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长理 习题课

合集下载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1 0.898 3-⋅kg m 1-2 633mmHg 1-3 1.78z m ∆= 1-4 H =8.53m1-5 1720AB p mmHg ∆= 1-6 318.2Pa ; 误差11.2℅1-7 在大管中:11211114.575,0.689,1261----=⋅=⋅=⋅⋅m kg s u m s G kg m s 在小管中: 11212224.575, 1.274,2331----=⋅=⋅=⋅⋅m kg s u m s G kg m s 1-8 6.68m解 取高位槽液面为1-1,喷头入口处截面为2-2面。

根据机械能横算方程,有 gz 1 + u 12/2 + p 1/ρ=gz 2+u 22/2+p 2/ρ+w f式中,u 1 =0,p 2 =0,u 2 =2.2 m .s-1,p 2 = 40*103 Pa ,w f =25J.kg-1,代入上式得 Δz =u 22/2g+p 2–p 1/ρg+w f /g=2.22/2*9.81+40*103-0/1050*9.81+25/9.81 =6.68m 1-9 43.2kW解 对容器A 液面1-1至塔内管出口截面2-2处列机械能衡算式2211221e 2f u p u p g z + + +w =gz +++w 22ρρ已知 z 1=2.1m ,z 2 =36m , u 1 =0, 2u 的速度头已计入损失中,p 1=0, p 2=2.16*106 Pa,f w =122J.kg -1,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得e w = (z 2-z 1)g+p 2/ρ+ fw=(36-2.1)*9.81+2.16*106/890+122=333+2417+122=2882J.kg-1泵的有效功率N e =e s w m =2882*15/1000=43.2kw 1-10 (1) 4.36Kw ;(2) 0.227MPa1-11 B 处测压管水位高,水位相差172mm 1-12 H=5.4m ,pa=36.2kPa解 在截面1-1和2-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22112212u p u pg z + + =gz ++22ρρ即22122112p p ()2--+-=u u g z z ρ(a) z 1、z 2 可从任一个基准面算起(下面将抵消),取等压面a -a ,由静力学方程得p 1+ρg(z 1-z 2)+ ρgR=p 2+Hg gR ρ 即1212()Hg P P g z z gR ρρρρ--+-=⨯ (b) 由式(a)和式(b)可得2231211360010009.8180109.89.21000Hg u u gR J kg ρρρ-----=⨯=⨯⨯⨯= (c ) 又由连续性方程知 u 2= u 1(d 1/d 2)2= u 1⨯ (125/100)2=1.252 u 1 代入式(c )得 (1.252 u 1)2 - u 12=2⨯9.89 u 1=3.70m.s -1 于是 u 2=1.252⨯ 3.70=5.781.m s -喷嘴处 u 3= u 1(d 1/d 3)2=3.70⨯125/75)2=10.281.m s -在截面0-0与3-3间列机械能衡算式H= u 32/2g=10.282/2⨯9.81=5.39m 在截面0-0与a -a 间列伯努利方程 H=u 22/2g+ p A /ρg故有 p A =ρgH -222u ⨯ρ=1000*9.81*5.39-5.782/2 *1000 =36.2⨯ 310Pa1-13 d≤39mm1-14 水0.0326m·s -1,空气2.21m·s -1 1-15 (1) 38.3kPa ; (2) 42.3% 1-16 不矛盾 1-17 答案略1-18 (1) 第一种方案的设备费用是第二种的1.24倍;(2) 层流时,第一种方案所需功率是第二种的2倍;湍流时,第一种方案所需功率是第二种的1.54倍 1-19 0.37kW 1-20 2.08kW1-21 0.197m ;不能使用 解 (1)求铸铁管直径取10℃氺的密度ρ=10001.kg m -,查附录五知μ=1.305 ⨯ 310-Pa.s取湖面为1-1面,池面为2-2面,在面1-1与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2221122f u u p p g z w ρ--∆++=因u 1、u 2、p 1、p 2皆为零,故g z ∆= f w (a )式中,z∆=45m , 2222581000300() 5.62923600f l u w d d d λλλπ⨯===代入式(a )得 9.81 ⨯ 45=55.629d λ5d =0.01275λ (b)λ的范围约为0.02-0.03,现知V S 很大,Re 也大,故λ的初值可取小些。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在1-1´与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gR∵P1 = P4,P2 = P3且P3 = ρ煤油gΔh , P4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gR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ρ煤油gΔh 即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1.0³×10³×1 - 13.6×10³×0.068 = h(1.0×10³-0.82×10³)h= 0.418m6. 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1.热空气与冷水间的总传热系数K值约为42.99k c a l/(m2・h・℃),试从基本单位换算开始,将K值的单位改为W/(m2・℃)。

