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中学杨艳俊《闵行模拟卷讲评》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2题。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锦帽貂裘,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
【答案】①. 独怆然而涕下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③. 千骑卷平冈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独、怆、涕、骑、冈、疑、柳。
(二)(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对曰:“卫灵公。
臣观于朝廷。
灵公之弟曰公子梁牟,其知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又有士曰王林,国有贤人必进而任之。
无不达也;不能达,退而与分其禄,而灵公尊之;又有士曰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济也,而灵公说之;史①去卫,灵公邸舍②三月,琴瑟不御③,待史之入也而后入。
臣是以知其贤也。
”【注释】①史:史鰌,卫国大夫,以正直闻名于世。
②邸舍:客栈。
③御:用,古代君王所用称“御用”。
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学生版一、文言文(36分)1.(12分)默写与运用。
(1)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3)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4),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5)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发现旧友各奔前程,感慨物是人非、恍如隔世,于是吟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
2.(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①,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
文正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粮仓吏舍,日役千夫,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②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荒政③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④,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注释】①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他们,馈赠物品。
2020闵行一模试卷简析

2020闵行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简析闵行一模试题,基本延续了一贯的出题风格,稳中求变。
文言诗文板块:(一)默写5处记忆性默写、2处理解性默写,皆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句子,尤其是第5道用《岳阳楼记》名句的填空,考前复习、模拟都进行了训练。
(二)课内古诗文对比阅读(《明月几时有》《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过去分为课内诗歌赏析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现在合为一部分,这是新颖的题型板块。
但无论是文学常识的考查还是翻译句子,亦或是选择题,都是偏基础的题目,仅有最后一题稍微需要思考,但答案也不难找出。
(三)课外文言文。
三道题都是常规考题,2个实词解释中的“从”考前模拟考已经涉及,翻译句子“我独何为就舍”注意倒装即可。
现代文板块:(一)说明文《方寸天地呈现历史画卷》四道题目,皆是平时反复训练的题型,15题的填空题需要注意已有答案的提示,即注意时间性词语,16题段落的互换,考前2次模拟皆涉及到,答题时注意规范。
(二)记叙文阅读《在那欢快的歌声里》,题型中规中矩,平时多有训练。
答概括题时要注意语言的概括,20题的简析题根据选择题比较容易回答,选择题要注意文末的议论性语言。
综合运用板块试题涉及宣传标语(对联常识)、展板布置(信息提取)、语言的运用。
考前模拟2要求学生写一句宣传七宝古迹或土特产的宣传口号,与23题有相似之处,24题说出选择“闲章”的理由,实际上是写一段议论性语言,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
作文:总会想起考前模拟训练2作文题《一路有你》,与此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效。
考前进行了作文指导,要求学生选材上尽量避免大众化题材,最好另辟蹊径,将古诗、文、历史人物等写进作文,用心上课的同学见到这个作文题一定会很开心。
审题与立意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还是熟悉的“上海味道”,延续了上海市中考作文“事件(人物)+感受”的双短语组合的常规设置。
但必须添加主语(谁)和宾语(什么)才能很好的作文。
这个主语很显然应该是作者自己“我”,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还可以是物,但这些人、事、物一定是曾经给我以情感冲击,令我难忘、给我震撼,这些文中必须有体现。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8页。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2)屈心而抑志兮, ______________。
(屈原《_______》)(3)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表情动作以侧面体现“蜀道难”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乡土社会之所以形成差序格局,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形成了一种按亲疏关系来决定权利义务分配的有差等的顺序。
①乡土家族具有伸缩性②长辈在分配利益时会优先考虑亲生晚辈并适时兼顾旁系晚辈③亲生晚辈和旁系晚辈都有可能成为养老送终候选人④乡土社会的养老送终义务在家族内部进行分配A.①②④③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①④②③(2)下列各句中,人物语言得体的是()。
