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蓬篙纯粹帐篷崇山峻岭B腻歪苛刻瞰望不屑置辨C淤滩书籍笑涡断壁残垣D驾驭撕哑胡茬咬文嚼字3.古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1),日暮聊为梁父吟。

(杜甫《登楼》)(2),兵戈既未息。

(杜甫《羌村三首》)(3)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5)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山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B组(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2)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关雎》)(5)《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着土地》)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3分)①在书本中做个有心人吧。

②读书时不(走马观花马马虎虎盲目自大),而是认真仔细地阅读,往往会收获更多:③在泰戈尔与飞鸽的温情对白中感受到生命的醇厚,④在浊浪排空的大海上,使我们感悟到老人对海不屈的斗争;⑤还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1)文段中有一个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请从第②句所给的成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5.名著阅读。

(4分)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历过哪些险阻?请举出两例(1)(2)二、综合性学习(7分)6. 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一个筹备中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本次博览会,并完成以下任务:(1)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会徽,你能选个角度说说它的创意吗?(3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2)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为城市的居住者,请你谈谈怎么做才能让生活更美好?(2分)(3)假如你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请你为这个团体拟一个口号。

(2分)三、阅读(共16道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计27分)(一)阅读下面散文诗,完成7-10题(13分)美在何方陈村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

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

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

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

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

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

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

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

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

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

“枯藤老树昏鹤,小桥流水人家。

”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成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

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

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

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

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

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

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

是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

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

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耗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

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使指出也是虚妄的。

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

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

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

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

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

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

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

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

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

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

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

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7.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怎样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

(谈一个方面即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6题。

(17分)隔着门的友谊搬了新家,儿子没有了玩耍的小伙伴。

小家伙天天缠着让我讲故事,讲完了,还说没意思真没意思!后来,又搬来了一位带小孩子的新邻居。

小男孩的名字叫多多,跟我孩子一般大。

两个小家伙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儿子有了新伙伴,高兴得不得了,吃饱了喝足了就一蹦三跳地找多多玩去了。

我也因为儿子找到了新的小伙伴而心情舒畅了许多。

日子久了,便渐渐地了解到,多多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

多多的爸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妈妈一个人带着多多生活。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

这么说来,多多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了。

谁都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太多,这多多长大了不知道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忽然感觉到,不应该让自己的儿子跟有着这样背景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

我跟儿子说,以后不许再跟多多玩了。

儿子瞪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问我:“为什么?”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把我问急了,我只好说:“多多没有爸爸。

”儿子似懂非懂地接受了这个理由。

他没有说什么,所有的委屈都装在那一双可爱的大眼睛里,那一闪一闪的带着晶莹泪花的眼睛让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后来,我上班去的时候,就把儿子一个人锁在家里。

尽管我知道没有玩伴的孩子很可怜,可我还是狠心地那样做了。

那天,下班早了一点,当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我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惊呆了,那个叫多多的小男孩趴在我们家的门口,正用一双小手往门缝里塞着一张纸。

我的到来并没有惊动他。

多多一边用劲地塞着,嘴里一边说着,他把守城堡的奥特曼画好了。

里面传来的是我儿子的声音,他说他把蓝猫画好了。

显然,两个小家伙正隔着一道门传递着相互的友谊。

天啊,也许是我的惊讶让孩子听到了,我有点吃惊地捂住了嘴巴。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两个年仅6岁的孩子会有这样的举动。

这时,多多瞪着一双怯怯的眼睛看着我,嘴里说出的一句话,差一点让我掉下了眼泪:“阿姨,我很快就有爸爸了,妈妈答应给我找一个爸爸。

”二话没说,我把多多带进屋里,洗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塞在他的手里。

我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些什么,只能说:“多多,以后不要再隔着门跟扬扬玩了,要玩,就来家里玩吧!”说完,我心里为先前的想法惭愧万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11.“我”不让孩子跟多多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2.在文章中,“我”对多多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3分)13.文中的哪个动作描写最能表达出“我”对多多的惭愧之情?(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举两处。

(3分)15.文中多次写到孩子的眼睛,请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3分)16.本文还向我们揭示出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4分)【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12分)杜畿传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

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

举孝廉,除汉中府丞。

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

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

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

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