[答案:K=50M(m2・C)]。

解:从附录查出:1k c a l=1.1622×10-3K W·h=1.1622W·h所以:K=42.99K c a l/(m2·h·℃)=42.99K c a l/(m2·h·℃)×(1.1622W·h/1k c a l)=50w/(m2·℃)。

2.密度ρ是单位体积物质具有的质量。

在以下两种单位制中,物质密度的单位分别为:S I k g/m2;米制重力单位为:k g f.s2/m4;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k g/m3,试从基本单位换算开始,将该值换算为米制重力单位的数值。

〔答案:p=101.9k g f/s2/m4〕解:从附录查出:1k g f=9.80665k g·m/s2,所以1000k g/m3=1000k g/m3×[1k g f/(9.80665k g·m/s2)]=101.9k g f·s2/m4.3.甲烷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下列经验公式:今需将式中p的单位改为P a,温度单位改为K,试对该式加以变换。

〔答案:〕从附录查出:1m m H g=133.32P 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t=T-273.3。

代入原式得:l 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 g P=8.546-3.52/(T-12.3).4.将A、B、C、D四种组分各为0.25(摩尔分数,下同)的某混合溶液,以1000m o l/h 的流量送入精馏塔内分离,得到塔顶与塔釜两股产品,进料中全部A组分、96%B组分及4%C组分存于塔顶产品中,全部D组分存于塔釜产品中。

化工原理-习题-课件PPT

化工原理-习题-课件PPT

P0
gZ0
0
∴3-3’截面的总势能大于2-2’截面的总势能,水能被
吸入管路中。 求每小时从池中吸入的水量 柏努利方程
求管中流速u
在池面与玻璃管出口内侧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34
gZ3
u3 2 2
P3
gZ 2
P2
u22 2
式中:
Z3 0m, Z2 3m
u3 0
P3
0(表压) P2
57.08J
/ kg
2
)
130.8 - 9.81 3 - 9.871000
91560Pa
从计算结果可见:P2>P3>P4 ,而P4<P5<P6,这是由于流 体在管内流动时,位能和静压能相互转换的结果。
30
5)流向的判断 在φ45×3mm的管路上装一文丘里管,文丘里管
上游接一压强表,其读数为137.5kPa,管内水的流速 u1=1.3m/s,文丘里管的喉径为10mm,文丘里管喉部 一内径为15mm的玻璃管,玻璃管下端插入水池中,池 内水面到管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3m,若将水视为理想 流体,试判断池中水能否被吸入管中?若能吸入,再求 每小时吸入的水量为多少m3/h?
gZ1
u2 1 2
P1
gZ 2
u2 2 2
P2
式中: Z1=Z2=0
P1=3335Pa(表压) ,P2= - 4905Pa(表压 )
m
M T0 Pm 22.4 TP0
10
29 273[101330 1/ 2(3335 4905)]
22.4
293101330
1.20kg / m3
u12
3335
P1 P 水 gh
P2 P 水g(h R)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课件.doc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第四章)课件.doc

第4 章传热1 14-1、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种材料构成: 耐火砖的热导率为 1.05W m K , 厚度 b 230mm ;绝热砖的热导率为0.151W m 1 K 1 ;普通砖的热导率为0. 93W m 。

若耐火砖内侧温度为1000 C1 K 1 0 , 耐火砖与绝热砖接触面最高温度0 ,绝热砖与普通砖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300 C (假设每两种砖之间接触良好界面为940 C上的温度相等) 。

试求:(1)绝热砖的厚度。

绝热砖的尺寸为:65mm 113mm 230mm ;(2) 普通砖外测的温度。

普通砖的尺寸为:50mm 120 m m 240mm 。

( 答:⑴b 0.460m ;⑵t4 34.6 C )2解:⑴第一层:QA t1b1t21第二层:QAt 2b2t321 t t2t t1 2 2 3b b1 21 .05 0 .23 1000 9400.151b2940 130b20.446m因为绝热砖尺寸厚度为230mm ,故绝热砖层厚度b2 取0.460m ,校核:1.05 0.23 1000 9400.1510.460940 t3t 105.3 C;31 3 t tt t⑵ 3 41 2b b1 3t 34.6 C 。

