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食品采购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2、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10公分,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3、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4、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5、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6、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加工操作1、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

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

2、炒、烧食品要勤翻动。

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食物中心温度必须高于70℃。

3、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

【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食品经营过程中的控制制度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食品经营者应当制定一套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以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安全与卫生。

食品经营过程的概述食品经营过程包括食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在整个食品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的内容1. 采购制度在食品经营过程中,采购环节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食品经营者在选择食品供应商时,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

此外,杜绝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确保食品的质量可控。

2. 运输制度运输过程对食品的安全至关重要。

食品经营者应确保运输工具符合卫生要求,避免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同时,应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食品的腐败变质。

3. 加工制度对于食品加工环节,食品经营者应建立完善的加工工艺流程,并确保在加工过程中符合卫生要求。

此外,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保养和清洁,避免设备对食品产生污染。

4. 储存制度储存是保障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安全的重要环节。

食品经营者应确保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符合要求,避免食品受到细菌和霉变的污染。

同时,应定期检查食品储存情况,对即将过期的食品进行整理和处理。

5. 销售制度在销售环节,食品经营者应确保食品包装完好无损,并确保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真实准确。

此外,对于易变质的食品,应采取措施控制其销售的时间和渠道,避免食品的过期销售。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为了保证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食品经营者应加强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可以通过内部抽检、外部第三方抽检以及定期的卫生检查等方式,掌握食品的安全状况。

对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经营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食品采购1. 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 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 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 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 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 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 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 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 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 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 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 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1. 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
5.3销售环节应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确保食品追溯。
六、运输环节
6.1运输车辆应具备合法资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2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食品密封、保温,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6.3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确保运输环节食品安全。
七、售后服务
7.1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解决消费者问题。
23.1企业应追求卓越绩效,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23.2建立食品安全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成果进行评估。
23.3对食品安全管理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十四、总结与展望
24.1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经验教训,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
一、总则
1.1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品经营环节,包括采购、储存、加工、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
1.3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7.2定期对消费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改进食品经营过程。
7.3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七、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7.4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定期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控制。
7.5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11.3定期召开食品安全会议,通报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十二、持续改进与发展
12.1关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范本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范本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范本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范本一、食品经营过程1. 原料采购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采购食品原料;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原料的质量标准和供应时间;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2. 食品加工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工艺,确保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设置食品加工流程和控制点,确保每个环节的卫生控制;对加工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3. 食品储存设置食品储存区域,保持干燥、通风、卫生;对不同食品进行分类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对食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食品销售对食品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的信息真实可靠;设置食品陈列区,避免暴露在阳光和灰尘中;对过期和损坏的食品及时下架和处理。

二、食品质量控制制度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监控食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2. 原料质量控制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对原料进行存储、装卸和运输过程进行监控,防止污染和变质。

3. 加工过程控制设定食品加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控制;对加工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预防交叉污染。

4. 产品检验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检和全检,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建立检验记录,记录每一批产品的检验结果。

5. 不合格品处理对检验出的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流入市场;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

6. 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管理制度,对客户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对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整改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的范本,具体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还需要不断关注相关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五篇)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五篇)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为维护本企业质管部门在质量控制、管理中的权威,确保质管人员正确行使否决权,确保食品经营法制化管理,根据《____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企业质管部门负责对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工作的质量属性予以确认,并行使质量否决权,企业领导要坚决支持质管部门的质量裁决。

三、质管部门对以下情况予以否决,并相应决定改进或纠正措施:1、对未办理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经评审决定取消某供货方供货资格和停售其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供货方被吊销执照的,作出更换供货方或停止采购____决定。

2、对被国家吊销批准文号或通知回收封存的食品予以否决,作出停售和追回____决定。

3、对所购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超出本企业经营范围或供货方经营(生产)范围的予以否决,作出停购、封存、停售或追回____决定。

4、对经质量验收不合格或有质量疑问、质量争议的食品,作出拒收或抽检____决定。

5、对在储存、养护、出库复核和售后发现的质量问题,在确认后予以否决,作出停售和召回____决定。

6、对在执行质量制度定期检查或质量内审中发现不合格项目予以否决,作出限期整改和复查____决定。

7、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而致秩序混乱,造成差错的人和事予以否决,作出限期整改____决定。

8、对违反劳动纪律和道德规范而致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问题予以否决,作出教育整顿____决定。

四、各部门之间的质量争议由质管部门突出裁决意见,报主要领导批准后,由质管部门行使否决权。

五、有关部门或个人拒不执行否决决定,由质管部门向主要领导汇报,使质量否决权得到实际的保障。

六、质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主要结合有关奖惩细则随时进行,结合工作总结综合进行,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按规定和程序结合适当的处分。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28篇)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28篇)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28篇)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精选28篇)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篇1一、食品采购(一)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二)选择供货商。

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三)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四)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五)对食品进行查验。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六)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与销售(一)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二)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三)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商店_年__月__日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篇2为规范本单位食品经营行为,严控风险点,保证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采购环节1.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

5.对采购食品的外观质量状况、食品温度、保质期等方面进行查验。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并按照要求妥善保管。

二、食品储存环节1.详细记录各类食品的入库日期、数量等相关信息。

入库记录应与进货查验相衔接,定期与供货者核对购进食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详细完整版在现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各个环节的经营者需要遵循一套完整的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这一制度能够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均符合卫生健康标准,从而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1. 食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

食品生产者应严格遵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规定。

他们必须拥有合格的生产许可证,并投入一支高素质的生产团队,来确保每一道菜肴的质量安全。

在生产过程中,他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食品原材料的选择。

生产者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确保其质量安全,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劣质食材。

(2)食品加工的卫生措施。

生产者需要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洁净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食品贮存与运输。

合适的贮存条件和运输措施可以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生产者需要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贮存,并配备专业的冷链运输设备,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2. 食品流通环节食品流通环节是食品运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中转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

主要措施包括:(1)供应商选择与食品质量监控。

经营者需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食品质量的监控。

他们需要确保供应商的生产和运输流程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抽样检测食品样品。

(2)食品质量记录。

经营者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记录,包括供货商的信息、进货时间、食品批次、检测结果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追溯和排查。

(3)食品标签和包装。

经营者需要确保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准确无误,并进行明码标价。

同时,食品包装也需要符合卫生标准,以确保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3. 食品销售与服务环节食品销售与服务环节是食品从流通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经营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建立食品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

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

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

向供货商索取营业执照、食品生产销售的相关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进货发票等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

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快速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
1、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可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

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
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

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

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

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

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

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

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设置待召回(退回、销毁)食品存放区域并明示。

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容器进行保管。

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9、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应当有适当的分隔措施、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
10、贮存冷藏、冷冻等有温度要求的食品,有满足其温度要求的设备设施;
(三)食品运输
1、食品运输必须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用运输工具,运输
车厢的内仓使用抗腐蚀、防潮、易清洁消毒的材料。

运输冷藏、冷冻食品应使用专用冷藏、冷冻设备或车辆。

2、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3、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4、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

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销售
1、每天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

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

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2、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

3、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4、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及政府监管部门。

5、不合格食品的处置。

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6、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7. 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

本人承诺:保证遵守上述制度
承诺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