(3分)A.螃蟹宴时,吃得正欢的鸳鸯对前来的凤姐说:“奶奶又出来做什么?让我们也受用一会子。
”B.刘姥姥在王熙凤叹穷的时候说:“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您老拔根汗毛比我们腰还粗!”C.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将探春的衣襟掀开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
”D.夜宴上,贾赦在给贾母及众人讲笑话时说道:“你不知道天下做父母的,偏心的多着呢!”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3—7题。
(16分)材料一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节选)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上海市闵行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令郎不愧为“省十佳美德少年”,他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同学,在生活上中也友爱他人。
B.老奶奶,您这土鸡多少钱1千克?C.恭喜您,您很荣幸地被邀请为我们的指导老师,我们都很替您高兴。
D.那天分别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眨眼十年过去了,真是久仰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矜.持(jīn)滑稽.(jí)笑容可掬.(jū)B.滂.沱(páng)角.色(jué)兴致勃.勃(bó)C.折.本(shé)窗棂.(líng)未雨绸缪.(móu)D.吞噬.(shì)阑珊.(shān)面面厮觑.(xū)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2007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研讨会简记(精)

2007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研讨会简记日前,区高中60位物理教师聚会闵教院,举行了2007学年第二学期闵行区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研讨会。
首先进行颁奖。
在区中心组和闵行中学教研组的指导下,闵行中学孙春柳获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市二等奖,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接着颁发了2008年高一、高二区物理竞赛中获奖的指导老师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对田园高中支持物理竞赛表示了衷心感谢。
然后进入论文交流阶段,华漕中学恭元春老师作了《实现自我突破的策略实践》论文演讲。
他认为,寻求一种科学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判断、评价,以此来促进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行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突破自我,就显得尤其重要。
应用测评系统,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组织进行反思,深刻认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只有找准问题,改进的策略和方式才能落到实处,避免原地踏步,才能实现自我完善,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田园高中陶震英老师作了《浅谈物理习题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演讲。
她认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习题作为课堂的巩固和延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这个过程的培养同样具有广阔的天地。
通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再让学生自己编一些题目,其实是让学生自主的整理和理解概念及相互关系;在编写一些计算题的时候也是学生对于物理公式的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
这种自主的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也是思维创新的一个锻炼。
闵教院研训员惠锦兴作了《关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学术报告,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教学策略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素质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高低,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在现实的中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在谈到学生厌学和低效学习时,首先将其归为学生的生源等方面的原因,而较少从教学策略方面考虑。
因此开展教学策略应用研究对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参考答案1.(3分)心忧炭贱愿天寒2.(3分)静影沉壁3,(3分)无可奈何花落去4.(4分)怡然不动,做尔远逝(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 题(22分)5.(1分)宋(1分)欧阳修6.(2分)来到(2分)看,回头看7.(3分)D8.(2分)心远(2分)超脱世俗 (2分)与民同乐9.(2分)有意 (2分)无心 (3分) 顺其自然/凡事不必刻意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10.(2分)(1)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2分)(2)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融会贯通:(2分)(3)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还应强化内外联动。