44-2、某工厂用170mm 5mm 的无缝钢管输送水蒸气。

为了减少沿途的热损失,在管外包两层绝热材料:第一层为厚30mm 的矿渣棉,其热导率为0.065W m 1 K 1 ;第二层为厚30mm 的石棉灰,其热导率为0.21W m 。

管内壁温度为300 C1 K 11 K 1,保温层外0 。

管道长50m 。

试求该管道的散热量。

无缝钢管热导率为45W m 1 K 1 表面温度为40 C(答:Q 14. 2kW )解:已知: 1 1棉0.065W m K ,1灰0.21W m K1查表得:钢45W m 1 K1Q 2 t1 t 4l 11 lnd2d112lnd3d213lnd4d3 d 0.172其中:ln ln 0.0606,d 0.161ln d3d2ln0.230.170.302 ,ln d4d3ln0.290.230.231Q l20. 0606300400.3020.2312 8 4W m 1 ,45 0.065 0. 214Q 284 50 1.42 10 W 14.2kW 。

化工原理_习题集(含答案)

化工原理_习题集(含答案)

《化工原理》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

A 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 得到各无因次数群的确切定量关系C 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工作简化D 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2.某物体的质量为1000 kg,则其重量为( )。

A 1000 NB 9810 NC 9810 kgfD 1000/9.81 kgf3.某系统的绝对压力为0.04 MPa,若当地大气压力为0.1 MPa,,则该系统的真空度为()。

A.0.1 MpaB.0.14 MpaC.0.04 MpaD.0.06 MPa4. 4 ℃水在SI制中密度为( ),重度为( )。

A 1000 kgf·m-3B 1000 kg·m-3C 102 kgf·s2·m-4D 9810 N·m-35. 4 ℃水在在工程单位制中密度为( ),重度为()。

A 1000 kgf·m-3B 1000 kg·m-3C 102 kgf·s2·m-4D 9810 N·m-36.将含晶体10%的悬浮液送往料槽宜选用()。

A离心泵B往复泵C齿轮泵D喷射泵7.某泵在运行1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A停泵,向泵内灌液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C检查进口管路有否泄漏现象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8.离心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全风压为100 mmH2O意思是( )。

A 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全风压都达100 mmH2OB 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多少,全风压都可达100 mmH2OC 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 mmH2OD 输送20 ℃,101325 Pa的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 mmH2O9.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 )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近似于10.操作条件下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H s,允许的最大安装高度为H g,max,泵的入口速度为u1,S H f,0-1为吸入管路单位重量液体的阻力损失,则( )。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题目题目:对于一个容器内的理想气体,假设质量为m,在压缩过程中体积由V1压缩至V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RT,求证在任意温度下,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做功的大小与压缩的速度无关。

1.1.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RT,我们可以推导出气体做功的表达式。

首先,设初始状态为(V1, T1),压缩后气体的状态为(V2, T2)。

设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压强变化为dp,由状态方程可得:P1V1 = mRT1 (1)P2V2 = mRT2 (2)根据理想气体的压强定义 P = F/A,其中A为气体受力的面积,F = Δp A 表示单位时间内气体受到的压力作用力。

假设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为 F,即Δp A = F。

由于压缩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减小了ΔV = V1 - V2,所以做功可以表示为:W = F * ΔV = A * Δp * Δ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Δp = P2 - P1 = mRT2/V2 - mRT1/V1将其代入做功公式中可得:W = A * (mRT2/V2 - mRT1/V1) * (V1 - V2)化简上述式子可得:W = A * (mRT1 - mRT2) * (1/V1 - 1/V2)我们可以看到,做功量与压力、温度、质量以及体积之间都有关系。

当温度恒定时,即 T1 = T2 = T,上式可以进一步化简为:W = A * mR * T * (1/V1 - 1/V2)这个式子表示了在恒温条件下,做功量与压缩速度(即体积的变化率)无关。

因此,根据以上推导,可证明在任意温度下,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做功的大小与压缩速度无关。

2. 结论在任意温度下,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做功的大小与压缩速度无关。

这是因为在恒温条件下,做功量仅与压强、质量、温度和体积之间相关,并与压缩速度无关。

这个结论可以应用于化工工程中的压缩过程分析和设计,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压强和体积的组合来实现对压缩过程的控制,无需考虑压缩速度的影响。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全)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全)

