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讲座PPT

01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2 父母外出要找“代家长”
在偏远农村,很多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 里,情况好一点的,有年迈的外公外婆或婆婆爷爷照 顾。情况差一点的,只有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弟妹。
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 而不当”,《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 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 人代为监护。
针对这一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 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 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 、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 担。
9 学校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可能有些学生调皮、品行有缺点。或者有些学生的学习困难, 成绩不好。有些学校就以这些理由,歧视这些学生,或者开除。 学校应当规避这些情况,因为如果一旦违法,将有可能成为被 告。
11 丢小孩监护单位要担责
假如某个孩子与亲人走失,被民警发现后送到了救助站。如果孩子从救助站溜走了,找不到了,谁应承担责任呢?《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 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 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
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 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 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01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18 讯问未成年人时应通知监护人到场
案例:某市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伤害致 死案时,4名无辜的青少年学生被当作犯 罪嫌疑人错误拘捕,4人被刑讯逼供,直 到3个月后真凶被抓获才重获自由。后该 公安机关被起诉。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讲课稿课件

青少年安全常识预防违法犯罪什么是安全?简单说就是没危险,怎样才安全?学习、生活应注意什么?1、时时有安全意识,从小树立安全第一潜意识2、注意“走、水、火、电、食、饮、玩”;3、学习防范安全事故,4、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5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末成年人中特定的一个年龄段。
“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
但是在适用法律时,我们的提法都是用“未成年人”,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有的同学会说了,你别在这里骗我们小孩子了,我知道: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
那么,请问:未成年人“干点坏事”真得“没事”吗?在这里,我要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郑某,男,15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外东游西逛,偶然结识了周某(男,19岁,无业青年)俩人成了铁哥们,俩人干过小偷亦摸的事情,甚至进行盗窃,刚开始,郑某很害怕,但周某说:“小孩干点坏事没事,最多被派出所叫去批评一下就放了。
”郑某抱着这种想法,胆子愈来愈大,逐渐萌发了没钱就去偷、就去抢的念头。
郑某因偷盗被拘留,后因涉嫌抢劫而被逮捕并判了三年有期徒刑。
怎么会被判刑呢?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慢慢说明的。
一什么是违法和犯罪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
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该学生感觉好玩,将自己买来的饮料,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

嫌疑人家属拒绝配合
根据受害人姑姑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在案发当晚, 警方根据监控证据前往嫌疑人张某家进行询问时, 对方家属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把孩子吓到” 为由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直到当地村支书上门调解, 警方与受害人家属才得以进行问询。案发后,据王 女士说明,嫌疑人家属们至今并未出面致歉,并且 “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01 被掩埋的他
犯罪过程
根据当前警方调查以及受害人家属提供的信息:3名嫌疑人 先使用受害者的手机通过微信将其账户余额内的191元人 民币转至其中一人账户内,而后其中2人留下看守受害人, 1人返回家中取得铁锹;之后,3名嫌疑人使用铁锹对受害 人进行殴打,造成多处致命伤,随后选择“埋尸”,将受 害者埋入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据发掘后估算,坑深约1米, 长约1米,宽约60厘米),该地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仅有约 百米的距离。 埋尸完成后,三名嫌疑人将受害人的手机丢弃至附近的沼 泽当中销毁证据。
3月10日晚间,家属因无法找到受害人,于晚10点,选择报案。警方通过调取附近监控 发现,3月10日下午3点多,小光与3名嫌疑人在一起,并且他还坐在张某的电动车后座 上。
3月10日晚间至3月11日凌晨,警方对3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 害人。
01 被掩埋的他
事发经过
3月11日
3月11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 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 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 其内容称3月10日下午1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 是同学的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的证据 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 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 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的废弃 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atalog
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与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有超过60%的未成年犯罪 者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暴等。 家庭环境恶劣影响未成年人成长 一项对全国10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近70%的人表示他 们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与未成年人的 犯罪倾向有显著关系,过于严厉或忽视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 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儿童遭受 家庭暴力,其中一部分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行为影响
Behavioral impact
《对个人的影响:心理影响、行 为影响等》探讨了外部环境对个 体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的多方面
影响。
价值观
Values
行为规范
Code of Conduct
社区
community
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提高社会安全指数
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 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密 切相关。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