11.(3分)B12.示例:(1分)放在第3段。
(2 分)阳明中学举办了“阳明文化周”活动,不仅学习了儒家思想,加强了阳明学子践行儒家思想。
(1分)作为事实论据或者举例论证;(2 分)论证了通过以行践知,外化于行的方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13,(1)(2分)“我”在书桌前删改文章、想象文章发表、画插图等(2)(2分)书桌带给“我”温馨、享受、安全感14(3分)A (2分)B15.(2分)让人心灵舒适的书16.“释放”好,(3分)“释放”这个动词,写出了“美好与忧伤”先是积蓄在内心里,然后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过程,(1分)表现了写作带给作者的酣畅与惬意。
(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流消”好,(2分)“流淌”这个动词,将“美好与忧伤”有形象化,(2分)写出了在写作中情绪表达的舒缓与轻柔,写出了写作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1分)点明了在书桌前写作对“我”的意义。
17.(1分)用“迷人”修饰“书桌”,新颖别致:(1分)“迷人的书桌”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指“我”在书桌前读书写作的日子;(2 分)书桌之所以“迷人”,是因为了我在书桌前的阅读,能让我思绪纷飞,进行无尽的文学想象,与作者与书中人物相遇,在做梦中去向远方等,我在书桌前的写作,能让我表达内心的感受,书桌见证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2 分) 用“迷人的书桌”为题,蕴含了阅读与写作对“我”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揭示了本文的主旨。
2022年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便用手背一抹。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讲评课(闵行区模拟)
杨艳俊
课型:练习讲评课
执教时间:2011年5月20日第三节
教学目标
1. 知道自己知识点上的缺漏
2. 能够通过练习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在测试中有问题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总体分析
1.125分或以上有12人。
2.错误率较高的题有:5、6、13、16、17、18、22(3)、24(3)、25
3.需重点强调的题有:1、8、12、13、16、18、20、22(2)
一.非智力问题:第1、13、16、20、22题
1.知识点不清;如周颖、丁燕、王丹丹(第1题);朱志浩、毛佳蕾(第12题);顾超(第8题)
2.心态没放平,看题不仔细,思考不细致;如宋玲玲、丁燕、朱桑妍、王峰(第13题);宋玲玲、朱志浩、汪晨露(第16题);刘元、朱志浩丁燕(第20题);朱桑妍(第22题);朱秋杰(第23题)
3.考试方法不恰当,重点应放在前面;
4.过程不够详细,导致出错。
如黄一(第20题)
二.立体几何部分
长方体、正方体中的顶点、棱、面地关系
例题:关于长方体有下列三个结论:
① 长方体中每一个面都是长方形;② 长方体中每两个面都
互相垂直;③ 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全等的长方形.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练习1:辨析图中的点、棱、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函数部分
(一)第12题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及性质:形状、位置、y 随x 的变化情况
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形状、顶点、y 随x 的变化情况
(二)第17题
1.求解析式的方法:分清字母表示的含义,找到相互间的联系。
2.定义域:实际意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第24题
E H
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两个角度考虑。
2.求点的坐标思路有:设坐标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列方程(组);作坐标轴的垂线。
3.面积问题思路:相似三角形面积关系;面积公式。
分析完成该题
练习2(静安24):如图, 二次函数22++=bx ax y 的图像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点C 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且∠
ABC =90º,∠CAB =∠BAO ,21tan =∠BAO . (1)求点A 的坐标;(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四.概率统计部分 (一)第14题
方法:树形图
注意点:合数的概念
(二)第22题(3)
平均分的求法:
普通平均数:知道所有数据;
加权平均数:知道数据及相应的权重;
截尾平均数:有特殊说明或异常值
练习3:某校九年级学生共300人,为了解这个年级学生的体能,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1分钟的跳绳测试,并指定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对这次测试结果的数据作出整理,下面是这四名同学提供的部分信息:
甲:将全体测试数据分成6组绘成直方图(如图);
乙:跳绳次数不少于105次的同学占96%;
丙:第①、②两组频率之和为0.12,且第②组与第⑥组
频数都是4;
丁:第③组的频数比第④组的频数多2频数之和是第⑤组频数的4倍. 根据这四名同学提供的材料,请解答如下问题: (1)这次跳绳测试共抽取多少名学生?各组有多少人? (2)如果跳绳次数不少于135次为优秀,根据这次抽查的结果,估计全年级达到跳绳优秀
的人数为多少?
(3)若分别以100、110、120、130、140、150作为第①、②、③、④、⑤、⑥组跳绳次数的代表,估计这批学生1分钟跳绳次数的平均值是多少?
五.圆部分
(一)第21题:辅助线的作法。
(二)第6题: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取决于圆心距与半径和、半径差的关系。
六.综合题(根据时间情况选讲)
提示:1.求线段长度的常用方法;2.线段关系可以直接得出也可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师生共同小结作业:订正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