绪论1解:换算因数: 1.010********/==⋅=⋅=⋅⋅⋅⋅⋅⋅⋅⋅sm kg s m s cm g sN m scm g spa scm g∴1g ⋅cm -1⋅s -1=0.1pa ⋅s 2.解:51001325.1Paatm ⨯= 1m N Pa 2=⋅- 1m N J =⋅ 3310m L -= ∴2321001325.1m J m N m N atm L ⨯=⋅⋅⋅⋅⋅⋅-∴21001325.1J atm L ⨯=⋅以J ·mol -1·K -1表示R 的值R =0.08206×1.01325×102 J ﹒mol -1﹒K -1=8.315 J ﹒mol -1﹒K -1第一章 流体流动1. 表压=-真空度=-4.8×104Pa 绝压=5.3×104 Pa2.解:设右侧水面到B ′点高为h 3,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可知P B =P B ′ 则ρ油gh 2=ρ水gh 3mm mkg mmm kg h 4921000600820h 3323=⋅⨯⋅==--水油ρρ h=h 1+h 3=892mm5解:以图中截面a-a ′为等压面,则P 啊=Pa ′ρ油g(h 1+h 0)=ρ油g(h 2-R+h 0) + ρ水银gR (h 0为水银压差计高液面与容器底部的高度差) ∴ h 2=h 1 + R - ρ水银R/ρ油 = 4 +0.2-13600*0.2/860 = 1.04m6解:h=P(表压)/ ρ水g =81.9*10001000*10 =1.02 m7.解:由公式AVsu =可得 Vs=uA=u πd 2/4=0.8×π×(57-3.5×2)2×10-6/4=1.57×10-3m 3/sWs=Vs ρ=1.57×10-3×1840=2.89kg/ss m kg u AWsG ⋅=⨯===2/147218408.0ρ 9解:以地面以下的水管所在的平面为基准水平面,则:fh Pu gz u P gz ∑+++=++ρρ2222211122Z 1=9m, u 1=0, P 1=P 2=P 0 ,Z 2=4m,u 2=u∴9.81*9=9.81*4+222u +40*222u∴u=1.55m/s,Vs=uA=1.55*3.1415926*0.0252=10.95m3/h 若Vs'=Vs*(1+25%)=1.25Vs,则u'=1.25u=1.9375m/s ∴Z 1-Z 2=7.86m,即将水箱再升高7.86-5=2.86m 10解:Vs=8m3/h 时,该系统管路中水的流速为u 1=4Vs/3600πd 2=4*8/3600*3.1415926*0.0532=1.008m/s以压力表处为截面1-1',水箱液面为截面2-2',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则:f h Pu gz u P gz ∑+++=++ρρ2222211122Z2-Z1=24m P2=0 u2=0∴P1=(234.93+∑h f )*1000而3424.5001.01000*008.1*053.0Re===μρduε/d=0.2/53=0.00377查表得λ=0.0282 ∴∑h f = (h f + ξ)﹒u 12/2 =(0.0282*100/0.053 + 1)* 1.0082/2 =27.54J/Kg ∴P 1=(234.93+27.54)*1000=0.262MPa即压力表的读数为0.262MPa 时才能满足进水量为8m3/h 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3
• 冷却水用量
• wh Cph (T1 -T2 )=wc Cpc(t2 -t1 ) • 3500×2.38×(100-60)=wc× 4.17×(50-40)
• wc =7990kg.h-1
• Δt逆=(50-20)/ln(50/20)=32.75℃
• Δt并=(60-10)/ln(60/10)=27.91℃
u12 3335u22 4905 2 1.2 2 1.2
u22 u12 13733
据连续性方程 u1A1=u2A2 u2u1A A1 2u1d d1 22u10 0..0 02 82
V 3 s 6 4 d 1 2 0 u 1 3 0 6 4 0 0 .0 2 0 7 8 .3 1 4 .8 m 3 3 /2 h
=0.0348 m3.s-1=125 m3.h-1 (2)列M点与出口截面的柏努利方程
ZM+PM/ρg+uM2 /2g=Z2+P2 / ρg+u22 /2g+∑hf M-2 1+PM /ρg+uM2 /2g=u22 /2g+3/3×u22 /2g ∵ uM=u2 ∴PM/ρg=3/3×u22 /2g-1
1.为了确定容器中石油产品的液面,采用如附图所示的装置 。压缩空气用调节阀1调节流量,使其流量控制得很小, 只要在鼓泡观察器2内有气泡缓慢逸出即可。因此,气体 通过吹气管4的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吹气管内压力用U管 压差计3来测量。压差计读数R的大小,反映贮罐5内液面 高度。指示液为汞。
2020/4/13
2020/4/13
• 用泵将贮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
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强为101.33×103Pa, 蒸发器上部的蒸发室内操作压强为26670Pa(真空度) ,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内液面15m,进料量为20m3/h ,溶液流经全部管路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 效功率。管路直径为60mm。
2020/4/13
• 解:文丘里管上游测压口处的压强为 • p1=ρHggR=13600×9.81×0.025 • =3335Pa(表压) • 喉颈处的压强为 • p2=-ρgh=-1000×9.81×0.5=-4905P(表压) • 空气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p 1 p 2 10 3 1 3 1 3 3 0 3 4 5 1 0 9 0 3 . 0 0 3 7 . 9 5 % 0 9 2 % 0
• 3.14×0.18×l并=1.84 ∴ l并=3.26 (m )
2020/4/13
20℃的空气在直径为80mm的水平管流过。现于管路中 接一文丘里管,如本题附图所示。文丘里管的上游接 一水银U管压差计,在直径为20mm的喉颈处接一细管 ,其下部插入水槽中。空气流过文丘里管的能量损失 可忽略不计。当U管压差计读数R=25mm、h=0.5m时, 试求此时空气的流量为若干m3/h。当地大气压强为 101.33×1034.17×(50-40)=3.332×106kJ.h-1
• ∴ A=3.332×105/[(1800/1000)×32.75×3600]