1.3 制定未成年犯罪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明确法律责任,规范行为准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犯罪法
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保护未成年权益
家庭暴力
虐待问题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Law
Part Two
2.1.2 提高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家庭保护力度不足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2019年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为1.3%,其中家庭因素占比达到40%。这表明家庭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当前家庭保护力度尚显不足。学校教育缺失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犯罪人数为5.6万,其中因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原因导致的犯罪占比达到30%。这说明学校在未成年人教育和心理引导方面存在缺失,需要加强教育力度和心理健康教育。
3.3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犯罪防治工作
未成年犯罪频发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近五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其中盗窃、抢劫等暴力犯罪占比最高。媒体宣传不足尽管未成年犯罪问题严重,但媒体报道相对较少,导致社会关注度不高,公众对未成年犯罪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待提高。媒体宣传效果有限近年来,政府和媒体加大对未成年犯罪的宣传力度,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未成年人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提高全社会关注程度通过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犯罪的关注程度,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预防和打击未成年犯罪的良好氛围。
3.1 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 法律规定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实际需求
法律适用范围不明确
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预防措施不足
我国现行的未成年犯罪法在适用对象、犯罪类型等方面规定不够明确,导致执法部门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存在困惑。
《解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题班会课件

情景模拟
1 情境一:
朋友A:我看某某不顺眼好久了,今天你和 我去教训他一顿吧! 恶魔: 天使: 你怎么办?
2 情境二:
朋友B:我被某某打了,快点叫人帮我打 回去! ! 恶魔: 天使: 你怎么办?
检察官提醒
对待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要干脆地拒绝, 友谊的 小船面对不法的风浪, 该翻就翻吧。真正的朋友 不会拉你去做坏事情。
——旷课是学生走下坡路 的重要信号 ——
案例2
2019年2月12日15时许, 陈某甲(案发时系某 初中在校学生, 16岁)与其堂哥陈某乙、曹某、 张某(均系未成年人, 辍学)等人因无钱买烟, 陈 某乙提出向比其的小孩要钱。几人在我市大众路 某网吧后门外对杨某某(9岁)进行殴打, 抢走杨 某某现金50元。随后又在另一网吧附近对刘某某 (12岁)等三人进行殴打, 抢走三人现金共计 310元。因被害人杨某某等年纪尚小, 被告人陈某 甲等人的行为给被害人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不敢出门, 因为拍被再次抢劫也不敢去上学, 给他 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打架、结伙斗殴——轻则违法、重则犯罪
法律链接
【聚众斗殴罪】
《刑法》第292条规定的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 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 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 行为。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 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 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 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抽烟喝酒——不良行为的起点
法律链接
【抢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 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 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 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 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 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 济物资的。
法制进校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生法制教育PPT课件