=1.57 (m2)
• πd0 l=1.57 • 3.14×0.18×l=1.57 ∴ l逆=2.77(m )
• A并=3.332×106/[(1800/1000)×27.91×3600]=1.84 (m2)
可以从压差计读z1 数 RR11,求HPG出液(面a高)度Z1,即
z2
R2
HG P
(b)
(2)将式(a)减去式(b)并
经整理得

2020/4/13
2. 当20℃的甘油(ρ=1261kg.m-3,μ=1499厘泊)在内径为 100mm的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2.0m.s-1时,其雷诺准数 Re为__________,其摩擦阻力系数λ为________.
p 1
10 3 1 3 3 3 3 5 0
故可按不可压缩流体来处理。
2020/4/13
• 在截面1-1‘与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以管道中心线
作损基 失准可水忽平略面,。即两 截h f面=间0。无据外此功,加柏入努,利即方W程e=式0;可能写量为
gZ 1u212 p 1 gZ 2u222 p2
2020/4/13
• 水在一倾斜管中流动,如附图所示,已知压差计读数 为200mm,试问测量段的阻力为多少?
2020/4/13
4. 在内管为φ180×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 3500kg.h-1的某液态烃从 100℃冷却到60℃,其平均比热为 2.38kJ.kg-1.K-1,环隙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 50℃,平均比热为4.17kJ.kg-1K-1,基于传热外面积的总传热 系数K0=1800w.m-2K-1, 设其值恒定,忽略热损失。试求: (1)冷却水用量; (2)分别计算两流体为逆流和并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及所 需管长。
2020/4/13
3. 如图所示,用内径d=100mm的管道,从水箱中引水。 如水箱中水面恒定,水面高出管道出口中心高度H= 4m,忽略水箱入管道的入口阻力损失。水在管内流动
损失,沿管长均匀发生,hf A-B=3·u2/(2g)。求: (1)水在管内的流速u及流量Q
(2)管道中点处M的静压强PM。假设AB高度差为3m
2020/4/13
(1)列0-0与2-2截面柏努利方程:
Z0+P0/ρg+u00 /2g=Z2+P2/ρg+u22 /2g+∑hf
以2-2截面为基准面,Z2=0,u0=0,P0=P2
∴4=u22 /2g+3u22 /2g=4×u22 /2g
解得 u2=4.43 m.s-1
∴V=uA=0.785×0.12×4.43
1.分别由a管或由b管输送空气时,压差计读数分别为R1或R2, 试推导R1、R2分别同Z1、Z2的关系。 2.当(Z1-Z2)=1.5m,R1=0.15m,R2=0.06m时,试求 石油产品的密度ρ及Zio
2020/4/13

• (1)在本例附图所示的流程中,由于空气通往石油产
品时,鼓泡速度很慢,可以当作静止流体处理。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