同学们,审视以上案例,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是5句话,15个字
慎交友
立大志
善慎独
敢维权
要坦白
案例:
1、慎交友。
刘某、关某、李某三位七年级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作案十多起,抢劫现金二百余元。三位同学沾染了社会上 一些不良风气,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是非不分,良莠不辩,以至胆大妄为,以身试法。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 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 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 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 文秀考了98.5分。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 名向文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卷的 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去的,“你不仁, 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 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 《经济合同法》
➢ 《环境保护法》
➢ 《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
➢ 《交通管理法规》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
• 扰乱公共秩序 • 妨害公共安全
• 侵犯公私财物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
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ppt课件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 鸿沟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18 PPT课件
请判断
王某某抢劫了张女士一条金项链,因其作案时刚满十四 周岁而不满十八周岁,所以,王某某不负刑事责任。 A、正确 B、错误
√
为什么?
答: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0
PPT课件
二、品味名言
列举杜绝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大声朗读,品味感悟其中深刻含义。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生命也许葬送在你忘记法律的一瞬间。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公 民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堕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 PPT课件
具有不良行为而不及时改正,有可能 发展为违法犯罪。那什么是违法犯罪?
9
PPT课件
违 法 犯 罪
10
PPT课件
违法行为: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 律所禁止的行为。分为一般违法 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 犯罪: 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 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31
PPT课件
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 系,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
PPT课件
故事讲堂
成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中生,自从在溜冰场 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 ,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 ,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 偷窃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 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 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 ,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东方 兄弟”成员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二是调整心态,不盲目攀比。
• 虚荣心常常成为引诱未成年人犯罪的罪魁祸首,看见别人 使用苹果手机,羡慕,看见别人穿耐克、阿迪,嫉妒。这 些都是要不得的心理。父母给我们的生活条件,尤其是经 济条件,的确是有差别的,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父母给 我们的爱却不会因为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你所感 受到的不同,是来自于你的虚荣心。每个人只要努力,都 能够改变自己今后的人生,过你想过的生活。请停止攀比 思想,停止抱怨情绪,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 预防性侵害
• 一是不单独在偏僻之处行走,夜间尽量不单独外出,如果 单独外出,要乘车或者选择灯光明亮处行走。 • 二是不要过早结交男友,不要与行为不轨者交往。 • 三是着装要有分寸,不要过分暴露、不要浓妆艳抹。 • 四是遇到他人纠缠,要想办法快速脱离或者求人帮助。 • 五是不要出入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单独在家, 要关好门窗。 • 六是遇到暴力威胁,应当冷静、机智,如果被侵害,应记 清加害者的相貌特征,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不要羞于 启齿。
• 财产安全预防对策
• 一是少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不露富、不炫富。 • 二是财物妥善保管,不要随手乱放。有的同学性格大大咧 咧,在宿舍里手机、钱包乱放,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 三是外出时不要让他人窥见包内现金及放置的地方,最好 把财物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现金不要全部放在钱包里, 可以分成两三部分分别放在包的其他小拉链里,万一钱包 不小心被盗,不至于损失惨重或者身无分文。
魔鬼的诱惑——毒品
痛哭流涕的柯震东
沉默的李代沫
三、如何自我保护
人身安全 ?
• 人身安全预防对策
• 一是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争强好胜、挑起事端,和老师、 同学、家人、邻居和睦相处。 • 二是要有一定的人身安全警惕性。不随意搭乘陌生人的车 辆,外出不打黑车,不坐摩的等,不和看起来有人身危险 性的人近距离接触。 • 三是当你遭受到暴力侵害时,如果自己有力量、有办法制 止犯罪,就当场采取有力措施;如果无力制止,应采取和 缓手段。要学会牺牲小利益保护大利益,时刻谨记人身安 全比财产安全重要。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三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和同学发生争吵了,就拳脚相加、 拔刀相向,先打一仗再说;为了争强斗狠,满足虚荣心, 就找地方单挑,决一雌雄。这样可能暂时占了便宜、占了 上风,过后却要束手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理。
二、如何预防犯罪
• 四是慎重交友。
•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就是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 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 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交好的朋友对自己的一生都 会有帮助,结交有不良行为的朋友,你对他的违法犯罪行 为就会越看越习惯,不知不觉,你就被同化,不但变得是 非不分,而且实施犯罪的机会也增多,很容易就走上犯罪 道路。
珍惜青春 珍惜自由 远离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检察院的主要职能
检察院的主要 职能 反贪污 反渎职(划转)
审查逮捕
审查起诉
法律监督
侦查监督
审判监督
目录
犯罪
如何预防犯罪
如何自我保护
一、犯罪
什么是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的危害后果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微杜渐。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 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莎士比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罪与罚
•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 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 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将可能会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或者死刑。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 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